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驿道研究中心成果展示(4):古时广州城北官道——“大官路”
2018-02-18 上午 10:12   作者: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 孙海刚   
分享

从化1

1850年广州府城北一带军事地图

       上图是一张大约绘制于清末1850年的广州府城北一带军事地图,图上内容虽以介绍“贼兵”(“贼”推断是当时广州城北石井、萧岗一带以升平社学为首的团练自发武装抗英者)在广州城北的分布与往来情况为主,但也清晰地展示了当时广州城北部一带的山形地貌情况。图中部分道路着橘黄色,河流水系以墨点表示,白云山绘于图右,有四条山路可以通达,另外桥梁、码头等在图上均有表现。其中尤其引人注意的是,该地图上明确地绘制并标注出了“大官路”“上官路”“官路”(图中红框所示)等几处道路名称。下面就对广州城北“大官路”的历史与现今遗存作简要探析。

       一、“大官路”:古时广州城北官道

       所谓“大官路”“上官路”“官路”,皆为道路的俗称,统称作 “大官路”,顾名思义就是古时官员所行之路,也即官道,类似于今天的国道,是由朝廷官府按统一标准修建的全国道路系统,主要用于中央政府与地方的各种政务、经济、军事等公文信息传递、物资运输、军队后勤补给和官员出差、调任与巡视等。“大官路”这条官道联系了广州与花都、从化,是古代官员来往广州所走陆路的一条专用驿道,也是古时举人上京赴考和南来北往的富商官贵的必经之路。

       二、“大官路”南达广州,北接花县、从化

2

清代康熙年间《番禺县舆图》中广州城北官道

3

清末广州城北军事地图所示官道

       通过上面几张清末广州城北地图,可以较为清晰地勾勒出古时广州城北“大官路”的大致走向,基本呈西南—东北向,其南端起始于省城广州的大北门,之后沿着白云山西麓,往东北方向蜿蜒纵伸,先后经过了流花桥、三元里、佛岭圩(今广州白云区萧岗一带)等地,之后分成两路,一路继续呈东北走向,经石湖、太和、钟落潭、湴湖、黎塘到达从化;另一路则转向西北,经过官桥、石马、江村等地后至花县(今广州花都)。两路沿途均设有多处官桥、渡头、驿站、驿铺、驿亭等,因而“大官路”成为古时广州城北沟通花县、从化的最主要的通衢大道。

       “大官路”的大部分路段基本与今天广州境内的G105国道、S114省道公路线路相吻合。只是昔日熙攘繁忙的“大官路”今多已被现代公路覆盖。位于广州白云区太和镇东北方向的朝亮北路,其中一段南起文蔚庄、北至金盆村,长约3公里,其前身即为古代“大官路”的一部分。现已成为一条沥青路面的普通市政道路,但大官路名还一直沿用至今。

4

依据清末广州府城北军事地图推测绘制的“大官路”路线图

       三、“官路桥”——五龙岗村石桥

       五龙岗村石桥,又名“官路桥”,坐落在广州白云区钟落潭镇五龙岗村的土碑坑上,是古时“大官路”上的一处必经之桥,属于“大官路”相关的历史古迹。该石桥旁边曾建有一处茶亭,是当年官宦车马小憩之处,可惜现已不存。石桥始建年代待考,呈东西走向,为三孔平梁石桥,花岗岩石砌筑。石桥长约21米,宽约2米。桥面分三段,每段长7米左右,并排铺有5块花岗岩石梁,其中两块外侧的石梁均用铁码固定在桥墩上。石桥中间立有两个石桥墩,两墩相距约5米多,迎水处砌成分水尖状,以减少河流的冲击力。该桥现保存尚好,仍为当地村民过坑农耕之通道。

5

6

五龙岗村石桥

       四、“大官路”古驿亭——风雨听松亭

       风雨听松亭位于广州白云区江高镇茅山村西北茶亭北的田野中,建于民国年间,其地理位置上通花都,下至广州,处于南北交通要处,是“大官路”古官道相关的一处历史遗存,现为白云区登记文物保护单位。根据亭内碑记的记载,该亭是由当地茅山村民发起,由江高镇、江村镇等周边乡镇及旅居东南亚的乡侨等人士捐资建成。风雨听松亭坐西北朝东南,平面长方形,面积约60平方米,红砖柱墙,木结构屋顶。该亭分为前座与后座,呈“凸”字形布局。前座为亭,歇山顶、平脊、碌灰筒瓦。前檐两砖柱相距约10米,并有两根粗钢筋辅助支撑,亭中立有4根砖柱,屋顶金字架架有十二檩。后座为平房,面阔约12米,有左右两间小屋,后面各建有一间厕所。

7

风雨听松亭

       风雨听松亭的兴建为当时往来广州、高塘、花都一带驿道上的过路行人带来了很大便利,也为过往官员商贾邮差等提供了一处遮阳避雨、途中小憩之所。该亭虽已年久失修略有破损,但基本保存较好。

       亭中有石碑三块,其中一块石碑刻有碑记《茅山桥眼筹建风雨听松亭成立碑记》,记录了当时修筑风雨听松亭的缘起、名字的由来等故事,石碑碑记如下:

 

《茅山桥眼筹建风雨听松亭成立碑记》

       窃维禺北高塘一带本为辐辏之通衢,亦属往来之孔道,苟无休息场所,何处停骖?况夏热施茗,无须望梅,使鱼贯长途之倦客,劳惫就地之归农无不裨益。深感各慈善家慷慨捐资,热诚乐助,使大厦木能支众,擎泰山易举,集腋成裘,共谋一劳永逸。诸君子创其苦困而后人收其乐果。今赖结构小亭,正堪驻足,此都人士所以筹建斯亭,愿以避风雨息游鞭,非徒只利行人者也。兹者鸠工,既庀鸿构,聿新颜其名曰“听松”,志不忘夫也!亭名“听松”,本何足志?所堪志者,全赖此都人士协同赞助,经之、营之,克底于成,使吾与二三知己,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都人士之赐也。是又焉可不志斯亭也。因陋就简,聊避风雨,虽不能与亭添注易楼,配思韩斋,媲无邪堂邻有德相提并论,但时当炎夏,苦道途之仆仆,听松风之素素披襟,以当真堪解愠。是以过此地者,每令人乐而不思蜀,流连而不置也。是以立碑纪念,后世流芳,刻石歌功,永垂不朽,爰此笔而为之记。

       发起人芳名列左。

8

《茅山桥眼筹建风雨听松亭成立碑记》石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刊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彭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