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潮州的中央红色交通线畅通无阻始终不被破坏 兼谈潮州人民对中央红色交通线的贡献
2023-07-17 上午 11:30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潮州日报”   
分享

  从上海经香港、汕头、潮州、大埔进闽西到中央苏区的交通线,是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维系中华苏维埃政权存在的血脉和生命线,在中共党史上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这条交通线是唯一始终不受敌人破坏、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上海党中央和中央苏区联系的红色干线。

  一、党中央的正确策略和严密机制

  中共中央设立秘密工作小组,经常讨论研究党内交通工作。中央决定,交通局所辖各站只同所在地的党委书记一人联系,不准和别的负责人发生关系。其次,如果交通局、交通站因工作需要调人时,即使放弃一个地区的工作也要把人调来。中央拨给交通局的经费是专款专用的,任何人都绝不准另做他用。

  为了确保中央交通线的安全,交通局实行了一整套秘密工作方法。规定交通员只能单线联系,不能发生任何横的关系,交通员之间一般互不认识,也不了解全线的情况,就是交通局长对全线的交通员也不是都认识。这样,即使在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也不致影响全线和大局。交通联络采取自上而下、由下而上或只上不下、只下不上,分片、分层的办法。选择并建立好交通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按当地情况,设站的办法各有不同,有的组织家庭,有的开铺设店,有的利用社会关系等等。

  中央对交通员的要求很严格:一是党龄较长;二是对敌斗争有一定经验;三是政治坚定,一贯表现好;四是身体健壮。交通员要忠于党的事业,坚强不屈;严守纪律,不怕任何困难;在对敌斗争中胆大心细,勇敢果断,机警灵活,随机应变和善于隐蔽。交通员要有社会职业作掩护,多数是作为“商人”。在韩江电船上打杂干活的“小公司”就有我们的地下交通员。交通员的生活要社会化、大众化,衣食住行都要起“保护色”的作用。不但外表装得像,还要懂得“行活”,对每个时期的行情要“倒背如流”。同时,每个交通员都有一套随机应变的、能够自圆其说的“口供”,用于日常社会来往和一切突然发生的事件。中央印发文件的办法,是把文件用密写药水印在字画、手绢的后面或线装书的反面,遇到检查也看不出来。有时把文件用药水写在衬衫上,穿在身上,或藏在热水瓶里,挑担的竹扁担里也用以装放文件,形式多种多样。到苏区提取黄金的交通,途中要碰到这样那样的检查,交通员想出许多办法,比如买些鱼把黄金塞到鱼肚子里带走,或把金条藏在随身带的纸伞杆中、甜瓜瓤中,也有的把黄金熔成金条,藏在裤带里,把银元捆在手臂上。至于携带无线电零件等一类的物资到苏区,往往是把这些物资放在饼干盒里、罐头里,或竹制枕头里。

  1931年顾顺章的叛变,使党内交通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保证中央交通线的安全和继续工作。对于交通局的成员(包括吴德峰、陈刚等),凡是顾顺章熟悉的,都作了调动,撤销顾顺章了解的交通站,废止了过去一套的秘密工作方法。同时对中央交通线进行了整顿,人员作了一些更调补充,使之更加扩大,来往更加安全。

  二、交通员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山高水长路多艰”,红色交通线是交通员用双脚踩出来的,用血汗连结的。他们爬山涉水、日夜兼程、历尽艰辛。不但要战胜恶水猛兽,而且要机智勇敢地通过敌人的稽查。他们节衣缩食,忍受饥寒,却把一批批黄金、白银、港币安全地带到香港、上海,从未发生贪污、遗失事件。有的交通员将黄金熔成的金条用布袋缠在身上,因天热路远,皮肤磨擦受伤后化脓成疮,他们忘却自己的痛苦。卢伟良1930年担任广东省委交通员。有一次他从闽西返回香港,随身带了十多斤重的金子。为了不暴露黄金,他把那么多的金子垫在箱子底层,顺利地带到了香港。后来又一次从闽西带五百个光洋到香港交给省委。为了不暴露,他在自己两个手臂各缚二百五十个光洋,外面穿上衣服,由于天气炎热,两个手臂上的光洋把皮肉磨破了,他忍受痛苦,终于完成了任务。

  交通员不惜牺牲自己,用生命保护了交通线的安全。他们是我党历史上有口皆碑的无名英雄。1933年夏,上海交通员冯华,带两个东北民主联军代表到苏区参加全国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并携带无线电零件入苏区。他们到汕头住旅店时不幸被叛徒发现了。冯华掩护了两个代表安全转移,自己却被捕了。敌人用尽了各种酷刑拷打他,他坚决不泄露党的秘密,后被杀害。

  汕头交通站站长陈彭年以富商身份奉命在汕头市开设电器材料行,外号“大块头”,经常来往于上海、香港、汕头和中央苏区等地,护送干部、军火和机密文件。到苏区提款,他身穿西装,头戴呢帽,手拿文明棍,绅士侨商打扮,出入于敌人封锁线,置生死于度外,三过家门而不入。1934年随红军长征,任保卫局交通科长,从事党内交通工作。1935年在长征途中,他身带五斤黄金,没吃没喝,心里想着只要把黄金带到陕北,就是饿死也心甘。后在进入大草地时,陷入泥沼光荣牺牲。

