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风华正茂时
2019-03-27 下午 09:03   作者:阿瑞   
分享

1

  南粤古驿道的巩固和提升在今年第一季度取得进步,杨家祠有望在5月1日开放,韩江南粤“左联”文化之旅有了模样,仍需要继续挖掘历史、讲好故事。杨家祠来来往往,众多革命青年从这里走向黄埔军校,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抗日战争,此为“武”道。杨家祠成为众多有志革命青年人生的重要驿站,他们从此出发。而杨匏安先生后来移居上海,又与南粤“左联”青年相逢、相聚,他们正是风华正茂时。

 

  一、杨家祠与黄埔军校的共产党人

  1925年3月15日,在第一公园举行悼念孙中山先生的集会上,杨匏安为16位筹备委员会联席会议成员之一。

  1925年8月,举行省港罢工工人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大会开始时,苏兆征宣布:“欢迎苏俄全国总工会代表团和出狱的杨匏安先生,全体起立,相对行一鞠躬礼。”这次会议杨匏安先生并未在场。[1]

  1925年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62号通告要求,报考黄埔军校的共产党人“经由各地委直接另给介绍书于本校广东区委(粤华路、省署东、杨家祠、杨匏庵转)”。[2]

  通告中用代号“各级同学”指“各级党组织”,“本校”指“本党”,“少校”指“共青团”,“民校”指“国民党”,“钟共”指“中共”。这里的黄埔军校学生应该是第四期,学生人数2654人,九次考试七批入校。共产党人最著名的就是刘志丹(1903-1936年),1925年入党,冬天来穗入学,时年22岁,注册时是用名“景桂”。在黄埔军校的通讯录中,记载着刘志丹的通信地址是“陕西保安县邮局”。伍中豪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192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湘赣边秋收起义,曾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三团营长、中国工农红四军第三纵队司令员、红一军团十二军军长等职,1929年10月在江西安福遭地主武装袭击牺牲。[3]

1

图为《黄埔军校史料汇编》一书中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通讯录有“刘景桂”名字的一页。

3

图为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学录中筹备委员和指导委员合影,图片引自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黄埔军校图志》,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编。

4

图为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毕业纪念册,图片引自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黄埔军校图志》,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编。

  杨匏安在1925年11月以218票当选为中国国民党广东省第一次代表会执委,表决人共283人,何香凝231票、刘尔嵩220票、彭湃219票,陈公博、甘阶均少于杨匏安。

  国民党广东省第二届执监委员会职委一览表中,有通讯处一栏,从中可以了解到执委何香凝住在东山百子路,杨匏安住在社仁坊20号,这是登在1926年12月《中国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常务月报》上的。

  杨匏安作为主席最后主持中国国民党广东省执行委员会第二届第六次会议是在1926年1月26日,其中一项议题是梅县县长彭汉垣拘捕十四中学生李进华,决议由彭释放李进华、饶美娥。5月26日,国民党广东省执行委员会第二届第二十七次会议作出开除杨匏安等国民党党籍的决议。

 

  二、杨匏安与南强书局、南粤“左联“文化人

  杨匏安与南强书局有接触,在上海与南粤“左联”青年文化人士应该有联系,在上海除了办《红旗》报,也办了上海中央互济会政治训练所的培训班,与后来成为“左联”的重要盟员来往。据霍志鹏、也就是杨匏安诗中的“小梅”在自传中回忆,杨匏安由汉口到上海一起避居邓脱路同春里,后与高语罕同住,又搬去仁吉里。文中透露出杨匏安曾使用“锂庭”“宗礼”等化名。[4]“左联”作家柯柏年同志回忆1928年与杨匏安同住上海西华路慧源里,同住的还有高语罕、李伍和李春霖。柯柏年回忆:“‘太阳社’参加者有戴平万、阿英、杜国庠、灵菲,匏安可能参加了。”[5]郑超麟的回忆:“杨匏安参加了‘太阳社’,罗绮园也在刊物《太阳》上发表小说。”[6]“左联”作家任钧非常肯定地写到杨匏安代表中共中央与瞿秋白一起参与“太阳社”的组建。“在我国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作为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文学社团之一的“太阳社”,于1927年秋成立于上海,发起人为蒋光慈等。成立时,当时党中央负责人瞿秋白、杨匏安、罗倚园等都有参加。”[7]但我对杨匏安离开广州或者到达上海的确切时间有困惑。

