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平远埠盐及经平远的粤盐入赣路线考略(下)
2019-10-30 上午 10:15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程源史志”   
分享

  明清时期平远埠盐及经平远的粤盐入赣路线考略(上)

 

  三、明清粤盐济赣各埠与平远总埠坝头

  清代对兼管盐务之知县、知州、知府、布政使各道等地方官盐政之盐课、盐引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欠一分者停其升转,欠八分以上者革职”。“行盐地方各官,如私派户口,勒买销引者,州县官革职,未经察报之司道府等官各降三级调用。”地方官包给商人销售,在什么地方拆引、领照、停放、盘查、销售及运送时间等都有定制。

  清代赣南各盐埠之盐主要是潮盐,多从平远、兴宁、蕉岭埠水陆转运,经平远转运较方便直截,是为主道。“粤盐有熟有生,潮郡诸场所产皆生盐”,潮州广济桥(湘子桥)为东路总汇,“七场所产以给二十九埠”。据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潮州府志》记载:平远埠在坝头乡,至潮州府城四百八十里。县城(今)仁居內设子埠一处,另有土著民人赴总埠领盐销售,皆为子店。乾隆十四年,盐商借出粤省盐税银修坝,坝头埠码头岁修堤工之用银“二千两”。(乾隆二十一年,平远坝头盐商徐明高等捐银六百两给越华书院,供商人子弟读书。)

  镇平埠在县城内,至潮州府五百零三里,子埠新铺、罗江;镇平新铺运至胡构坝停泊,计水路五百里,复用丁夫由陆路三里运赴县城内总埠销售。兴宁埠在县城西关外,至潮州府城六百零五里,子埠六,水口、坭坡圩、径心圩、石马圩、大龙田、罗浮司。嘉应埠在州域内,至潮州府域四百二十里,子埠十,州城东西南门外,西洋、丙村、白渡、松口、梅塘、长砂、南口、畲坑、龙虎。武平埠在下坝,去县城六十里,至潮州府六百一十里。于都埠在县城内,至潮州府城一千二百二十里;兴国埠在县西门外至潮州府城一千三百二十里;会昌埠在会昌县属之筠门岭,去县城一百五十里,至潮州府七百二十里;长宁埠在长宁县属之古坑冈,去县城三十里,至潮州府城五百七十里,各村堡俱不设子埠,任烟户赴总埠自行买食;宁都埠在宁都城内,至潮州府城一千一百二十五里,瑞金埠在县城南门外,至潮州府城一千一百里;石城埠在县城内,至潮州府城八百六十里。

  各埠运盐填给水程照运分别远近定以到埠限期:平远埠盐每斤卖银八厘,到埠期限,“限三十六日”。坝头埠盐价格比蕉岭新铺、兴宁多“一厘”,船行程比新铺多6天,比兴宁少6天。嘉应埠(应指松口)限二十五日,镇平埠(应指新铺)限三十日,武平埠限三十六日,兴宁埠限四十二日。长宁埠限四十日,会昌限四十五日,瑞金限四十五朱,兴国限四十八日。

  平远坝头埠盐,限4天时间到寻乌古坑埠,限9天到筠门岭。大埔、嘉应、兴宁、镇平、长乐埠盐都是每斤“七厘”。长宁埠、武平下坝埠盐价格比平远反少,下坝埠是“七厘九毫”,寻乌的是每斤“七厘五毫”,其他赣南各埠都是“一分零五毫”。平远坝头的盐挑运到会昌筠门岭,可以赚到2厘5毫的差价。潮州盐船运到坝头,比各埠也有1厘的差价。

