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云浮)历史研究与活化策划工作成果(一)
2020-01-17 下午 08:20   作者: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 汪进、郑宇、孙海刚   
分享

  时间可以远去,历史不容忘却。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区位交通,粤北、粤西地区发生了一系列重要革命斗争与历史事件,孕育了一大批革命前辈和学者贤师。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华南各个高校纷纷往粤北、粤西及粤东等地迁徙,为延续华南教育历史和新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云浮地处广东西边,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是华南众多大学、中学等学校办学的地方,在延续文化火种、支持抗日战争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更好地保护、活化云浮地区抗战时期高校迁徙校址与办学点遗存,再现华南教育的根与魂,特开展本项工作。

 

  一、历史研究

  本项工作对云浮地区,包括原云浮县、原罗定县、原郁南县等地的抗战时期华南高校迁徙校址进行了系统梳理与严谨考证。通过查阅抗战时期相关历史档案、历史文献等史料,仔细搜寻院校迁徙云浮地区的各类线索,科学考证遗存在云浮地区的相关校址、分教处及办校点,以确保历史研究工作的准确性与全面性,为后续重要校址点的保护与研学基地的活化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史料文献

  1. 抗战时期教育文件与院校刊物:如《广东教育》、《广东教育战时通讯》、《勷大校刊》、《文理院刊》、《文理学院院刊》、《广大校刊》等。

1

图为《广东教育战时通讯》(1942年)。

2

图为《广东教育》(1943年)。

3

图为《广东教育》(1947年)。

4

图为《文理学院院刊》(1946年)。

5

图为《文理院刊》(1943年)。

  2. 民国相关院校老师撰文:如《十五年来之广东省立文理学院(何爵三)》、《战时的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抗战以来的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林砺儒)》、《世纪回顾——林克明回忆录》、《从“工专”到“勷大工学院”(李松生)》等。

6

图为《十五年来之广东省立文理学院》。

7

图为《战时的广东省立文理学院》。

8

图为《世纪回顾——林克明回忆录》。

  3. 当地县志、教育志等文史资料:如《云浮县志》、《云浮县教育志》、《罗定县志》、《罗定大事记选编》、《腰古镇志》等。

9

图为云浮当地志书文献。

  4. 相关院校校史馆信息:如中大校史馆等。

10

图为中山大学三度迁校示意图。

11

图为中山大学西迁路线图。

  5. 实地调研踏勘,访谈当地文史研究工作者、当地群众、知情退休老同志等。

12

图为实地踏勘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旧址——罗定榃濮村梁家庄园。

13

14

15

图为梁家庄园办学时的黑板、壁画与满洲窗遗存。

16

图为实地踏勘仲恺农工学校旧址——罗定国宝黄公祠。

17

图为黄公祠前古码头,见证了抗战时期仲恺农工师生在此办学的历史。

18

图为私立广州大学云浮旧址——三达祠,当地老人讲述当时的办学历史。

 

  (二)云浮校址梳理与迁徙历史追溯

  基于以上历史研究与考证访谈,基本能够梳理出抗战时期曾迁徙到云浮地区的华南学校办校校址点情况。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为保持教育机构运转的连续性,广州的大学、中学等教育机构向粤北、粤西、粤东等地不断迁徙,继续办学。其中,云浮市主要是迁徙到原云浮县、原罗定县以及原郁南县等地。经过梳理查证,曾在抗战时期迁徙到云浮地区办学的学校有20所,包括:

19

  1. 广东省立文理学院

  (1)学校沿革与抗战时期迁徙历史

  1933年,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成立。

  1935年7月起,勷勤大学师范学院改为勷勤大学教育学院。

  1937年9月起,勷勤大学奉命改组,将工学院并入国立中山大学;商学院改为省立勷勤商学院;教育学院改为广东省立教育学院。

  第一次迁徙:1937年10月,省立教育学院由广州石榴岗迁于广西梧州,借用广西大学理工学院地址。

  第二次迁徙:省立教育学院由广西梧州迁往广西藤县。

  第三次迁徙:省立教育学院由广西藤县迁往广西融县。

  第四次迁徙:1939年,省立教育学院由广西融县迁往粤北乳源侯公渡。改作“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添设体育专修科(乃省立体育专科学校停办后补办)。

