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大体育”格局,在深度改革中加快体育强省建设 专访省体育局王禹平局长
2018-03-20 下午 05:00   作者:王禹平、祁方   
分享

1

  正值2018年全国两会,党在社会各条战线上继续大刀阔斧地践行着新时代的改革蓝图。在体育方面,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要把体育事业放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上,以“大体育”的眼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全民健身,让群众共享成果。国家体育总局苟仲文同志近日也提出: 体育改革突出“开放”,走出圈子、走向社会。

  广东体育一直是中国体育的风向标和先锋队,作为广东体育事业“掌舵者”的王禹平同志对于广东体育的今天和明天有着怎样的思考呢,带着这个大问题,南粤古驿道网专访了王禹平局长,以下是专访实录:

2

  南粤古驿道网:

  王局长,您好。感谢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接受我们的专访。作为省户外运动协会的官网、以及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的重要宣传阵地,我们长期以来得到您的指导和支持,深表谢意。您是广东体育局的“元老”,为广东体育事业的发展鞠躬尽瘁了20多个春秋,一直致力于广东体育事业的深度思考和锐意改革。如今,2018年全国两会又对体育事业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新的要求,任重而道远。能否请您谈谈,广东体育这两年有着怎样的规划和推进。

  王禹平局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体育总局的关心支持下,我省体育系统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和“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目标,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做了大量打基础、保当期、利长远的工作。一是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积极推进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扩容提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率和利用率逐步提高;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赛事,人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热情高涨,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不断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各级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建设稳步推进,国民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步入常态化。二是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增强。圆满完成第十三届全运会参赛任务,我省代表团获得63枚金牌、154枚奖牌,金牌总数位居全国第一,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此外,我省职业体育足球、篮球、高尔夫、马术、拳击等项目在国内外职业赛事中备受瞩目,成绩突出。苏炳添、冯珊珊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勇攀竞技体育高峰,在国际舞台上为国争光、为省添彩,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战绩。三是体育产业不断壮大。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职业联赛、职业俱乐部的作用,刺激和带动了大量相关体育消费,马拉松、健身、体育旅游等体育健身休闲方式深受群众喜爱,有效带动相关体育消费市场的繁荣。四是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不断深化青少年竞赛改革工作,研究省运会及年度竞赛政策,出台青少年竞赛管理办法。积极完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新周期我省共有32所体校被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占全国的8.6%),其中重点基地10所。五是深入推进足球改革。出台《广东省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7-2050年)》《广东省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年)》,统筹推进我省足球改革发展工作。广州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了足协与体育局脱钩,被誉为中国足球改革的先锋。六是体育对外交流更加活跃。成功举办金砖国家运动会,对金砖国家体育合作和人文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发来贺信,对运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加强“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合作,成功举办中俄体育合作会议、中俄青少年运动会,精心组织国际奥林匹克青年营,并积极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参加。务实推动粤港、粤澳合作项目,做好港澳地区体育界的团结和联络工作。

3

  南粤古驿道网:

  听了您“如数家珍”的介绍,让我们对您和广东体育人的“厚积薄发”式的理念肃然起敬,对广东体育的未来充满期待。近段,习近平同志对于体育事业的讲话表明了国家层面对体育的重视和期望、苟仲文同志针对体育改革又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那么能否请您谈谈,广东体育对此又有着怎样的思考和措施。

  王禹平局长:

  今后五年,是广东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时期,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身处“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体育事业面临着严峻形势与神圣使命,全省体育系统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工作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格局中的重要意义,提高站位,打开视野,切实发挥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一,时代变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不变。这个方面主要有四点:一是以落实足球场地空间规划等设施建设为抓手,推进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之间的矛盾是我们当前工作中面临的首要矛盾。做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十三五”期间,我省规划建设3000块足球场地(其中校园足球场地2000块、社会足球场地1000块);二是以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为抓手,促进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扩容提质。我们将继续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开放,做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并进一步延长开放时间,提高开放质量;三是以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继续组织好足球、篮球等赛事,体育节、全民健身日、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等品牌活动。通过赛事活动,丰富体育文化生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使广大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获得感、幸福感;四是以承办重大体育赛事为抓手,推动体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同发展。通过省运会、省体育大会、亚青赛等重大体育赛事的申办和承办工作,充分发挥体育赛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助力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

