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城市与乡村近代化进程:岭南乡村进化的中西合璧风尚(三) 岭南建筑在大湾区(12)
2021-09-14 下午 02:17   作者:王河   
分享

  编者按: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与乡村,岭南建筑既是外在的载体,也是灵魂。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较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源远流长。岭南建筑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富含岭南文化的精髓。千百年来,岭南建筑经过历代建筑匠师的辛勤劳动,充分利用了岭南的自然资源,结合老百姓的生活特点,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建筑艺术,在中国建筑之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正承载着新时代的重要使命。三地的历史、民俗、语言以及建筑风格同根同源,如何在历史中溯源岭南建筑的源头,呼吁更多的有志之士挖掘、抢救、复活珍贵的历史文化与建筑;又在新时代中迸发岭南建筑及设计的灵感与创新因子,用岭南工匠精神“智造”湾区,让建筑当随时代成为新的思考。

  有鉴于此,南粤古驿道网邀请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南粤工匠、南粤古驿道网特约撰稿人王河博导共同推出《岭南建筑在大湾区》系列,尝试通过众多学术话题的碰撞与探讨、不同设计案例的剖析与畅想,漫谈岭南建筑悠长的历史、全新的活力。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是伴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西方建筑的输入而形成的,它的发展与每一阶段的社会体制、生产、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有着直接的联系。中国城市早期的现代化转型也是在外力的推动下、从通商口岸城市开始的,从传统的封建型城市向近代的资本主义型城市转型,出现早期现代化的趋势,并向内地城市辐射。而在民间,乡村的近代化进程,尤以侨乡为样本,海外华侨所产生的推动作用成为一股重要的力量。

  本篇将探寻岭南城市与乡村近代化进程中的岭南乡村进化的中西合璧风尚。

  西方建筑文化不仅影响了岭南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同时也渗透进了岭南乡村建筑景观里面,民间工匠和小业主们创造出了大量的或中或西、或中西交融的近代岭南民居建筑。这也反映出了岭南文化中对新事物、新风尚的接纳的开化风气。于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及装饰艺术成为近代岭南民居建筑的一道亮丽景观。

  岭南民间建筑的近代化进程,始于对西洋形式的模仿,在一些华侨地区,更通过对传统礼制空间的改造实现西式为表、中式为里、中西合壁,最后以生活方式的西化及完成相应的居住形态而达致近代化的目的。

  本节以潮汕民居为例,概括性地反映岭南乡村在近代进化过程中的中西合璧风潮。

 

 

  潮汕民居向有“京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的美誉。其实,沿袭至今的潮汕建筑,早已不是对帝王府第的简单模仿,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它海纳百川、兼容互补,既传承了中原建筑文化,又因地制宜,吸纳了多元建筑文化,并不断地加以融汇、变通、创新,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潮汕建筑文化。它完美地阐释了儒释道三教的和谐融通:居室安排讲究伦理纲常,园林布局讲究天人合一,注重与自然环境的浑然融合,积极追求人与建筑高度和谐的精神境界。潮汕建筑的这些特性,不仅延伸到祠堂庙宇和亭台楼阁,甚至漂洋过海,传遍世界各地。在泰国、柬埔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法国……凡是“红头船”停泊之处,凡有潮汕人生活的地方,都能看到“潮味”十足的特色建筑。它们朴素、淡雅、含蓄、精致,以一种“中和之美”被人们所理解、欣赏,彰显了潮汕人“温柔敦厚”的文化精神。

  汕头开埠后,西洋建筑风潮同时也吹进了民居建筑中,一些敢开风气之先的富商巨贾和华侨,纷纷投巨资在家乡大兴土木,置地盖房,逐渐把西洋的建筑技法和异国建材带到汕头,从而使传统民居建筑开始展现了“中西合壁”的娇美风姿。

