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早日凯旋的最后辗转
2020-01-22 下午 06:30   作者:阿瑞   
分享

1

  新年伊始,新华社1月20日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的国立西南联大旧址考察调研。在了解西南联大结茅立舍、弦歌不辍的光荣历史后,习近平深有感触地说,国难危急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精华辗转周折聚集在这里,形成精英荟萃的局面,最后在这里开花结果,又把种子播撒出去,所培养的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也为粤北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营造指明了方向。1月19日,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公布了粤北四市(韶关、梅州、清远、云浮)的调研成果和保护活化计划,硕果颇丰。其中,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梅州的调研成果颇为丰富。梅州是抗日战争烽火中教学辗转的最后一站,是凯旋重返珠江畔白云山下的起点。

1

图为私立广州大学旧址,位于梅州市兴宁市兴城镇西河背朝天围饶屋。(引自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成果)

2

图为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旧址、兴宁市委党校所在地、原兴宁高级工业学校,仅存宿舍,也称“朱屋”,现改为兴宁市养老院。(引自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成果)

  读完调研策划文案,为了成果补遗,笔者对人物和历史文献再做补充。梅州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最重要的人物是罗雄才,笔者是改革开放后进入华南工学院读书的前三届学生,最熟悉的是三位学院领导:张进、冯秉铨,另一位就是罗雄才副院长。60余年的教学,他一生的研究教育生涯就是中国化学工程史学科的缩影。1942年,罗雄才教授从韶关坪石三星坪工学院转赴自己的家乡兴宁,奉命创建广东省省立兴宁高级工业学校,但仍担任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冒着炮火穿梭于两地之间,为曲江、乐昌、坪石沦陷后的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等学校迁移兴宁避难提早创造了条件。

3

图为1945年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职员名单,大部分职员是在1940年左右入校服务,一直随迁至兴宁。(藏于广东省档案馆)

4

图为1945年12月中山大学工学院院长罗雄才在造表的签名。

5

6

图为1941年7月中山大学工学院教职员造表名单中出现化工系教授罗雄才、李敦化和曾广弼等名字,他们在1936年就合作翻译了日本内田俊一的著作《最新化学工业大全》。

7

图为1943年二月领食米的教职员名单,罗雄才没有列入,佐证此时他在兴宁开办兴宁工业学校。(藏于广东省档案馆)

  罗雄才先生是梅州兴宁龙田镇鸳塘村人,毕业于兴宁县立中学,1923年考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院化学系,1929年毕业进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从事研究。1932年在广州石牌建立工学院时,他是24人筹委会成员之一,彼时他刚从日本留学归来,年方29岁,从此之后罗先生开始了中国化学工业学科的建立和教育工作。抗战时期,为适应抗战需要、培养工业技术人才,1942年夏罗雄才获批准委派前往兴宁办学。他步行40多天,从韶关坪石逃难至梅州兴宁,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1945年任复员委员会工程组主任和工学院院长,1946年被聘为国立中山大学总务长,1949年经香港后与王亚南一道北上北京,1952年任华南工学院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并任副院长。1958年任华南化工学院院长,1962年为教育部指定的化工统编教材总主编。为了提高中大理科影响力,1963年又任中山大学副校长,建立了光学、生物学、高分子化学和电子显微镜四所高等实验室,处于国内领先的地位。罗先生主持成立两个学术委员会: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和自然科学学术委员会。1973年,罗雄才从康乐园重返石牌,继续执教于华工。他曾为梅州龙田中学、鸳塘小学等题字,1984年在穂对嘉应大学倡导建立起重要作用。华南工学院成立了全国高校第一所材料科学研究所——华南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他于1978-1984年兼任所长,并曾任第五、六届广东省人大副主任。

  罗雄才先生于1995年病逝,在追悼会上,挽联写道:“于国于民无遗憾;立言立德有殊勋”。[1]刘焕彬校长有详细的回忆。

8

图为华南工学院1979年校报对当选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的教授的报道。改革开放后的1979年12月27日广东政协四届二次会议,罗雄才当选14名增选的广东省政协副主席之一,24名常委又有李敦化、徐学澥等,都为昔年抗日战争坚守于三星坪共患难的工学院同事。罗雄才先生后来担任民盟广东主委,对民盟民主党派贡献良多。

  在坪石教书的兴宁籍教授众多,除了大家熟悉的罗雄才、罗香林先生,还有在国立中山大学历史系任教的罗志甫教授等。1948年罗志甫先生往厦门大学执教,后与王亚南一起赴京。罗志甫在1953年参与开创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教研室,成为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开创者之一。

  罗志甫是兴宁宁新区寨子村人,1920年就读北京大学哲学系,1922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先取得里昂大学和土鲁斯大学硕士学位,后又进入巴黎大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罗志甫的著作有《西洋史》、《西洋美术史》、《法学通论》,译著有《古希腊精神》、《法国黄皮书》、《古代奴隶史》,甚至还翻译了莫泊桑的长篇小说《兄与弟》。这又印证了我们前期的推断,不少“坪石先生”与法国里昂留学有关,韶关坪石、曲江沦陷后的去向及解放后仼职高校,与厦门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关系最为密切。

  1944年末至1945年夏,从韶关坪石、仙人庙辗转至梅州的路途是十分艰辛的,有的学生走了四十天。撤至梅县、兴宁的学校还有私立岭南大学及附中。

9

图为伍汉邦先生工作照。(暨南大学附属医院提供)

  暨南大学华侨医院首任院长伍汉邦1948年毕业于岭南大学医学院,他是最后离开医学院的学生之一,一路上为迁徒走难的难民医病,他时为岭南大学医学院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医疗实践,他的回忆录写到:

