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被精准还原活化
2022-01-09 下午 10:45   作者:南粤古驿道网 彭野 熊灿坚 白泽   
分享

  2022年1月9日,“红动古道 绿动乡村”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系列展示活动——中央红色交通线活化利用展示活动在梅州大埔举行。本次活动集中展示了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的具体走向,呈现了一大批惊心动魄、精彩感人的红色故事,探索、展示了南粤古驿道沿线红色遗产资源创新活化方式,以期反哺苏区老区乡村振兴发展。

  该活动由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文化和旅游厅、地质局指导,梅州市大埔县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委员会主任曾宪川;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处副处长陈别;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二级调研员何斌;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二大队大队长蓝恒春;梅州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总规划师黄星辉;中共大埔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伟平等人出席系列活动。

 

  首次提出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多种路线走向

  中央红色交通线是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为解决党中央和中央苏区间的联络问题,精心策划的一条秘密交通线路,在我党历史上做出了巨大而特殊的贡献,被称之为“中华苏维埃的血脉”,列入了新版的中共党史,是广东宝贵的红色遗产资源。

1

图为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大埔茶阳-省界伯公凹历史线路图。(资料图)

  据了解,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一般是先由上海乘轮船至香港、汕头,由汕头乘火车至潮安,由潮安乘电船或机帆船沿韩江、汀江至大埔县茶阳镇或青溪镇青溪村沙岗头,上岸后再走山路经过多宝坑、铁坑、伯公凹(原属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现属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进入福建永定桃坑,最后抵达瑞金。这条线路是极具保护利用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但是有关该线路的具体地理走向及多种线路组合研究却基本空白。

  2021年4月,由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牵头,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二大队、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对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的地理走向进行了大量实地调查工作,历时四个月,最终还原了1条主线和7条支线的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路线组合,这也是在史学界首次提出多种路线走向,改变了此前人们对中央红色交通路线(南方线粤东段)单一路线的看法,较为全面地呈现出中央红色交通线相关重要节点和真实地理空间线路走向,摸清了沿线相关的红色遗存情况,挖掘出了一大批惊心动魄、精彩感人的红色故事。由此,中央红色交通路线(南方线粤东段)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路线非常灵活,大埔为重要节点

  1条主线,7条支线。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路线非常灵活,根据不同的任务需要,灵活选择不同的路线,甚至会做一些路线上的调整,这是中央红色交通线无法被敌人摧毁的主要原因。线路大部分分布在广东省境内,特别是梅州大埔县由于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赤白交界”地区,是中央红色交通线进入苏区“最后一百里”线路上重要的交通中转区域。中央红色交通线运转时正处于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中,当时大埔县境内国民党军警宪特、地方民团势力复杂,通过该区域需转换电船、机帆船、徒步等多种方式,途径圩镇、码头、山坳等不同地理场景,是中央红色交通线最为艰险的一段。

  ·百岁“老哨兵”藏身红色交通线

  在活动中,媒体采访团实地走访了伯公凹节点,伯公凹曾是“赤白”交界地方,现在上凹属广东,下凹属福建。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二大队高级工程师陈洪仁说:“从1930年底到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前,经这条红色交通线进入中央苏区的领导干部有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博古、任弼时等200多人。伯公凹在中央红色交通线上的位置十分重要,从这里到了永定后,就不用晚上摸黑走路,可以白天安全地前进了。”

2

3

图为位于粤闽交界伯公凹的中央红色交通线上的百岁“哨兵”。

  在伯公凹,有一颗百年的金桂树,依偎在它旁边的是年纪更大的中华锥,两颗老树如今它们依然苍翠挺拔,这是我省在红色交通线首次发现百岁“老哨兵”。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约105岁的金桂、约145岁的中华锥古树成双,不仅见证了古道交通员和中共领导人、留苏归国投身革命者进入中央苏区胜利顶点的最后一步,而且见证了风雨同舟一百年的党群鱼水深情,可谓我省深入挖掘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历史、进行古树调查的重大发现。不久后,伯公凹的老树前将会竖立起主题为“红色号角“的信息柱,人们在这里能够欣赏到背景为百年老树的伯公凹,并通过展示回忆录的方式,感悟红色人物、红色故事。

  ·青溪官路是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重要支线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二大队在对这条路线走向的研究中发现,青溪官路与中央红色交通线大部分重叠,从茶阳老县城一直到虎市多宝坑村。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在茶阳镇至伯公凹之间存在着水路和官道(青溪官路)的组合。陈洪仁介绍说,“中央红色交通线时期,水路是首选路线,护送人员和比较重要的货物。然后就是青溪官路,它的作用是在敌人封锁不严的时候,分担了水路的任务,主要以传递信息、护送伪装较好或年龄较大的人员为主。”

  ·调和桥是中央红色交通线支线上的必经之桥

4

图为中央红色交通线支线上的必经之桥——调和桥。

  调和桥位于大埔县青溪镇青溪村,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桥面用麻石块铺筑,桥引至桥面原有十八级石台阶,是南粤古驿道沿线的重要遗址。该桥连接青溪村和花窗,曾是当地人来往比较频繁的一条路。此前,调和桥并没有被划中央红色交通线的范围,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二大队青年骨干通过调查、论证,最终得出“调和桥是中央红色交通线支线上的必经之桥”。

