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驿道研究中心成果展示(29):基于跨地区线性文化空间视角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研究(上)
2019-10-10 下午 04:00   来源: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研究中心课题组   
分享

  1.引言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多元政治经济体制下的城市集合体,三地使用不同的货币、分属三个不同的关税区,在政治、法律和行政体系方面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多元的制度环境正是大湾区能够在过去四十年里迅速地成长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优势所在,但也带来了文化隔阂。然而,粤港澳三地文化是同根同源的,岭南山水与中原文明结合铸就了三地文化发展的共同基因,港、澳的相继开埠更是打开了大湾区中西文化长期交汇共存的历史,粤港澳三地的文化在差异中存在相通之基石。故此,《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指出要“推动青年人交往交流、交心交融,支持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参与国家建设”,要“发挥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联合开展跨界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好湾区内的文物古迹、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独特文化魅力”。

  但是,随着大湾区快速城镇建设与经济不断发展,不少文化遗产在岁月的流失中面临着逐渐破败消失的困境。单个文化遗产资源点的保护也是相对孤立的,无法形成大的效应。为推动三地文化交流、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力度,2019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以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依托,探索跨地区、大尺度的线性文化空间整合起散落在大湾区各地文化遗产资源点,通过有效串联,三地共建,共同展示文化交融性和岭南文化特质。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是一个新概念,目前学术界专门针对“文化遗产游径”的研究和实践较少。考虑到粤港澳三地“一国两制三关贸区”管理分割和城乡建设的复杂性,以及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整合三地共有资源、共同展示岭南文化特质”的建设目的,本文认为“跨地区、大尺度的线性文化空间”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本文通过借鉴国外跨地区线性文化空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结合大湾区本地特质,提出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的认识和思考。

 

  2.粤港澳三地共同的历史文化基础

  2.1.人口迁徙推动三地文化传播融合

  文化传播必须有载体,人口的迁徙流动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文化传播媒介[1]。粤港澳大湾区早在上古时代就有人类居住,一直以来人们不断在这片土地上迁徙、生活、奋斗,进而推动文化的传播、融合、发展,三地形成共同的文化基因。

  在秦以前珠三角地区是百越民族聚居地;秦汉以来,中原人口经五岭通道进入岭南,带来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技术,与当地百越民族融合[2];隋唐时期,中原人口由南岭古道顺北江迁徙而来,广府民系在珠三角散布[3],海上贸易、传教士带来外来文化,此时港澳均属于广州东莞县管辖(表1);宋元以来,客家、潮汕民系沿东江、沿海进入到珠三角东岸东莞、宝安等地区[4],并逐渐扩散到整个珠三角,海上贸易加快外来文化传播,此时香港属东莞县管辖,澳门属香山县管辖;明代海上贸易促进了珠三角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5],葡萄牙租借澳门,成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口岸;清鸦片战争前,广州一口通商促进珠三角商品经济繁荣发展,海禁导致近海地带人口空虚,客家、潮汕人口大量进入新安县(辖香港)、东莞等东岸地区;鸦片战争后,英国租借香港,此后香港成为东西方贸易重要门户之一[6],香港现代化发展也对内地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图1)。

表1:港澳历史沿革一览表

5 

  因此,粤港澳地区文化是以本地百越文化为基底,依托历史上人口迁徙推动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海外文化等多种文化的融合,逐渐演变形成多元丰富、彼此交融的湾区文化体系。

1

图1:粤港澳大湾区人口迁徙与聚落示意图。

  2.2.大湾区三地共有文化遗产

  大湾区历史悠久,各地区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点(图2),目前珠三角地区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个、名镇9个、名村14个、传统村落14个、文物保护单位62处,拥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个、名镇2个、名村19个、传统村落75个、文保单位453处。

  随着三地人口迁徙、贸易往来、文化传播,大湾区遗留下了众多共有的文化遗产。物质型历史文化遗产,如客家围屋、宗祠祖屋等主要集中在客家人集聚的惠阳、深圳龙岗以及香港的新界、元朗等地区;岭南地区集聚特色的建筑形式——骑楼,主要集中在广州、中山、澳门旧区、香港旺角等地区;近代商埠、教会宗教、学校医馆、碉楼等其他三地共有的历史建筑主要集中在广州、佛山、中山、肇庆香港、澳门等历史悠久的地区,以及珠江西航道、西江、东江、北江、潭江等古代水运线路沿岸。

2

图2:粤港澳大湾区各类文化资源点分布图。

  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方面有:语言。港澳地区大量内地迁徙过去的广府人、客家人,语言体系也以粤语、普通话、客家话为主(图3、图4),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的历史和文化就是通过语言的载蓄功能流传下来[7],地方群体的历史经历、习俗和文化的价值等都在其语言之中留下了印迹。乡音相通反映了三地有共同的文化基因;节俗方面,三地都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国传统节庆和习俗;宗教信仰方面,粤港澳人信奉的神灵多为南北共有的,如天后、观音、北帝、关帝等;生活民俗方面,粤剧、功夫、饮食习惯等至今都刻印在三地人民的生活习惯中[8]。

3

图3:香港语言使用比例。(资料来源:香港政府统计处)

4

图4:澳门语言使用比例。(资料来源:澳门政府统计暨普查局)

  粤港澳三地历朝历代的移民迁徙和文化传播,在各自的文化中留下了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共有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可以唤醒储藏在语言、习俗和文化作品中的群体记忆和共同价值,从而推进三地的文化交流与沟通理解。

 

  (待续)

  基于跨地区线性文化空间视角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研究(中)

  基于跨地区线性文化空间视角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研究(下)

 

  注释:

  [1]林成策, 试论人口迁移流动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临沂大学学报, 2012. 34(03): 第36-39页

  [2]廖国一.论古代南越与中原的关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4):99-103.

  [3]李权时 顾涧清.广府文化论[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3

  [4]曾艳. 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文化地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5]李龙潜.明代广东的对外贸易[J].文史哲,1982(02):60-68

  [6]司徒尚纪.广东文化地理[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

  [7]杨芳.浅析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影响[J].语文学刊,2007(07):109-111.

  [8]彭顺生, 穗港澳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比较.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4): 第50-55+59-97页.

 

  (注: 课题组成员:马向明 徐 涵 廖泽群 陈昌勇 步 兵)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刊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