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城市与乡村近代化进程:广州行商庭园之二 岭南建筑在大湾区(10)
2021-06-11 下午 04:13   作者:王河   
分享

  编者按: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与乡村,岭南建筑既是外在的载体,也是灵魂。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较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源远流长。岭南建筑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富含岭南文化的精髓。千百年来,岭南建筑经过历代建筑匠师的辛勤劳动,充分利用了岭南的自然资源,结合老百姓的生活特点,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建筑艺术,在中国建筑之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正承载着新时代的重要使命。三地的历史、民俗、语言以及建筑风格同根同源,如何在历史中溯源岭南建筑的源头,呼吁更多的有志之士挖掘、抢救、复活珍贵的历史文化与建筑;又在新时代中迸发岭南建筑及设计的灵感与创新因子,用岭南工匠精神“智造”湾区,让建筑当随时代成为新的思考。

  有鉴于此,南粤古驿道网邀请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南粤工匠、南粤古驿道网特约撰稿人王河博导共同推出《岭南建筑在大湾区》系列,尝试通过众多学术话题的碰撞与探讨、不同设计案例的剖析与畅想,漫谈岭南建筑悠长的历史、全新的活力。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是伴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西方建筑的输入而形成的,它的发展与每一阶段的社会体制、生产、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有着直接的联系。中国城市早期的现代化转型也是在外力的推动下、从通商口岸城市开始的,从传统的封建型城市向近代的资本主义型城市转型,出现早期现代化的趋势,并向内地城市辐射。而在民间,乡村的近代化进程,尤以侨乡为样本,海外华侨所产生的推动作用成为一股重要的力量。

  本期将探寻岭南城市与乡村近代化进程中的广州行商庭园。

 

  一、潘家花园

  1714年,潘启(潘振承)出生于福建省同安县,少年即随父亲潘乡出海打工,尝尽生活艰辛。

 1

潘启(1714-1788年),又讳振承,  字逊贤,号文岩,潘启官一世。

2

图为同孚行茶叶箱。 

  1735年,潘启来广州之初任陈姓洋行司事,经理事务数年,陈姓洋行停业后,潘启筹集足够资金,遂自行开设同文行,成为十三行首届行商首领,在此之后,潘启积累了雄厚的财富足可敌国,被《法国杂志》评为十八世纪“世界首富”。同文行故址在今广州十三行路与文化公园之间的同文路,其开张时间约在乾隆九年(1744年)至十八年(1753年)左右。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以后,广州成为海路惟一的中西贸易口岸,潘启在中西贸易中长时间居于首要地位。

3

图为广州装载外销茶叶的帆船。

4

图为香港邮政总局1986年发行印有潘有度等画像邮票的首日封。

  潘启在与外商贸易中有大量的资金往来。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潘启为支付几个伦敦商人一笔巨款,要公司将是年生丝合约的货款用伦敦汇票支付,此次交易,是比较露面的交易。在这期间清政府对一般商人的经营款项,还未加管制,潘启趁此空隙,将其国内大笔货款,汇去伦敦。此事仅做过一次,而且甚为秘密,除去其合法继承人潘有度外,另无人知晓。潘启于乾隆五十二年(1788年)十二月去世,归葬福建原籍。

5

6

图6-25  运河及两岸风光(上:水彩画,Auguste Borget(法),1838年,引自《HONG KONG TATLER》1989年10月号;下:T.AIIom作,版画制作J.B.Allen)

7

图6-26  运河上的漱珠桥。(建于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W.G.Tilesius Von Tilenan原作,此为根据原作所作版画,1813年在俄国圣彼得堡发表,引自《Fan Kwae Pictures》)

8

 图6-27  运河上的环珠桥。(油画,中国画家(佚名)作,引自《Fan Kwae Pictures》)

  潘启在经营同文行期间,适逢十三行独口通商之鼎盛期。他在这些年代大有收获,于1776年在珠江南岸乌龙岗下,当时的运粮河之西置余地一段,界至海边(即珠江边),背山面水,建祠开基,书匾额日能敬堂,并于河上建漱珠桥、环珠桥、跃龙桥,此地定名为龙溪乡。从今天的城市地图看,潘家定居龙溪乡的范围为珠江以南,运河以西的一个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300米的狭长地带,占地约20公顷。当时河南运河两岸风光优美、市貌繁荣。(图6-25、6-26、6-27)

