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语古音考正(2)
2023-02-07 下午 02:19   作者:卢放民   
分享

紾兄之臂而夺之食——潮语古音考正(2

 

  标题选自《孟子·告子》,将紾读为[之温6],母语是潮语的人不必查注释,便能明白意思。读这个音有何根据?《诗·周颂·载芟》:“千耦其耘,徂隰徂畛。”畛与耘相韵,都入[温]韵。《楚辞·惜诵》“盖坚志而不忍”韵“心郁结而纡轸”,忍读[罗温2],轸读[之温2],就押韵。畛、轸与紾是同个家族叫谐声字,读同韵也是理所当然,这是他们的上古音。潮音字典多不收此字,有收者注其音为[之央2],这是今音,若依此音读标题,则不知所云,因为孟子在写这句话时,紾[之温6]是当时的读音。潮人的祖先以此音一代代传下来,而这个字形的读音在唐韵已变成[之央2],不考古音,读[之温6]的潮人要往哪里找字呢?

  段玉裁认为,紾是紾转,紾转是古语,亦单独叫紾。潮语多单用,像:紾[之温6]衫裤、紾[之温6]毛巾,它与普通话的拧或扭义近,如扭伤了腰,潮人叫紾[之温6]着支腰;“扭转形变”,潮语叫“紾[之温6]伊变形”。北方叫麻花,潮人叫油紾[之温6]。走起路一拧一扭的,潮语叫行了紾[之温6]下[耶7]紾[之温6]。嗤笑男人见色心乱叫“人一紾[之温6],心就涽[何温6],出钱也无论”。

1

图为潮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舞。

 

  相关阅读:

  家窬与门户——潮语古音考正(1)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由南粤古驿道网补入)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何洛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