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从化钱岗古驿道全程攻略游记
2019-08-16 下午 03:49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新浪博客   
分享

  1月8日笔者一人顺利完成行走太平镇古驿道沿线上的钱岗村、颜村、红石村古祠堂、上下清幽村古村落等人文景观,中午简单吃些干粮后,来不及休憩,直奔沙溪水库等。

  在592乡道与进文阁村(钱岗村)路口时,笔者叫摩托车司机停一下,他便下车到路口拍摄古道牌和石碑。

1

  之后沿着文阁西街进不到2分钟就到了文阁墟(圩)。

  据相关记载,明末清初钱岗陆氏太公出钱塑造了文昌、魁星两尊神像,并在村西南的驿道旁兴建了文昌阁(现已拆毁)。文昌阁坐落在“三洲潭”,传说“三洲潭”曾经是沙溪河道,后来河道改了,才留下这么一条烂河滩。滩中有个水潭,深不见底,潭底住着一条蛟龙,每年夏天蛟龙都会跑出来作祟,河水泛滥,淹没农田,冲毁房屋,搅扰得村民不得安生。后来,村中族老请教一位高明的“地理先生”如何才能锁住蛟龙。先生查看了地形之后,指点族老先把深潭填平,然后在上面建一座塔,这样既可以把蛟龙镇住,又可以截住“血脉”,使其聚于钱岗,可使全村兴旺发达。

  于是族老发动全族人捐资建塔,取名为文昌阁。不久,村民开始在文昌阁北面建市场做生意,逐步形成“文阁墟”,该古墟设有东门楼和西门楼,墟内建设有上街和下街,每条街道长100米、宽4米,街侧设10—20间商铺,中间建有商铺。商铺门面砌有一米高的矮墙,再用木板接驳至横梁。双掩木门,门口设骑楼式走廊,用青砖方柱一间间隔开。檐下安有木栅栏,整齐排列。铺内有狭长的阁楼。至今“合栈”“巧玉楼”“昌宝”等铺号招牌仍依稀可见。东楼楼门口的一处空地设禽畜摆卖。旁边有一颗覆盖面积较大的榕树供人们遮阳挡雨。墟市建成后,每逢农历三、七、十日为墟期。由于良好的地理位置,墟市客商云集,商品种类繁多,既有远销而来的日用百货、海产干制品,又有当地的各种农副产品。墟内饮食、客栈、打铁、修理等各行各业一应俱全。

  “文阁墟”在抗日战争前后最为兴旺,中间建起两排村坊让邻近的村民摆卖东西,每逢赶墟的日子,前来凑热闹的人多达一两千人。

  笔者在文阁墟游后就沿着钱岗南二队205号前的巷道进村,在文阁西5对小店里吃碗粉后沿着文阁南街到了伟岸的钱岗古村牌坊,钱岗古村牌坊北面就是592乡道,笔者是从南面进入钱岗古村的,即走592乡道转进钱岗古村牌坊,钱岗古村是开放免费参观的。

2

  从化太平镇钱岗古驿道是2017年广东重点打造的8个古驿道示范段之一,是广州市周边最近且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古驿道。据专家考证,钱岗古驿道和流溪河古水道是清代广州府与从化县之间传递公文的一条官道,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邮驿、交通、商贸的重要载体,在岭南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钱岗古村落位于从化太平镇钱岗村,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早于从化县城200多年,所以有“未有从化,先有钱岗”的说法。钱岗古村从建村至今,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等多个朝代,现存建筑大多为清代所建,现居居民大多姓陆,据考证,钱岗陆氏是南宋名臣陆秀夫之后裔。

3

陆氏宗祠

  钱岗古村建筑东、南、西、北朝向,布局较为随意,整个村子坐北向南,北高南低。到明、清两朝开始大规模建房舍、祠堂、筑围墙,修棚厅,铺延闾巷小道,开挖水池,遂成现在之格局和规模。古村有门楼4座,书院9间,祠堂3座,更楼4座。古村内的巷子多又深,且迂回曲折,房舍、祠堂、棚厅、水池等一应俱全,是保存得较为完整的广府民居的典型代表。村内有大小不一的房屋900多座,村民大部分姓陆,少数人姓沈。解放前夕,村内人口3000多人。钱岗陆氏是南宋左承相陆秀夫之后裔。