9

图为潘氏造园一览表。

  潘启及其后代在此经营建筑群落及花园,当在1776年以后陆续完成。约在雍乾年间,按清政府的命令,外商们在每月初八、十八、廿八日,被准许到河南海幢寺和附近的陈家(疑即本文开头所说的增城陈氏)花园中去游览休息,陈家花园遗址在嘉道年代还可寻访。有谢兰生《过溪峡陈氏废园》诗为证:“高高下下见亭台,尺寸都从手剪裁。一斧削山成峭壁,万人穿水得浮杯。风花匝地行云黯,野雀巢松暮雨哀。闻道废兴频易主,也曾流涕孟尝来。”

  潘家花园的大规模兴建,当在潘启之子潘有度(1755~1820年)继承掌管同文洋行之后。因潘启的大部分商业资金已成功套汇去伦敦,由伦敦几个合作伙伴商人在伦敦运用,其存在本国的部分资金是留供继承人潘有度按潘启的原定计划进行活动,可以安心守势(潘有度曾经一度退出行商,后在1815年被迫恢复行商,同文行更名为同孚行),另外也可以腾出手来经营其花园建设。潘有度在河南潘园内有园日南墅。根据资料介绍,南墅本身方塘数亩,一桥跨之,水松数十株,有两松交干而生,因名其堂日“义松”,所居日“漱石山房”,旁有小室日“芥舟”(图6-28)。

10

图6-28 潘家花园之六松亭(版画,作者佚名,引自曾昭奋主编 《莫伯治文集》)

11

图6-29 潘家花园之晚翠亭(水粉画,传为关联昌作,引自《晚清中国外销画》)

  潘启次子潘有为(1744~1821年),乾隆三十七年进士,官内阁中书舍人,久居京华以校《四库全书》,例可议叙而未果,退归广州后,在潘园范围内居近万松山麓,相传为汉议郎杨孚故宅,故颜其斋日“南雪巢”,又日“橘绿橙黄山馆”,门外坡塘数顷,遍种藕花,风景清美。其住处有六松园、晚翠亭(图2-19)等小庭园,均为潘有为于乾隆年间所建。六松亭与晚翠亭两座小庭园图像的画法、风格和图像的结构,颇为接近,从以下几点不难看出两个小庭园同属一个庭园结构整体:

  (1)两个小庭园都是以“亭”为主题,两“亭”都是悬山结构,样式类同。

  (2)附属建筑群体,都是硬山,样式也很类同。

  (3)绕水池筑花基,花基上置类似的盆栽。

  (4)沿花基外平地布置一带草坪。

  (5)草坪外苑道,为小卵石铺砌,其构图为一个接着一个圆形。两个庭院都是采用同样苑道的构图。

  (6)主要园景均布置、融合于方角形水池与庭园建筑群落的范围之中,是同样的手法与气氛。

  以上六点,从庭园布局、建筑群体组合、建筑的风格和图像、园景的设置、苑道小卵石的铺砌构图,均足以说明两个院落是同一手笔,同在一个庭园的组合中。

  潘有度四子潘正炜(1791~1850年)继续扩建潘家花园,主要新建听风楼及其附近园景,其地在潘家祠堂迤南。潘正炜女婿陈春荣有记:“听风楼,在河南秋江池馆上,楼下藕塘花架,月榭风廊,曲折重叠,迷目楼上,俯鹅潭,往来帆影,近移树梢。”从已见到的绘画看,听飘楼两层,置于水滨,并有桥梁相联系。上世纪50年代仍得见遗留下来的“听风楼”匾(图6-30、6-31、6-32、6-33)。

12

图6-30  越华池馆听风楼。(水粉画,传关联昌作,引自《珠江十九世纪风貌》) 

13

图6-31  秋江池馆听风楼。(水粉画,作者佚名,引自《晚清中国外销画》)

14

图6-32  听风楼。(水彩画,George R.West,1844年,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15

