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头巷尾汲取创作养分 山背村农房改造示范项目随笔
2018-05-24 下午 02:23   作者:省“三师”专业志愿者 杜黎宏   
分享

  离开镇隆八坊村体育赛事的主会场,凭着几十年田野调查的经验,独自一人穿街走巷,只为了寻找山背村农房改造和绿道铺设的本土化设计依据。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当地农房大部分都是结构、砖体外露,甚至连内墙都没有批荡。听村里人说,许多家庭为了建一幢小楼,三代人倾囊而出,时常还会四处借债。尽管如此,却仍然追求楼层高、面积大、层数多,只因为不甘心落后于人。久而久之,形成了村里毛坯小楼林立的景象。

1

村里的毛坯小楼。

  如何能够引导村民理性地对待居住空间的宜居设置,以及关注户外环境和公众设施的考量?如何从内在的人文心理层面满足居者对建筑外观的需求,从而树立一个让村民愿意仿效的示范样板?几天来,省“三师”专业志愿者们一直在思考这两个问题。

  镇隆八坊村是茂名难得的古村落遗存保护比较完整的村子,拥有十三间书院,以及不少的宅院。走进李姓菁莪大屋,与两位老人家愉快地唠起了家常,听他们讲述儿时在门前玩耍的情景、在堂屋廊井中生活起居的记忆,一边听、一边梳理着建筑元素与当地原住民心理感受的对应关系。

2

菁莪大屋的老人。

  门,在中国人的文化认知中和“脸面”是密切相关的,门面的称谓就是最好的佐证。门斗、门簪、门钹、门钉、门限、门枕……各种构筑和装饰无不显示出人们对大门的注重,可以说是“面子”文化在建筑上的典型反映。如此来看,对门的处理可以说是农房改造中的重头戏,不但在功能上要满足农户遮阳避雨、乘凉晾晒的需要,适当强化门斗视觉感受、留出楹联贴挂的位置更是对村民心理需求的尊重。

  另外,“有瓦遮头”是百姓对居住最基本的要求,传统建筑檐口和坡屋顶恰恰在形态上给人以“有头有顶”的感受,而“方盒子”则完全失去了“头”和“顶”。所以,改造中对“头顶”的营造同样是对居者心理需求的考量。

  不知不觉,在与村民交谈的过程中,“门面”和“头顶”成为了对农房改造的两个关注点。“有头有脸”,不也正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朴实想法吗?

  与两位热情的老人道别,走出大门口的时候,被地面的青砖铺设方式吸引了:侧砖收边,平砖错缝顺铺,稳固、美观。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绿道铺设方案在传统民居中又找到了可以借鉴的灵感。

3

老宅的青砖铺地。

4

绿道的铺设。

  农房改造的集结铃声已经响起,带着浓浓的乡愁之情、以及源自老宅人家给予的启示,我信心满满地加入到由专业志愿者、建筑专业师生和工匠们组成的乡村振兴服务团队的行动之中。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刊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彭剑波 李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