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中大、岭大农学院师生的科教救国图景 研读华农校史档案笔记
2020-08-05 上午 11:15   作者: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系 郭焕宇   
分享

  华南农业大学,在一百一十余年办学历史中的每一次发展,始终伴随着科教救国、科教兴国、科教强国的征程,始终与民族救亡和国家振兴同向同行。在抗日战争年代,华南农业大学前身——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师生多地辗转,坚持办学,开展科研,在近现代华南教育的发展进程中,绘就了一幅悲壮、艰难、顽强的科教救国的历史图景。

  一.日军侵华,被迫迁转

  回顾历史可知,华南农业大学前身之一的中山大学农学院,在建校之初选址在广州东山石马岗,1934年秋,迁入广州石牌五山中山大学新校址。抗日战争期间,国立中山大学师生于1938年10月撤离广州,辗转云南澄江(1939年3月复课),湖南栗源堡(1940年11月迁入),粤北连县(1945年1月迁入)坚持办学。1945年10月,迁回广州石牌。前身之二为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设立农学部时,校址位于广州河南康乐,1929年12月,落成了广州河南康乐农学院“十友堂”。抗日战争期间,岭大农学院师生自1938年11月迁入香港办学约3年时间,后辗转于粤北坪石(农学院三、四年级师生1940年11月迁入,一、二年级1942年1月迁入汇合),仙人庙(1944年10月迁入),湖南汝城(1945年1月迁入)坚持办学。1945年10月,迁回广州。

  据《抗战时期中国高校的内迁》一文统计:1937年8月15日,日机轰炸南京,此后连续轰炸了中国各地城市,并“有意识地以大学等文化教育设施为破坏目标”。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和国立中山大学等23所院校均遭轰炸。在日军侵略战争中,108所高校中有91所遭受破坏,其中25所被迫停办。在此危急情形下,大多数院校内迁办学:北大、清华、南开迁滇组建西南联大;北平部分院校迁陕组建西北联大;南京中央大学和国立武汉大学入川;同济大学六次迁校,辗转于沪、浙、赣、湘、粤、桂、滇、川等省市;浙江大学四次迁移进黔;东北大学内迁陕川;私立湘雅医学院内迁川黔;中法大学、中山大学迁滇;另有众多高校迁往西南地区的川、滇、黔、桂。[1]

  中大、岭大辗转多地办学,正是这八年抗战历史背景下作出的艰难抉择和艰辛努力。时任中大图书馆馆长的杜定友绘制《西行志痛》,细述了远赴云南之“痛”。该图记图文并茂,记述了“使命、行期、行程、行侣、交通、饮食、起居”七个方面的内容:行期达115天;行程经广东、广西、云南、香港、安南,停19站,11970余里路程;离广州时,同行者中大图书馆同仁及眷属42人,中途离队者14人,受重伤者1人,病故者1人,到达目的地时,为27人;起居情况是“宿雨、泥屋、古庙、民房、学校、衙门、客栈、旅店、地铺、帆布床、木床、铁床、铜床……”(图1)。

1

图1.国立中山大学杜定友绘制的西迁图

  二.艰苦条件,坚持办学

  据《华南农业大学百年图史1909—2009》图文记载:1939年3月1日,中大暂居澄江县复课。各学院分散于县内各乡,农学院安排在县城附近鲁溪营、吉里村、洋廖营、归马村等地(图2),借用当地庙宇寺观为校舍。农学院各系教授先后到位,复课学生227人。1939年8月21日,中大在澄江举办毕业典礼大会,当年共有5名研究生、462名本科生及41名外校借读生毕业,农学院毕业生53名。1940年秋,中大从云南澄江迁粤北坪石,10月,农学院迁到距离坪石本部约15公里的湖南宜章县栗源堡,在当地的书院、祠堂、庙宇等建筑内开展教学,另租地建宿舍5座(图3)。1940年初,岭大农学院三、四年级(35人)先迁回粤北(图4)。1941年12月香港沦陷后,岭大在香港大学各部停办,农学院一、二年级从香港迁至坪石与三、四年级汇合,其余院系迁往粤北曲江仙人庙附近大村于1942年7月复课。1944年,因日军进犯,农学院也由坪石迁至大村。1945年1月,因战乱再次搬迁。[2]

