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岭红色古驿道:上饶镇康东村
2022-07-23 下午 02:30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公众号“饶平发布”   
分享

  康东村位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上饶镇东北部,麒麟岭红色古驿道旁,拥有众多红色革命与传统文化遗址遗迹、自然景观等,跟随驿道君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工农革命军东路十四团成立旧址刘氏大宗祠遗址

  1927年10月底,中国工农革命军东路十四团在康东岭脚下田楼成立,团部设在下田楼刘氏祠堂和十四团通讯员刘云龙(刘枢)家里,团长由海陆丰彭湃的表兄弟张碧光担任,郭秩辉(时在千秋巷堡垒户刘闹家养伤)任副团长,洪范担任军事教官,袁汉(袁铁汉,十四团花名册为袁汉)负责党务工作,黄玉书任总务长,司号员盘连青,后勤事务汤家臻,传令兵刘安儿(十四团花名册为刘尼姑)。

 

2

  日昇楼(南昌起义军遗留伤员养伤点)

  1927年10月7日,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军离开茂芝,农会堡垒户接收了一批八一起义军的伤员在日昇楼养伤,交给当地农会骨干800块大洋作为养伤医疗费,并按朱德离别时的指示,聚集起义军伤员为军事骨干,训练农民军。以洪范为代表的起义军干部,伤愈后成为工农革命军东路十四团的军事教官。

 

3

  九龙潭

  九龙潭,东靠红色教育基地——东岩寺,西邻红色古驿道——麒麟岭,始于飞瀑泻银盘,终于康东村马尾抚月,全程1.1公里,藏于山谷之间,常年云雾环绕,天然九口石臼潭水,鬼斧神工,九口水潭形态各异,深浅不一,潭水清澈,鱼螺可见。谷间奇花异草,古木苍松,鸟鸣蛐润,置身其中,如入仙境。

 

4

  佛教圣地东岩寺及东岩寺古战场

  朝拜旅游圣地——东岩寺,位于闽粤两省四县交界的饶平县上饶镇东岩山,风光秀丽,山势逶迤,气势雄伟,灵气冲天。此寺于唐元和六年(811年)由僧人智洪依崖建屋立寺,是一座千年古刹。古寺曾先后多次受拆毁,于明朝万历年间(1588年)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两次重修。古寺气势轩昂,古朴典雅,香火鼎盛,威灵显赫,深受万民信仰与朝拜。

  东岩寺不仅是朝拜圣地,更是风光旖旎的游览胜地,寺前新建一亭,可供游人憩息。对面为飞凤山,前人有“门迎飞凤兴周兆”句。立足寺前,听苍松翠柏与山风鼓荡之呼啸,望群山万壑、楼阁村圩,历历皆在眼前,诚可为旅游者登临览胜之所。寺左角有一道瀑布,沿绝壁悬空倒挂,石壁峭立,每当山洪冲下,喷珠飞雪,状如玉龙起舞,飞腾作啸,是一壮观也。

 元朝诗人金信诗曰:“林绿生夏寒,萧然水晶域。今日复重来,青苔见行迹。云生身上衣,月照松下石,竟坐闻疏钟,空山未眠夕。”明朝诗人杜桓涛诗曰:“我爱东岩老衲家,绿萝凉月照袈裟。忆从太史题诗后。桂老西风几度花。”清代禀生詹逢时、詹梓材都曾为此寺作过《怀真处记》。

  在解放战争时期,东岩寺也是兵家必争之地,1948年8月,刘永生司令员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部队驻扎在东岩寺。10月7日,边纵部队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2团政委杨水同志在战斗中壮烈牺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东岩寺战役。

 

5

  麒麟岭红色古驿道

  麒麟岭古道建于明代,位于康东村西北部,山体形似“麒麟吐火、鲤鱼上天”而得名,始于弯龙桥,终于鸟屎里,纵横台阶式,乱石砌筑而成,全长约2.5公里,路宽1.5米,共3000余石阶。古道两旁奇山俊秀,苍柏矗立,山花簇拥,著名的“东岩寺战役”战场遗址坐落其中。历史上是通往栢嵩关的第一个隘口,也是往返福建平和县的主要交通要道。1927年10月8日上午,朱德在茂芝全德学校主持召开“隐蔽北上,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重要军事决策会议后,就从该古道经过栢嵩关出境,最后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后被称为红色古道。

 

6

  客家土楼——东泰楼

  东泰楼位于康东村城下自然村,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后有重修,坐东向西,呈圆形,直径45米,占地总面积约2149平方米。二进围屋,前二层后三层楼房,中心处辟有内埕,楼内共有26开间,水井一口,门前池塘一口。内墙面批灰,灰瓦屋面,屋面檐口均悬挑。该楼保存较好,是清代土楼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2011年4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改革开放以来,康东村民乘着党的富民政策的春风,利用山区特有的资源优势,敢拼敢闯,使一个贫困乡村焕发出蓬勃的发展活力,山区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几年来,康东村紧紧围绕“打造茂芝红色经济生态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产业绿色化,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使红色品牌更加响亮,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村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成了远近闻名的红色文化村落。

7

 

  (原文刊登于公众号“饶平发布”,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何洛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