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联”文化走进校园,传承斗士革命精神 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项目组与汕头金山中学师生交流南粤“左联”之旅
2019-04-20 上午 12:12   来源: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分享

  3月24日,南粤古驿道•第15届韩江徒步节暨南粤“左联”之旅成功举办。在活动的启动仪式上,省政府副秘书长钟旋辉向汕头金山中学、潮州金山中学学生代表各赠送许瑞生副省长《“左联”文学读书笔记》1本和粤东“左联”文人书籍5套。学生们在收到书籍后,深入研究,在学校掀起了研读“左联”作品、学习“左联”精神的热潮。

  汕头市金山中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877年的金山书院,洪灵菲、戴平万、冯铿、杜国庠、柯柏年、梅益等“左联”人物均与金中有着不解之缘。洪灵菲和戴平万是当年的同班同学,而杜国庠曾在周恩来的推荐下任职金中校长。今天,作为学弟、学妹的金中学子,无不深深为“左联”的学长、学姐们当年的革命精神所感动。这也激发了学生们想要进一步了解“左联”的情怀。

  受汕头市金山中学邀请,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处的协调指导下,南粤“左联”之旅规划设计团队的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项目组于4月12日走进汕头金山中学,在学校图书馆与200多名金中师生举行南粤“左联”之旅交流活动,详细介绍南粤“左联”之旅打造的背景、线路和节点的规划设计细节,并与师生们进行了近距离交流,弘扬“左联”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1

图为交流活动现场。

  在交流活动中,项目组主创规划师牛丞禹向师生介绍了开展南粤“左联”之旅工作的背景和历程,分享了很多感动的故事,并与同学们就洪灵菲、戴平万、冯铿、杜国庠、柯柏年、梅益等“左联”校友,以及他们主要作品的经典段落进行了交流,并延伸介绍了南粤古驿道和韩江的历史变迁,让交流活动变成了集文化和历史知识的生动课堂。随后,汕头市金山中学何大群老师向同学们详细讲述了洪灵菲、戴平万、冯铿、杜国庠、柯柏年、梅益个人生平和革命事迹,并分享了收集整理出的“左联”校友们在校学习生活期间的发生的小故事,赢得了学生们的阵阵掌声。

  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陈天乐同学,在认真阅读学习许瑞生副省长《“左联”文学读书笔记》后,深有感触,写下了《<沿着韩江读书>——寻味“左联”中的“金中精神”》读后感,并在现场深情并茂进行了朗读;高一林妍晞同学,在熟读粤东“左联”文人书籍后,被学长们的精神感染,写下了《我眼中的流亡——读洪灵菲校友<流亡>有感》读后感,也在现场进行了朗读。

2

3

图为同学们现场朗读读后感。

  交流活动的最后,还设置了问答环节,校长李丽丽拿出了“私藏”的今年全国“两会”纪念封和“两会”派发的铅笔等作为奖品,给答对问题的同学予以奖励。

4

5

图为汕头市金山中学李丽丽校长奖励答对问题的同学。

  最后,李丽丽校长表示,非常感谢和赞赏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处和省城乡规划研究院在挖掘“左联”历史、打造南粤“左联”之旅的辛勤工作,希望学生们继续深入研读“左联”学长、学姐的文学作品,传承“左联”精神,不断充实“金中”精神内涵,将来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为国家和民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下为陈天乐同学所写的《<沿着韩江读书>——寻味“左联”中的“金中精神”》、林妍晞同学所写的《我眼中的流亡——读洪灵菲校友<流亡>有感》读后感:

 

《沿着韩江读书》——寻味“左联”中的“金中精神”

汕头市金山中学 203班 陈天乐

  3月24日,南粤古驿道·韩江徒步节暨南粤“左联”之旅活动起步仪式上,组委会受许瑞生副省长委托,将许副省长的读书笔记《“左联”文学读书笔记》和粤东“左联”文人书籍赠给潮汕两地中学生代表。

  雨中,徒步者沿着先贤的足迹,寻找红色路线;沿岸,徒步者领略着母亲河韩江的水文化,感受古驿道和“左联”红色文化。

  这里曾是一条“红色交通线路”,革命先烈在这里留下足迹;这里有洪灵菲烈士的故居和缅怀烈士的“红棉公园”。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阅读了许瑞生学长《沿着韩江读书》一文,对韩江边的革命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沿着韩江读书》,给我们展现了一种不一样的韩江风貌,在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孕育了一批富有革命崇高理想的青年,为了自身的追求以及对国家的热爱,以文学为武器,发出自己的声音,在那个充斥着“白色恐怖”的灰暗时代,他们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抨击那个带着“民主”的华丽外表的“吃人”社会,无论是身陷囹囫,还是抛洒热血,他们,在所不辞。

  他们是从韩江走出去的文学作家,他们是“左联”的战士。而当我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一个事实让我震撼,这批潮籍“左联”作家中,大多数人竟是我的学长。他们的身上带着一个闪烁的标签——金中。

