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郭壮狮副厅长率队调研河源粤赣古道
2018-03-30 下午 05:28   来源: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分享

  3月28日-29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郭壮狮副厅长率队赴河源指导2018年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修复工作,现场踏勘粤赣古道,包括东源县涧头镇东坝村永定桥、梨花屋舍古道,以及连平县何新屋古村落、关爷梗-风门坳段古道、和平县茶亭塅古道、冷水泾桥等地,两天徒步古驿道路程共20公里,就下一步如何对古驿道进行修复利用、串联沿线重要遗存,打造富有辨识度和竞争力的河源粤赣古道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场提出了工作要求、商定设计和施工细节。

1

图为在调研途中。

  河源是客家古邑,从秦朝赵佗建立龙川县至今2000多年来,东江上中游地区一直是岭南北接中原的主要通道之一。古代此地以龙川县佗城为中心,古驿道线路错综复杂,随着岁月流逝,大多隐藏在人迹罕至的山中。自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开展以来,当地逐步提高了对古驿道的保护利用意识,积极开展古驿道挖掘和保护工作。

  粤赣古道主要分布在河源市和平县、连平县和东源县境内,北接江西赣州,南通过水道连接河源城区,总长约270.62公里。作为2018年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之一,目前,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的指导下,河源已完成粤赣古道重点线路的前期踏勘、测绘、规划设计(初步成果)和110.3公里的古驿道初步清理,以及连接线的连接工作,工作过程中不断有古驿道遗存被发现。

2

图为保存较好的粤赣古道。

3

图为浮出水面的永定桥。

4

图为永定桥上的构件。

  位于东源县涧头镇东坝村的永定桥就是今年3月浮出万绿湖水面的古驿道重要遗存,该桥建于1822年,长约53米,宽约6.95米,桥身四周镌刻有“日升”“月恒”“利有攸往”等题字。1958年国家修建新丰江水库,1961年,永定桥被淹没,现只有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永定桥才得以露出水面。但由于受到万绿湖水和洪水长年冲刷,永定桥桥身已出现多处裂缝,大部分桥墩和石匾已落入水中。在调研中,郭壮狮副厅长提出,要尽快组织文物专家对永定桥进行价值评估和鉴定,组织人力将水中的构件打捞上来,放到新丰江水库移民纪念馆保存,此外,可采用数字技术将永定桥进行扫描,实现虚拟复原,在新丰江水库移民纪念馆用数字化等形式让市民了解永定桥的前世今生。

5

图为何新屋现存的四围。

6

图为在何新屋内调研。

7

图为郭壮狮副厅长(左一)与县镇村干部在何新屋研究共建共享共治。

  大湖镇何新屋是粤赣古道上的一个重要历史遗存,它也是2018年南粤古驿道定向越野大赛的举办场地之一。何新屋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客家半圆型围龙建筑,原有九围,现保存四围,建筑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何新屋是一座富有客家特色的围龙建筑,墙高8米,四个高10米的楼角伫立于围龙屋的东南西北,迎接五湖四海的宾客,更抵御四面八方的侵犯。郭壮狮副厅长表示,在2018年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修复利用工作中,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投入一定资金用于何新屋的修缮和保护,让这一座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保存下来,让更多人认识到客家建筑的魅力;要研究政府、社会、村民多方共建、共享、共治的新模式。

8

图为偶遇徒步爱好者(左一、左二)。

  在青州镇茶亭塅古道调研时,一行人还偶遇了3名当地徒步爱好者,他们是第一次来茶亭塅古道,早上9点从大湖镇开始出发,遇到调研一行人时,他们已经走了6小时。一名徒步爱好者表示,沿着驿道一路走一路听音乐,十分有趣,以后还会再来。他建议,在古驿道途中可增加一些供休息的驿亭,让他们中途有个歇歇脚的地方。

9

图为在粤赣古道调研途中。

  在调研中,郭壮狮副厅长强调,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目的是以道兴村,通过“驿道+旅游”“驿道+体育”“驿道+文创”“驿道+游学”等措施,让沿线村庄人气旺起来,相关产业火起来,民俗文化活起来,从而使当地居民和漫步在驿道上的人在新时代有更多获得感。他提出,粤赣古道的修复利用,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形成共识。县、镇、村要充分认识到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性,专项资金要专款专用。二要在专家的指导下,按照“县为主体、并联审批、绿色通道”的原则,尽快开展古驿道本体的修复,争取在今年国庆期间推出几条有品质、有品位的古驿道。三要遵循原真性的原则,驿道本体修复要按照《南粤古驿道保护与修复指引》的要求,确保工艺材质相协调;尽量利用现有民屋、公共建筑等改造为驿站,在其基础上增加徒步、旅游解说牌、停歇、展示平台等配套;连接线的选线、施工必须注意安全性、生态保护的原则,避免大拆大建。四要积极撬动社会力量做好古驿道重点线路的修复活化,发动乡贤、企业参与,发展民宿、特色农产品等相关产业,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五要充分挖掘粤赣古道及其沿线的独特文化内涵,结合农业观光、红色文化、东江之源、王阳明思想等资源,发挥自身优势,明确主题和特色,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六要积极打造南粤古驿道“寻乌调查”红色之旅,争取中央苏区政策支持。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李永洁总规划师、城乡规划处朱国鸣处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曹劲所长,广东卫视记者,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人员等人参与调研;河源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及东源县、连平县、和平县主要负责人陪同调研。

  

责任编辑:李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