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华南蚕桑教育事业的发展概况及杰出人物
2020-07-04 上午 10:53   作者:吴永彬   
分享

  我国是蚕丝业的发祥地,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在我国古代文献中,特别是自夏周以来的史籍农书中,不乏有关家蚕饲养的记载。《周礼》“夏官司马”篇中记载有:“马质:禁原蚕者”。原蚕为二化性蚕,可见周代已经有饲养一化性蚕和二化性蚕。北魏贾思邈的《齐民要术》已对蚕的化性、眠性,茧色、斑纹、体色均作了不同程度的描述记载。 广东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起点,蚕丝,不仅关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历来也是我国出口的大宗商品。“广东的蚕丝,丝质柔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每年运销美国的广东生丝约64800担,约值港币1亿1千万元”。 1916—1926年间是广东蚕丝业的黄金时期,其中以顺德、中山、南海、新会为最盛,“一船蚕茧去,一船白银归”是当时蚕农的口头禅,更是当时广东蚕丝生产的真实写照。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桑养蚕,著名的“桑基鱼塘”生态循环生产模式也是这一时期广东珠三角农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1

(注:引自《民国丝绸史(1912-1949年)》)

2

图为广东生丝出口前的包装(1929年)。

  然而,在广东蚕丝业的黄金十年期(1916-1926年),却十分缺乏专门从事蚕桑学人才培养的学校或机构,因此,至抗战前夕,广东的蚕丝业产量严重下滑是必然的,广东急需培养大量专业的蚕桑人才,才能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例如蚕病。可喜的事,在这个时期,广东省立顺德农业职业学校、仲恺农工专门学校、私立岭南大学、国立中山大学等教育机构,纷纷开设蚕桑科,正式开启了华南蚕桑业教育历史的大门。

  农业,乃我国之根基,私立岭南大学钟荣光校长说:“粤省平民,贫者居其大半,又何法以救济之?惟有改良农业之法而已。我广东农民占八成以上,耕种旧法……必须有农科大学。即如洋装丝出口,因养蚕失败,往往至于卖女典屋。我校蚕丝学院,乃制出改良卵纸,南顺(南海顺德)农民为之额手称庆。……此实讲求教育者不可不注意。”我们的教育先驱们深知农业对我国的重要性,深知农业关系民众的温饱问题,因此在二十世纪初华南创办的这几所高等学校,从创办之初就设农业类专业,其中,蚕桑专业更是独树一帜。在抗日战争时期,私立岭南大学、国立中山大学、仲恺农业专门学校等教育机构,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为保存珍贵蚕种和桑种,在辗转流离中,宁愿舍身也不愿舍“种”,并坚持为国家培养蚕桑人才,从广州至罗定,从罗定到澄江,从澄江到广西,再到粤北,既是几所大学的播迁之路,也是华南蚕种的繁衍扩散之路,值得我们钦佩和敬仰!

 

  一、民国初期我国甲乙种农业专门学校开设蚕桑学的情况(1912-1918年)

  民国初期,为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国民政府教育部在1912年颁布了专门农业学校规程,1913年,在颁布的专门农业学校规程中,明确规定农业专门学校分为甲、乙两种,这些学校的蚕(业)学学科结构和课程体系如表1。

3

表1为民国时期我国农业学校的蚕(业)学学科结构和课程体系

  在上述两类农业专门学校中,蚕业学都作为主要学科,足见当时的国民政府对蚕丝业的发展予以高度重视,民国初期全国各省蚕业甲种农校一共有27家,(图1)。 可以看出,民国初期我国开办蚕校的地区集中在河南省,一共10家。在南方,湖南省有两家,福建、广西各一家。在农业专门学校中开办蚕校或开设蚕科,重点是培养技术人员,虽然这个时期培养的人才偏向于蚕桑科,缺乏丝绸专业。而在1917年之前,广东没有一所农业专门学校开办蚕校或者开设蚕科,这与广东当时的蚕丝业发展是很不相称的。 