  他们,是 “金中人”。

  作为金中“硕洞校史社”的一员,在学习与研究中,我一直致力于发掘各个时代的“金中精神”,了解金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左联”中所体现出来的“金中文化”,便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令我更加亲切的是,文章的作者——许瑞生副省长,同样也是金中人。在《沿着韩江读书》以及其续文《早逝的青春》中,他表达了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字里行间他对金中的情感扑面而来。文章中谈及两位“左联”的金中校友:一位是“左联五烈士”中唯一的女成员冯铿,另一位是“左联七常委”中最年轻的成员洪灵菲。他们皆为那个时代金中最为优秀的青年。他们,希望以自己的文笔,抨击社会问题,为社会的发展构建理想的蓝图。只可惜天妒英才,冯铿被暗杀于上海国民党警备司令部,而洪灵菲则就义于南京的雨花台。他们为中国的革命,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

  冯铿烈士,从小酷爱文学,在青年时期便萌生了以“文学救国”的想法;金中的优秀毕业生洪灵菲,在学生时代,便有了崇高的革命理想,积极投身于革命运动。

  为了更加了解这两位校友,我拜读了洪灵菲校友的《流亡》,以及冯铿校友的《月下》以及了解了他们的其他作品。

  或许,受到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或许,基于青年对于美好的追求,在他们的作品之中,出现了大量抒情式的语句,以至于鲁迅先生也“批评”他们的文章有些“罗曼蒂克”,但是他们写作的题材大多是民主、革命、前线与流亡。纵然在充满血腥与残酷的现实世界,他们的内心仍不放弃对革命的理想追求,他们宣扬“爱情”“民主”“自由”和“人民的解放”。为了自己心中的“罗曼蒂克”做出了实质性的努力。而且,为了发出时代的声音,他们不惜将自己暴露于敌人的枪口之下。

  我相信,无论是当时的鲁迅,亦或是现在的人,都会对这些青年给予支持和肯定,因为作为一股新兴的力量,他们刚刚走上革命的探索道路,他们的思想是焕发着活力的,是具有潜力的。而正是一代又一代的革命青年,承载着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使命,在汪洋之中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带领我们走到今天。换句话说,中华民族能够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的振兴,亦是一代又一代革命青年的选择,这一切,基于他们内心的理想追求,而他们为之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少年强,则中国强”,便是对此最精确的阐释。

  作为粤东地区的最高学府,作为先进思想的发源地的金中,也总能响应时代的号召,通过一批又一批“先进知识青年”的输出,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贡献力量。在民族与国家最需要支持的时候,金中人,总是冲在最前线。革命的创造精神与奉献精神,是“金中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为集中的体现。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留日归来,被周总理誉为“党外的布尔什维克”的金中毕业生李春涛重新回到金中,任代理校长,在李春涛校长教育引导下,许多金中师生参加革命,当中也包括了李春涛家的其他四个兄弟,他们分别是“左联”中的革命先辈、我国翻译、外交、出版界的领导人柯柏年(原名李春蕃),革命者李春鍏,红军指挥员、烈士李春霖,我国广播事业领导人李伍(李春秋)。精神力量的强大足以影响和感召身边的人。

  然而,有革命就会有牺牲,在黑暗势力笼罩之下的中国,革命何尝是不流血的?李春涛倾尽一生,奉献于教育改革与民主革命,最终热血洒在了崎碌炮台。李春涛的堂弟李春霖,为了心中的追求,成为一名红军战士,1937年,河西走廊的一场战役,成为了他一生之中的最后一战,直至82年后的今天,烈士的事迹才被广泛传颂,亲属才得以祭拜英魂。李家,失去了两位好儿郎;金中,失去了两位可敬的校友;中国革命,失去了两位英勇的战士。他们的躯体倒下了,他们的精神却一直涌流。在他们的引领下,许多金中人加入了革命的队伍,一批批有志青年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用他们心中的烈火,照亮革命前进的方向。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金中精神,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1950年爆发朝鲜战争,跟随志愿军抗美援朝,成为了当时金中青年最大的愿望。他们热血沸腾,有的给志愿军和朝鲜政府写信,有的积极报名参军,为抗美援朝贡献一份力。金中“硕洞校史社”的同学在采访当时的副校长杨方笙的时候,提及这件事件,让他非常的激动,他还记得那些学生的名字,他的眼睛里依旧焕发着革命的激情。他时常给同学们讲李春涛、杜国庠的故事。在采访中,杨老校长也为我们讲述两位校长的故事,称其为他最敬佩的人,也希望我们下一代人,也能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金中精神”,便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的。

  走在金中的校园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闲暇之时,同学们会到春涛园里读书,到守素亭上休息。下午放学时到仲和堂里打羽毛球,或者是在昭清亭前踢毽子,过着健康美好的课余生活。当然这些校园建筑不仅是提供给学生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其背后也蕴含着深层的文化底蕴,它们分别是为了纪念和缅怀李春涛、杜国庠等几位校长。

  “金中精神”之所以具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其原因皆出于此。一直以来,人们以为文弱书生,只是一群只会幻想的柏拉图主义者,但历史证明,他们不仅仅会想,他们也会做。在革命的道路上,他们是真正的社会实践者,最终引导我们的社会走向正确的道路。