2

图2. 1939年归马村农学院学生宿舍外景

3

图3.湖南宜章县栗源堡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本部

4

图4.岭南大学农学院坪石新址全景

  1938年10月,教育部颁布《专科以上学校建筑校舍暂行规则》。各内迁高校陆续建造了一批校舍缓解用房需求。因陋就简之下,粤北地区采用“竹织批荡”之法,用竹、草、泥、建造房屋。《大村岁月——抗战时期岭南在粵北》一书中岭南大学师生回忆:“我们的校址是在大村村后的仙人撒网山下,占地约三百亩,我们把这个区域名为‘岭大村’,……表示和原来的大村有别。我们接受长官部移交的棚屋大小共四十八座,把旧的加以修整,不合用的分别改建,同时增建礼堂、图书馆、宿舍、饭堂、实验室、住宅、浴室、钟亭…… 我们惨淡经营了两个多月,现已规模粗具。”“我们生活其中不怕狂风吹暴雨打。校舍架高离地面约尺余,据说是为防止蛇鼠窜入其中。蛇是可防的,但老鼠就常光顾了……”“讲究的房屋只是‘竹织批批荡’,即用竹条编成片块,抹上有少许石灰与稻草碎混和的黄泥,便是墙壁。缺玻璃,窗户多只用一块木板。课室更是茅草、竹枝、竹篾建成,幸有樟林庇荫,勉强可抵挡风雨。”尽管教学和生活条件艰苦,大学师生仍然怀着万分珍惜、感恩的心情乐观对待:“岭大村的风景,较诸康乐可以说有过无不及。最难得的参天古木……虽是盛夏季节,还不见炎热”,“虽则竹篱茅舍,但难得风景美丽,环境幽静,为不可多得修学胜地。”[3]该书还收录1幅横岗远眺大村的照片,其中央山顶处为图书馆,山坡下为男生宿舍和樟树林(图5)。

5

图5 横岗远眺大村

  在中大农学院抗战期间的办学历史中,邓植仪、丁颖等教授发挥了重要作用(图6):邓植仪于1932年-1940年,1943-1949年两度出任农学院院长,并曾兼任中大教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邓植仪任中大农学院抗敌后援工作团团长,并与萧冠英带领全校师生,辗转搬迁云南,营建校舍,及时复课。在粤北期间,每星期除在坪石校本部处理校务,他还要步行三十余里到栗源堡农学院上课,1945年1月栗源堡沦陷,又率领农学院和其他学院部分师生,到达连县成立中山大学连县分教处,10月,其被委任为迁运组主任,返回广州复课。在此过程中,除主持校务、教学,他还组织农学院科研人员致力于农业资源调查与农业改良研究,形成《澄江之土壤调查报告书》及其土壤分布图、土壤利用图等成果。[4]

6

图6.邹鲁、邓植仪、丁颖等同事澄江合影

  三.守望互助,同舟共济

  中大、岭大粤北办学期间,学校选址多处分布在南岭走廊的湘粤古道沿线。湘粤古道由多条纵横交错呈网络状分布的水陆交通体系联系起来,分为(1)嘉禾-蓝山-连州道,(2)桂阳-临武-连州道,(3)郴州-宜章-阳山或浛洸或乐昌道,(4)资兴-宜章或汝城-乐昌道,(5)汝城-仁化道几条路线(图7)[5]。当时各学院选址辗转分布在各县市村落,应是综合考虑了安全保障、撤退迁移等多重因素。此外,由于各大城市沦陷,后方农业生产更显重要,岭南农学院第一任院长古桂芬就力主农学院迁入内地,以促进农业生产,支援抗战。

