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外廊式建筑与骑楼建筑的兴盛(一)
2022-03-20 下午 03:04   来源:王河   
分享

原标题: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外廊式建筑与骑楼建筑的兴盛(一)——岭南建筑在大湾区(14)

 

  从16世纪的澳门与18世纪的广州十三行开始,岭南就有西洋式建筑的产生与发展,鸦片战争后西洋建筑文化的强势进入,导致了岭南传统建筑的突变。其后百年间,随着近代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岭南建筑形式的发展与演变出现了西洋式、古典式、民族式、摩登式等多种样式,使岭南近代建筑展现了丰富多彩的风貌。

  在西洋建筑文化广泛传播的过程中,岭南地方工匠尝试融合两种建筑文化的探索从未停止,他们不拘泥于文化传统、不受制于经典理论的“创作”,为岭南民间“中西合璧式”建筑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这些民间“非主流建筑”同样成为近代岭南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洋式建筑的强势进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固守,以及时代进程中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思想革新的过程中,中西两种建筑文化的碰撞、冲突、交流及融合,促使了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

第一节 外廊式建筑与骑楼建筑的兴盛

一、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在岭南的发展

  近代殖民地建筑(Colonial Architecture)是欧洲殖民者在对全球的殖民扩张中,作为母体的欧洲建筑形式与殖民地气候和材料以及土著建筑传统相结合所形成的建筑形式。为适应亚、非两洲的热带、亚热带湿热气候,殖民地建筑样式作了适应气候的调整,形成了在印度、东南亚、东亚、澳大利亚、太平洋群岛、以及非洲印度洋沿岸、南非、中非部分地区、甚至在美国南部和加勒比海地区等广大区域内稳定而明确的外廊样式,即殖民地外廊式(Veranda Colonial Style)[1]。

  外廊式建筑基本上最早是英国在印度与当地建筑结合的形态,经过东南亚殖民地的经验模式累积,经由贸易途径传播到我国,在岭南最早见于澳门和广州十三行。

  澳门的早期葡式民用建筑并非外廊式样,虽然也吸收了葡萄牙人殖民印度和马六甲后获得的经验,但更多地表现出地中海建筑文化的特征,即以砖石砌成厚实的墙壁,带有庭院的建筑样式。外廊式在澳门的出现有可能与18世纪广州十三行夷馆的建成同期。在道光年间阮元所著《广东通志》所载的澳门图中,1784年新建成的议事厅已具有明显的外廊特征(图7-1),其设计者为帕特里西奥·德·圣何西神父(Palrício de S.José),而《澳门纪略》对议事厅1751年的记载尚为中式建筑[2]。 

图7-1  澳门图(图中议事厅已有外廊式特征。引自阮元道光《广东通志》卷一二四《海防略》)

  十三行初期的夷馆都是由中国行商兴建,没有西方的建筑形态出现,因此都是中国式的传统建筑形态,直至19世纪初,十三行夷馆才开始出现西洋式外廊的建筑,因此直至鸦片战争以前,除了广州十三行和澳门以外,殖民外廊样式建筑并未出现在岭南的其他地区。

  从当时十三行夷馆建筑形态外观样式来看,基本上是在欧洲各国流行的文艺复兴样式基础上,融合殖民地外廊的建筑特征。由于早期来华的欧洲人以英国人最多,因此建筑表现以英国风格为主。广州十三行商馆建筑在西洋化历程中,从早期的帕拉第奥式到新古典式,再到殖民地外廊式,历次火灾使建筑形式作了被动的更替。而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在岭南的全面流行,则在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租界和条约口岸城市的开辟。在1842~1902年的60年间,共有十余个岭南城镇或成为条约口岸、或开辟租界、或被割让等。其中,广州、汕头、琼州、北海、三水、梧州、南宁、龙州、江门、惠州等先后成为条约口岸;广州沙面沦为英、法租界;广州湾(今湛江)成为租借地;香港、澳门被割让。这些城市和地区广泛分布在海岸线或内河航线上,成为殖民地外廊式首先登陆的地区。

  这些早期的西式建筑,极少经过正规建筑师设计,一般都是由外侨自己设计绘图,又为了适应就地取材和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技术而由中国工匠加以修改,形成了无性格、无文化内涵、折衷的、大杂烩的所谓“殖民地风格”[3],这也许是早期殖民外廊样式四处充斥的主要原因。殖民地外廊式样不加区分地用在洋行、领事官署、海关、俱乐部、住宅等不同功能类型的建筑物。建筑物一般不超过三层,有地库或架空层;多为方形平面,一面、二面、三面或四面围廊,其组合方式也多种多样(图7-2),立面形式则采用连续柱廊或券廊,西式四坡屋顶。