4

图1为民国时期我国各省开办甲种蚕校和甲农蚕科概况(引自“民国时期中国蚕业的教育科研情况”一文)。

 

  二、民国时期华南地区中等蚕业学校概况

  除了培养实用性蚕科人才,在民国时期,部分省份还开设中等蚕校或开设蚕科专业(图2)。

  仲恺农工学校是当时广东省内少数拥有蚕种冷藏库的中等农业学校。1926年4月2日国民政府行文,“仲恺先生纪念学校原定办农科、工科。特以开办经费筹集不易,仅办农科,更于农科中先办蚕桑科,一俟经费有着,当于继续举办。” 1927年的仲恺农工学校在开办之初就设有桑科,开设了初级蚕桑科和高级蚕桑科,朝中高级人才培养方向发展。1931年初建成蚕种冷藏库和实验室,1937年因日寇入侵广州,学校“师生迁至广东南海西樵山下,以原来的校外实习基地官山蚕桑实习场为基础继续办学”。

5

 图2为民国时期我国各省开办中等蚕校和蚕科概况(引自“民国时期中国蚕业的教育科研情况”一文)。

6

图为仲恺农工学校(1929年)。

  笔者查阅资料得到,这一时期,广东还有一个学校,就是广东省立顺德农业职业学校,也开设蚕桑科,详细资料需进一步查证充实。

 

  三、民国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中蚕桑学科的发展简报

  在1920-1949年,我国有几所著名大学开设蚕桑学专业,一般都设在大学的农学院中,学生在1~2年级主要学习基础科学,3~4年级学习专业。当时设有蚕桑系的著名大学有:

  私立岭南大学蚕桑系,早在1917年,学校农学部蚕桑科就已经开始进行蚕种研究,当年就推出免疫蚕种“轮月”,在珠三角一带广受蚕农喜爱。除办学外,后又与美商亚第武出资扩建,共建有蚕室和意式缫丝工厂,1918年接受广东省万国丝业改良会委托改良蚕种工作。1923年7月,广东省政府拨给港币五千元作为调查广东丝业经费。1923年11月,省政府与私立岭南大学签订10年合约,委托农大设立广东全省蚕丝改良局,归省实业厅(后改称建设厅)管辖。省政府每年拨15万元经费。这一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广东蚕丝业的发展。

  中央大学农学院蚕桑系,1921年建立,其前身为国立南京东南大学蚕桑科,专业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必修课主要有:蚕体病理学、蚕体解剖学、养蚕学、栽桑学、蚕体生理学、蚕体遗传学、蚕种学、蚕业经营、蚕桑化学、真菌学、细菌学、制丝学等;选修课为蚕业泛论、农业微生物学、作物育种学、细胞学、胚胎学、组织学、农业经济、农业统计、农业地理。该系与中国合众蚕桑改良分会合作在太平门外建有蚕桑试验场一个,以试验研究为主;在汉西门外建有蚕桑指导所一个,主要职责有:到农户家中指导蚕农用科学方法养蚕、代蚕户消毒蚕具、示范养蚕室供蚕农参观新式科学养蚕方法、编印栽桑养蚕科普手册送给农民。

  私立金陵大学蚕桑系,由美国纽约丝业公会捐资建立,1920年筹备,1923年建成,除教授学生、进行蚕业科学研究外,1924年成立推广部,生产新式无病蚕种,蚕季时派员到农户家指导蚕业生产。除本科外,曾举办蚕桑特科、讲习班、职业班、训练班等。

  国立中山大学蚕桑系,1927年,国立中山大学扩大原来农学系内的蚕桑部,新建蚕室,广辟桑园,收集中外蚕桑品种;1931 年在广州石牌建造蚕室,1935年设蚕桑系。抗战后内迁至云南、湖南,1946年迁回广州。曾先后在越南河内和广西桂林设蚕桑工作站,在广西龙州设综合蚕桑场、广西平南设蚕种场,在湖南与湖南省建设厅合办湖南蚕丝改良场,并在澧县设有蚕桑指导所。

