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州中山纪念堂公园的“红棉树王”讲起……(中)
2022-01-16 上午 11:45   作者:王河   
分享

  三、明清(1840年以前)时期岭南建城以及建筑多元文化的出现

  鸦片战争以前的明清时期,中国封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了它的顶峰。岭南建筑文化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体系。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建筑装饰达到高超的水平。这一时期的古建筑,历经天灾人祸,仍有相当数目留存下来,占现存古建筑的绝大多数。

  明清时期城市建设连续不断。各州县相继兴建或扩建砖城,相应兴建了宏伟壮观的城市景观建筑,诸如广州的镇海楼、岭南第一楼,潮州的广济门城楼,琼州的钟楼等。城市防洪、排水系统进一步完善。各类宗教建筑、坛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兴建广州海幢寺、肇庆庆云寺等一大批寺庙,广州光孝寺、华林寺、三元宫、纯阳观、五仙观、潮州开元寺、博罗清虚观等一批名寺观得到修葺,如光孝寺大殿从五间扩建为七间。关庙、天后庙、城隍庙、真武帝君庙等遍及岭南,地方性神祗的三山国王庙、龙母庙、金花娘娘庙等也越建越多,不可胜数。南海神庙大规模重修。建成了佛山祖庙、悦城龙母庙、广州仁威庙、三水芦苞祖庙等堂皇富丽的庙堂。佛塔演化为风水塔,精致不及宋塔,数量却大为增加。以粤中、粤西花塔类的楼阁式砖塔、粤东的砖石混构塔、珠江三角洲的文塔为主构成了岭南古塔的特有风格。 

1

图5 明代广东地图(引自明嘉靖《广东通志》)

  三大民系形成了各自的民居建筑体系特色。潮汕民居的“竹竿厝”、“下山虎”、“四点金”、“驷马拖车”布局格式,客家民居的注重风水、围屋土楼,广府民居的三厅两廊、“竹筒屋”、“西关大屋”,适应不同地区的生活特点、经济水平和气候环境各有特色。私家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的优点,突出了地方特色,居然与北方、江南园林鼎立并提。在岭南园林中,又以珠江三角洲和韩江三角洲的园林为出色。其著名者,前者有广州的海山仙馆以及清代粤中四大名园(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东莞可园);后者有潮阳西园、澄海西塘等。此外,以亭台楼阁廊榭为点缀的山水园林也兴盛于此时。为抵御海盗倭寇之侵扰,加强海防戍边和镇压沿海的反抗斗争,大举修筑“宅中而制外”的卫所城,炮台、烽燧等军事工程形成网络。民间将修路造桥作为乐善好施的举动,兴筑石桥的技术进一步提高,明代潮州广济桥为极盛。粤东、粤北、珠江三角洲留下了一批精美坚固的石桥。书院、学宫、宗祠、会馆、府邸等大型建筑组群在各地陆续兴建,集地方建筑装饰工艺之大成,充分展示岭南建筑艳丽多姿之地方色彩,广州陈家祠为杰出代表。因儒学的地位之高及科举之盛,学宫往往为当地规制最为广大、殿宇最为宏伟之建筑。 

2

图6 据《广州歌》创作的明广州景象(引自黄菘华、杨万秀主编《广州》)

  岭南建筑的主要特点,在这一时期大部分具备。一、在建筑风格上,融各地建筑风格而形成介于中原的凝重华丽与江南的飘逸轻巧之间的建筑风格。二、建筑技术上,木构建筑较多采用歇山顶、硬山顶,穿斗式或穿斗抬梁式混合结构为主。由于技术南传的时差,部分建筑保留了中原地区早期的建筑手法。砖石建筑技术大量应用于城墙建筑,也出现了一批建筑水平高超的砖石塔。三、在建筑装饰上,注重装饰屋脊、梁架、隔扇,大量采用精雕细刻的木雕、石雕、砖雕、灰塑、琉璃配件及采用嵌瓷、云母片、贝灰等地方特色很强的建筑装饰材料。四、在建筑结构上,多数具有外部围闭而内部通透散热的特征,以通风避雨的廊庑连接主要建筑,设计时注重防风、防洪、防潮、防街、防腐、防火。五、在建筑布局上,依不同地形而设,形制多样,利用岭南花木以创造融入自然的氛圈,出现不少大型居宅和大型建筑组群,显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很强的建筑能力。六、建筑规模上,桥梁、园宅、祠堂、庙宇以及书院、会馆,不仅种类增加,数量多,而且体型大,分布广。卫所、炮台、烽燧等军事工程的大量修筑,反映了这一时期岭南军事战略地位的重要和军事活动的频繁。