  岭南现存殖民地外廊式建筑主要集中在广州沙面、汕头礐石、北海等早期开埠或租界地区。另外在湛江、江门、三水、梧州等地也有早期殖民地外廊式建筑的遗存。

图7-2  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平面廊组合选例(图a引自汤国华《岭南历史建筑测绘图集》,图b-e由北海市文物局提供)

  广州沙面是岭南早期殖民地外廊式建筑最集中的地区,至1880年,沙面的大部分建筑均为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在早期的沙面建筑中,太古洋行、东方汇理银行旧楼、法国巡捕房、法国邮政局宿舍等建筑是保存较为完好的殖民地外廊形式,它们的建成年代多在19世纪80年代以后。在沙面的早期建设中,其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大多延续了十三行后期所具有的乔治王时期的建筑风格,兼有古典复兴风格(图7-3)。

图7-3   广州沙面殖民地外廊式建筑(上:太古洋行,下:法国巡捕房)

  汕头礐石是岭南另一个殖民地外廊式建筑较为集中的区域。在1858年《天津条约》中,潮州成为通商口岸,1860年潮属汕头正式开埠。1862年,英国在礐石建设领事馆,与汕头旧埠隔海相望,1864年再设潮海关,以后各国客商纷至,美国等国也在礐石设立领事馆,并陆续建立太古洋行、亚细亚洋行等商业机构。至1880年代礐石的外国人社区已经很成熟,而殖民地外廊式为社区建筑的主要形态。

  英国女画家戈登•卡明所作的现场写生《从礐石望汕头》(图7-4)中两幢外廊式洋楼非常明显,濒临海滨的那幢洋楼是当年的英国领事馆,它完好地保留至今,现在是礐石管理处办公室。楼高两层,带地下室,整幢建筑物是典型的维多利亚风格,但屋顶构造却采用了潮汕地区民房常用的片瓦筒瓦,说明有潮汕工匠参与了当年的建筑施工并将中国建筑风格参杂其中(图7-5)。

图7-4 从礐石望汕头,位于图正中的楼房即英国领事馆(英,戈登·卡明,1879年,转引自林梃主编《汕头建筑》) 

图7-5   汕头礐石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引自林梃主编《汕头建筑》)

  广西北海也是一个殖民地外廊式建筑遗存较多的城市,北海在l876年中英《烟台条约》之后成为条约口岸。英、法、德、葡、奥、意、比、美等国曾相继在北海设立领事馆,而各国商人和传教士也纷纷在北海建立商馆、教堂、学校和医院等,成为北海最早一批近代西洋建筑。其中,英国领事馆(1885年)、法国领事馆(1887年)、德国领事馆(1905年)、北海海关(1883年)、德国森宝洋行(1891年)、德国信义会(1900年)以及涠洲岛上荒弃的传教士宿舍等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在风格上具有十分相似的特征。和广州、汕头等地近代早期殖民地外廊式建筑相比,上述建筑无论在平面布局还是券廊造型等方面均有较大不同,表现出一定的地方性格(图7-6)。北海英国领事馆已经出现了由殖民地外廊式样向西方古典式样过渡的趋势(图7-7)。

  鸦片战争之后,正规建筑师开始进入中国,参与建筑设计。正规建筑师的出现,虽然其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仍保持著殖民地外廊样式的特征,但立面及屋顶处理,以显示在风格上正逐渐摆脱殖民地式,而向“正统”的欧洲学院派建筑靠近,开始回归西方的古典主义风格,这也预示着建筑正在从殖民外廊样式建筑,开始走向一个全盘移植欧洲本土建筑的新时期。

图7-6   北海殖民外廊式建筑(a、德国领事馆,b、北海海关,c、英国领事馆,d、法国领事馆。北海市文物局提供)

图7-7 北海英国领事馆(该领事馆己经平移至新址,北海市文物局提供)

  19世纪末,西洋建筑已逐步摆脱“殖民地式”建筑功能不分的状态,出现了功能分工明确的新建筑类型如图书馆、银行、邮政局、医院、旅馆等。外廊与建筑在某种形态上开始剥离开来,回复欧洲古典建筑的功能,外廊不再是建筑必备的功能空间,成为一种公共的走道或沦为建筑装饰。从20世纪初开始,殖民地样式在岭南日渐式微,被更能表现财富和权力的古典主义风格所取代。

  以提供公共走道为主的“近代骑楼”便在此时蕴育而生。

 

  参考文献

  [1] (日)藤森照信.张复合译.外廊样式——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建筑学报,1993(5):33-34.

  [2]科斯塔.澳门建筑史.澳门文化杂志,1998(35):28

  [3]龙炳颐.香港的城市发展与建筑.王赓武主编.香港史新编(上册),1998:214

 

  作者简介:

  王河,博士、博导,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岭南建筑家,“南粤工匠”技能大师,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南粤古驿道网特约撰稿人。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何洛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