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创穿越时空,让历史与现今对话 韶关研学“撷英”(2)
2020-12-21 下午 03:00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广州日报”   
分享

  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实践成果征集大赛自今年7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大量专业机构、大中学校参赛。参赛队伍涵盖了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实验中学天河校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曾经在韶关、在乐昌坪石奋战过的知名大中学校;也有来自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电视台、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等专业单位;还吸引了沈阳音乐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戏曲学院、澳门旅游学院等省外院校也纷纷积极参赛。

  许多参赛队伍把研学文化寄托于创意产品之上,通过赋予其价值使之产品化,让大众感到文化的存在,从而衍生出更多的产品,达到文化的更广泛传播。还有些参赛团队,则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对研学文化资源、文化用品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设计出了不少高附加值产品。这些团队用自己的独特匠心,诠释了有趣、有用、有艺术性、有文化的文创特质。

 

  杜定友先生独创的“圕”文化重获“新生”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倪俊明、何蕾、钟建明、徐慧弘、张敏团队,提交了让人耳目一新的“圕”文化系列创意产品。该团队解释说,“圕”字是一个方框里面放着书,分明是藏书的地方。20个世纪20年代,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先驱——杜定友先生创造了这个字。作为图书馆领域的理论大家,杜定友先生著述极多,三句不离本行,繁体的“图书馆”笔画将近四十划,一篇文章不知要写多少遍,实在费时费力,不如就写成一个“圕”字,读作“图书馆”。这个字不但代表了烽火传承的图书馆文化,而且代表着勇于创新的精神。

1

  在魔方及包装设计中,设计团队巧妙利用了杜定友先生创造了这个字“圕”,把魔方变成一个正方体的图书馆。“上端是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馆徽,底部是乐昌坪石定友图书馆的勾线图,纪念1941年广东省立图书馆在粤北曲江复馆开放的情景。包装盒上的杜鹃花,是乐昌坪石代表着抗日烽火中怒放的杜鹃花,纪念抗战名曲《杜鹃花》词作者芜军在坪石生活学习的鲜为人知故事。”

2

  在“方砖便笺纸”的设计中,所蕴含的是一段不容忘却的往事。“1938年广州告急,杜定友随即发动全体员工,把书架、桌子、板凳、黑板都拆了改造为木箱,最终装出299箱,抢救出5万多册图书。木箱图书馆成了移动的图书馆,在坪石乐昌为学子重燃教育薪火。以木箱图书馆为设计原型的便笺纸,成为这系列设计的一大亮点。”

3

 

  让现代建筑元素与乡村传统元素进行“时空对话”

  广东工业大学郑士祺、吴斯潼团队,则精心设计了《大村公共空间模型》。该项目为一组建筑改造设计方案,是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附属配套设施——游客服务中心,地理区位位于韶关市犁市镇大村党群服务中心、大村卫生站后侧。基地建筑原为村民自建农房,部分建筑主体年久失修,已经出现坍塌。项目基于现状,将空置及坍塌的建筑进行改造设计,赋予旧农房建筑以新的生命力。

4

  参赛团队解释说:“研学基地游客服务中心建筑群中,梅村文创中心建筑作为主体建筑之一,根据原有农房位置,融入富有岭南气息的建设设计元素:连廊构架、灰空间、坡屋顶、‘砖窗’。同时,对原先农房建筑红砖墙面也进行保留,营造一组两层交错相接的建筑形象。乡村民宿客栈建筑作为‘门面’建筑,将一楼局部空间打通,让空间跟后侧的服务游客中心渗透,打破原来建筑僵硬的体态,用流线更符合人行为规律。”

  “游客服务中心、历史文化展示大厅、特色交通换乘中心、自驾游服务中心等建筑群,均按照原有农房建筑格局,进行局部调整,通过钢结构对建筑进行加固,并营造一组钢结构、玻璃等现代化建筑元素与乡村农房传统元素进行一次‘时空对话’。场地还设置文化交流广场、文化景观广场、休闲走廊、文化走廊等室外开敞空间,让文化可以在场所中得到充分交流与沟通。”

 

  中学生用绘画与海报再现“烽火求学”悲壮场景

  来自韶关市第一中学、韶关市第五中学的胡希铖、吴东升、何志勇创作了一组名为《烽火课堂》的系列海报,共三幅绘画作品。题目分别为《培正中学》《中山大学》《岭南大学》。

5

  这些年轻的中学生们说:“第一幅《培正中学》描绘的是日寇侵华时期对学校轰炸的场景,反映出当时学习环境的恶劣,师生被迫转移的画面;第二幅《中山大学》描绘的是师生们在烽火中坚持办学的情景;第三幅《岭南大学》描绘的是在粤北山区建设新学校时的情景及崭新的教学楼。”

  作品风格新颖,积极向上,利用海报不同的时间顺序巧妙地表达了这段办学历史。透过画画,人们仿佛又看到了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岁月里,一众师生坚守教室;人们又听到了在这些偏远的粤北村落里响起的琅琅读书声。

6

  来自韶关市第一中学黄培蓓、莫佳颖,以"薪火相传,铭记烽火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以绘画的方式重现了抗战时期,师生坚守教室,以学识教育报效祖国的场景。“在绘画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水彩工具以及针管勾线,以留白的手法生动地再现了师生夜晚面临敌军袭击却依然坚守课室的场景。”

 

  相关阅读:

  社会各界凝心聚力,同绘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蓝图——韶关研学“撷英”(1)

 

(原文刊登于“广州日报”,记者卜瑜,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吴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