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陈宗南展览揭幕
2019-11-16 下午 11:55   作者:何昆亮   
分享

  11月16日,华南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李卫青一行,赴乐昌市坪石镇,调研考察“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建设项目,实地参观了三星坪工学院旧址、新村建筑工程系旧址等地;并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一起,共同为陈宗南展览揭幕。乐昌市副市长邓洪炜、乐昌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李启平参加了揭幕仪式。

1

图为华南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李卫青(左)与乐昌市副市长邓洪炜(右),共同为陈宗南展览揭幕。

 

  华工师生坪石志愿行,怀缅华南教育之先贤

  华南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副处长李华兵、温志雄、刘哲、鲁明,以及华南理工大学机关党委、校团委等机关部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各学院辅导员代表、学生工作部工作人员、“习语心传”学生理论宣讲团成员等50余人来到坪石。调研之余,师生们参与了展馆布置、旧址清洁等相关志愿服务。

2

3

图为华工师生们在陈宗南旧居进行清洁、布展等工作。

  揭幕仪式后,师生们参观了三星坪工学院旧址、新村建筑工程系旧址。在三星坪朱氏宗祠,他们回顾烽火岁月中的工业救国教育历史;在三星坪码头旁,他们细看纪念柱上的《教师名册》,李华兵心情激动地指着“罗雄才”的名字说,“这是我家里的爷爷。”;在新村的工学院纪念柱前,师生们深切缅怀建筑工程系的先贤。

4

5

6

图为华工师生们参观三星坪工学院旧址、新村建筑工程系旧址等地。

 

  避战火、迁坪石,传承华南教育之星火

  1940年9月,中山大学再度颠沛流离,从云南澄江辗转东迁粤北,从昆明经贵州到柳州,经桂林转坪石,经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于1940年10月16日抵达粤北边陲小镇——坪石。而工学院就设在离坪石街4公里的三星坪村。

7

图为位于新村的传统民居。

  中山大学工学院院部、机械工程系、电机工程系在三星坪村。院部在村北里许一座小庙内,庙旁是教学实习工场,附近空坪停放有一架教学用的飞机。工学院在三星坪建有运动场,可供全校举行运动会。建筑工程学系、土木工程系、化学工程系在新村,村子掩映在樟树林里,与三星坪村隔河相望。

8

1

图为流传的部分教学资料(自20世纪30年代中山大学工学院至华南工学院建工系1983级研究生期间使用)。

  一路的搬迁,改变了学院的办学位置,但改变不了教授们坚持授课的决心和学子坚持学习的意志。即使战火纷飞,工学院依旧十分重视学生对实地、实物的观摩、考察。1941年,土木工程学系学生前往粤汉铁路罗家渡参观、考察桥梁;1942年,化学工程学系学生赴曲江、南雄等地考察化学工业;1943年4月,机械工程学系学生赴湖南、广西各工业区考察工业……

2

14

图为流传的部分教学资料(自20世纪30年代中山大学工学院至华南工学院建工系1983级研究生期间使用)。

  在烽火连天、动荡不安的战争环境中,实验课的开设比理论课更为艰难。然而,学校和老师总是想方设法排除困难,创造条件,及时恢复实验教学。当时实验室的条件很差,只勉强开出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为了增强实践知识,工学院也常常组织学生到衡阳、曲江、罗家渡等地工厂和水牛湾铁工厂参观学习。

  除了专注于教学之外,师生们还积极利用所长投身于机械、化工、土木等国防实业建设中。例如:李敦化教授受命担任当时设在坪石镇的广东省营化工材料制造厂厂长一职,他带领学生在实际的生产中操作和学习,进行了许多关于工业教育的尝试,开一时之风气。化工系的刘鸿教授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倡办了一个小工业社生产肥皂、火柴。

 

  探访“坪石先生”旧居,致敬工学先贤陈宗南

  在坪石年代,中大工学院共有1037人,其中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36人,助教25人,技术人员9人。

  当时,工学院本部教学的祠堂就位于三星坪村。如今,华工师生们来到三星坪调研,仍可看到周边保存着数量相对较多、相对完整的当年师生们居住过的房屋。当中,有时任工学院院长陈宗南的旧居,该建筑原貌依旧,他备课写作的桌子依然保留着。

15

图为陈宗南院长在坪石的老房东(右),今年93岁,仍然健在。

  陈宗南是增城石滩镇人,于1909年赴美留学,1916年回国任教,是中山大学化学系主任兼教务长,是当年率队迁徙的主要领导者。

  广州沦陷时,陈宗南仍任中山大学教务长兼工学院院长,率领部分学生转入云南昆明贗江。至李汉魂主粤政时,号召各校迁回粤北。于是,他和中山大学师生们迁回粤北坪石。

16

图为华工师生们在陈宗南院长的坪石旧居前合影留念。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山大学迁回广州,罗雄才接替陈宗南成为工学院院长,陈宗南仍任教务长兼工业试验所所长。

17

图为《记忆南洋大学》,记录了新加坡南洋大学从筹备到开办的光辉岁月。

  虽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宗南去了香港定居,后受聘于新加坡南洋大学理学院院长兼代校长职务,但他的余生仍继续为学术奉献,将华南教育之精神传给栖身国外的华人学子。

 

  参考资料:

  [1] 阿瑞,《翻开80年前坪石中山大学工学院的教师名册》(http://www.nanyueguyidao.cn/ViewMessage.aspx?MessageId=7895)

 

  作者简介:

  何昆亮,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华南教育历史坪石研学基地工作专班成员、南粤古驿道网“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首席特约通讯员。

 

  (注:文中的教学资料扫描图及《记忆南洋大学》图书封面由阿瑞提供。)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江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