  钱岗古村很安静,一片繁茂的荔枝林,将它掩映在了一个不容易被人发觉的安静角落。沿着悠悠的小巷一路前行,你会看见潺潺的小桥流水,悠哉走过的小猫小狗,粗壮的大榕树浓荫蔽日,半眯眼睛的水牛在晒太阳……

4

陆氏宗祠

  钱岗古村有四座门楼,镇华门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从高高的门槛跨进去,就仿佛进入另外一个世界:一排排静静列队的民居,木制的门扉紧锁,主人家早已不知去向何方。这座神奇的村庄,就好像是被时光遗忘在这里一样。

  钱岗古村有大小屋舍千余间,泥土里杂夹着杂草稻梗碎石瓦片,原始粗糙,疙疙瘩瘩,有一间保存较好的大屋,圆拱门山花顶,上面有“东向人民食堂”的字样。

5

“陆秀夫负帝投海”介绍碑。

  村里的路也很特别,不铺石板,也不是土路,而是鹅卵石。鹅卵石光滑而坚硬,椭圆形状,也好看,配上青砖老房,古味更浓。这些大大小小的巷子没有一条是笔直的,最直的也只有一二十米远。初来乍到的人会觉得这样的设计有点儿随意,殊不知这种随意也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传说在钱岗建村之初,村中老者请来风水先生,先生用罗盘开了几十条线,最后确定钱岗属于莲藕形,房屋和道路必须像藕田那样,让藕节自由地在田中延伸,否则就住不长。

11

12

  钱岗古驿道位于从化太平沙溪峒,距太平镇约7公里。西至钱岗古村,东至上清幽,途经文阁村、钱岗村、颜村和红石村,全长约13.2公里,是清代广州府与从化县之间传递公文的驿道。

13

  从钱岗古村西门出发、经南门至东门,有一段长近600米的卵石路,至今保存完整。

钱岗古村

15

16

17

18

19

获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的从化太平钱岗广裕祠。

20

21

钱岗古村

  从钱岗古村东门出发,沿592乡道东走几十米,左转到了钱岗村东二队,在这可以看到一排古房子,看完后出来便是公路。

22

沿着公路走100多米就到了颜村西二街。在这里可以看到颜村陆氏大宗祠简介。

23

沿着颜村西二街直走。经颜村二队77-1号。

24

  经颜村二队77-1号一直走到山间就看到有间陆氏大宗祠。太平镇颜村陆氏大宗祠发现了刻有“大明弘治十年(1497年)的红砂岩石香案”。

25

28

29

30

陆氏大宗祠

31

陆氏大宗祠刻有“大明弘治十年(1497年)的红砂岩石香案”。

32

颜村颜氏宗祠

  沿颜村东三街继续东行,沿着颜村街路继续走,经过一段荔枝林、过小溪桥、就到了592乡道进红石村白石七队(白石冚村)。

34

35

颜村东三街

36

颜村街

37

40

42

43

44

45

50

54

荔枝林路。

  沿颜村东三街路继续东行,经过一段荔枝林、过小溪桥、就到了592乡道进红石村白石七队(白石冚村)。颜村到这里有几公里远,都是荔枝林,前一段是水泥路,后一段是泥土路,雨天很难走。不过在钱岗古村沿592乡道可坐车一路来到这里。笔者由于不懂转到了山里。

57

进红石村白石七队(白石冚村)。

  笔者以为是这里红石村,问了村民才知道不是,这是红石村白石七队(白石冚村)。但村里有几个祠堂,因此笔者还是进村去看了江氏祠堂。

58

59

62

64

67

68

71

74

红石村白石七队(白石冚村)

