生猛且务实的岭南文化如何“步步高”
2021-09-20 上午 09:48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羊城晚报·羊城派”   
分享

  “如何深情地凝视你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一方水土’,这是个古老的挑战。”当两位“资深岭南人”坐在一起,又是如何凝望岭南文化古老的传统,如何审视其蜕变与新生?

  9月17日上午,公益讲座“岭南文化新讲之四——岭南文化的新变与大湾区的未来”在广州楠枫书院开讲,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天骥,与北京大学教授、“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陈平原一起,以对谈的形式,探讨岭南文化的新变与大湾区的未来。

  当粤港澳大湾区逐步从概念变为现实,三地的经济和人文往来越来越频繁,我们不禁会想,这三个同是岭南文化孕育出来的亲兄弟,各自的角色是什么样,未来如何发生化学反应?

1

 

  “生猛且务实”的岭南文化

  作为地道的岭南人,经常有人问陈平原:何谓岭南文化?

  中国之大,东西南北不同风不同俗,中国人的地理因素影响了整个南北学术的分野、区域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所以谈岭南文化也离不开区域文化的视野。

  陈平原表示,原本岭南地理范围上包含港澳、广西部分以及海南岛,当下谈及岭南主要还是指广东,其中广府文化在整个岭南文化中占据优势。“关于岭南文化各书表达不一,但大体包含重商、开放、兼容、多元、直观等特质。”

  至于岭南文化的特质,陈平原曾在《岭南文化如何“步步高”》一文中指出:岭南文化注重实用,少讲排场,理性低调,灵活机动,不欣赏“吊死在一棵树上”,也不追求“不到黄河心不死”。

2

陈平原

  黄天骥则强调岭南文化的交融与创新,“在包容基础上交融,最后产生质变,在传统基础上创造出新的产物,这就是创新。”

3

黄天骥 摄影:Ratty

  陈平原表示,整个广东乃至大湾区的风格,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生猛且务实”。

4

陈平原手书:“岭南文化生猛且务实”

  关键在于“且”字,生猛的人一般不踏实,务实的人一般不敢头角峥嵘,而广东人有这个特点,既生猛又务实,两者之间的张力,使得这个地方在晚清以来的一百多年历史中,多次扮演绝地反击、引领风气的关键角色。

 

  岭南文化如何“步步高”?

  从区域文化来讲,广东居于什么样的位置?陈平原援引梁启超《世界史上广东之位置》一文中的观点:“就中国史来看,还有很多比广东重要得多的区域,广东似乎不重要;但是对于僻居岭南的广东来说,在世界史上它变得重要起来,因为交通、海运,以及对外开放。”

  当下又该如何凝视这片土地?在陈平原看来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随着中国进入全球化的轨道,给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变革。

  “小的文化体系基本上都灭了,地方语言也开始消失了,区域文化开始衰落。你问年轻人他们很可能对于巴黎、纽约的故事,比对自己家乡的故事熟悉得多,已经很少人在关注自己的家乡了,在这个背景下,本土知识的发掘、记忆、表彰、传承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5

活动现场 摄影:Ratty

  从区域文化来看,粤港澳三地有共同的方言,共同的习惯,共同的文化记忆。陈平原表示,“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广州与香港关系十分密切,你看一下饮食男女、民宿风情、电影、功夫明星等,其实珠三角就是一体,没有那么多隔阂。”

  随着大湾区的进一步融合,岭南文化如何“步步高”?

  陈平原说,岭南文化步步高,其实是争人才。一方面要我们开高价引进人才,另一方面就是自我造血,“我希望广东必备这个功能,以前广东省的高考录取率在全国占那么低的比例,如今日渐上升,这是个好的趋势。”

 

  岭南文化一直在变

  陈平原谈及岭南文化的蜕变与新生时,首先分享了一组对比图:陈家祠和今天广州高楼大厦的景象,一古一今,两者在当下和谐共存。

  岭南文化的蜕变,陈平原感受最深的就是饮食文化的改变,“工作后每次回家乡潮州,就发现潮州菜在变,有的菜会放辣椒,有的菜我都不认识。”饮食文化作为岭南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始终在变。

6

活动现场 摄影:Ratty

  “每个地方从饮食到日常生活,到文化创造,其实都在变,岭南也是这样。只不过大的方向不变,有大体而无定体。”在陈平原看来,固定是不可能的,也不应该,任何有生命力的传统其实都是在不断的自我修正、不断的自我更新。

  “中国文化、中国文学就像一条河流,有时候潜入溶洞不见踪影了,有时候进入沙漠消失了,可是它在下游突然间冒出来了,突然间冒出来的这条河,既是新河,也是旧河,古老的而又新鲜的”,陈平原表示,中国文化古老而又新鲜,岭南文化就这么形成的。

  所以当年评岭南文化十大名片的时候,陈平原特别表彰了一个:广交会。“这是一个新的传统,新的名片,我们不能永远谈我们古老的基因。”

  黄天骥教授谈到了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蛋挞。从名字来看:“蛋”是汉语,“挞”是英文“tart”的音译;在做法上,鸡蛋是中国传统食材,却添加牛奶并融入西方的做法入炉焗烤,成为广东最有名的点心之一。

  岭南人很容易吸收外来文化,把外来的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交融起来就变成岭南文化,既有中西交融,如香港、澳门,也有南北交融,以今天的深圳为代表。

 

  现代大学及人文教育很重要

  为什么岭南文化对于大湾区的发展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

  首先,岭南文化是成熟且具有活力的地域文化,这一点从粤语作为方言,至今在珠三角地区保持鲜活生猛的状态就可以看出。

  另外,岭南文化也在不断蜕变中获取新生。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人口流动频繁,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在促进着岭南文化“苟日新,日日新”。

  而这也对岭南文化的学术文化发展提出了挑战。陈平原指出,只有高等教育上去了,才能使得岭南文化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保有足够的学术视野与话语权。

  在陈平原看来,办大学和办工厂不一样,广东从“三来一补”起步,办工厂是有经验的,而办大学不见得有,办大学百年树人,相对来说不像办工厂,一旦投入就马上有产出。

7

陈平原在楠枫书院参观“岭南出版一千年”主题展 摄影:Ratty

  “最近20年广东高等教育的发展用力很大,但用力过猛,有时候也会出问题。包括对青年教师、对大学提出的一些过于苛刻的、不合理的要求,用这个办法来提高各种指标,效果不见得很好,这都是急功近利的体现,有目标、有钱很好,但我希望走得稳一点。”陈平原说。

  教育是百年大计,对政治、经济、科技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分开来看,粤港澳三地的教育各有长处,也各有短板,若能取长补短,可成为中国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的高地。不要说国内,放在国际上,也是很有竞争力的。

  有鉴于此,陈平原希望,大湾区优秀的教育资源,能够结成比较好的联盟,互相扶持、互相帮助,这个地方再过二十年、五十年,应该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热土。陈平原说:“我的母校就在这个地方,我会尽力过来参与这个事业。”

 

  (原文发布于“羊城晚报·羊城派”,作者为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孙磊、通讯员董芳,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彭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