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史是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活化利用的核心内容
2020-01-22 下午 03:15   作者:吴永彬   
分享

  在抗战年代,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这些跟华南农业大学有着根脉关系的高校,那些可尊可敬的先师们,他们在警报轰鸣、敌机轰炸的境况下,继续开展教学和科研。正是有一大批老先生的无私贡献和对我国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真诚,才造就了今日华南教育的成就!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根源,更要懂得感恩,这也许正是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活化利用工作的意义之所在。

  以下是我查阅到的一点点关于农学方面资料,与大家分享,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人参与到这项有意义的事情中来,让更多的年轻学子了解这段历史。

  一、稻作学

  水稻研究,有我们熟悉的丁颖(1888-1964年)院士,广东高州人,他开创了我国水稻的杂交育种,丁院士从事稻作研究40多年,1927年创建华南第一个稻作育种试验场,1936年创新性地使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出震惊世界的“千粒穗”;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打响,1938年10月至1945年10月,七年间,国立中山大学三次迁移校址,是丁颖教授带领着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的师生,辗转罗定、澄江、栗源堡等地,坚持办学。1957年发表的《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纠正了国外学者对于中国栽培稻来自印度和中国栽培了几千年的粳稻为日本型的错误论断和说法,该文在他去世14年后,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他还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培养出了黄耀祥院士、卢永根院士、吴灼年教授、广东省原副省长李灏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奠定了华南水稻育种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从事育种专业的人都知道每种植物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它是育种的基本材料、是“巧妇之米”。丁颖教授他一生收集了七千多份水稻及野生稻种质资源样本,至今仍部分保留在华南农业大学,供师生研究之用。

1

丁颖院士在稻田里劳作(作者翻拍自《璀璨华农·人物传》一书)

  水稻育种学,还有一位被农民们亲切称呼为“祥叔”的黄耀祥(1916-2004年)院士,开平人,他1939年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师从丁颖教授。黄院士一生从事水稻育种,致力于水稻矮化研究,所以黄院士还有一个学界给他的称号:“中国半矮秆水稻之父”。他培育的优良水稻品种推广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的就有10个,有3个品种的推广面积更是超过1亿亩。据统计,他育成的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8亿亩,增产845亿公斤,增加产值845亿元。

2

黄耀祥院士在田间研究水稻(作者翻拍自《璀璨华农·人物传》一书)

  卢永根(1930.12.2—2019.8.12)院士,是水稻育种学的另一位杰出人物,广东花县人,1949年9月进入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学习,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他所在的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合并到华南农学院,1953年毕业于华南农学院农学系。卢院士主要从事水稻细胞学研究,从基因水平进行水稻杂交育种,保存并丰富了丁颖教授一生收集的水稻种质资源,从丁颖教授时的七千多份增加至一万多份,为我国水稻育种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实验材料。卢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继承和发扬了“丁颖精神”,培养了刘耀光院士(2017年当选院士)等一大批杰出人才。2019年卢永根院士获得“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是我国新时代奋斗者的楷模。                                                                                         

  二、农业化学

  农业化学系是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一个重要的系,在1940年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的这份教工名册中(图一),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农业化学系的师资力量。在三名教授中,我特别想向大家介绍利寅(1870-1954年)教授,他是花县人,1904年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学习化学。利老先生是国立中山大学及其农学院的创办人之一。他非常善于把专业与实践相结合,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例如:在1919年,为了解决火柴被国外垄断的局面,他通过分析日本火柴头的原料组成,掌握并改良了火柴头的配方,在广州创办了“东山火柴厂”,生产的火柴因防潮性能好、易点燃、价格低而广受市民喜爱,迅速占领了市场。1921年,他发明了桐油榨炼的新方法,提高了桐子的出油率,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被江苏省实业厅嘉奖。1940年,农学院迁至栗源堡办学,当时物资匮乏,利寅教授带领师生,自制酱油、腐乳共度难关。他还指导学生研制卫生火腿、电制腊肉,各种罐头制品等。

  利寅教授是我国化合物命名的先驱者。1908年,中国化学会欧洲支会在伦敦召开化合物命名学术会议,发表了《中国化学会欧洲支会戊申年报告》,从而奠定了化合物中文命名法,利寅教授订立的一系列化合物名称和命名法,例如醇醛酮、无机酸、有机酸、糖类等化合物的名称和命名法,仍沿用至今,这是利寅教授的另一个重大贡献。

3

图一 1940年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教职员名册(来源:广东省档案馆)