3

图7 清初广州城郭示意图(吴庆洲摹自羊城古钞)

  明洪武三年(1370年),广州设立广州市舶提举司,管理朝贡事宜。永乐元年(1403年),广州西关蚬子步设怀远驿,建房舍120间,以招待往来贡使。怀远驿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明代的广州城不断扩展,分为老城和新城。老城大规模扩大一次,明洪武三年(1370年),将宋代三城合而为一。同年,扩展东城,明洪武七年(1374年),扩大北城,北跨越秀山(当时称越台山或观音山),在山上建镇海楼。城周长21里32步,称为老城,有八门,城墙高2.2丈,上宽2丈,下宽3.5丈(图5)。今天广州城内的主街,多为明代已有。明代的广州,繁荣富庶名闻天下。诗人孙蕡《广州歌》云:“广南富庶天下闻,四时风气长如春。长城百雉白云里,城下一带春江水。阿峨大舶映云日,贾家千家万家室。”正刻画出广州当时的繁荣景象(图6)。

  清代广州城垣,于顺治四年(1647年)在新城之南加筑直至江边的东西两翼城,此外,无大增改(图6、7)。清代的广州,城区向西关、东关扩展。西关建了大片民居,手工业区也在西关大片形成。东关也沿江伸到元鉴街,形成今日广州主要市区范围。

  清初,因战火洗劫以及“迁海”、海禁的影响,广州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康熙二十五年(1685年),广州的粤海关被允许对外贸易。在怀远驿附近设立夷馆,并设立十三行(图9),专门从事对外贸易。广州成为我国沿海地区外贸最为繁盛的城市,有“金山银海,天子南府”之誉。清初屈大均的《广州竹枝词》云:“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4

8 约绘于清康熙、雍正年间的广州府舆图(引自广州博物馆编《广州历史文化图册》)

5

图9 广州十三行新中国街(拉维涅(Lauvergne)画,比切博斯(Bichebosi)刻印,设色石版画,19世纪,引自广州博物馆)

 

  四、岭南古庙三元宫

  三元宫是广州著名的道观建筑(图10),在越秀山南麓、解放北路清泉街。据《广州府志》等记载,它由东晋时南海太守鲍靓创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初名越冈院,唐代改为悟性寺,明万历年间重修时改称三元宫,表达道教以天、地、水为三元的意旨。

  三元宫的前身因在城北之故,俗称作北庙,相传它是赵王庙,是为奉祀南越王赵佗而兴建的寺庙。据考古学家的推测,赵佗墓可能在越秀山越王台;而越王台则在观音山(孙中山纪念碑东面,镇海楼南部)上,它是南汉时的歌舞岗。北庙旧址在象岗,始建于汉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前后。南越国灭亡后北庙渐废。东晋时,南海太守鲍靓信奉道教,最早把道教丹鼎派传入岭南,公元319年,他在原北庙旧址建造了越岗院,用于传授道家学说。当时,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葛洪(289~364年,字雅川,自号抱朴子,江苏句容人)投其门下钻研道术,并娶其女鲍姑为妻,此后葛洪在广东罗浮山整整生活了30年,炼丹制药,著述不辍。葛洪还在罗浮山建造了东南西北四个庵,即现在的冲虚观、白鹤观、九天观和酥醪观,后来罗浮山成为中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

  三元宫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地势北高南低,从正门三元殿到旧祖堂、老君殿,地势逐级升高,登40余级石阶方可上至山门,使整座古建筑高峻轩昂,气度不凡。山门面阔、进深均三间,风火山墙。据脊檩题字,现存建筑为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建,同治二年(1863年)重修。观门正上方有“三元宫”三个大字,两旁为石刻对联“三元古观,百粤名山”,为同治二年重修时翰林院庶吉士有游显廷的手迹,雄浑而洒脱。前檐石柱上刊对联:

地接玉山,百粤灵光高北斗;

水迎珠海,千秋道气洽南溟。

  宫门前立有一对高大的石狮子,门内正中供奉灵官神像,故又称为灵官殿。过山门,经一小庭院,即为三元宫的主殿——三元殿。 

  三元殿建在北面高一级的石台基上,其面阔五间、20.27米,进深五间、16.85米,21架前出四架卷棚,歇山顶,绿琉璃瓦剪边。梁架为穿斗式与抬梁式相结合。殿前拜廊为卷棚顶,拜廊前端为两层的钟鼓楼,楼层较矮,卷棚顶与拜廊顶连为一体,并以三元殿前檐相接,形制独特,在广州古建筑中独一无二。三元殿四角檐柱为八棱形石柱,出一跳插拱承托挑檐桁。瓦面四面上卷。现存三元殿为清同治年间重建,殿内供奉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及太上老君三尊神像。