  浙江大学蚕桑系,1927年成立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劳农学院蚕桑系。1928年,第三中山大学劳农学院改名“国立浙江大学劳农学院”,1929年,改为“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蚕桑系”。

  四川大学蚕桑系,1938 年在四川大学农学院内设立蚕桑系,1941-1946 年,先后有 50 余人毕业。解放后并入西南农学院。

  云南大学蚕桑系1938年,葛敬中先生应云南省建设厅邀请在云南大学内设立蚕桑系,解放后并入西南农学院。

  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蚕丝科1939 年在四川南充成立,次年迁回乐山校本部,解放后并入西南农学院。

 

  四、华南蚕桑教育事业的部分杰出代表

  纵观二十世纪广东蚕桑业教育发展,笔者粗略的把它划分:起步于私立岭南大学(1917—1933年)和仲恺农业专门学校(1927—1936年),发展壮大于国立中山大学(1937—1949年),鼎盛于华南农业大学(1952年至今)。

  1924年的国立中山大学从立校之初就把蚕桑学作为农学的一个重要科目,并于1930年由蚕桑课程扩充成蚕桑学系;从1940年5月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教职员名册(图3)可知,其时的蚕桑学系,拥有教授2名,副教授1名,技师兼讲师1名,技助7名,师资梯队合理,力量强大,系主任杨邦杰教授,教授杨星岳,副教授蒋同庆,技师兼讲师陈鼎新,技助郑庭杏、陈汝厚、唐维六、张其俊、杨宗万、李秉楠、邓俊英等。

7

图3为 1940年5月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教职员名册(原件藏于广东省档案管)。

  杨邦杰(1891-1971年)教授是华南蚕桑学高等教育的奠基人。1891年出生于湖南武冈,1920年留学日本九州帝国大学(今九州大学),师从日本著名蚕学家田中义麿。1928年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1928年底回国,开启了他长达四十多年的蚕桑高等教育事业。回国之初,仲恺农工学校设有蚕桑部,而中山大学农学院则仅开设一门蚕桑课程。杨先生到职后,即锐意谋求改进和扩充,先后将仲恺农工学校蚕桑部的小桑园扩充为400亩的实验桑园,新建实验蚕房2座,并附设小型蚕种冷藏库1间;将中山大学农学院的一门蚕桑课程扩大为蚕桑门,增设养蚕、制种、栽桑、蚕生理解剖、蚕丝泛论、制丝等课程。不久,又将蚕桑门扩充为蚕桑系,并举办女子蚕桑工学班多期。为此,杨邦杰多方物色知名专家教授,如桂应祥(朝鲜籍留日蚕学家)、沈敦辉等来校任教、兼课或讲学。蚕桑系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逐步走上轨道。

8

图为杨邦杰(1891-1971年)教授。

  桂应祥(1893-1967年),朝鲜现代蚕遗传学家及解剖学家。朝鲜人,早年留学日本,1925年在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农学部毕业后,转入该校遗传研究室随田中义麿教授研究桑蚕生理解剖与遗传学,1930年应聘为中国广东省仲恺农工学校教授兼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主讲蚕的生理解剖学及蚕的遗传学,并与杨邦杰合作从事蚕的解剖生理、遗传学的研究及地方品种选育工作。

9

图为桂应祥(1893-1967年)教授。

  桂应祥于1943年3月获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农学博士学位。1945年返回朝鲜,1946—1948年任朝鲜金日成大学教授、农学部蚕学教研室主任,1955年起担任朝鲜农业科学院院长,1967年春因遭车祸不幸遇难,朝鲜政府为桂应祥举行了国葬。桂应祥在育种方面有卓越成就,先后育成桑蚕新品种朝47号、43号、新115号、208号、56号;柞蚕新品种54号、64号; 蓖麻蚕品种越冬性58号。桂应祥著有《朝鲜的蚕业》《蓖麻蚕》《柞蚕学》等书。关于蚕业科学的大量学术论文,收集在自1963年开始出版的《桂应祥选集》中,该书现已出至4卷。在1990年10月31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为表彰桂应祥教授的突出贡献,用他的名字把“沙里院农业大学”(Sariwon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更名为“桂应祥沙里院农业大学 ”(Kye Ung Sang Sariwon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第一号博士”称号。