  平远坝头总埠巡丁十六名,对比几十个三省边县巡丁人数最多。平远子埠(今仁居)一巡丁四名,又赤岭、畲脑、径口、良畲等四处俱系要隘之地,商人各设立挥馆拔巡丁四名查缉。平远和兴宁的盐在于都的齐茅塘盘查馆负责查验并发照,平远和兴宁的盐再经由平远运到赣南的江口、筠门岭两地的盘查馆查验放行。据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潮州府志》之“盐法”记载:“齐矛塘(于都)系平远、兴宁两埠引盐通销赣属经由之要隘,设立盘查馆,并巡船一只,巡丁四名,协同汛兵查验给照”。“兴国与赣县交界之江口系平远兴宁两埠引盐通销赣属经由之要隘,设立盘查馆,协同兵役查验。”“筠门岭系平远兴宁两埠引盐通销赣属经由之要路,设立盘查馆,协同汛兵验放。”

  1915年,废除盐埠,仁居、下坝、坝头成立“盐运处”,属“潮桥盐场公署”游管理,并建“盐警”,以维持官卖,拔批给店家及商贩销售。

1

图为柚树河贤关盐仓旧址。

 

  四、平远柚树圩码头及粤盐济赣路线

  平远的盐埠在坝头总埠外,还设立柚树运馆。据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潮州府志》之“盐法”记载:平远埠例就潮桥配运,其蓬辣滩以上运道与嘉应同,自蓬辣滩口入严祖渡塘小河,至镇平县属之金砂地方,记水路三百九十里。金砂以上水浅滩险,重陂叠闸,不能直抵埠地,于乾隆十七年间,就金砂设立运馆转运小舟,由新铺口盘查,运至平远县属之热水乡,计水程六十里,因上游沙淤?运愈艰,又与乾隆二十年间就热水乡设立柚树运馆,建仓贮积。陆续复用丁夫,由陆路三十里运至坝头总埠销售。

  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仍沿袭乾隆旧制,平远设盐埠处,并在热水乡柚树圩成立柚树运销馆,建仓贮积,另由土著民人赴埠领盐销售,谓之“官盐”。

  会昌埠盐,由新铺口巡丁验放运至平远县属柚树馆收仓,从潮州湘桥到柚树圩计水路四百五十里,陆运三十里至坝头本埠运馆,又二百四十里,经过青龙(青龙岩)、城冈(澄江)等处抵县属筠门岭总埠运馆收仓销售。长宁(今寻乌)埠盐自平远坝头本埠运馆又九十里至长宁县属古坑冈总埠收仓销售。

2

图为新铺盐仓旧址。

 

  五、下坝埠及松溪河古道

  据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潮州府志》之“盐法”记载:下坝埠的盐,在镇平县西门外的艾子坝停泊,析为小篓,每篓盐一十一斤,仍由水运至下坝收仓销售,湘桥至下坝水路六百一十里。于都埠盐,由下坝走陆路(经平远差干松溪桥)一百五十里至会昌县属罗塘馆收仓,复以小船水运三十里至会昌县属之筠门岭号馆验放,一百五十里至会昌县登号,一百八十里至于都县属齐茅塘查验,一百里至县城总埠收仓销售。兴国的从下坝陆路(经平远差干松溪桥)一百四十里至安远县属之上会运馆收仓,另雇小船运至筠门岭,齐茅塘查验,江口号馆盘查挂号放入兴国总埠。瑞金运道也是先到上会运馆,转筠门岭。

  经平远差干松溪河古道,向武平、蕉岭延伸。《寻乌调查》记:“石城、瑞金的米到门岭,大部分经罗塘、下坝(武平属,在三省交界)、新铺(蕉岭属,离梅县三十里)往梅县,每天有约三百担过”。罗塘“南往下坝,北往门岭”,由罗塘到下坝的大路,是经过松溪河驿道,米道也是盐道。时寻乌县长刘菁在1941年提出要修筑寻乌罗塘到善吉(今平远差干)的公路,他说:“自1936年,筠门岭到坝头(广东平远属)公路完成通车后,两省间的货运,从此很少经过罗塘、善吉了。筠门岭、坝头繁荣起来了,而罗塘、善吉则一落千丈,萧条不堪,今昔全非矣!”(《兴筠罗吉公路》,见《新赣南旬刊(1941)》)这反衬差干路线当年商旅的繁忙。

