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樟林有着一座特殊的祠堂——杂姓公祠
2023-01-07 下午 03:09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樟林旧事新事”   
分享

  民间每一姓都有祠堂,时节举行拜祭,怀念先祖,在旧社会,是族权的象征。而樟林旧城内有同善祠,由杂姓组成合建的公祠。

1.jpg

(图为樟林蓝氏锡庆堂)。

  樟林清代为粤东重镇,人口众多,姓氏也多,至解放初,人口号称3万。来樟历史长,或人丁兴旺,或建有祠堂的有陈、黄、蓝、李、林、马、宋、吴、杨、张、章、郑、朱(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等。若以人口祠堂计,首推陈姓。陈氏宗祠有虎祠、白坯祠、朴祖祠、月祖祠、学祖祠、瑞祖祠、武祖祠等。祠堂多反映人丁兴旺,陈姓确为樟林第一大姓。陈氏各支各派遍布樟林六社,叫更棚脚陈、北社陈、塘西陈、新陇陈、下水门陈、马路陈、内市陈。樟林陈姓曾成立陈氏家族自治会,为他姓所无。 
  居民姓氏变化很大。樟林在明嘉靖35年,由世居乡北山边的15姓居民具文潮州知府恳请创新乡。这15姓是蓝、徐、翁、程、林、马、姚、陆、张、朱、陈、宋、王、李、施。当时应为樟林大姓。经历500多年人间沧桑,如徐、程、翁、陆、姚、施等姓已沦为弱姓,没有宗祠。其中翁、施二姓,几为人所不知,只留下二个地名:翁厝池和施厝山,倒是人们都熟悉的。一般大姓每逢冬至行祭,合族男丁到祠堂参加祭典,食桌分胙;清明挂纸,子孙成群上山扫墓,大书本姓的灯笼引路,好不威风。而人丁不旺的弱姓,有的一姓只有一、二户,零零星星。现樟林居民就有一百零几姓,小姓如姓角的只有一户。好多人口少的弱姓立不起祠堂。樟林的弱姓群体为争取与大姓一样享有冬至行祭的敬祖权利,杂姓集中起来建立联合体的祠堂,名曰“同善”。据八旬翁姚春喜先生说,他家就是同善祠派。他们的祖先曾是恳请建乡的15姓之一。凡入同善祠,必须资助,在上世纪30年代,捐例为50元至100元,最多有捐500元。捐钱多的,家神牌供奉于正殿,捐钱少的,神主供奉在偏殿。一般能入同善祠,多为有头面的殷实人家。每年冬至行祭,参加祭典的人凭一根木签领取胙肉祭品。 同善祠设原樟林巡检司故址,后被日寇焚毁,成萃英学校操场。后改建为樟林中学,今为小学。

2.jpg

图为神龛。(上图来自网络)

  樟林有句口语“三人四姓,拜乜卵(音浪)头阿公”,意为不团结办不成事。不同姓有时还要械斗,而樟林杂姓共建公祠,这种弱姓群体在一起祭祖,实属罕见,恐怕为他地所无,是祭祀制度的特殊现象,反映弱姓敢与传统的宗法观念挑战,其行为孕育重视社会联合而不怎么看重同宗集团的思想,则颇有积极意义。

 

  (原文刊登于“樟林旧事新事”,作者:黄光武,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