  这类民居既注重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又善于对海外先进建筑文化的吸收融合。最明显的是:钢铁、混凝土等材料以及西方柱式、外廊式和地下室等建筑形式在很多民居中得以广泛采用。始建于1898年、竣工于1909年的潮阳棉城西园,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建筑实例。西园主人萧钦原本是建筑工程承包商,曾在汕头承建过多项洋楼工程,对西方先进建筑技术颇为了解。他又是地道的汕头人,有本地传统建筑文化的根基。因而,由其建筑的西园布局明显区别于传统造园手法:大门西向,进门就是开阔的水面,水面上设一扁六角亭正对大门;左侧为两层高的钢筋混凝土居住用房,平面为外廊式,正立面饰以四根多立克叠柱;右侧庭园布置亭台楼阁,假山真水,情趣盎然。假山上建有圆亭,山下配设水晶宫。园内景点处处,题名极富诗意。整个庭园意境高远,小中见大,集“奇”“巧”“透”“趣”于一体,充分展现了“中西合璧”的庭园风采。

  由旅居泰国的著名华侨陈慈黉家族兴建的宅第群体——陈慈黉故居,在严谨布局基础上,大胆融汇运用西方建筑艺术、建筑材料,是潮汕大型民居中最具“古今相糅、中西合璧”建筑文化风格的代表作(图6-149)。

1

图6-149  规模宏大、中西合璧的汕头陈慈簧家族宅第(引自林梃主编《汕头建筑》)

  陈慈黉家族兴起于其父陈焕荣,他创办了香港第一家华人跨国贸易商行“乾泰隆”。其后,陈慈黉移居泰国,在曼谷创立“陈黉利行”,进一步扩大跨国贸易,并在新加坡、越南、汕头等地设立分支机构,成为当时“泰华八大财团”之首。

  陈慈黉故居位于澄海区隆都镇,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1939年日军侵占汕头时被迫中止。故居占地25400m2,建筑面积16000 m2,有大小厅房506间,是当时潮汕地区乃至全国罕见的华侨住宅群。

  该故居由“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和“三庐”书斋等四座宅第构成。各宅第间既紧密相连,又相对独立。“三庐”书斋是中西结合的别墅式建筑,其他宅第则是中西结合的“驷马拖车”式建筑。

2

图6-150  俯瞰陈慈簧宅第屋顶,可见西洋式平台屋顶(引自林梃主编《汕头建筑》)

3

图6-151  陈慈簧宅第外围洋楼外观(引自林梃主编《汕头建筑》)

  在整个宅院内,居中的是中式的“硬山顶”平房,外围房屋则都是两层洋楼,形成一个内低外高,类似城寨的方形大庭院。屋顶既有架梁盖瓦的传统结构,又有栏杆阳台的西式结构。在至高处还设置嘹望台,可居高临下,总览全宅,便于防盗、防火、防涝。宅院的主厅堂是传统潮汕民居基本类型的“四点金”房局,两侧火巷(也称“双背剑”)则仿北京故宫的东西宫格式,分为若干个小院落,构成大院套小院、大屋带小房的住宅网络,加上梯楼、天桥和通廊,萦回曲折,四通八达。其楼屋顶还用红砖铺设人行道,使房屋上下相通,令人如入迷宫(图6-150)。

  故居中的宅第造型各具特色。“郎中第”是双龙虎门、双庭院,大庭院前又辟有一附院。“寿康里”的外围,前面是栏杆式围墙,左右和后面是二层楼,形似马蹄;院中东北角特意建造一座优美别致的“小姐楼”,作为未婚姑娘读书住宿之处。“善居室”是特大型的“驷马拖车”式建筑,有双后包、栏杆、阳台、天桥。“三庐”书斋小巧玲珑,外观秀丽,引人入胜(图6-151)。

4

5

图6-152  陈慈簧宅第外围洋楼天井和西洋式柱头(引自林梃主编《汕头建筑》)

6

图6-153  陈慈簧宅第巷道里面,中式大门、西洋式窗户和西洋式屋顶栏杆相互映衬(引自林梃主编《汕头建筑》)