76

  从红石村白石七队出来,沿592乡道继续向东走。沿途会经过红石村委会、红石村委会的红石桥等。

81

红石村委会的红石桥。

82

红石村

83

在红石村592乡道有南粤古驿道牌右转进村。

84

红石村走左边。

  红石村位于太平镇最东面,距镇政府约10公里,形成于明末清初,最初的村民由颜村搬迁而来。村中一座座古老的民居错落有致。

85

87

沿村道走一公里。

  沿村道走1公里就到了红石村现存的古祠堂,古祠堂有三个。分别是洞涯陆公祠、国立陆公祠和国敬陆公祠。三个祠堂坐北朝南,祠堂前面是个大池塘,俗称“风水溏”。远远望去,整个建筑布局给人一种“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豁然开朗”之感。

88

  这三个祠堂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国民党军队某部的指挥部,后被日寇发现后,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日军一颗炮弹向国军指挥部袭击过来,正射中了国立陆公祠边的一角,现在还留有日军当时袭击的炮弹痕迹,祠堂外柱子上有多处被日军袭击留下的枪弹孔。战斗的痕迹依然历历在目。解放后,三个公祠成为了当地乡政府办公所在地,后来又改造成了学校。再后来,公祠慢慢被空置了……

91

国立陆公祠

92

洞涯陆公祠、国立陆公祠和国敬陆公祠

94

国敬陆公祠

97

100

  沿着祠堂,继续往东走。穿过一片荔枝林,便到了红石村“古大门”处。古大门的闸槽保存依旧完好。据介绍,红石村形成于明末清初,最初的村民由颜村搬迁而来。村中一座座古老的民居错落。

101

红石村古大门的闸槽。

  在古大门的闸槽,沿着古荔枝林弯弯的小道来到了592乡道,在这里笔者想租摩托车进山,村民帮忙问了一辆摩托车司机,司机要100元,最终笔者决定走路。

  一路向东,沿途是沙溪水库大坝,当笔者抵达水库坝顶时,正好是中午3点钟,烈日当空。沙溪水库碧波荡漾、空旷浩淼的湖面,湖中小岛裸露的红土坡和茂密的树林倒影、四面环抱的群山、远方的山峦是那么的美。然而笔者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欣赏,继续前行。

105

沙溪水库

107

红石村

  行走在弯弯曲曲的上山路,钱岗古驿道树影婆娑,野花的香味随风袭来,让人顿感清爽,倦意全无。

108

109

110

112

116

121

123

钱岗古驿道几公里的风景。

124

  走了几个大弯以后,到了有一个凉亭处,这里有一段10米的古道。也许这就是原来的古驿道。

  笔者终于在上坡的山路上发现了褐红色石块铺砌在道路的中间,大约有二米宽度,石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凹凸不平,有的已经深深陷入泥土中,有的地段的石块则较为完整,但都被古人的步履打磨得光洁锃亮,其中一段路面已经被车轮碾压出一道深深的痕迹。

125

  历史的印记,岁月的磨砺,被深深地烙在这条路铺砌石块的泥土中。

  钱岗古驿道的路也很特别,不铺石板,也不是土路,而是鹅卵石。

127

128

  鹅卵石光滑而坚硬,椭圆形状,也好看,配上青砖老房,古味更浓。

129

钱岗古驿道的古榕树。

130

133

钱岗古驿道

135

  三叉路口直走到下清幽与上清幽,右边走就到三坑口古驿道遗址、陡峭的石头、指路石、增城。(这里笔者由于走过了路,直走到了下清幽。)

136

  再沿着公路走,这段都没有叉路口,笔者在三坑口古驿道遗址(后来才知道)三叉路口直走,走到了下清幽与上清幽中间的深山老林中,下清幽之后都是泥路。

138

140

143

下清幽古村

145

葛洪清修之地——上下清幽

  从化太平镇有一风景旅游胜地——天人山水风景区,主要辖有上清幽、下清幽、鸡松围和沙溪水库等丘陵、湖泊,其中鸡松围主峰海拔601米,是太平镇的最高点。

  上清幽、下清幽、鸡松围,山山相连,连绵起伏,似腾似跃,有如凤随龙至,婀娜多姿。更为难得的是,这里空气清新,纤尘不染,终年青松苍翠,林木茂密,满山奇花异卉,竞相开放,绚丽多彩;山峦起伏处,但见沟壑纵横,溪流婉转,林鸟和鸣。