  第二,政策变化,竞技体育为国争光的核心不变。一是大胆改革训练体制机制。创新建立扁平化、专业化的训练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益;二是创新训练组织模式。根据当前项目的发展实际及资源存量,以有利于推动项目良性发展为基本原则,进行项目分组改革,促进项目、队伍内的良性竞争;三是坚持和完善举省一致、省市联动的备战模式。发挥地市资源丰富、人才根基深厚、发展传统良好的特点,研究探索省市联合办队,夯实人才基础,促进良性竞争;四是完善项目训练备战的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基础大项的训练管理机制、人力资源配置机制、激励约束机制、考核评估机制、能上能下的教练员、运动员进出机制、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等。五是重视人才兴粤战略、加强科技助力。重视发掘、培养、引进各类高水平人才和后备力量,加强科研攻关及复合型团队建设,提高重点大项的创新驱动能力。

  第三,形势变化,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的决心不变。2018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建设更多居民身边的公共活动场所,新建社区体育公园100个。增强竞技体育实力,办好2018年省运会,培育壮大体育产业,加快建设体育强省”,对体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资金紧、任务重的新形势,我们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好各类政策,争取更多投入,调动发挥各方力量,保质保量做好各项工作。

4

  南粤古驿道网:

  正如您说的那样: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矢志加快推进体育强省建设。我们相信,在党的精神指引下,在您们的努力下,广东体育事业必将迎来新的局面。那么,对于广东体育新名片、以及文体结合新品牌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今年您有着怎样的运筹帷幄,能否请您简要谈谈。

  王禹平局长: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已形成独有的办赛模式和经验,在体育健身、历史文化推广、特色传统教育、精准扶贫、乡村建设、产业旅游、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今年我们结合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将以赛事组织推动农村健身、乡村建设为重点,选取9个典型村落开展系列比赛,增加每站赛事专用口号、加大宣传推介方式,突出“一站一特色”,在赛事中采取丰富、多样化的展示方式讲述广东故事,与省政府全年对11条700公里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的活化打造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综合效益,助推乡村振兴。

  一是通过体育赛事带动乡村振兴。以赛事为抓手,结合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宏伟战略”,以“红色文化”为主题,选取广州、韶关、湛江、汕头、河源、惠州、茂名、肇庆、梅州等9个古驿道,古村落,古码头,古城区开展定向大赛,串联起沿线的贫困村落及“文化散点”,赋予相应时代发展意义,讲好故事,古为今用,以道兴村、助推振兴乡村,为公众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充分发挥全民健身、休闲旅游、精准扶贫脱贫、文化传承及文物和古建筑活化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等多元效益,共享赛事成果,带动体育产业发展,实现古驿道保护利用的多赢。

  二是团结发挥行业协会作用。2018年赛事组织在省体育局相关职能部门的统筹下,由广东省户外运动协会牵头运作竞赛,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利用互联网新媒体传播优势,广泛宣传、团结、发动更多户外运动爱好者,参与到大赛当中。将长距离古驿道与连接市县的古驿道有机结合,广泛开展徒步、自行车等体育赛事,把多种户外运动项目加入本系列赛事中,丰富、接纳更多的不同年龄和户外爱好者加入本系列赛事,了解古驿道,促进古驿道的活化利用。

  三是赛事举办突出“一站一特色”。每站提出有针对性的口号,让古驿道焕发新生机、新活力。联合省住建等部门扎实开展古驿道示范段的修复、修缮工作,完善古驿道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创新古驿道特色,使古驿道特点更具有新时代意义。通过挖掘、整理具有地方文化和地域特点的文化资源,同时宣传展示古驿道及古驿道所在地区未来发展规划,吸引更多投资者和旅游者,实现整合和彰显,渐成特色,促进区域经济文化发展。