  第五次迁徙:省立文理学院由乳源侯公渡迁往连县东陂。

  第六次迁徙:1942年,省立文理学院迁往曲江仁和乡桂头镇。

  第七次迁徙:省立文理学院迁回连县东陂学校旧址。

  第八次迁徙:省立文理学院迁往西江罗定县榃濮乡(今云浮市罗定市黎少镇榃濮村)。同时在东江兴宁县西北的甘塘报福寺成立文理学院与勷勤商学院联合分教处。

  第九次迁徙:1945年,省立文理学院由罗定迁往广州光孝寺。东江联合分教处于1946年迁往广州。体育专修科拨回已恢复办学的省立体育专科学校,校址在广州东较场。

  第十次迁徙:省立文理学院由光孝寺迁往石榴岗院本部。

  据1948年刊登的《15年来广东省立文理学院》一文介绍,部分省立文理学院的院长及分教处主任有:

  林砺儒——勷勤大学教务长兼师范学院院长,专任教育学院院长,文理学院院长:自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秋,至民国三十年(1941年)八月。

  黄麟书——兼任文理学院院长:自民国三十年(1941年)九月至三十一年(1942年)八月。

  黄希声——专任院长:自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九月,至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

  罗香林——兼任院长:自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十月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七月。

  何爵三——专任院长:自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八月至民国三十七(1948年)年。

  陈亮——专任东江分教处主任:自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秋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冬。

20

  (2)学校沿革时间轴

21

  (3)抗战时期学校迁徙路线图

22

  (4)抗战时期,省立文理学院在云浮办学情况及对当地社会、教育等方面的影响

  1938年广州沦陷后,西江流域受到日军严重威胁,罗定县深入内地,距离西江较远,成为比较安全的大后方。

  抗日战争期间,省立文理学院在1944年5月第八次迁徙,迁到罗定县后,由罗定县政府协调安排借用榃濮乡(现黎少镇榃濮村)梁家庄园粮仓部分屋舍作为办公、教学和宿舍用房,并在离办公地约50米的岗顶平地再搭建课室。当时,学校设有中国文学系、历史学系、社会教育系、理化系、生物系、地理学系、体育专修科等学系,院长为黄希声。省立文理学院迁到罗定后就稳定下来,直至1945年11月陆续回迁广州。

  学校在云浮罗定办学期间,得到当时罗定县政府和当地群众的大力协助,学院工作有序开展。学院师生时有到当地中小学上课,辅导学生。学院在当年秋季和次年秋季从全省招录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学生,其中从罗定当地中学招录学生入学,1944年在罗定入学,1948年毕业的省立文理学院罗定籍学生有30人。

23

图为1948年省立文理学院第十二届毕业同学录序言与合影。

  2. 省立体育专科学校

24

  (1)学校沿革与抗战时期迁徙历史

  1935年8月,广东省立体育专科学校创办,校址设在东较场,校长为许民辉。

  1938年广州沦陷,该校不断迁徙办学。

  1939年—1940年,广东省立教育学院改办为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省立体育专科学校并入该院(省立文理学院),省立体育专科学校编作体育专修科。

  抗日战争期间,省立文理学院曾十次迁址办学,其中1944年5月第八次迁到罗定,由罗定县政府协调安排借用榃濮乡(现黎少镇榃濮村)梁家庄园粮仓及部分屋舍作为办公、教学和宿舍用房,并在离办公地约50米的岗顶平地再搭建课室。体育专修科与省立文理学院一同在罗定榃濮梁家庄园粮仓办学。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省立文理学院由罗定迁往广州光孝寺。体育专修科拨回已恢复办学的省立体育专科学校,校址在东较场原校址。