  相传,早在17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为躲避中原战乱而隐居于此。更有人传,当年隐居在罗浮山炼丹修道的著名炼丹家、医学家葛洪道士,也曾在此结庐修行。

  公元308年,来到岭南避乱的葛洪拜鲍靓为师。当时,鲍靓在广州任南海太守,他是最早把道教丹鼎派传入岭南的人物。鲍靓的女儿鲍姑,亦精于医道,从小深受道教影响。由于鲍靓器重徒弟葛洪,便把18岁的鲍姑许配给他,当时葛洪已经24岁了。

  新婚燕尔,葛洪便携着夫人鲍姑,四处采药、行医,足迹遍及南海、番禺、博罗、惠阳等地。话说有一天,他们骑着梅花鹿,沿着白云山脉,溯岭而上,来到现今从化太平镇东北角一带的山岭深处,葛洪看到这里山水清秀,风景绝佳,就对鲍姑说:“这个地方风口自上而来,水口衔阳而生,是一个负阴抱阳之局,五龙戏珠,万象在旁,确是风水宝地,一两千年后必成富甲天下之地域。”乃与鲍姑结庐于此,采药、炼丹、行医、著述。

  在此盘桓约一年时间,因家乡不断来人催促相请,才又携鲍姑回到家乡,绝弃世务,锐意于松乔之道,服食养性,修习玄静,隐居深山继续从事《抱朴子》的创作。

  葛洪在他的著述里头回忆此处风景说:“清晨日出,则满山竹顶生光;暮云反照,溪流水底生斑。川流春涨,势若钱塘之潮、巫峡之流,大有虎啸龙吟之慨;溪寒冬涸,如浔绕孤山,鸠冲采石,似百鸟飞鸣。静听风吹竹叶流过溪滩,如伯牙之琴声,令人闻之不舍。”

  当地乡绅土著闻讯,咸来问候请安,并邀请这位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学家赐赠地名。葛仙翁道:“此地山是仙山,水亦仙水,鸟是仙禽,草乃仙草,仙气十足,可谓福地洞天,灵境清幽,就唤作‘清幽’吧。”后人因地势有上有下,分而居之,便将地势高的地方称作“上清幽”,地势低的地方称作“下清幽”。

149

151

下清幽古村

  红石知青村(上下清幽古道),下清幽听说是“知青村”。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广大知识青年积极响应毛主席“上山下乡”号召,怀揣着心中的梦想,背着行囊,告别双亲,远离家乡,只身来到广袤的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接受思想改造。

153

  下清幽7排泥砖土瓦筑成的院落墙上“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大海航行靠舵手”“无限忠于毛泽东思想”等白色遒劲的大字赫然在目。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刹时间袭来,让人唏嘘感慨,思潮开始奔涌漫延……

155

  下清幽“知青村”的7排泥砖土瓦房屋坐东向西,行与行之间通过土瓦檐板楼连接成院落,大部分的石灰粉刷完好,只有两座已经剥落、破败,令人惋惜。

156

  “知青村”院落依山而建,7排泥砖土瓦房屋后拾级而上的山坡上散落着两座坐北向南的房子,几间独立房屋错落其间。个别泥砖房墙体坍塌,土瓦坠落,满目疮痍。完好的房屋的门都上了锁,门眉上仍贴着没有褪色的对联眉批,残旧的木门上贴有“福”字,以及晾衣竹杆上挂着的衣服,说明一直有附近包种果园的民工在此居住。

  下清幽的“知青村”在上山左侧的路旁,静静地等待,像在永远等待主人们归来,渴望主人们再次来到它的身边,一起抚摸岁月的沧桑,一起重温那难忘的艰难岁月,一起倾诉那悲怆、喜悦的日日夜夜……

