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古驿道》记者采访札记2021
2021-10-27 下午 02:15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公众号“广东广播电视台文体广播”   
分享

1

2

  2021年南粤古驿道“Hello 5G杯”定向大赛第二站10月23-24日在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隆重举行。塘尾古村有800年历史,被誉为岭南建筑的“活化石”。塘尾古村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古村里围墙、碉楼、里巷、祠堂、书室、民居、古井、池塘、古榕等组成很有特色的聚族而居的农业村落文化景观。赛事期间,年轻的定向运动员挥洒汗水,穿梭于堪称建筑瑰宝的塘尾村,为古村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3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审慎、安全、有序组织,结合举办地疫情防控形势和要求,以省内人员为报名参赛人群。采访中,记者对这一站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的鲜明标签——定向运动、古村活化利用、东莞篮球元素感受深刻,以下分享塘尾村采访中的三个有故事的细节。

4

  三人篮球,东莞保持全国争冠地位

  东莞市是国内公认的“全国篮球城市”。开幕式现场就有热情洋溢的小篮球队员的精湛表演。东莞三人篮球界的全满贯明星球员也来到了现场。东莞从“世界工厂”到“篮球之城”,只要提起东莞篮球,在CBA创造了辉煌的历史的广东宏远男篮肯定是主话题之一。但是,在三人篮球方面,东莞男篮也早已崛起,成为国内三人篮球的翘楚。

5

  东莞三人篮球明星(从右至左:曾冰强、黄文威、肖海亮)作为运动员嘉宾出席了南粤古驿道东莞石排站的开幕式。聊起三人篮球,他们业绩辉煌,堪称东莞篮球的全满贯明星!

  他们获得了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三人制篮球青年组金牌、2018年印尼雅加达亚运会男篮三对三决赛冠军,这是中国男篮亚运史上的首枚金牌。2021年,黄文威和曾冰强代表广东队参加第十四届全运会三人制篮球男子成年组,获得银牌。此外,东莞组队参加省篮球联赛,豪夺7连冠,他们参加了6届。可以说他们是东莞篮球界的全满贯明星球员。黄文威、肖海亮、曾冰强三人虽然都不是职业运动员,但最终他们从“草根”球员变成了亚运会冠军。

  跟黄文威、曾冰强、肖海亮聊起三人篮球的南征北战,感慨最深的是,他们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三人制篮球青年组的比赛中获得金牌,今年黄文威和曾冰强代表广东队参加第十四届全运会三人制篮球男子成年组获得银牌。从青年组的金牌,到成年组的银牌,对手不一样了,赛事级别也不一样,但银牌难能可贵。黄文威和曾冰强表示:在成年组的比赛中,力量和对抗程度都不一样了。与冠军球队相比,广东队的技术灵巧和战术调动的积极性依然可圈可点。假以时日,广东队在全运会三人篮球项目的成年组比赛中,仍然能保持冠军争夺者的姿态。

6

  塘尾古村,旧村改造走出一条新路

  塘尾古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塘尾村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多年,保存有明清时期建筑268座。其中,祠堂21座,古井15眼,书室19座,形成了特色的聚族而居的农业村落文化景观,以清代晚期的建筑保存最为完好,是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规模较大、原生态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村落之一,被誉为岭南建筑“活化石”。

  在塘尾村城镇化的发展中,活化利用塘尾古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重要资源,塘尾村努力地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强对古村落的修缮,摒弃过度商业开发模式,在保护与利用之间,找到了一条适合塘尾古村活化利用的新路子。

7

  塘尾古村强化了作为珠江三角洲明清古村落的典型聚落代表的特色,通过制定文化发展策略,引入文化事业进入塘尾村,使塘尾村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打造以塘尾村古建筑群为核心,云岗古寺、埔心村古建筑群、李家坊村为主要景点的岭南广府名村。

8

  石排镇政府宣教文体旅游办副主任、塘尾村党总支副书记张丽姣介绍到,2020年7月,实现了东莞市首创成立了“塘尾艺术家联盟”,通过系列“塘尾印象”文创项目,吸引了中国民族画家刘立群、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王欢来、北京师范大学启功书院教授赖源泉,以及农夫、周祖嵘等十余位知名艺术家先后进驻塘尾古村,开设了9个不同类目的文艺工作室。张丽姣说,通过艺术家进村驻地创作,不仅活跃了塘尾村文化氛围,还让村民在文化熏陶中得到精神富足。

9

  塘尾古村落的活化利用,增添了“文气”,带动了“人气”,焕发了“生气”。到目前,联盟已经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共11人,他们在古村落与艺术家相互吸引。塘尾村党总支副书记张丽姣信心满怀地说:艺术家的到来,让古村走出一条不同的活化之路。 

10

  “坪石先生”,东莞籍先辈精神不灭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赛事期间,现场举办了名为《烽火岁月弦歌不辍,教书育人初心不改——追忆缅怀莞籍“坪石先生”》的展览。

11

  在1940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中山大学、培正培道联合中学、岭南大学农学院、仲恺农业职业学校等粤港澳大中院校纷纷搬迁至韶关坪石继续办学,传播科学文化和民族文化,成为了华南教育史上可歌可泣的一段重要历史。当中,就有东莞籍“坪石先生”在韶关坪石任教,目前已知的就有16位,包括:万江大汾的著名“五四”运动领袖何作霖、桥头邓屋村的中国近代土壤学先驱邓植仪、虎门镇白沙的著名历史学家郑师许等等。他们在抗战烽火岁月坚守初心、为延续华南教育薪火作出贡献。

12

  东莞市文广旅体局群众体育科科长黎创成接受采访时表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东莞石排站举行的同时,在塘尾古村现场作“坪石先生”事迹展示,这是东莞推动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好机会。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和前来参观的群众,既可以从“坪石先生”的展览中,了解抗战烽火时期“坪石先生”东莞籍老师报效祖国的感人事迹,对年轻一代的东莞青年,也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学习“坪石先生”的事迹,了解历史、学习历史、磨炼意志等方面,对年轻人的成长很有意义。的确,这些东莞籍的“坪石先生”,他们为民族发展积聚了力量,已成为东莞文化长盛不衰的人物印记。他们的精神与信仰,将激励后辈们只争朝夕、奋进不止。

13

 

  (原文刊登于公众号“广东广播电视台文体广播”,作者谢亮,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