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4):2019南粤古驿道研究中心成果巡礼(一)
2019-12-11 下午 02:48   作者:林立 杨培娜   
分享

  按语:

  2018年底以来,为了发挥省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资源优势,加强南粤古驿道基础理论研究,推动相关实践活动开展,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联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支持指导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6所省内高校,以及广东省建设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4家研究机构成立了南粤古驿道文化研究中心(实践基地)。一年多来,各个研究中心围绕许瑞生副省长提出的“古道学”12个方面研究范畴,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深入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时间活动,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丰富深化了南粤古驿道文化价值内涵。现将成果集结展出,以飨所有关注南粤古驿道的热心人士。 

 

(4):明清以来樟林的地方社会及其转型(上) 

  一、古榕诉说的故事:樟林的地理空间

  樟林北依莲花山,南扼北溪口,依山頻海。在形成韩江三角洲平原在冲积形成过程中,韩江不断分汊,最后分19口入海,韩江最北面的支流即为北溪,北溪入海口与三角洲北缘的莲花山之间有条2-3公里的狭长冲积带,成为三角洲往东北进入福建省的必经之地。

  樟林是南粤古驿道的重要节点,明清两代广东通福建的驿路从这里经过,民国时汕(头)樟(林)公路和潮安黄岗公路亦在此交汇,樟林就位于这个交叉点上。清康熙二十四年开海禁,地处韩江入海口河海交汇之处,有最便捷的水路直通潮州府城,并与韩江三角洲各地有河网沟通的樟林,顺理成章成为当时粤东最大的近海帆船贸易口岸。

 

  二、聚落格局:从樟林寨到六社八街

  樟林的六社八街格局形成经历了约200年的时间。樟林作为一个聚落,是明代嘉靖三十五年由原散居在莲花山边的15姓居民(主要是渔民和疍户)筑寨居住而形成的。万历二十五年,樟林分为东、西、南、北四社。同年,村子西南方向隔河相望的地方开始有人居住,名为“塘西村”。乾隆八年以后,村子西北方向河的对岸荒丘上亦有人定居,这就是后来的仙垅社。东西南北4社和塘西、仙垅合成六社。

1

  乾隆七年之后,清政府鼓励本国商人从暹罗等地运米回粤之后,樟林、塘西、仙垅中间的水道两旁兴建起八个商业街区,使三个原本不相接的聚落连在一起,形成了六社八街的樟林埠格局。仙桥、长发、古新、广盛、顺兴、洽兴、永兴、商园等8道大街,和围绕的外围——东、西、南、北社及塘西、新陇等6个村社,后又扩增三条街道共数百间铺屋。其中仙桥街和长发街最繁盛,仙桥街拥有商店和作坊60余家,故有“金仙桥,银长发“之美称流传至今。

2

  陈春声教授利用樟林本地歌册《游火帝歌》,结合田野调查和其他资料对樟林社会由传统的农业社区向商业社区的变迁的历史过程,进行了深入而富有开创性的研究,揭示了商业街区与原来的农业街区、商人与一般居民之间的矛盾和彼此力量的消长。

 

  三、樟林人的生计方式:渔业、农业、经商

  樟林地处海滨,村民早先从事渔业,明万历年间(1573-1619)近海渔业大有发展,这里迅速成为“渔鲜盈市”的埠头,故早年有耕三渔七之谚语。后来,随着泥沙冲击,东边海面渐渐变为田地,从事耕种农业者,日渐增多。

  由于樟林与各地陆上、水上交通便利,遂成为南北交通总汇,闽南粤东各地出洋者,必来樟林乘船。樟林乡民也逐渐从务农、渔业转为经商。

  樟林港埠的兴旺起始于康熙七年(1668年)海疆展复。康熙八年澄海复县之后,人民重返家园,重修石城,并移东陇河泊所置于石城内,又设海关税馆、右营守备署等机构,樟林的渔业、航运业迅速恢复。至康熙二十三年,正式弛海禁,樟林港埠商人纷纷造船出海。到了康熙末年,又准与暹罗进行大米贸易,远洋航海事业应运而生,由渔港转商业港,樟林港埠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3

  自雍正元年至乾隆五十六年(1723年至1791年)大约70年的时间,是樟林港埠早期的黄金时代。这时“六社八街”的港埠格局已经形成。红头船已多不胜数。樟林商铺各营其业,有海产、豆行、米行、布行、药材行、茶行、洋行、当铺、日杂、百货、染织、糖房、火砻、打铁、打石、渔网、竹篾、屠宰。广东每年从澄海五口征得的税银,占全省总额的1/5,而樟林口居五口之首。由此可见,樟林港埠发展到那时,其地位已是举足轻重了!

   (未完待续)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吴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