  四是完善赛事相关赛制。增加比赛激烈性、专业性、观赏性。赛事的影响力,除取决于参与人群的广泛性,观众数量外,更取决于比赛的激烈程度和专业程度。因此,明年赛事将采用分站赛积分制。各分站赛命名,除用所在地名命名各站之外,还将加入数字命名的前缀,体现赛事系列性,即“第一站+地名”、“第二站+地名”,运动员在每站的排名,将采用积分制,最终根据积分排名参加总决赛。

  五是深度活化开发利用南粤古驿道。深入挖掘古驿道相关历史资源,进一步发掘梳理古驿道沿线历史资源、相关历史人物故事。持续培育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品牌形象,办好南粤古驿道文化创意大赛,丰富“艺道游学”组织形式,推动古驿道音乐活化利用等。策划南粤古驿道主题旅游产品,形成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标识系统,适时推出配套旅游线路和产品,打造红色旅游活动等。合力改善沿线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古驿道沿线特色农业景观,扶持当地培育特色农产品,通过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农村连片整治、农村危房改造等工作持续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古驿道科普教育基地建设,针对青少年开发古驿道研学产品和假期实践活动等。

  六是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新媒体。鉴于传统媒体诸多限制、互联网新媒体的优势崛起,网络直播平台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不可忽视。2017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最后两分站赛事实况采用网络直播平台同步直播报道,最后两分站单站赛事直播平台浏览人数就超过100万人次,再加上文创大赛、艺道游学等直播平台,总共浏览数量超过200万人次。因此,研究提高定向大赛拍摄水平,联合相关合作网络直播平台,明确官方指定媒体的职责,发挥互联网新媒体优势,最大可能宣传报道古驿道赛事实况。

5

  南粤古驿道网:

  您认为:精准扶贫是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很重要的目的,要以赛事为抓手,做好示范带动效应。同时积极贯彻习总书记的“要把体育事业放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上”的重要指示,以“大体育”的眼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您很扼要地阐明了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的深刻民生价值和社会意义,那么据此延伸出去,您针对广东体育走向社会、推动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又有着怎样的思考,能否请您说说。

  王禹平局长:

  全民健身的融合发展是时代大趋势,我们将紧紧围绕“体育+”和“+体育”的工作思路,发挥集成作用,向社会提供更多服务,满足广大群众多样化的健身需求,不断完善“政府指导、社会支持、百姓参与”的“大群体”工作格局。发挥体育与各领域融合的综合效益,切实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更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一是不折不扣完成民生实事要求。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建社区体育公园100个”的工作任务,并将“完善全民健身活动设施”列为我省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我们今年将重点投入欠发达地区场地建设工作,弥补欠发达地区建设场地设施资源不足的短板,全力保障民生实事工作100%的落实和完成,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二是继续大力建设“六边”工程。健全群众身边的健身组织,增强基层体育部门和社会组织建设;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场馆设施建设开放和扩容提质;丰富群众身边的体育活动,就是要继续发展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武术、龙舟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支持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赛事,就是要继续组织好足球、篮球联赛,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马拉松、徒步、骑行等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加强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指导,就是要完善县级以上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服务功能,建立慢病运动处方库和智能软件管理系统,开展体质测定服务和科学健身知识讲座,组织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骨干到农村、社区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扶贫服务活动等。三是响应总局号召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三级联创”就是省里创体育强省,市里创国家运动健康城市,县里创全国全民健身模范县。通过这个抓手,把省内各方面的资源动员起来去推动和服务全民健身,真正体现“大体育”观,形成抓全民健身的强大合力。四是继续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要在政府保基本的同时,适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推动全民健身,发挥集成作用,满足广大群众多样化的健身需求。对于已经改造完成、投入使用的项目,我们要敞开大门,积极支持、扶持他们依法依规建设、开放,这是对政府投资体育的巨大支持和补充,受益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五是培育壮大体育产业,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作贡献。采取措施主要有:继续健全完善体育产业政策,做实做好体育产业统计工作,认真开展体育产业专项调查等。积极扶持各类体育产业发展,从而实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宣传体育事业、促进城市发展的多赢局面。积极推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体育+”和“+体育”,拓展体育新业态,推动体育与健康、旅游、传媒、科技等相关业态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体育彩票高质量新发展,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交流等。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积极推进大湾区体育交流,携手港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产业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刊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江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