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珠玑巷传说到桑园围的故事
2021-08-04 下午 04:37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南方+”   
分享

  日前,由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指导,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岭南活力非遗艺术馆、广州市大湾区文化交流促进中心联合发起的南方非遗传播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服务队旨在引导促进广东省志愿者在非遗传承保护领域发挥志愿力量,更好地保护非遗、传承非遗和传播非遗。服务队将邀请广东省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专家学者加盟“非遗名家讲师团”,开设“南方非遗学堂”,营造非遗保护传承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成立仪式结束后,“南方非遗学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客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谭元亨与现场观众分享主题讲座“从非遗珠玑巷传说看珠三角的变迁”。

 

  今年6月,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0项)。其中,珠玑巷人南迁传说作为民间文学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

图为谭元亨。

2

图为珠玑古巷。

  被贬粤北西部连州的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大兴水利,为改善连州的农业生产,实施了整治疏浚连州海阳湖的工程,并亲自设计与主持,还创作了《海阳十咏》;在粤北东部的循州,宋代大诗人苏轼的弟弟,同是“三苏”之一的苏辙,同样大兴水利,筑起大堤,更著有《议修河法》一文……自西向东,连州、韶州、雄州、到循州,不难想象,在唐宋二朝,如果没有这些水利工程,如何保证老百姓的丰衣足食,又如何养得起比南海郡都多得多的人口?

  桑园围始建于北宋徽宗年间,地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顺德两区,由北江、西江大堤合围而成的区域性水利工程,历史上因种植大片桑树而得名,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基围水利工程。桑园围的开创,与两宋年间,来自中原的珠玑巷移民抵达南海、顺德开基是分不开的,他们带来了中原、江南农耕水利丰富的生产经验,也带来了文化认同。 

3

图为遍布珠三角的“桑园围”。

  在南海九江,也就是桑园围范围内,有一个著名的景点“破排角”,相传是珠玑巷移民乘木排,历经千辛万苦,才来到甘竹滩前。结果,上游洪水奔泻而下,而南海的大潮又汹涌而至,惊涛骇浪与天齐,小小木排如何经受得起?于是,排破了,木散了,人落了水,唯有挣扎着向岸边游过去,最后抵达塱底。

  珠玑巷人南下,如罗贵的“报告”所称,面对的是“天灭地劫,民不堪命”,所以才无惧珠三角“烟瘴地面”,去开辟、拼搏,去打出一个适于生存的环境。他们所奉献出的,便是这么一个能抗住洪水、海潮,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的桑园围。

  这一理念,很朴实、很平常,但伟大也就在其中。

4

图为珠玑古巷。

  在800年或更长的时间,桑园围为岭南造福,为珠三角造福,也创造出当年未必预期到的奇迹——从桑园围“一船蚕丝去”,到十三行“一船白银回”,裕国通商,帆济五洋。

  以十三行论,“潘卢伍叶,修左徐杨”八大家中,除开潘、伍、叶三家,皆是珠玑巷移民后人。而这三家,也都是来到番禺、南海后经历了几代人,融入广府人中,才进入到十三行。历史记录上,他们大都有投资或捐资到桑园围的建设中。

  与水争地,围垦造田,桑园围成了广州一侧最大的基围。它保障了南海、顺德共计14堡(桑园围外围筑用石堤封闭,全围按地形高低分为14堡)的土地,令其从113.2平方公里发展成为227平方公里的税田,支撑着广府的财政,也形成了日后“桑基鱼塘”的生态系统。顺德人更形成了近千年开垦滩涂的传统,东至今日的广州南沙,南至珠海大小横琴的中心沟,以及北江、西江甩下的河滩地,桑园围的南端,最终在顺德的甘竹滩划下了句号。

  由于桑基鱼塘的兴起,当地养蚕业更从唐宋时的每年五收发展到七收、八收。屈大均《广东新语》之“八蚕”便有“吾广第八蚕皆可为丝,所谓珍蚕也”。江浙的丝织技术的引入,使之质量更强,仍是屈大均《广东新语》内文可证:“广之线纱与牛郎绸、五丝、八丝,云缎、光缎,皆为岭外京华东西二洋所贵。”

  在桑园围内,与桑基鱼塘同步发展盐业的圩市,更是飞速出现和发展。甘竹口岸也成了对外的口岸,更设立了海关税所。

  迄今,桑园围内众多村镇,无论是农业再发展,还是工业的突飞猛进,都与桑园围的保护传承、整修补强、现代化提升息息相关。

  2020年12月8日,桑园围成功申报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以罗贵一支为代表的珠玑巷移民申请路引的“报告”,开启了南中国的又一次伟大的文明之旅。开发珠江三角洲,充满了挑战、冒险,而他们回应以勇气与自信,这才有了桑园围的历史创举,有了众星拱月似的无数祠堂彰显出来的深厚文化底蕴。当然,也推动了近代中国海洋文化勃兴,这才有了南方民族工商业在十三行之后的异军突起,从而衔接上了上世纪末的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以及今天粤港澳大湾区的可期愿景!

5

图为贵妃塔。

 

  相关阅读:

  南方非遗传播志愿服务队:用“高度、深度、温度”传承非遗

 

  (原文刊登于“南方+”,记者杨逸,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何洛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