  1938年,广州沦陷。岭大师生撤退至香港,借用香港大学教学科研设施继续办学,两校师生相互旁听课程,共用图书文献、实验室,共同参与学术活动,加强了彼此的合作互助。1941年香港沦陷,内地中大等高校接收了港大学生继续学业。据1944年1月1日在中国内地15所大学就读的243名港大学生及专业分布情况显示:中大接纳学生包括医科8名,工科32名,文科26名,理科1名,共计67名,岭大接纳学生包括医科32名,文科14名,理科4名,共计50名,广东两校接纳学生总人数近一半。此间,内地与香港两地师生守望相助,共同进退,最大限度保留了岭大和港大办学实力,流露着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图8),令人感动。[6]

  而中山大学与岭南大学两校之间教授的相互交流、合作早在抗战之前已经开始,至抗战期间,两校互助,令学生获益匪浅。直至抗战胜利,两校复课广州,仍然保持了这种传统。如1946年4月,岭大李应林与中大邓植仪曾就开设经济昆虫科目,邀请赵善欢教授到岭大兼课一事进行书函沟通,确定“每两周前往上课一次”(图9,图10)。[7]

7

图7.湘粤古道定型路线示意图

8

图8. 1940年岭南大学学生在香港大学图书馆

9

10

图9,图10,岭南大学李应林与中山大学农学院邓植仪书函

  四.华南教育,精神传承

  广东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举行期间,华南农业大学倪根金教授及多位广东省政协委员曾提出“关于加强抗战时期国立中山大学、私立岭南大学等广东高校办学旧址的普查和保护的提案”。2019年以来,在广东省副省长许瑞生的大力支持及社会各界的参与下,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的发掘保护引起广泛关注。广东省“华南教育历史教育研学基地”相关文化遗址的保护、史料整理工作逐渐深入,并形成了系列成果。韶关、清远、梅州、云浮、东莞、江门等地先后开展了“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节点的考察、保护和打造工作。多个高校师生团队调研了韶关乐昌林场、大村、五华县岐岭镇荣福村等中大和岭大农学院办学旧址。围绕抗战时期“坪石先生”事迹及其祖籍地、故居地的寻访、追溯活动及调研工作也正在开展(图11)。作为当代广东高校师生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就此展开深入挖掘,不断丰富校史研究,充实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传承华南教育精神,为广东近现代教育史的研究做出贡献。 

11

图11.省“三师”志愿者协会赴东莞市邓屋村(邓植仪、邓盛仪祖居所在地)考察(作者拍摄)

 

  图片来源:

  图1,图9,图10:风雨同舟.学脉赓续 国立中山大学与私立岭南大学历史图片展 https://commons.ln.edu.hk/sysu_exhibition_master/

  图2,图3,图4,图6,图8:《华南农业大学百年校庆丛书》编委会,2009. 华南农业大学百年图史1909—2009[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图5:“大村岁月”出版组.大村岁月——抗战时期岭南在粤北[M],1998年

  图7:吴艾妮.湘粤古道的历史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9,34(04):143-157.

 

  注释:

  1.李仲明,刘丽.抗战时期中国高校的内迁[J].武汉文史资料,2011(04):39-45.

  2.《华南农业大学百年校庆丛书》编委会,2009. 华南农业大学百年图史1909—2009[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3. “大村岁月”出版组.大村岁月——抗战时期岭南在粤北[M]. 1998年

  4.东莞市政协主编.邓植仪文选[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5.吴艾妮.湘粤古道的历史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9,34(04):143-157. 

  6.李均.抗战时期香港大学与内地大学互助史略[J].现代教育论丛,2013(03):21-27.

  7.风雨同舟.学脉赓续 国立中山大学与私立岭南大学历史图片展 https://commons.ln.edu.hk/sysu_exhibition_master/

 

  (注:本文由三师推荐。)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