  现如今,南粤古驿道正在兴建,“左联”文化,也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之中。作为金中人,我们也将在这种优良的精神文化熏陶之下,继续将“金中精神”发扬光大。

 

我眼中的流亡——读洪灵菲校友《流亡》有感

汕头市金山中学 103班 林妍晞

  在3月24日“关爱母亲河”韩江徒步节活动中,我校79届校友、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许瑞生将自己撰写的《“左联”文学读书笔记》和粤东“左联”文学作品集赠送给我们学校。在学校图书馆,我有幸借阅到了粤东“左联”文学作品集中《洪灵菲》这本书。

  翻开手中《洪灵菲》这本小说集,《流亡》这篇小说深深吸引着我。在阅读这篇小说之前,我对这类以“革命+恋爱”为题材的小说并不是很了解,只知道它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兴起,兴起之后一直备受指责,所谓“公式化”“概念化”等缺点使得人们对它的研究和解读一直处于一种被遮蔽的状态。而洪灵菲的《流亡》正发表于这个时期。

  《流亡》写的是K大学毕业生、M党部的重要职员沈之菲因M党的一场变故,躲避追捕,选择流亡的一段人生经历。故事开端于一个没有星也没有月,下着丝丝细雨的晚上,主人公沈之菲与恋人黄曼曼藏匿在租放着棺材的古屋里。四周弥漫着死尸的气味,沈之菲丝毫不畏惧,并对心爱的恋人深情告白。在这浪漫的言语中,他似乎淡忘了流亡可能被捕的事实,保持着一种青春的激情与知识分子的小资情调。由于担心被捕,沈之菲连同黄曼曼逃往H港。途中他们的同伴讨论的并不是革命和国家大事,只是青年人的话题——恋爱,此时的他们似乎没有太多的革命激情与壮志。后来,沈之菲被迫与黄曼曼分开,孤身流亡。在流亡的过程中,他褪去小资产阶级的浪漫,渐渐懂得了生的困难,对黄曼曼的爱与思念,支撑着他坚持革命。在与黄曼曼的信件来往中,沈之菲不断地倾诉自己的痛苦,也不忘劝说她一起革命,而黄曼曼也不断地鼓励他,在写给他的信中提到:“家于我何有?国于我何有?社会于我何有?我爱的唯有我的革命事业和我的哥哥!”终于,沈之菲怀着革命的热血与爱人的共同信念,再次离开家庭,再次走上他的流亡之路。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流亡》是一篇青春成长小说。洪灵菲将全文的重点放置在沈之菲流亡过程中的心理成长。流亡对沈之菲来说,不仅是认识革命的一种过程,更多的是丰富人生阅历,走向成熟的过程。在小说描写中,流亡中的沈之菲由一名年轻气盛的青年学生成长为历经人间冷暖、信念坚定的革命战士,完成了自我的青春成长与人生蜕变,终于从幼稚走向成熟。

  当我沉浸在主人公四处奔波流亡的紧张氛围中时,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作者洪灵菲,也引起了我的注意。在此之前,我就曾听社团老师说过洪灵菲是我们的校友。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他,我翻阅了不少的资料,这才知道,他的一生十分波折。1918年,洪灵菲考上金中,并于1922年以优异成绩从金中毕业。在金中学习期间,洪灵菲接受了校长李春涛及进步师长的新思想、新文化的教育和引导,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新潮》《新生活》等进步刊物……他萌生了对民主自由的向往,并由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用手中的笔进行创作,在思想方面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白色恐怖”让他不得不开始流亡之旅,短短的4个月时间里,他从广州到香港,从香港回汕头,然后是新加坡、暹罗(今泰国)……他东西奔走,在香港被拘捕过,在新加坡栈房挨过饿,在湄南河上漂泊……饱尝辛酸苦楚,但他的爱国热情和忠于党的革命精神丝毫未减。1927年他结束了流亡之旅,回到党组织的怀抱。小说《流亡》的人物与故事情节与他这个时期经历极为相似,在阅读小说的同时我们仿佛参与了他的“流亡”生涯。

  洪灵菲作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领导核心之一,积极参与并发展壮大左翼文化的运动,仅仅从1927年冬至1930年春,他就写出了近200万字的文章,其中包括了《流亡》。他的文学成就与他爱国心和对革命的追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文学在那一时期迅速发展正是因为有了一批“洪灵菲们”的努力。可这样一颗冉冉升起的星散发出的耀光,刺痛了国民党的眼睛,洪灵菲也难逃厄运。因为叛徒的出卖,他在1933年7月被捕,次年中秋节前后,他被国民党秘密杀害。

  若说《流亡》为洪灵菲的自传体小说,也并不夸张。从洪灵菲的革命经历来看,我们不难想象他对革命的热衷和祖国的热爱,而这些都反映在了他的作品之中。反过来说,他的作品反映了他的人生,他的思想,他的经历。对于这样一位优秀的作家,我缅怀他的生平经历,更为他是我的校友、我的师兄而自豪!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刊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江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