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遗产院专家赴汕头澄海凤岭古港、樟林古港调研海丝申遗工作
2017年12月21日,受国家文物局委托,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沈阳副总工程师带队的海上丝绸之路项目调研组专程到汕头市澄海区凤岭古港、樟林古港,实地调研考察两处古港遗址史迹点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凤岭古港遗址,位于汕头市澄海区莲下镇程洋冈村,周边联结至上华镇横陇村、隆都镇前埔村和后埔村一带,为晚唐、北宋时期韩江主要对外商贸港口。今程洋冈村前为当年港前船坞,东溪、山尾溪、蓬洞溪交汇处为当年潮洄头内船坞。现凤岭山麓的程洋冈便是当年市集。该港口的兴起和发展,与潮洲瓷器的大量外销有着密切关系,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凤岭古港遗址多次出水出土大量瓷器。当天上午,沈阳副总工程师一行调研了凤岭古港遗址并深入程洋冈古村落、古建筑、古书院、古寺庙等,了解当地历史人文传统,对当地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指出对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而言,古港遗址及其史迹的保护任重道远,他鼓励当地从事保护研究的文博工作者和有识人士要加大研究力度,传承好古港古村落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
下午,沈阳副总工程师一行到樟林古港进行调研。樟林古港位于澄海区东里镇,是红头船的故乡,也是粤东最早古港口,更是古海丝路上的重要始发地,古称“通洋总汇”。悠久历史给樟林古港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樟林古港、新兴街栈房、西塘、锡庆堂、秦牧故居、南盛里、新围天后宫等一批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存尚好,多数古建筑史迹体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有力证明。2016年,樟林古港被评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十大文化地理坐标”和省重点建设的南粤古驿道8个示范段之一。近期在樟林古港的新兴街发现的古码头遗存和古石碑,更是汕头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源地重要的佐证之一。沈阳副总工程师对樟林古港的古码头遗址及古建筑兴趣浓厚,还与当地文化文物专家学者探讨舶来文化对古港周边古建筑的影响,希望加大对樟林古港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和活化工作力度,对文物建筑的保护等级再做进一步升级,为体现樟林古港是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打下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彭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