4

图二 国立中山大学廿一年年报第66页,关于农林化学系的研究报告,由当时农林化学系的冯子章、利寅、邓植仪等几位教授负责编写

  三、茶学

  我国有着悠久的种茶、制茶和品茶历史,岭南地区气候温润,有着丰富的茶资源,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从成立之初,一直致力于茶的栽培试验和制茶工艺的改进。根据《国立中山大学廿一年年报》记载(图三),当时除了在第二农场和白云山模范林场开展茶树栽培外,还在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新校址开辟有新茶园,1931年,农学院农艺股技师林家齐教授,在石牌新校址开展茶种试验,结果“以红茶为优,乌龙茶次之,绿茶又次之”;对红茶进行加香,“以玫瑰红茶、菠萝红茶两种为优,有推广希望”。

5

6

图三 国立中山大学廿一年年报 第22-23页关于茶学的报告

  讲到华南茶学史,就不能忘记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本校培养的茶学专家莫强(1919-1984年)教授,他是广州人,1944年考入中山大学农学系学习,1948年毕业后进入台湾农业实验所任技师,1953年莫强执教于华南农学院,从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从事茶树茶叶研究,1972年筹办茶学专业,1979年创办《广东茶叶》刊物。创立了“石牌红茶”这个名牌,当年广东省委书记陶铸出访苏联,石牌红茶就作为礼品赠予外宾,石牌茶至今仍焕发着强大的品牌效应。

  果树学

  在果树学方面,“可圈可点”的果品实在太多了,从事果树学研究的专家更是多不胜数。这里仅介绍三位,有专攻引种栽培的“无籽西瓜之父”黄昌贤教授,有专攻果树病虫害防治的林孔湘教授,有专攻水果保鲜储藏的李沛文教授。他们三位教授,从20世纪三十年代起,对华南果树学和水果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对柑橘、荔枝、龙眼、香蕉等大宗水果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黄昌贤(1910-1994年),1910年7月24日出生于广东汕头市,中学就读于广州知用中学,1926年7月考入中山大学农学院附设的专门部学习园艺学;1931年毕业后升入该校本部继续学习,1933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入私立岭南大学读研究生,成绩突出,1934年赴美留学,考入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1936年获园艺学理学硕士学位,之后,又先后到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密执安州立大学的研究院继续深造,1940年获园艺系哲学博士学位。1940—1942年任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兼柑橘试验场主任,1942—1952年任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1946—1947年兼任台湾省凤山热带园艺支所所长,1947—1949年负责广州柑橘试验场的筹建工作,1952—1992年,任华南农业大学(原华南农学院)教授,1984年任园艺系主任。

  黄昌贤教授的突出贡献:(1)1938年尚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时就最先在世界上培育出无籽西瓜,被誉为“无籽西瓜之父”。之后又培育出无籽黄瓜、辣椒、南瓜、甜瓜、胡瓜、番茄、茄子、草莓、枇杷等果蔬品种。(2)为热带亚热带果树研究和资源的开发作出巨大贡献,他倡导和坚持的引种植病检疫隔离法和设备,对我国水果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为广东果品四季飘香尽心竭力,他千方百计从国内外引种果树,其中主要有坚果、番荔枝类、番石榴、中华猕猴桃、番木瓜、芒果、费约果、西番莲、油梨、树葡萄、大花假虎刺、无核柚、苹婆、文旦柚、四季柚等,还抢救了濒临绝迹的洞冠梨、胭脂脚柚、桑麻柚等,并且将引种成功的优良果树加速繁殖,再移植到其他地方试种推广或示范栽种,为恢复广东“水果王国”做了不懈努力。

  目前,阳山的洞冠梨,澄海北联村的番荔枝(林檎)都是当地水果产业的拳头产品,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些都归功于黄昌贤教授的不懈努力。

  (二)林孔湘(1910-1985年)教授,福建人闽侯人,1929年考入福建协和大学,1936年赴美国深造,就读于美国亚力根尼学院和康奈尔大学,主修植物病理。1941年归国受聘于岭南大学,1947年岭南大学建立植物病理研究所,任主任。潮汕地区是柑橘的主产区,以潮州柑著名,1930年前后,有“柑橘癌症”之称的柑橘黄龙病,肆虐我国南方柑橘主产区,柑农减产甚至失收情况十分严重。林孔湘从1941年学成回国后,几十年如一日,专攻柑橘黄龙病,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著作《柑橘无病虫栽培》一书被农业部作为全国推广专著;他的柑橘黄龙病热处理技术,“是对我的(美国)柠檬碎叶病毒和其他柑橘病毒热处理工作根本性的启发和鼓舞”(C.N.罗惠斯彻尔致林孔湘教授信件,1981.6),这项技术被美国植物病理学界誉为柑橘病毒学上的一个创举,被载入加利福尼亚州州法。

