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马轩”奔腾的思绪
2019-09-12 下午 02:39   作者:阿瑞   
分享

tx

  王亚南先生给自己在坪石武阳司村的住所封了一个名号,称为“野马轩”,到了厦门大学任教,依然称自己的居所为“野马轩”,生活的清苦和教学条件的简陋,都没有阻挡王亚南文思泉涌,更显示出他对在中国抗日战争最前线的大学中山大学的坪石情感。王亚南写的“留给中山大学经济系同学一封公开信”,是1946年11月5日在厦门大学任教时,想念在中山大学的日子而寄给《每日论坛》的编辑后公开的,在寄给编辑的信的落款处是厦门大学海畔“野马轩”。王亚南在坪石度过了他学术生涯重要的4年多,依公开信提及他在中大任教的时间前后快7年,离开了中大是因为对厦门大学有承诺,且在一处久呆对文化社会传播不利。在《中国经济原论》的序言中他提到了中山大学的同学、同事对他的帮助,王教授是个很有情感的人。他对最前线的大学的情感,来自特殊的战争区位环境,他认为“战争是骇人深省的有力因素,战时的许多社会现象,会帮助我们认识那些隐伏在表象后面的有关社会本质的东西。但假使我留在其他地方,或者留在其他大学,恐怕会是另一结果吧!”[1]此番真切的话语,道出粤北众多学子的勇气,面临炮火的逼近,坪石先生们将经历战争的洗礼作为学术的动力,体现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守护家园的决心和意志。

1

图为武阳司村历史建筑,当年王亚南讲学和生活的村庄。

  1941年在武水坪石的武阳司村,一批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学者聚在一起。1941年黄文山任法学院院长,黄文山出生于台山,是黄兴先生的女婿,为《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之一,笔名为凌霜、兼生,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加入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但在11月就退出。[2]1942年3月离开上重庆。李达,1920年在上海参加共产主义小组,在1922年因与张国焘的观点有矛盾而退出小组,1941年也来到法学院任教。

  郭大力教授与王亚南教授保持了终生的学术友谊,1944年当日军袭击坪石时,中山大学分散疏散,王亚南教授没有随其他队伍撤退,而是来到郭大力先生家乡赣南南康县与从连州东陂文理学院回乡的郭大力重聚。在日军入侵赣南时,王亚南又转移至福建临时省会永安,没有浪费时间,王亚南创办了经济科学出版社,经营了《社会科学》和《研究汇报》两份杂志,1945年6月《社会科学论纲》出版,王亚南在1946年寄出的“留给中山大学经济系同学一封信”中写到,“就连中途离开而在去年度印行的《社会科学论纲》,其中命题,也还是在中大教读当中,为大家所分别提起,因而引起我进一步研究的结果。”

  1945年秋王亚南离开永安,受聘于厦门大学法学院院长和经济系主任,依然对旧同事念念不忘,邀请了林砺儒、郭大力等到厦门大学任教。1949年5月在中共中央地下党组织下,由香港到达北京,王亚南任教清华大学,此时王先生48岁。

2

图为王亚南任教法学院场地历史遗迹分析。(施瑛提供)

  1950年郭大力进入中央马列主义学院任教,校址就是中央党校北园编号为90号的教学楼,建于1943年,原为土木学校,抗日战争结束后,改为清华大学农学院。1949年,马列主义学院从香山碧云寺搬至此处,又改为中央高级党校。1951年中央同意在现中央党校南院旧址的北面征地建新校舍。20世纪50年代戴念慈主持编制了北院新校舍的规划,以万寿山上的“景福阁”为中轴线的起点,院落式布置。1955年制订了马列主义学院北院建设计划,学员3000人,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1956年动工,大部分用地为大有庄、辛庄等的农民用地。

1

图为马列主义学院旧址,作者速写。

  1955年12月22日郭大力在中央党校上辅导课,应该是在北园原马列主义学院主楼讲的课,题目是“《资本论》学习辅导”,精彩通俗。我们准备学习《资本论》的时候,很自然地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我们能把《资本论》学好吗?我的回答是:一定能够。道理很简单,因为《资本论》是工人阶级的圣经,它所讲的道理,就是工人阶级争取解放的道理。所以每个从工人阶级出身的,或站在工人阶级立场的人,都不能说自己看不懂《资本论》。在辅导课中,郭大力全面公正地谈到了马克思、恩格斯、考茨基三人对《资本论》的贡献,在连州的东陂教书之余,刻苦翻译《剩余价值说史》和《恩格斯传》,他认为《剩余价值说史》应该是《资本论》第四卷,[3]郭大力教授对《剩余价值说史》倾注了深深的情感,1940年秋在连县东陂任教时,一边教学一边翻译此书,1943年11月在家乡完成一百多万字的译稿,译稿在1948年出版。

  王亚南在公开信中对中山大学学子寄予厚望,临别赠言是希望发挥自学的精神,自学不要忽视共学的重要性,自学与自由研究联系起来,从自学中找到最有效的研究方法。“至若从事理论研究者,容易犯那种与现实脱节的毛病,那是一般人所知道的。我个人,研究经济理论,我就随时警惕着,怕我自己的研究带有讲坛式的书院式的倾向。”[4]今天,我们仍然是在实践王亚南教授研究的态度,研究是为了坪石办学遗址的活化利用,留住记忆。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建于1290年,波尔图大学也是1911年成立的大学,在两所大学之间有一旅游小镇,游客喜欢书香的历史氛围。坪石的书香开始升起,三星坪工学院本部的旧祠堂第一批藏书过万册,定友图书馆正利用旧建筑改建中。

4

图为葡萄牙旅游小镇的环境,与东陂老街的路面几乎一致,作者拍摄。

5

图为葡萄牙在往波尔图路上的旅游小镇的书屋,作者拍摄。

  图书馆、书屋也是旅游点之一,未知坪石能否做到。但“野马轩”至少是高等学校思政课最生动的空间。在公开信中,王亚南先生引用了孙中山先生的话“对世界文化,迎头赶上去;把中华民族,从根救上来”,这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以国立中山大学、广东省立文理学院为代表的学子敢于在最前线学校的动力。王亚南先生对同学们最后的寄语“愿大家向着学习的光明前途迈进!”,这在今天仍然是大家的目标。

 

  注释:

  [1]夏明力、杨双利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王亚南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484页。

  [2]赵立彬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黄文山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503页。

  [3]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选编:《中央党校老讲稿》,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年,203页。

  [4]夏明力、杨双利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王亚南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487页。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刊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何洛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