  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刻的《松溪桥记》录:下坝为邑之偏隅,实小河盐船之总汇。其船上十余里竹子园止,以上则全肩挑,蚁聚蜂屯,日以千计,而道必经差干乡之松溪。是溪也,即下坝之上流江闽出入之孔道。

  差干河,主流长71.2公里,明清时期由仁居青云桥至差干一段河道通航。民国期间,“由县城(仁居)至差干一段,早已不通,仅为历史陈迹”(《朱浩怀县志续编资料》)。清末,差干有8个商人集资治理差干至下坝航道。差干圩经下坝入蕉岭,水深春夏2米,秋冬1米。

  据黄香铁著《石窟一征》,石窟河行船并不好走,“其自长潭以上多石,滩流险恶。其最著者,如大峰、剑门、老虎颤,皆与闽滩相类。自长潭以下多陂,其最高者,则九岭、椒濑,亦悬流数十尺。”道光丙戌年(公元1826年)大水后,因河沙壅阏九岭与椒濑陂都看不到了,“自小河口至县之西北入长潭,自钵溪至下坝,滩溪已恶,山潦不常。涨则鼋鼍恣睢,牛马奔腾;落则闲鸥聚沙,渴虹枕岸”。赣米下来容易些,而盐船要上就困难了。“故上水常至一二月之久;而下水则或四五日,或一二日,不能定以时日也”。现梅江去往兴宁的河道过去也不好走,“梅溪东汇于程乡镰子渡,而不及平远差干圩一源。”东江源寻乌水进入兴宁境内后称为渡田河,河道也不是很好走。“因滩多水急,船基本无法通行,只有在汛期以放木排输送木材为主。”寻乌米盐多从吉潭、石排下、车头、留车上落,须经平远仁居、八尺、中行等圩转运。平远县旧有乌石岗铺(仁居)、坝头铺、思蓝塘圩(东石)、太平桥(石正)、寨颈铺(河头)、蟠龙圩(大柘)、长田圩、中行圩、柚树圩(热柘)、九乡(八尺圩) 10个圩场,皆因在盐米古道上形成和兴盛起来。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平远县志》卷五“盐铁”记载:“本县食盐自广济桥过关载至三河,在县贸易者,募小船载至坝头,另募夫挑运至县发卖”。柚树河,自坝头流经樟演、关上、柚树、水波形、蕉岭小顶、五里径、新铺,主流长77.9公里。1905年到1910年间,柚树河小船曾到达今中行盐埠潭。柚树河之坝头以下有“三陂、七十二滩、三种河”之称。三陂即罗庚陂、新陂子、径子陂。七十二滩中有铺背、菜篮灌、镰子曲、横档石、牛古石、下山口、乳滩、黄竹峰、汉三林滩、大顶等10个险滩。三种河,从坝头至柚树12.5公里为卵石河,一遇洪水,航道变化;从柚树至鸭麻坑12公里,为石门地段;从大顶至新铺河,在徐溪乡长滩头附近,河面宽,水流缓,但浅滩相对多。所以入赣之盐也往往从新铺就可肩挑,路线不一。行公盐,查私盐,盐官忙得不亦乐乎。据抗战期间兵要调查,坝头到新铺每天有船107艘,每小时可上行5里,下行12里,水深春夏15米,秋冬6米。

 

  结语

  明清时期,平远柚树河盐运总的来说是粤盐入赣的最佳选择,平远盐总埠坝头及柚树圩(现热柘镇)码头在粤盐济赣上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3

图为平远柚树圩到坝头的古道及毕子嶂的古桥、古亭。

 

  (文/图:叶俊新)

  作者简介:

  叶俊新,梅州市平远县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

 

  (原文刊登于公众号“程源史志” ,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