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促进南粤古驿道技术指导工作的阶段性总结与进一步提升,广东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为“三师”协会)于3月1日和9日在广州南粤古驿道展厅召开了南粤古驿道技术指导阶段性小结及《风雨历程》汇编交流研讨会。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处副处长陈别、“三师”协会会长杜黎宏及部分志愿者代表出席了会议。与会人员听取了项目工作汇报,并就相关工作情况进行热烈讨论,力促“三师”技术指导工作更进一步。

图为3月1日,南粤古驿道技术指导阶段性小结及《风雨历程》汇编交流研讨会现场。

图为3月9日,《风雨历程》汇编交流研讨会二次会议现场。
回顾历程,讲述“三师”技术指导风雨故事
3月1日、9日下午,相关专家学者、编写工作人员等就《风雨历程——南粤古驿道技术指导工作回顾》汇编工作的进展及相关情况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三师”协会研究中心主任汪蓉介绍了此次汇编工作。《风雨历程——南粤古驿道技术指导工作回顾》汇编将对自2016年始、历时长达五年多的南粤古驿道技术指导工作进行全面回顾,并以文化遗产、历史活化、红色薪火、村落保护、生态修复、产业融合、全民健身等多个主题的形式呈现南粤古驿道技术指导工作的系列成果。

图为汪蓉介绍《风雨历程》汇编情况。
会上,专家们提出:此次进行汇编工作要将《风雨历程——南粤古驿道技术指导工作回顾》制作成一本可作交流、推广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技术指导工作的文本资料,让市民大众、专家学者等各类人群看到我国的文化线路遗产,以及这种遗产的保护在广东的探索、取得的成效、形成的经验。

图为省“三师”专业志愿者们交流发言。
专家们还建议,此次汇编要反映一定的理论深度,展现“三师”志愿行动在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各个方面的工作,及其创新、形成的广东特色,汇编内容要体现“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的成果”及“三师技术指导工作的创新性”,并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总结提升,展望“三师”技术指导优化推进
会上,“三师”协会副会长田中介绍了目前南粤古驿道技术指导项目的工作情况。受省自然资源厅委托,“三师”协会自2020年9月起开展了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对纳入2020年工作范畴的重点线路和节点进行“一对一”指导,对项目进度、工作质量、活化推广及资金使用等方面开展常态、及时、专业的技术指导,以保障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质量。

图为田中介绍技术指导情况。
据统计,截至2021年2月28日,“三师”协会安排10个指导组对全省18条28段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4大古港和5个华南教育研学基地进行了累计42次技术指导,形成反馈意见函48份、新闻素材稿44篇。
期间,“三师”技术指导工作确保与提升了各地古驿道活化利用质量,同时为当地决策部门提供了专业支撑。目前技术指导成效良好,各地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进展顺利,2021年“三师”将优化提升,继续推进相关工作。

图为南粤古驿道技术指导组调研情况(2020年8月-2021年1月)。

图为在南粤古驿道网发布的“‘三师’专业志愿者在行动”新闻稿,目前该系列已连载至第44篇。
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处副处长陈别指出,五年多的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通过对沉睡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的唤醒和激活,也发挥了“激活农村发展活力”“传承乡村文明”“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扩大生态产品供给”“打造生态体验精品线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等作用,是广东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的一种综合性创新。国家“十四五”规划对相关工作作出了更新更高的部署,同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央近期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专门提到了要“加强乡村规划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支持熟悉乡村的首席规划师、乡村规划师、建筑师、设计师及团队参与村庄规划设计、特色景观制作、人文风貌引导”等。他认为,“三师”专业志愿服务未来空间广阔,应该对几年来“三师”团队开展志愿技术指导的理念倡导、组织模式、工作经验等进行系统深入的总结。他还建议,“三师”协会要立足古驿道,面向乡村振兴,成为我省专业志愿者们服务乡村建设的平台。

图为陈别发言。
会议最后,“三师”协会会长杜黎宏感谢“三师”专业志愿者们一路以来与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行动风雨同舟,为推进古道活化、乡村振兴无私奉献。

图为杜黎宏发言。
他表示:协会将优化提升工作,并与“三师”志愿者们一起继续努力,秉承志愿服务、专业服务的初心,在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规划建设、村庄规划建设、弘扬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等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实现“以技兴道,以道兴村”!

图为参与会议的省“三师”专业志愿者们合影留念。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江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