6

图10 三元宫(引自汤国华《岭南历史建筑测绘图选集(一)》)

  三元殿东北面为吕祖殿,前后两进,硬山顶,前座脊檩上书同治元年(1862年)重建,后座供奉吕祖像。

  三元殿后面为老君殿,东侧有客堂、斋堂、旧祖堂、吕祖殿,西侧为钵堂、新祖堂、鲍姑殿。

  三元宫内原有一口古井——虬龙井,相传为鲍姑所开掘,又称鲍姑井,井水清冽甘甜。三元宫所在街道为清泉街,即由此得名。据说井水可以治病,可惜现早已湮灭。 

 

  五、岭南第一胜览镇海楼

  镇海楼俗称五层楼,又名望海楼,坐落在越秀山小蟠龙岗上,被冠以“五岭以南第一楼”和誉为“岭南第一胜览”(图11)。镇海楼玮丽雄特,被誉为岭南第一胜概,先后以镇海层楼和越秀层楼列为清代和现代的羊城八景之一。数百年来,骚人墨客留下许多动人的篇章。清末李棣华所撰楹联至今悬于顶层:

“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星,目空古今;

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7

图11 民国初期的镇海楼及现状(图左引自李昭醇、倪俊明主编《广东百年图录》)

  镇海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当时镇守广州的永嘉候朱亮祖把宋代的东、西、子城三城合一,并开拓北城800余丈,城墙横跨越秀山,又在城墙最高处建楼一座,高五层。当时珠江水面宽广,登楼而望,波澜壮阔,故楼名为望海。后来又名为镇海,为雄镇海疆之意。

  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广州有崇楼四……北曰镇海,在粤秀山之左。洪武初,永嘉侯朱亮祖所建,以压紫云黄气之异者也。广州背山面海,形势雄大,有偏霸之象。是楼巍然五重,下视朝台,高临雁翅,实可以壮三城之观瞻,而奠五岭之堂奥者也……四楼惟镇海最高。自海上望之,恍如蛟蜃之气,白云含吐,若有若无。晴则为玉山(即粤秀)之冠,雨则为昆仑(番大舶也)之舵。横波涛而不流,出青冥以独立。其玮丽雄特,虽黄鹤、岳阳莫能过之。”镇海楼踞山海之胜,玮丽雄特,连江南三大名楼的黄鹤楼、岳阳楼也不及其形胜。

  镇海楼因历代自然和人为的灾祸,屡遭损坏,多次重修,其中大的修葺有: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1928年、1946年和1952年。1928年重修时,把原来楼内的木结构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但砖石砌筑的墙壁基本属明代旧物。自1928年重修后,镇海楼就为广州博物院所在。 

  现镇海楼阔31米,深16米,高28米,东西两面山墙和后墙的第一、二层用红砂岩砌筑,三层以上为青砖墙。底层石墙厚3.86米,以上逐层递减。复檐五层,绿琉璃瓦歇山顶,上有琉璃花脊,脊上有“民国拾柒年(1928年)”、“石湾均玉造”字样。2013年国务院公布镇海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催生文化变革的同时,也推动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直接推动着建筑的发展,同时每个时代的文化亦影响着建筑文化的形成。

  1840年、1856年两次鸦片战争及战后条约的签署,从根本上改变了岭南乃至中国传统城市的发展轨迹,使之步入近代化历程,条约制度直接促发了岭南传统城市在布局模式和网络体系方面的变化。

  岭南传统城市真正的革命性变革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后,并以近代城市管理体系的形成和城市法规制度的建立为标志,在具有新学或西方背景的政治家、地方官僚、市政工程专家以及较早接受西方城市观念的华侨实业家的共同努力下,岭南城市近代化从街道表层的改造入手,通过一系列城市规划活动的开展,引导岭南传统城市逐步实现城市结构和城市空间的近代化。这其中,租界或租借地以及华侨市镇的开辟和建设为岭南城市近代化带来新的观念和新的城市规划方法。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王河,博士、博导,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岭南建筑家,“南粤工匠”技能大师,广州大学建筑设计院硕士生导师,南粤古驿道网特约撰稿人。

 

  相关阅读:

  从广州中山纪念堂公园的“红棉树王”讲起……(上)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何洛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