  三、潮州人民对中央红色交通线的贡献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韩江两岸、潮汕铁路两旁革命基础都相当好。贯穿潮州南北的韩江沿途有中共潮澄澳县委创建的浮凤革命根据地和秋溪游击区。潮汕铁路两旁,有以桑浦山根据地为依托的红军游击队。这些,都为中央红色交通线潮州路段的安全畅通提供保坚强保障。

1

2

由热心市民提供的潮汕铁路总务处车务处旧址历史照片。余丹 翻拍

  往返潮州与大埔之间的轮船老板和雇员大多是潮州人,而且潮州(潮安)地方党组织领导的地下工作人员更是直接掌握了两艘电船。1928年2月前成立的中共韩江电船支部是潮州城最早成立的两个行业支部之一。潮州韩江码头的管理人员和船上的工作人员都配有党的秘密工作者。同时,中共潮澄澳县委在潮汕铁路工人中恢复党总支部组织,潮汕铁路上各个站区、各列火车上都有党领导的同志。黄冈线交通站南门咸杂店店主的儿子也是地下工作者。

  潮州城交通员张姆(马西姆),是中共党员,在潮州西门火车站从事地下工作。1934年1月祖孙三代人被捕,敌人连她年仅9岁的小孙子也不放过。面对酷刑,她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潮澄澳县委交通员林炳春,废寝忘食干革命,不论白天黑夜,也不论天寒地冻或烈日暴雨,他都勇往直前,日行一二百里,出色完成交通任务,被称为交通线上的“千里马”;潮汕铁路总支书记张炳琴等人因叛徒出卖,于1933年12月被捕,他们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始终保守着交通线的秘密,英勇就义。在中共潮澄澳县委书记李子俊等人的领导下,潮澄澳的各级党组织和人民以各自的方式,用鲜血、汗水和生命守护着这条交通线的安全畅通。在这条红色交通线,潮州有着许许多多这样的无名英雄,不为名,不为利,勤勤恳恳,百折不挠,做出了特殊的贡献,默默无闻地守护着这一路段的安全畅通。

  对中央红色交通线作出贡献的潮州人中,被称为“红色鸿雁”的李沛群,是一个特殊的人物。李沛群,是潮州饶平海山镇人。1928年2月,李沛群担任广东省委与潮梅特委之间的地下交通员,革命鸿雁生涯自此开始。1928年5月至1929年底,李沛群担任中央外交科交通员,秘密来往于上海与香港,每月一两次,共跑了二十多次。1931年,李沛群参与中央红色交通线工作,担任闽西交通大站站长,开始了护送干部往来的重要使命。

  1931年末,李沛群接到中央通知,要他去汕头站护送重要领导进苏区。不清楚姓名、职务,李沛群见面才知此次护送的是邓颖超。李沛群打扮成生意人,邓颖超则是城内平民客商内人的装束,两人以表姐弟相称,还有一名会客家话的交通员相陪,应付路上的警察问话。山路艰险,李沛群一路搀扶邓颖超,最终将邓颖超安全送抵苏区。

  李沛群几年间先后承担了5000两黄金由苏区运转闽西站,再转运上海的重任。数斤重的黄金藏在身上,李沛群和战友每次都顺利完成任务。1931年春,闽西特委书记派李沛群往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领款,派另一人领取武器。一行4人一天步行60余华里路,过江西瑞金,继续走向西北,得知中革军委已撤走,再经周折,走了近月时间才领到银元及武器。李沛群是战斗在这条中央红色交通线上无数潮州先辈的缩影,吃苦耐劳、信念坚定、默默奉献。

  穿越潮州通往中央苏区的中央红色交通线,是周恩来亲自组织和建立的党中央通往中央苏区的华南四条红色交通线中开辟最早、使用频率最高、存在时间最长、人员及物资往来最多最安全的一条。通过饶平的黄冈线,从1930年8、9月建立坚持到1932年夏秋间的两年里,在护送叶剑英、邓发等重要人物进入中央苏区、沟通党中央与中央苏区信息、运送重要物资到中央苏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潮州地方党组织和交通战士及革命群众为完成交通任务付出了重大的贡献和牺牲,他们同心协力,并肩作战,用智慧、鲜血和汗水连结成的被敌侦不破、切不断、锁不住、打不掉的中央红色交通线,纵横驰骋,运作自如,自始至终不受破坏,有效地保障了中央苏区军民打破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有效地转移和保存一大批党和红军的精英,既写下党中央、中央苏区同敌人开展特殊斗争的光辉一页,也谱写了潮州地方党组织、红军游击队、交通战士和革命群众为中国革命作出特殊贡献的光辉篇章。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由南粤古驿道网补充。)

  (原文刊登于“潮州日报”,作者为中共潮州市委党史研究室陈立佳,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周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