  (三)李沛文(1906-1985年)教授,广西苍梧人,1925年考入国立广东大学;1927年赴美留学,专攻果树学,先后在普度大学、爱欧华大学毕业,后转入康乃尔大学研究院专攻果树学;1931年6月获农学士,1932年8月获硕士学位。1934年任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副教授,兼系主任,1935年升为教授,兼系主任,1936-1937年任植物生产学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果实繁殖和园艺研究,1939年任农艺园艺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1941年,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院长古桂芬在粤北坪石操办农学院校址搬迁事务,因过度劳累因病去世,年仅35岁的李沛文临危受命接任农学院院长,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他排除万难,终于把农学院从香港迁至粤北继续办学。当时许多知名教授被他的人格所感动,纷纷到粤北应聘执教,快速恢复了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的办学。

  五、植物分类学

  陈焕镛(1890-1971年)院士,是我国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一生发现了一百多个新种。其中,我想跟大家分享几种有故事树种。

  (一)任豆(Zenia insignis Chun)

  1946年,陈焕镛教授在研究植物标本的时候,发现一种特殊的豆科植物标本 (标本号76320;采集号80690),采集者是郭素白,标本采集时间为1934年,采集地点是广东省乐昌市铜坑村。经鉴定是新种,为了感谢著名学者任鸿隽【注:任鸿隽(1886-1961年),1925-1936年分别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专门秘书、执行秘书、干事长期间,每年为国立中山大学植物研究所争取到专款资助开展植物分类学研究,使得植物研究所在经济最困难时期仍能坚持下来。】以其姓建立了一个新属——任公豆(任豆)属。这也是植物分类学这个学科的一大特点,也体现老先生们知恩感恩的高尚人格。

  根据我们的调查和研究,任豆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一直是桂粤两省石灰岩山地造林的优良乡土树种,树干笔直,树形优美,材质好。

7

任豆模式标本图(来源:中国植物志电子版)

  (二)华南五针松Pinus kwangtungensis Chun ex Tsiang

  华南五针松,是粤北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上著名的树种,模式标本采自广东乐昌,陈焕镛院士和蒋英教授共同命名的树种。

  (三)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 Chun

  观光木是陈焕镛教授为了纪念老一辈植物学家,中国近代植物学开拓者钟观光(1868-1940年)教授,用他的名字命名的新属新种。目前车八岭国家森林公园有原生林,树干挺直,树冠宽广,枝叶稠密,花色美丽而芳香,供庭园观赏及行道树种。花可提取芳香油;种子可榨油。

  (四)毛果枳椇Hovenia trichocarpa Chun et Tsiang var. Trichocarpa

  模式标本为钟济新(1909-1993年)(采集号11010)采自韶关乳源,陈焕镛院士和蒋英教授共同命名的另一个树种。该树种在粤北较常见,当地俗称“拐枣”,果序轴膨大可供食用。

8

毛果枳椇模式标本图(来源:中国植物志电子版)

  这几个树种均是陈焕镛院士发现并命名发表的新种,在林业上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或观赏价值。在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建设中,可利用为研学基地景观的营造,同时也带有丰富的学科史背景,为我们讲好学科发展史故事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六、设想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建立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是被写进2020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工作安排内容。随着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纵深推进,研学的内涵是什么?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这是我们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在2020年1月19日召开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活化利用座谈会”上,许瑞生副省长一针见血地指出,研学的内容就是每一个与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有关的高校,他们的学科发展史的研学

  许副省长的这个论断,不仅为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也为我们搭好了整体的骨架。顺着这个思路思考,我想,农学方面,就按目前几所农业院校的学科设置,顺着历史的脉络进行梳理,有些学科,像前面提到的水稻育种学、茶学、植物分类学等,发展史很清晰,容易梳理;有些学科方向由于科技的发展,已经分散到几个学科,例如上面提到的农业化学系,目前华南农业大学就没有保留这个系的名称,但若以当时系里的教授为查询单位,就可以追溯到目前所属的学院和系,例如利寅教授,他后来就成了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奠基人之一,谢申教授是从事土壤学的,后来就成了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老前辈。通过这样梳理,把各个学科的发展史梳理清楚,再以适当的方式展示和宣传,让年轻学子对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研学,必将能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从另一个层面讲,这也是把思想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去。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通过展示各学科先师们可歌可泣的奋斗史,一定能感动年轻学子们,激起他们爱农学农的热情,则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必将成为各高校年轻学子奋斗的精神殿堂。

 

  注:本文部分人物资料参考华南农业大学110周年校庆丛书编委会,《璀璨华农·人物传》第1辑,科学出版社,2019.10

 

  作者简介:

  吴永彬,华南农业大学南粤古驿道植物资源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副教授。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周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