  1950年,省立体育专科学校撤销,并入中山大学体育系。

  (2)学校沿革时间轴

25

  (3)抗战时期学校迁徙路线图

26

  3. 省立艺术专科学校

  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创办于1940年春,初名为“广东省艺术馆”,地址在韶关市郊塘湾。馆长由省教育厅长黄麟书兼任,副馆长赵如琳兼戏剧系主任。1940年底,曾一度迁连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之前曾迁到梅县、连县、连山、梧州、封开等地,有“三易校名,十迁校址”之说。1950年,该校与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合并升格为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

  经过初步调研访谈获悉,1944年5月,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奉令迁到罗定罗镜借校上课,随后又迁至柑平乡柑子岭林屋(“柑子岭”地名现称“罗城柑园杨屋”)复课。现柑平乡已分为罗城柑园居委和素龙平南村委,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的校舍林氏旧大屋所在地址今称罗城街道柑园杨屋34号,还有原借住宿舍37号、38号。

27

  4. 仲恺农工学校

  (1)抗战时期学校迁徙历史

  抗日战争期间,1941年底至1942年春,为躲避战火,仲恺农工学校迁到当时的罗定县城近郊松(艹两)乡办学,当时约有200多名学生、20名教师。罗定县政府协助安排位于泷水河北岸的国宝黄公祠、松(艹两)乡大书馆(旧学馆,现已不存)以及租借三间已外迁的大户民房等作为仲恺农校的校舍,并安排部分土地作为农校的小农场。从此至1945年底,仲恺农校一直在松(艹两)乡办学,开设有果蔬专业、蚕桑专业等。1946年,仲恺农校陆续迁回广州。

28

29

  (2)抗战时期,该校在云浮办学情况及对当地社会、教育等方面的影响

  据罗城镇中学退休老师黄伯雄介绍,他1936年出生,清楚记得自己6岁就读松(艹两)小学,开始时在国宝祠上课,中途松(艹两)小学搬到始祖祠上课,而国宝祠让给仲恺农校办学,直至他读到四年级离开松到罗城读书,仲恺农校都还在松(艹两)。他说,仲恺农校的学生时常会到小学给他们上课,主要是帮上音乐和体育课。仲恺农校的学生时常到河边冲凉,冬天也下河游泳,特别是天下大雨时,常有一帮学生步行到上游一公里的地方下河,顺流游泳,返国宝祠前的沙滩上岸;他们种的黄瓜、西红柿长得特别大。小学生喜欢看仲恺农校的女学生养蚕,还把她们丢弃的小蚕宝宝拿回家用火柴盒装着玩。

  据当地村民黄丁焯介绍,他1934年出生,当时他父亲是松(艹两)乡乡长,他正在上二、三年级时,仲恺农校来到了松(艹两),大约有200名学生,他特别记得仲恺农校当时有个老师约三四十岁,拐脚的(行路拧脚),他的妻子很年轻、很漂亮,也在农校工作,当时他们还未有小孩;仲恺农校学生在周围的农房住,有篮球场,有排球场,学生们有种地的、搞实验的,在他屋外的蔗寮塘周边是仲恺农校的小农场;他记得仲恺农校来了松(艹两)好多年,仲恺农校的师生来时是坐民船来,多年后离开的时候也是把东西搬到船上运走。

  据当地退休老师黄鳌海介绍,仲恺农校在松(艹两)好多年,当时松(艹两)村民唱“仲恺学生学农工,有书唔(不)读去割草”,村民认为学生就应该坐在课室读书;仲恺农校学生种的黄瓜特别大,他都摘过来食。

  据退伍后在七和村委当了30多年村支部书记的退休干部黄利焯介绍,他1935年出生,他读小学二年级时(1942年),松(艹两)兴中小学从国宝黄公祠迁到老祠堂上课,国宝黄公祠门口挂上了仲恺农校的牌子,仲恺农校的课桌比他们的漂亮很多。他有时去看仲恺学生上课,学生坐满了国宝祠,估计有几百人吧。他记得仲恺学校在松(艹两)办了多年,学生在周围的民房住宿,他们村当时大屋多,到城区建房住的人多,有钱人多,就文兴、二绣两大户运谷租返码头的船就塞满了河,当时船家都有唱“撑船最怕过松,文兴二绣把河拦。”这些情况说明当时松(艹两)乡确实有许多大屋。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江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