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各界凝心聚力,同绘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蓝图 韶关研学“撷英”(1)
2020-12-18 上午 10:20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广州日报”   
分享

  真知灼见、奇思妙想,尽在其中。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实践成果征集大赛自今年7月启动以来,共吸引了全国各地120家单位、446支队伍,共1095人次报名参赛。446支队伍逾千名参赛人员通过实地调查、精心设计,通过660个精彩的研学作品、文创产品设计,有效地达到了让社会各界认识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融入基地、共建基地的效果。

  征稿时间截止后,大赛共征集到660个作品,经过初选有350个作品进入网络展示与投票环节。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实践成果征集大赛活动组委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按照征集要求,组织评委现场评审,并结合网络投票评选出各类别(社会调查类、文化创意类、视觉影像类)、各组别(社会人士组、大学生组、中学生组)金、银、铜奖各1名、3名、6名拟获奖名单;根据网络投票数,评选出最佳人气奖1名,目前已经进入公示阶段。

  历史烟云中发掘出许多珍贵材料首次呈现

  在社会调查类的社会人士组参赛作品中,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施瑛、潘莹、许斯琳团队提交了《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设计回顾》。作者在回顾创作因由时说:“抗战期间华南教育在粤北坚守办学的这一段历史给我很大震撼。不论环境条件多么艰苦,教师和学生坚持教学和科研探究,为中国培养出上万名学子,为各行各业培养出大量杰出人才,这其中有二十余位后来成为中国举足轻重的学部委员或院士。这段时期,师生们展现出不畏艰辛、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对抗战必胜的民族自信让人深深感动。”

  “这段光辉的华南教育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却被世人淡忘,大量历史遗址保护、传承和发扬迫在眉睫。随着广东‘三师’专业志愿者们不断挖掘整理史料,越来越多的感人故事被发现。”

  该参赛作品对广东各地的华南教育历史办学点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确定“八点、五片、一带”的空间结构,以韶关、清远、梅州、云浮、香港、澳门、广州、湛江共八个城市为研学主基地,划分粤北、粤东、珠三角、粤中及五邑、粤西五个研学片区,并以迁徙时间为主脉形成粤北和粤东研学带,建立基本设计原则,同时通过串联碧道、绿道、驿道、古道、红道、研学路径,提升项目对地方文旅体资源的整合度,高效集约地发挥“华南研学”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和生态建设。

1

  施瑛老师团队感慨道:“历史就像是埋在地下的宝藏,它就在那里安静地等待着与发掘者相遇。与一般设计项目不同,‘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规划设计要求我们首先要对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充分准确地掌握,规划设计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历史文献空间化’的过程。除了现有资料,我们还利用各种方法深入发掘新的历史文献和照片,有很多材料甚至是第一次在公众面前进行展示。”

  作者举例到:“比如省文物考古所曹劲所长提供的2008年坪石老街航拍图,直接决定了坪石老街规划的石板街走向及其两边环境景观处理的基调。阿瑞老师通过繁杂的历史资料和当代文献信息,梳理出与坪石有关的中国十多位院士,因此在坪石老街规划中设立‘院士纪念园’就很有意义。通过发动当地村民,在进行口述史的收集过程中,发现新村入口山腰处的国立中山大学无名师生墓等等。”

  “这样的激动和兴奋在这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内不断出现,让原本看起来已经破败不堪的建筑遗迹、荒郊野岭逐渐在我们的视线中鲜活生动起来,振奋人心的故事几乎无处不在,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在坪石坚守办学的场景历历在目。”

1

  让古老村庄通过科技创新手段重新“活”起来

2

  在社会调查类大学生组中,来自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吴斯潼、郑士祺、吴昊、曾颖、梁志超团队,提交了《历史文化与乡村融合发展的规划逻辑与路径选择——基于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的实地调研与乡村规划思考》。

  这些大学生在经过大量实地调研后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演变,很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碎片逐渐被淹没在现代化建设浪潮中。粤北华南教育历史诞生于烽火抗战时期,国难危机时,华南教育体系辗转周折,汇聚于粤北山区,谱写了一段结茅立舍、弦歌不辍的光辉历史。我们希望通过剖析展示粤北华南教育历史渊源并结合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的规划方案及南粤古驿道的保护利用工作,总结华南教育历史的人文价值如何与乡村发展相融合的规划逻辑,提出历史文化与乡村融合发展的四大实践路径选择,发挥‘文化兴村’的联动作用,活化粤北华南教育研学基地的时代内涵,多举措、多角度助力大村振兴。”

  该团队在实地考察过程,充分利用好老一辈历史见证者,从他们的记忆中,将珍贵的历史时光记录下来。通过大村五位热心老人邓石有(92 岁,时年 16 岁)、潘永生(88 岁,时年 12 岁)、张四福(84 岁,时年 8 岁)、吴克水(82 岁,时年 4 岁)、潘启成(85 岁,时年 9 岁)现场指引、访谈交流、历史照片与现场地貌对比分析,基本明确在烽火年代以岭南大学及附中为主的教育组织机构在大村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历史场所、建筑等位置、规模及相关信息。

  作者认为,创新是乡村传统文化永葆生命力的法宝。“我们可以通过打造‘数字大村’、‘数字岭大’等资源库,将华南教育历史中已经消失的旧址、故事通过科技手段重新‘活’起来。另一方面,历史文化的保护要寻求区域合作、国际合作。广东要捉住创新人文湾区建设合作机制的契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合作常态化运行,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创新文化传播路径,文化宣传手段应兼顾人文与科学技术,突出 5G 新技术、将人工智能在文化产业中融入,通过智能化服务体系,云数据、云平台等方式,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多方面、多渠道展示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及大村特色精品村。向世界更好展示华南教育历史文脉、精神风貌、大村地域特色,激发乡村活力,促进乡村内涵整体提升,让文化科技为大村振兴提供经济新动能。”

  13岁中学生用多次实地探访向先师致敬

3

  来自广东北江实验学校的中学生周子晴,今年只有13岁。她在2020年暑假烈日炎炎之下,多次来到了浈江区犁市大村实地探访。“第一次到大村,路上费了些周折,三点从韶关出发来到已是下午五点了。”“沿着泥路往后山上走,抬头见到两棵参天大树,这时看到了一块指引牌,才知道原来脚下就是当年岭南大学的遗址了。转头看,视野宽阔,远处是大片大片的农田,想必在这办学的教育家们应该也在这看见了希望,看见了祖国的未来吧!”

  “隔了一个星期,又一次踏上了这条路,我们决定去梅村火车站看看。”“我们在肥料店门口找到了几位老人,其中最年长的叫邓石有,九十三岁;还有一个叫潘永生,也快九十岁了。得知来意,两位老人很健谈地跟我们聊开了那段岁月。”

  “这个暑假在大村的走访和学习,是一趟传承先师精神的致敬之旅。抗战时期,岭大人教育救国的家国情怀和抗战救亡的不屈精神,让我为之动容。那些精神和情怀,对我们当代的老师和同学来说都是必须要坚守和弘扬的。”

  “通过对老人的走访,我发现,历史是被铭记的。每一个地方都有历史,只有发掘它背后的故事,才有更丰富的思想和更深刻的感悟。站在旧址之上,我看到的是当时求学条件的恶劣,但在先辈们的描述中,铭记的却是一段辉煌岁月。我真切感受到现在学习条件的来之不易,我们应当好好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

 

  (原文刊登于“广州日报”,记者卜瑜,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吴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