158

  沿着上山的公路,绕到院落的背面,百年荔枝树遮荫了院落的大部分房屋,地上铺满浅黄色的花瓣,偶尔还可见到几只蜜蜂飞来飞去,嗡嗡作响,虽然已是深秋,但各种各样的花在层层叠叠的绿叶烘托中开得别样的灿烂,举着绿伞的野竽头,还有星星点点的野花为院落增添了些许馨香,粉饰着忧伤,等待着主人的归来……

  至此,笔者的心情开始慢慢阳光起来,因为他相信,院落的主人们一定会如约结伴而至,一起揭开那段鲜为人知、尘封已久的红色记忆,在那春暖花开的季节……

160

  沿着上山的公路继续行走,到下清幽村后面就没有公路了,只是泥泞小道,“知青村”附近的一条山溪,清水潺潺。村民介绍,沿溪而行就是昔日联系上清幽、下清幽、问路石的旧路,今日已为茅草、杂树所掩盖,无法行走。上清幽,环境优雅,传说为葛洪炼丹之处。

161

  流连于附近,亦可发现多处“原生态”的古道,乘着秋意,跟着古道君到这里一睹为快吧。或许,这就是您以后远足的首选之地。

162

  当时笔者依旧以为三坑口的大石头和指路石(问路石)还在前面的深山之中。于是,继续沿泥泞小道进山,走到一片古荔枝林中,看到有人在林中干活,在很远处笔者大声地问他,这上去是到哪里?他说是到上清幽村的,还有2公里,再上去1公里就有修好的古道了,这下面还没修。

163

164

去上清幽路上

  笔者向村民郭先生询问三坑口古驿道遗址和指路石及大石壁在哪里,郭先生告诉笔者说走过了,于是放下手中的活儿,热情而且免费的带笔者去寻找要找的景点。

  郭先生带笔者走到一处高约20米的陡峭巨石上面,他说在巨石上面看风景很美,等下才沿着古道在巨石下面去看巨石,这巨石用客家话叫它“石蒲篱”,意思就是很陡峭的石头。

167

170

175

  这路下去在前面树那左转过小溪,沿小溪走10米是指路石。

181

过下西左转是指路石。

182

沿溪边这路直走最前面是指路石。

183

这路直走最前面是指路石。

184

  小溪的尽头有棵树杆是黑色的那树下面就是指路石。

  顺着巨石的方向,笔者很快便在从化、增城的边界处的小溪边,发现了一段由石头铺成、长约5米的古道。而在三溪交流之处的大树下,还竖有一块高约1米、宽约半米的石碑。石碑上生满青苔,由于风化严重,石碑字迹已经模糊,但仍能依稀可见三行字“右太平墟、上王街口、左往派潭”。石碑外表破旧,刻字内也长满青苔,附近杂草淤泥混杂。但将杂草清除后,由石头铺成的道路仍可清晰辨认。

  这里以前就是几条驿道的交汇处,一条是往太平镇,一条通往上下清幽、至街口,一条是去派潭。来的这条路是增城过来的。因为这里有三条溪水汇聚,本地人叫它‘三坑口’。据说石碑旁曾有一栋小凉亭,供来往行人休憩。

185

  三坑口古驿道遗址及指路石。在当地有三条溪水汇聚,老人们就叫它“三坑口”。古驿道上的指路石高约半米,半截没入土里,爬满青苔。由于风化严重,石碑字迹已经模糊,但仍能依稀辨认出写着“右太平墟,上往街口,左往派潭”,意即这里是三条古道的交汇处:一条通往太平镇,一条沿下清幽、上清幽到街口、江埔,还有一条到派潭。

187

193

194

三坑口古驿道遗址及指路石周围的沙塘桔。

195

197

三坑口古驿道中的华山宫庙。

200

202

三坑口古驿道上的仙家店村。

 

  (原文刊登于“新浪博客”,作者为李灶生,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李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