  唐维六(1912—)教授,湖南省洞口县人。1938年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蚕桑系。1939—1942年主持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设在越南的河内工作站、广西桂林工作站的养蚕保种工作。以后历任湖南蚕改良场技师、总技师、代场长、场长,中山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华南农学院教授,蚕桑系主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蚕桑系主任,中国蚕学会第三、四、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广东蚕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0

图为唐维六教授一家。

  抗日战争时期,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迁往云南澄江,唐维六教授讲述了保存蚕种的过程:“我为了保存我国五百多个优良蚕品种(华东曹诏荪委托保存华东的一化二化性品种二百多个,广东原有的二化多化品种一百多个,桂应祥教授的遗传研究用品种一百多个)以及我在越南搜集的多化性品种等,与水、火以及日本轰炸之灾,不顾自己的一切进行抢救而得以保存。” 1942年与蒋同庆合作首次发表桑蚕第一联关群PM-RC两因子的组换值和广东蚕系统“水引缩卵”的遗传学研究。1952年院系调整后,一直在华南农学院,华南农业大学任教,为我国培养了大批蚕桑专业高级人才。

  蒋同庆(1908-1988年)教授,江苏省涟水人,1930年毕业于江苏劳农学院, 1933年3月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农学部养蚕教研室攻读家蚕遗传育种,师从田中义麿教授。1938年3月回国后,先后在江苏教育学院、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11

图为蒋同庆(1908-1988年)教授。

  在国立中山大学工作期间,他和同事们从沦陷区抢救出一批家蚕品种资源,从此,硬是在频繁的跑警报、钻防空洞、辗转迁徙中饲养繁育,保存40余年完整的科学记录达184本,建立起我国研究最详的一个家蚕基因库。1945年至1952年在昆明云南大学任教授兼蚕丝科主任,乐山中央技艺专科学校任教授兼蚕丝科主任。1948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家蚕遗传学专著《蚕体遗传学》。1952年院系调整,调至西南农学院任教授兼养蚕教研室主任、家蚕遗传育种室主任。曾任重庆市第七、八届政协委员、中国蚕学会理事,重庆市蚕学会理事长、四川省蚕学会副理事长等。

 

  五、抗战时期国立中山大学蚕桑学科的发展

  1936—1937年,杨邦杰教授为发展蚕桑教育事业,四处奔走呼吁,在他的努力下,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蚕桑系获得有关方面资助,开辟400多亩桑园和品种桑园,保存桑品种115个,修建大型蚕种冷藏库1座,增添多种教学科研用仪器设备,并在广州石牌设立华南蚕业试验场,使蚕桑系的各项教学及试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1938年10月日军南侵广州,蚕桑学系随校本部迁往云南澄江,其时经费十分短缺,教学工作陷于停顿,这时蚕桑学系保存的蚕品种,包括许多珍贵的原始材料、基因型材料和生产品种达500多个,饲养保存十分困难,一旦丢失或死亡,将造成我国蚕业的巨大损失。在迁校途经广西时,杨邦杰发表了《抗战与蚕桑》等文章,申述蚕桑对抗战建国的重要意义,并率领陈鼎新、蒋同庆、张其俊、唐维六等人求见广西建设厅农林处负责人。整整等了3天,才被接见并拨给一笔经费。当被问及为何如此低声下气时,杨邦杰正色到:“我为蚕桑事业宁愿牺牲一切,等待二三天算得什么!”