  杨匏安担任中共中央《红旗》机关报的编辑,该刊于1928年11月20日创刊,共出版126期,1931年2月改为《红旗周报》。许峨在回忆冯铿时写道:“老大哥杜国庠从他的‘肚兜’(他外面虽穿西装,贴身却缚着肚兜,长期如此,因为他有胃病,借以取暖,也把它作为传递秘密文件的工具,使“猎狗”断然搜查不到文件)里,第一次摸出来《红旗》报塞在她手里,还有些温暖,握着报纸像握着久别重逢的母亲的手似的。”[8]

  我一直在寻找冯铿在汕头的具体住处,前段时间访汕寻觅未果,近读卫公先生所撰《冯铿传略》,写到冯铿汕头住处时特别肯定“她八岁便在潮州一间新旧合璧的小学念书,十岁以后客迁汕头崎碌,就读新式小学。以后移居汕头商业街的街尾,濒临海滨,门外写着‘海屋’二字。”文中还清楚讲明冯铿初中就读于礐石。许其武先生在《冯铿传记》中隐约提到的是“张园”。

  受到冯铿关心支持并介绍他到南强书局出版作品的马宁先生在《回忆“左联”五记》中特别写到:“盟员中冯铿和我是常到的,我们最常碰到的是钱杏邨、周锐、郑伯奇。”“大家常在接头处交谈创作经验和传阅彼此未发表的新作;有时也发生极友好的争论。”上海“左联”成立后的接头聚会处是在上海南京路先施公司后面的小街里,租了一座两层小楼作秘密处。“有一回,郑伯奇、洪灵菲、冯铿等人在接头处传阅我试写的几篇工农小说。”

  在上海洪灵菲与冯铿是经常有联系的,“一天,她到洪灵菲他们组织的‘我们书店’去,碰着一个女工人,穿一套青布短衫裤,头发向后梳,年纪大约只有二十,说起话来非常明快、生动,而且谈文学……她去后,冯问洪这女工是干什么的,说话这样艺术。洪说他几个月前还是一个文盲嘿,现在已经会写短文章了。她心里自语道:‘不用说,她入党之后受到教育锻炼,进步才这样快……’”[9]

  柔石于1929年10月与冯铿同游杭州,1930年5月与冯铿共同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此时,柔石搬到静安寺泰利苍居住,10月写信给许峨坦诚心迹,秋天柔石与冯铿同居。

  “一九三一年一月十八日晨,柯柏年拿着一份英文报——《密勒氏评论报》匆匆走上北四川路公益坊三十八号南强书店的楼上,亦不打招呼,立刻在惊诧围听着的几个人中间朗读昨天被捕的一批共产党员、左翼作家的新闻。他一面读英文原文,一面自己当翻译,很清晰念出几个熟悉的名字:李伟森、柔石、胡也频、白莽和女作家冯铿,又名岭梅,年纪二十四……”[10]

  南强书局位于北四川路公益坊三十八号,1929年许美勋在书局当编辑,所以该书局的地址许峨的回忆确切。

  杨匏安在上海期间,于1930年翻译出版列宁和提比杜斯著的《地租论》,就是由南强书局出版的,署名“王纯一”。此前1929年编译《西洋史要》,也是南强书局出版的。以上是我对杨匏安与南粤“左联”作家在上海滩相逢的遐想。

 

  (感谢黄埔军校同学会提供的资料。)

 

  注释:

  [1]李坚编:《杨匏安史料与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第292页。

  [2]李坚编:《杨匏安史料与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第225页。

  [3]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4]李坚编:《杨匏安史料与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 第352页。

  [5]李坚编:《杨匏安史料与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 第358页。

  [6]李坚编:《杨匏安史料与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第360页。

  [7]上海作家协会主编:《蒲风 杨骚 任钧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475页。

  [8]许美勋著:《冯铿烈士》,广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64页。

  [9]许美勋著:《冯铿烈士》,广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66页。

  [10] 许美勋著:《冯铿烈士》,广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83页。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刊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彭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