  陈宅巧妙地将海外文化与潮汕民居建筑溶合一体,汲取当时中外建筑艺术之精华,细腻地将海外建筑材料和构件与传统的潮汕民居建筑材料揉合在一起。品种繁多、数量巨大的建筑用料与装饰材料丰富多彩、考究入微;地方材料的贝灰砖石,与大量的进口泰国楠木、水泥、瓷砖各尽其用。大面积的楼地面和门窗,大都采用质地优良、纹理雅观、色泽大方的泰国楠木,通过精湛的制作,雍容华贵,充分显示了材料的优美质感。

  在装饰手法上,大胆地塑造了中西结合、典雅古朴的附墙柱,突出的“伊翁尼”式等花柱头,结合古雅自然的拱门洞,达到夸大空间、突出入口的艺术效果,这些均用地产精制的贝灰泥膏塑造的(图6-152)。所有梁柱用料有传统的石木,也有近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同材料,施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地方取之不尽的花岗岩石,不论是使用在立面结构上,或是使用在装饰上,都处处发挥了它的优势。在檐梁头的花饰上,巧妙地把英文字母A、B、C等雕刻,汇缀于花饰之中,中西结合自然得体,形成独特的“建筑符号”。

  陈宅建筑在运用传统的形式下,巧妙地改善这些单调、压迫之感,在门窗造型上采用方形、圆形、三支拱等多种形式(图6-153)。在所有的门廊、门窗套等用的是制作别致的潮汕嵌瓷、灰膏泥塑;使用各式优质瓷砖,刻花玻璃镶框,泥灰起线和门窗顶用传统的“书卷”花鸟图纹、贝灰泥塑或中西结合的尖顶图案,色调淡雅、明快,突出了装饰,夸大了门窗的视觉面积,把平淡无味和本来有粗笨之感的石框,经过精工细磨,化为艺术的建筑,把使用功能和建筑装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显得自然得体(图6-154)。

  釉瓷砖,光滑艳丽、耐热防水、防碱防酸、不褪色、不老化、易施工、易清洁,是建筑装饰的理想材料。大量运用釉瓷砖镶贴墙面、腰线也是陈宅建筑的突出特点。主人广集国内外各种传统优质瓷砖,花色品种数以百计。根据不同位置,选用不同颜色、花纹、图案的瓷砖粘贴成幅的景物图案,把窗间墙面变成一幅幅美丽图案,大大地增添了院落的生活气氛和艺术的享受(图6-155)。

7

图6-154  陈慈簧宅第西方建筑符号的门窗装饰(引自林梃主编《汕头建筑》)

8

 图6-155  陈慈簧宅第西洋式门头、门套装饰和西洋地砖(引自林梃主编《汕头建筑》)

  陈慈黉故居的建筑装饰艺术便是“中西合璧”的典型,是20世纪30年代集中西建筑装饰艺术的精萃。

  既尊崇本土建筑文化,又源源不断地汲取西方建筑文化中的精髓和养分,使潮汕建筑文化内涵得到不断充实,潮汕乡村建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向着近代化进发。

  中西文化的此消彼长,晚清政府的日渐衰败,同样使民间建筑在形式上的西化趋势日益明显,岭南民间建筑从观念到形式表现出了被动性接受和主动性创造交织的转变。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民居建筑专家陆元鼎曾指出:“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和环境特征,是该地区社会制度、家庭组织、习俗信仰和生产生活方式在民居中的体现”。民间建筑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也反映了该地区文化传统,因而在受到西洋建筑文化的冲击下仍能保持强大的文化惯性。

 

  注释:

  [1]谢西家、曾汝成、蔡秀强、王伟立.潮汕民居一朵奇葩.沈冰虹主编.岭南第一侨宅——陈慈簧故居及其家族.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

  [2]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的类型与特征.民居史论与文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本文摘自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中国岭南建筑文化源流》王河著

 

  作者简介:

  王河,博士、博导,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岭南建筑家,“南粤工匠”技能大师,广州大学建筑设计院硕士生导师,南粤古驿道网特约撰稿人。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熊灿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