  “1945年夏,疏散难民已经不多了。六月,马汝庄院长决定:岭南医学院告别‘枫连线’转到兴宁复课去。不久岭南大学医学院的牌子又在兴宁竖立起来。当时兴宁没有受到扫荡,有些医学人才因避战乱而寄居兴宁。马汝庄院长想方设法物色教师,有两位原上海某学院的内科医生,和英军服务团内的一位曾在欧洲战场实践中获得丰富创伤外科经验的英国医生都被邀请来医学院讲课。马院长亲自主持外科教学。其它妇产科、内科、骨科及创伤外科等,各位老师都认真地尽了最大努力地把课开起来。

  严肃认真地复课两个月后,日本战败投降的喜讯终于传来。(枫湾至连平难民疏散线称为“枫连线”)。”

——引自伍汉邦所撰《抗战中的岭南医学院(1944-1945)》

  马汝庄博士是欧洲留学归来的外科专家,在1944年兵荒马乱之中担当重任,成为维持岭南医学院艰难办学的院长。岭南医学院到达兴宁的遗址有待继续寻找。

  岭南大学最后辗转到达梅县的地方是梅县青年会,通过文献初步判断是在梅县大康路,可能是当时的教会学校广益中学,根据文献的回忆此处有一座200人的礼堂,也可能是1902年购地建设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建的梅江区基督教东门堂附近,需要考证。 

1

图为梅江区基督教东门现状。

  岭大学生回忆录中述及,撤退至梅县的岭大学生集中于梅县青年会,会所的礼堂相当大,可容纳200人。集中此处的老师有李应林、陈汝锐、马敬全等。学生有郑就煦、何恩源、刘良彝、陆坤明、金文、陈捷姬、陈均璇、莫定中、连琯妫、周瑞文、余肇文、陈宝璧、达安辉、罗秉康、刘德政、邝耀陶、许克良、刘连胜、麦灿雅、李小觉、赵兆鸿、陈佑璇、何振曛、志瑞荣、邓巽保、邬振康、莫少宁、郭天祥等。

  岭大附中学生借读梅州中学,当时达安辉、罗秉康、连培妫等是附中学生,均为“励社”的同学。

  达安辉后来任香港大学医学院教授、院长前后20多年,他筹创了香港医学专科学院并任首任院长,是香港医学界知名人士。

10

图为岭大师生在梅县的合影。

11

图为岭大师生在梅县的合影。

12

图为岭大师生在梅县的合影,其中有达安辉。

  岭大“超社”是在仙人庙中学毕业,考上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撤离。岭大“超社”同学刘良彝回忆:“岭大在东江梅县没有开课,但走难学生时聚一起,地点多在梅县青年会,会所的礼堂相当大,可容纳二百人。”“励社”同学徐广华的回忆:“从梅县应试完毕返回,入黑抵达寻邬,忽听到满城鞭炮声,报导日本投降。”1945年8月,岭大学校组织编排好小艇,各艇安排领队,从梅县乘船凯旋返回广州,扬帆南行。

 

  粤北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营造方向正在形成自身特色:

  一、以乡村山河遗产公园的展示形式为主,局部修复旧址为辅。战时的教学是放散在广阔的乡村空间的,保持特殊的乡居山水状态,历史时空自然再现于心中,而贫困的乡村需要新动能的注入。2017年广东省核定2277个省级贫困村,抗战时国立中山大学各学院所在地韶关坪石镇三星坪村、武阳司村、肖家湾村、罗家渡村等均在名单中,私立岭南大学所在地犁市镇大村也在名单之中,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辗转梅州,在兴宁所在地叶塘镇有6个贫困村,省立文理学院在清远连州所在地东塘村和东陂村均是贫穷村,研学基地的建立将有利于减贫扶贫。

  二、无论是老师或学生,均是特殊年代的学子,深入挖掘重点人物的文献和影像,但注意非个体而是群像,文献的原真性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三、既有一般性的观赏,又有思政教育,这里又是学科史、知识传播的重温场所,每一处都可以获得文史知识,了解植物学、农学的基本原理,知道天文学的星座,懂得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未来的学科史研究是可持续、不断深入的。

  四、粤北四市山连山、水接水,抗战时期广东省教育机构辗转坚守教育阵地的故事是时间与空间环环紧扣,构成粤北抗战的独特人文景观,各点简介、展览内容互相补充,形成横向贯通的整体。

  五、战时的广东籍教授不少,尤为突出的是江门新会、东莞、梅州、潮州、江门台山等地出生的先师,如伍汉邦先生是台山人,对原出生地的旧居修缮,可以形成“研学点”,形成研学网络。

  六、碑记及纪念柱、纪念墙中尽量列出教师和学生的名单,对每一位师生的后代来说都是最好的纪念。每一个名字,诉说着背后的人生酸甜苦辣,也带动关联的后代和学生群体。

  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国家、民族,是学习的动机。艰苦简陋的环境,恰恰是出人才的地方。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利用旧祠堂、村民泥砖房的加固修缮成为展厅或者未来的民宿,南粤古驿道的重新整理,将研学置身特定历史时期的吃住行学环境,保护了岭南山村景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扩大了游学范围。

 

  (感谢叶细权先生协助查找梅县青年会旧址。)

 

  注释:

  [1]李少凤:《百年文脉:寻找梅州籍大学校长》之《罗雄才:雄才兴教育、报国谱华章》,第220页,梅州日报出版社。

  参考书目:

  [1]大村岁月出版组:《大村岁月:抗战时期(岭南在粤北)》,1998年。

  [2]《百年文脉:寻找梅州籍大学校长》:罗雄才小传。

  [3]《广东省志——人物卷(1979-2000年)》,第260页。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彭剑波 何洛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