 图6-33  听风楼。(铅笔素描,Walbord T.Bellaire,约1846年,引自《Gateways to China》

  当时广州几处行商庭园中,目前尚有些许遗迹可寻的,惟有潘家花园。在今海珠区南华西街以南,龙溪首约以西,还居住着潘家后裔。古老建筑的高敞的局部,庭院的一角以及石柱、门窗装饰等,仍为当年旧物(图6-34、6-35)。在1908年广州地图上所见的方塘,面积约O.67公顷,是潘园中原有水面的一部分,后被填平,现为栖栅南街小学所在(图6-36)。潘启七世孙潘祖尧是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建筑师,曾任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曾绘制潘家祖屋平面图提供给莫伯治作为研究。

16

图6-34  现存“潘能敬堂祠道界碑”(引自曾昭奋主编 《莫伯治文集》)

17

图6-35  潘家旧宅(引自曾昭奋主编 《莫伯治文集》)

18

 图6-36  环珠桥旧址(引自曾昭奋主编 《莫伯治文集》)

  (一)“厅堂结合”——潘启与能敬堂

  能敬堂约位于今同福西路附近,坐北朝南,约建于1776年间,后改建为潘家家祠。能敬堂深约77米、宽约25米,占地面积约2600平方米,分为三开间五进,东西两侧为卧室、偏厅、客厅、厨房等,中轴为厅堂,由前至后依次为头门、二门、祠堂、老太太厅、神厅。各门厅之间都有天井相隔,以利于通风采光。屋内还设有两条青云巷。

19

图为能敬堂平面图。 

20

图为能敬堂内景。

1

图为潘能敬堂。

  能敬堂整座建筑为砖木石结构,用料讲究,装饰华丽,周围墙壁是水磨青砖石脚,正门以花岗岩石作框,以硬木作门;厅堂为中式屋顶,西式吊架,窗装彩色刻花玻璃,融合中西的建筑风格。

2

能敬堂现状

  能敬堂作为潘家花园的一部分,曾经盛极一时。可惜岁月沧桑,今日除仍存留大半间潘家大屋为其后人居住外,其余已变成马路高楼与巷陌民房。由龙溪首约转入栖栅处,街口屋角仍嵌有潘氏产业碑一块,上书“潘氏能敬堂地界”。

3

图为能敬堂现状。

4

图为现存“潘能敬堂祠道界碑”。

  (二)“厅亭结合”——潘有度与南墅

  在潘有度继承掌管同文行后,潘家花园开始了大规模兴建,潘有度在河南潘园内建有南墅。根据资料介绍,南墅本身方塘数亩,水塘上以廊桥交错,水松数十株,塘基上种有芭蕉,竹子等植物,建有义松堂,漱石山房,以及芥舟小室等。

  南墅在当时,还成为潘有度接待外宾的场所,经常有外国商人、记者、画家等到南墅拜访。根据以为波士顿商人日记的描述:“南墅要比当时其他行商庭园来得典雅,且是更纯粹的传统中国式风格,几乎不夹杂任何外国饰物。”

5

6

7

图为潘有度于南墅。 

  (三)“厅廊结合”——潘有为与南雪巢

  潘启次子潘有为(1744~1821年),乾隆三十七年进士,官居内阁中书,退归广州后,在潘园范围内建园,建园之地有近万松山麓,曰“南雪巢”,其中“橘绿橙黄山馆”为主要园建,门外方塘数顷,遍种藕花,风景清美,园内有晚翠亭等众多小庭园组成。

  在南雪巢相距不远处,潘有为还建有六松园,是为了提供双亲居住,六松园内有六松亭,厅内种有两株由福建移植过来的荔枝树,以此慰藉父母的思乡之情。

8

图为潘家花园之六松园。(版画,作者佚名,引自曾昭奋主编 《莫伯治文集》)

9

图为潘家花园之晚翠亭。(水粉画,传为关联昌作,引自《晚清中国外销画》)

10

图为六松园庭园布局分析图。(1、六松亭  2、方形水池  3、门洞)

11

图为南雪巢庭园布局分析图。(1、橘绿橙黄山馆  2、天井  3、廊  4、榭  5、两层楼、6、亭  7、晚翠庭  8、门  9、水面  10、围墙  11、门洞)

