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植物学:光果金樱子
2020-04-28 上午 11:00   作者:吴永彬   
分享

  编者按:

  日前,一篇名为“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omplete chloroplast genome of Rosa laevigata var. leiocarpus in China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的研究论文被SCI收录,首次用全英文在国际学术刊物上使用“南粤古驿道”。该论文做了光果金樱子叶绿体全基因测序,并就基因序列进行分析,与近缘种进行了聚类比较分析,为后续研究积累基础。论文的通讯作者吴永彬以植物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有关光果金樱子与南粤古驿道的故事……

 

  三四月间,是金樱子(Rosa laevigata)开花的盛季,作为蔷薇科的华南乡土植物,其特点十分鲜明——白花,藤蔓,满身是刺。你若在这段时间进山踏青,漫山遍野的白色花朵,必将令你印象深刻。

1

图为金樱子的花(2020年4月21日摄于连平关爷埂古道)。

2

图为盛开的金樱子(2020年4月21日摄于连平关爷埂古道)。

  金樱子,因开白花而被国人嫌弃,所以它出名靠的是果实,果实的药用价值在民间以各种功效而被民众所热捧。它的果实要到秋后才能成熟,如橄榄般大小,跟枝条一样,也是周身锐刺。金樱子被《中国药典》收载为传统中药材,其药用部位是果实,所以采摘和加工金樱子都是个苦累活,除刺是其中一道复杂的工序,要耗费很多工夫。若有一种无刺的金樱子,那就省事许多了。

3

图为金樱子的果实(2018年8月29摄于西京古道)。

  随着对南粤古驿道植物资源的深入调查,散布于古道沿线的许多有趣植物慢慢呈现于大众。去年年底,我们团队在粤赣古道东源段调查时,发现了一种果实无刺的金樱子,经过文献查阅,是王英强教授于1993年在惠州市博罗县首次发现的,并在1995年把它作为金樱子的变种发表,命名为“光果金樱子”(Rosa laevigata var. Leiocapus)。

4

图为光果金樱子的果实(采自东源县粤赣古道)。

  由于光果金樱子的分布范围窄,河源可能是目前公开报道的第二个分布地。为探究光果金樱子的资源特点,为后续资源开发利用做好准备,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研究方案,一方面开展繁殖试验,另一方面对东源县分布的这一种群进行了叶绿体全基因测序。目前两个方面的研究都有了初步成果,春节前我们在华南农业大学实验基地扦插的一批苗木已经萌芽生根。光果金樱子叶绿体全基因测序,目前已经把测序的数据对外公布,无偿提供给国内外研究者使用,研究论文“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omplete chloroplast genome of Rosa laevigata var. leiocarpus in China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于2020年4月27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Mitochondrial DNA Part B》。

5

图为研究论文“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omplete chloroplast genome of Rosa laevigata var. leiocarpus in China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研究生孙芝倩同学,并列第一作者是施诗老师,吴永彬老师是论文的通讯作者。

  南粤古驿道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散布于古道上的植物,它不仅具有自然属性,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历史性、人文性。千百年来,随着气候变化,人类迁徙活动,古道上的动植物也是主角,它们的演化生息,一定有规律可循,但也一定是纷繁复杂的,这些丰富多彩故事,我们一起去探索,这一定是精彩的旅程。

 

  作者简介:

  吴永彬,华南农业大学南粤古驿道植物资源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副教授。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江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