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在罗定办学旧址三达祠 烽火弦歌·走进云浮华南研学基地(4)
2021-06-02 上午 10:45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公众号“云浮发布”   
分享

1

  在罗定市素龙街道潭井村委,提到梁氏大宗祠(三达祠),几乎无人不晓。三达祠是一栋三座并排的连体建筑,中座为崇高纪念堂,东侧为敬业学堂,西侧为三达祖庙,面积逾千平方米,祠堂内雕梁画栋,画像雕塑栩栩如生。逢年过节以及清明,梁氏子孙都会从各处汇聚于此,祭奠缅怀祖先。紧挨着三达祠的是潭井小学,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在此度过了难忘的小学时光。

  鲜为人知的是,在抗日战争的连天烽火中,三达祠曾给高校学子提供学习的一方净土。抗战时期,罗定是广东抗战的大后方,广州和沿海的很多大学、学校都搬迁至罗定继续办学,广州大学就是其中的一所。

2

3

潭井小学

  乡绅牵线,广州大学迁至三达祠办学

  1944年,由于粤北战事紧张,广州的高校陆续内迁。同年8月底,广州大学同学会勷助迁校临时委员会在罗定成立,经过简单准备,广州大学及其附中迁至罗定船步乡邓氏南山祠(今船步中学)复课,并招新生。随着办学规模扩大,原办学点已不能满足师生需求,校方开始物色新办学点。

  据介绍,广州大学迁至三达祠办学,是当地乡绅牵的线。据当地老人梁启东介绍,民国年间,素龙潭井高楼岗村的广州大学法政系毕业生梁瑞朝得知母校正在寻新址办学,便与其伯父梁应雄(时任国民党第五区区长兼民团团长、潭井梁氏族长)商量,决定邀请广州大学到潭井办学。同年11月,广州大学顺利完成搬迁,在三达祠继续上课。

4

5

敬业学堂

  为了给广州大学师生腾出办学空间,潭井群众做出了较大的努力。87岁的屋面岗村老人梁耀林说道,广州大学原来打算搬到下垌村的两间祠堂,后来大学觉得两间祠堂的面积不足,潭井族中的父老与家长商议后决定将敬业学校的学生搬到下垌村两间祠堂上课,将敬业学校让给广州大学使用。“那时我正在读三年级,与一年级、五年级同在一间祠堂上课。二年级、四年级及六年级则在另一间祠堂上课,而广州大学的学生则搬到敬业学校及学校后面的‘兴福当铺’去上课。”他说。

6

亲历者介绍当年广州大学各部门布置情况

  在住宿方面,潭井民众也给予了广州大学师生较大的帮助。梁耀林回忆说,广州大学的师生一部分住在学校(三达祠周边),还有部分分散安排在永安、下垌、新塘岗村的祠堂里。有大学老师和少数学生带有家属来的,就租住在永安村和下垌村的民房里。

  梁耀林还说道,当时,为了阻碍日军军车开进潭井,人们在主干公路潭井路段挖了很多一丈长一丈宽的大坑。“隔一段距离就挖一个,密密麻麻的。为了不掉到这些大坑里,母亲每天都来接我放学,背着我走过公路。那些年纪与我相仿的小孩也是这样。虽然不方便,但大家都毫无怨言。” 梁耀林说。

  博学笃行,师生在艰苦环境中坚持读书锻炼

  家住南园村的90岁退休老教师梁高桂说到,广州大学搬到潭井三达祠办学那年,他正读小学五年级,当年广州大学坚持艰难办学,师生估计有三、四百人,由于要上课、住宿还要吃饭,兴福当铺不够用,还在学校的前后操场各搭了个大棚作为课室,在三达祠挂上“广州大学”的校牌。“‘广州大学’四个大字是写在四个大竹窝上的,用红色漆油书写,十分工整醒目。由于教室不够,学校在三达祠周边搭建了竹棚用作教室,门口还挂上了‘博学笃行’的校训。大学生们每天从清晨军训开始到晚上,上课、吃饭、休息,学习生活非常有规律有纪律。”梁高桂说。

7

梁氏大宗祠

8

当时的广州大学学生宿舍——永安村梁氏祠堂

9

当时的广州大学学生宿舍——新塘岗村梁氏祠堂

  生于1927年的潭井下垌村老人梁腾周也证实了这一说法,他说到,每天早上,不论是住在校内还是分散住在各村的大学生,都跑步集中到下垌村附近的十六岗(下垌村的大晒场)去进行军事训练和体育锻炼,然后回校上课。由于学校的前后操场都搭了大竹棚,无法打篮球、排球,广州大学便在周边开辟了两个篮球场和排球场,让学生傍晚放学后打篮球和排球。此外,他们还在永安村的鱼塘边用竹搭建了厕所供师生使用。

  情深谊长,广州大学师生与潭井民众结下深厚情谊

  在三达祠外的公路边,有一口被围蔽起来的旧井,据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广州大学在三达祠办学时挖的。曾经,永安村村民食水须要到平南加油站附近的水井去挑,广州大学搬到三达祠办学后,专门开挖了这口大水井,以解决师生用水问题。广州大学迁回广州后,该井一直为永安村和部分下垌村民所使用,直至安装自来水后才停用。饮水思源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口彰显大学与村民深厚情谊的大水井,将永烙在潭井人心中。

10

广州大学办学期间挖掘的大水井

  根据几位老人的回忆,广州大学在潭井办学期间,师生与潭井民众关系相当好,到自然村祠堂居住的师生会主动联系附近村民,帮助干农活。居住在新塘岗村祠堂的七八个大学生就经常组织在家的青少年及小孩们唱抗日歌曲,教小孩们念《总理遗嘱》,朗朗上口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等等,宣传全民抗战,还给孩子们传授读书可以明白事理,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和精忠报国的道理。

11

亲历者梁耀林等老人讲述当年的见闻

  老人们还讲述了从长辈口中听来的一个故事:当时,潭井新塘岗村的大多数村民都因无田或少田耕种,靠籴谷磨谷粜米养猪维持生计,每天赚一点米碎作为家人食用,拿老糠用来烧火,玉糠用来喂猪,当时村中大多数人认为小孩子只要学会算数,做一些简单收钱、支钱就可以了。罗定当地谚语“带仔趁圩好过送仔读书”就是真实写照,村民大多数都有这样的观念。不少孩子读了一年书就被迫辍学。当时,家住三达祠附近的梁庚昌、梁昇平、梁家政三个小孩经常到三达祠和广州大学的学生玩耍,通过大学生们的言传身教,他们对大学生非常仰慕,都很想继续读书,但在抗战时期动荡的环境,温饱都成问题,家长们都不支持。大学生们知道这些情况后,分别上门找到各自的家长,明以理、动以情,宣传少年强则中国强,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的道理,经过劝导,家长们都让他们继续读书。后来三个人由于坚持读书,梁昇平考上了西南矿冶学院、梁家政考上了肇庆师范、梁庚昌读上了罗定中学高中,都学有所成。  

  时光如梭,虽然经过几十年时光的洗礼,但我们仍能寻到广州大学在此办学的痕迹,广州大学师生们逆境中坚持学习的精神也在此得到了传承。因为让出空间给广州大学而搬迁到下垌村祠堂办学的敬业学堂已改名潭井小学,曾经属于三达祠的“兴福当铺”已成为潭井小学校园的一部分。多年来,潭井小学弘扬广州大学师生们的精神,以“传承、感恩、聪慧、快乐”作为校训,奋力开拓创新,成为深受当地群众认可的学校。

12

13

潭井小学

 

  (原文刊登于“云浮发布”,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周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