  六松园与南雪巢两座庭园均为典型的岭南庭园,规模较小,周围结合的都是居住建筑,均结合了内院式方形水庭与摆设式轴线平庭的布局。

  内院式水庭,广州坊间俚语称为“水天井”,四周以建筑包围,面积一般较小。六松园与南雪巢两座庭园,居住建筑绕庭的方式产生了内聚性庭园空间,加上庭园面积小,建筑的比重又比较大,因此内院式水庭是为了显出较大的水面,不至于因分理水敞而显得其水域面积更为稀少,以保持水面的完整性。聚合而平静的水面能给人以宁静开朗之感,这种处理手法比较适合中小型庭园的水面处理,采用这种形式可以使有限的空间产生扩大舒畅且幽静亲切的感觉。

  除此以外,六松园与南雪巢均以方形水庭作轴线中心,主景六松亭和晚翠亭则布置在轴线的一端,其余庭、舫、廊、榭等沿四周规整布置,其布局都十分灵活,不受轴线的约束,在整体效果上打破对称规整的做法,结合花台、矮栏与花基等布置,沿墙的石景花卉小景,芳草平铺,布局整齐匀称,这样的摆设式轴线平庭布局,与建筑气氛较浓的格式搭配更为合适。

  作为同一个庭院的组合,庭园空间的围台与渗透尤为重要。从图中所见,这两座庭园除了建筑在四周布置起同合作用外,两座庭园的边界都出现用围墙分隔的手法。六松园边界为大面积水域,在此边界以建筑及围墙遮挡,仅在轴线的一端,以六松亭做水域的框景与对景的运用,空间层次重叠,轴线得以延长,更显庭园的深远,这也就是在空间分割的既分又合,既格又通的处理手法。晚翠亭往墙一处设门洞,使庭内外即分隔又相通,并有框景作用,除此以外,靠近边界的园墙,还布置了开敞性的廊,作收束空间之用,并在廊上设置晚翠亭,使各种园建空间关系交织在一起,相互渗透。

12

图为六松园的围合与渗透分析图和南雪巢的虚实与观景视线分析图。

  六松园与南雪巢的水局驳岸多为建筑外墙、廊榭的栏杆以及砖砌的花基三种处理手法。从南雪巢来看,建筑外墙以砖砌为主,漆饰主要为黑、白或荔枝核色,以取淡雅素净之感,而外墙底部驳岸一段,则以花岗岩石砌,色调沉实典雅。

  而花基作为驳岸的处理,则是以红色砖砌为柱基,约每二到三米布置一个,中间以西洋风格的栏杆装饰,上平铺一到两胚红砖做面板,面板上摆设各种盆栽。

  这种素雅与浓重色彩搭配的驳岸,成为了整个庭园的主要色调。通过色彩的对比变化来取得活泼多彩的效果,从而缓和了轴线布局、规整水池的呆板与肃穆感,沉实中显活泼,素静中见华丽。

13

行商庭园的花基做法,这种花基的处理,非常常见于行商园林的照片与外销画中,是行商园林的一大特色。

1

某行商庭园明信片。

  (四)“厅榭结合”——潘正炜与秋江池馆

  潘正炜在河南潘园中新建的主要为秋江池馆,园内主要建筑为听帆楼、清华池馆、望琼仙馆等。潘正炜女婿陈春荣有记:“听帆楼,在河南秋江池馆上,楼下藕塘花架,月榭风廊,曲折重叠,迷目楼上,俯鹅潭,往来帆影,近移树梢。”莫泊治先生在《行商庭院》中,曾提及他于上世纪50年代踏访河南时,仍得见遗留下来的“听帆楼”匾。

15

图为听帆楼。(图片来源《黄宾虹作品集》)

16

图为越华池馆听风楼。(水粉画,传关联昌作,引自《珠江十九世纪风貌》)

17

图为秋江池馆听风楼。(水粉画,作者佚名,引自《晚清中国外销画》)

18

图为听风楼。(水彩画,George R.West,1844年,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19

图为听风楼。(铅笔素描,Walbord T.Bellaire,约1846年,引自《Gateways to China》

 

  作者简介:

  王河,博士、博导,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岭南建筑家,“南粤工匠”技能大师,广州大学建筑设计院硕士生导师,南粤古驿道网特约撰稿人。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熊灿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