  “由于争取到了经费,蚕桑学系不仅在越南河内(当时为法国殖民地)设立工作站,在广西龙州规划了万亩综合蚕桑场,在广西平南设平南蚕种场,在广西桂林设家蚕育种工作站”。对这段文字的解读,也许大家会疑问,蚕桑学系能在那个抗战时期用这么短的时间,在广西三个地方建立了颇具规模的工作站或种场?笔者大胆推测,在当时那种时势,一个视蚕种为宝贝,可以为蚕桑事业牺牲一切的教授,为了保存蚕种,以开设蚕种场、蚕桑场的合作形式,把国立中山大学、仲恺农工学校同人培育和收集来的珍贵蚕品种保留下来,为后续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蚕种,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两全之策。

  1940年1月,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由云南澄江迁至湖南宜章栗源堡办学,蚕桑系把在广西的成功经验带至湖南。1941年春,湖南省建设厅与国立中山大学联合创办湖南蚕丝改良场,场址设长沙市麻园岭。1941年5月随省政府一起迁往耒阳宝林庵,同时将长沙场部改为工作站,由中山大学农学院蚕桑系主任杨邦杰教授兼任场长,杨星岳教授任总技师、代理场长。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下设栽桑课,由张其俊任课长;蚕种课,邓俊英为课长;制丝课,朱少廉任课长;总务课,王凤山任课长;会计主任朱中岳。蒋同庆当时应聘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在蚕桑系任教,曾先后在该场耒阳、宜章本部工作过。

  1942年秋杨星岳总技师回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任教,唐维六任总技师。1943年日本侵略军入侵湖南,蚕丝改良场本部从耒阳迁往宜章栗源堡中山大学农学院蚕桑系,同时两工作站全部人员均撤回本部。1944年6月,受战事影响,场址再次南迁宜章薛家水平游山顶,继续从事蚕桑试验和生产工作。1945年10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场长杨邦杰教授和唐维六总技师率部分员工由宜章薛家水平游山顶步行7天7夜,经坪石、郴州、耒阳抵长沙,向省政府建设厅报到。同时场部也迁到长沙。1946年3月场部从长沙迁到澧县,唐维六任场长,以澧县城西地藏庵和城隍庙为场部,租县教育局土地1.7公顷、县国民党党部南门洲土地0.8公顷,进行培苗、栽桑、养蚕、制种试验和生产。1947年7月,湖南蚕丝改良场隶属湖南省农业改进所领导,更名为湖南省农业改进所澧县蚕丝改良场。唐维六继任场长兼总技师,1948年6月,唐维六教授回广东中山大学农学院蚕桑系任教,由陈雨仁(女)继任场长。1978年,由蚕丝改良场发展起来的蚕桑试验站升格为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当我们回顾国立中山大学蚕桑学系在抗战时期的发展历程,不仅赞叹蚕桑学系一众老师们的高瞻远瞩,化整为零,变危为机,把蚕桑事业从广东带到云南、广西、湖南,“蚕桑系保育的500多个蚕品种也全部得到妥善保存”,为解放后我国南方蚕桑事业的发展留住宝贵的蚕种资源。也正是有像杨邦杰教授这样有担当的杰出人才,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成为学科发展的中流砥柱,他将一生都倾注于三尺讲台和数顷桑园,为华南蚕桑事业做出了不朽贡献。

 

  参考文献:

  1. 岭南大学改良广东丝业的忆述,李威士,1964

  2. 何香凝与抗日战争中的仲恺农工学校,余德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电子版第234期,2015.6

  3. 家蚕遗传育种学,向仲怀主编,农业出版社,1994.5

  4. 民国时期中国蚕业的教育科研情况,李龙,窦永群,任永利等。丝绸,P48-51,2006.2

  5. 民国丝绸史(1912-1949年),王庄穆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

  6. 廖仲恺与何香凝爱国革命的一生 双清传略,余德富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7. 华南农业大学校史,《华南农业大学校史》编委会,广东科技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吴永彬,华南农业大学南粤古驿道植物资源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熊灿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