 

  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节点将打造成红色革命教育新载体

5

图为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首个信息柱在大埔棣萼楼揭幕。

6

图为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二大队高级工程师陈洪仁介绍信息柱。

  1月9日,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首个信息柱在大埔棣萼楼揭幕,这个三米高的信息柱,主题为“红色耳目”,由48块瓷片组成,介绍了交通站棣萼楼的红色故事。据了解,中央红色交通线大埔段的信息柱有四个,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设计,分为不同的主题。作为中央红色交通线的交通站和秘密仓库,棣萼楼曾存放过重要的物资,信息柱围绕各节点史实而设计,人们可以直观了解到具有红色文化价值的人与事。

7

图为广东中旅组织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专家南粤古驿道研学课程考察团走进中央红色交通线节点——棣萼楼。

8

9

图为当地小学生情景演绎热播电视剧《绝密使命》剧情。

12

10

11

图为星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陶英携手“花腔精灵”声乐团队在棣萼楼、汀江游船上献唱经典红色歌曲。

  活动当天,粤港澳研学专家、文旅专家、媒体记者、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专业志愿者(以下简称“三师”专业志愿者)、当地小学生在棣萼楼参与沉浸式研学活动。研学过程中,当地小学生情景演绎热播电视剧《绝密使命》中潘雨青(原型:蔡雨青)、孙同阶(原型:孙世阶)等人护送重要信息、对接重要人物的剧情,重现红色地下交通员的忠诚、坚韧与机敏,以及为了民族大义,舍身忘死,成就一段隐秘而伟大事业的精神。星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陶英还携手“花腔精灵”声乐团队在棣萼楼、汀江游船上献唱《映山红》《唱支山歌给党听》《领航》三首经典红色歌曲,并在茶阳老街拍摄相关MV。

13

14

15

图为以中央红色交通线为主题的文创作品《南粤古驿道红色记忆系列衍生设计》现场义卖。

  在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公安局旧址,省“三师”专业志愿者还现场义卖一百套以中央红色交通线为主题的文创作品《南粤古驿道红色记忆系列衍生设计》,所得由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捐赠给当地。义卖作品将当年在交通线上战斗过的革命先辈的形象加以艺术处理及提炼,将蜿蜒曲折长达数千公里的红色交通线上的各种元素,用现代设计语言视觉化、符号化,以帆布包、笔记本、茶杯、杯套、毛巾、口罩等当下社会大众喜爱的各种文创产品为载体,让这段红色历史走进广大群众尤其是年青一代的生活。

16

17

18

图为广州美术学院的“三师”专业志愿团队对着竹编手工艺人工作场景绘画记录或给竹编手工艺人画像。

19

20

图为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梁迪宇介绍文创作品。

  活动当天,除了红色主题文创作品义卖外,在茶阳老街骑楼竹编制品商铺内,广州美术学院的“三师”专业志愿团队正对着竹编手工艺人工作场景绘画记录或给竹编手工艺人画像,现场还悬挂陈列着一幅幅已完成的作品,吸引了众多群众路人驻足观看。此外,“三师”专业志愿者与现场诸多专家对如何将竹编工艺与现代设计“文创”相结合,如何赋予其新的价值、创造新的前景展开了现场讨论。

  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蔡伟国接受采访时介绍,大埔手工竹编传承了民间民俗文化和内涵,至今仍非常受梅州地区,尤其受潮汕地区及东南亚的欢迎。下一步,竹编可依托南粤古驿道文创平台,推出具有功能性及艺术性的产品。他还表示,南粤古驿道及中央红色交通线的活化利用为教学实践、爱国思政教育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经验和平台。

21

图为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规划设计图。(资料图)

  省“三师”专业志愿者介绍,目前已启动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中的大埔茶阳-省界伯公凹段规划前期研究,以价值保护为核心,以“最大保留、最小干预”“花小钱、办大事”为原则,提出了针对不同人群的体验游、专题游、深度游线路方案,策划了交通线上青溪官路(青潭角-长丰村-黄石下)、调和桥-花窗古驿道本体修复和沿线连接线建设,孙世阶、丘延林、江如良等交通员故居和沙岗头、调和桥、大埔中站、清溪小学、省界伯公凹、多宝坑小镇等重要节点的修缮,以及同天饭店、同丰杂货店的室内展陈等方案,力求将珍贵的红色遗址通过“点线面”综合施策保护起来,以弘扬红色革命文化的形式来推动苏区乡村振兴、全域旅游,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高质量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养分和不竭的精神动力,打造成为我省红色革命教育新载体。

  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同志表示,省自然资源厅将继续会同省直相关部门,指导南粤古驿道沿线地市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相关红色资源节点,激活各类沉睡自然文化资源,持续做好中央红色交通线等线路的保护修复和活化利用,使之成为集自然景观、红色文化、历史遗迹于一体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研学旅游和户外自然体验等提供更多鲜活素材和空间载体。

 

  (拍摄:彭剑波、熊灿坚、洪惠。)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何洛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