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古驿道网专访林伦伦教授
2017-11-22 下午 02:38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   
分享

林伦伦1

林伦伦教授(图片来源于网络)

       林伦伦,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文化学者,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二级教授,原汕头大学副校长、韩山师范学院校长。林伦伦教授学长年研究潮汕方言与潮汕文化,学术成果丰硕,有30多部专著及逾百篇论文问世。

       在2017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汕头站、潮州站举办之际,南粤古驿道网专访了林伦伦教授,以下是专访实录:

 

       南粤古驿道网:林教授,您好。您多年来从事潮学研究,特别是近期对整理潮汕方言词语、编写潮音字典和词典下功夫尤深。请您谈谈为什么会在卸任韩山师范学院院长之后,选择这一研究方向呢。

林伦伦2

林伦林著作《潮州音字典》(图片来源于网络)

       林教授:哦哦,这和你们考察和建设古驿道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就是想发掘潮汕方言里保存的古代汉语的成分,把这些考释出来,写成科普的文章,发表在我的“林伦伦方言茶话”微信公众号上,以后再集腋成裘,编成字典、词典。目的就是要让群众知道自己所说的方言及其所承载的文化的重要价值,提升大家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南粤古驿道网:“侨批”是从樟林古港、后来汕头埠的码头抵达的,估计影响的范围和作用有多大,请您谈谈。

林伦伦3

侨批

       林教授:侨批的作用太大了,我国申请记忆遗产,粤东潮人和客家人的侨批占了绝大部分,有十多万封之多。无论是明清时代的樟林古港,还是1860年汕头开埠以后的汕头港,都是粤东、闽西南、赣南人民出海谋生的主要港口。换句话说,樟林古港和汕头港,都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港口。没有这两个港口,也就没有几百万的中国人的“下南洋”,也就没有今天在国外和境外的数千万客家人和潮人。而这些客家人和潮人,都为所在国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中国侨乡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20万封的侨批就是活生生的证明。侨批是粤东人民的生命线,潮汕侨乡从清朝到20世纪中期,从海外源源不断进入粤东的侨批,带来了一批又一批的钱财,一次又一次给粤东人民注入了充足的血液。潮汕俗语说“番畔钱银唐山福”,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尤其是在粤东地区遭遇风灾或者水灾的时候,侨批就更是救命的血液了。其次、侨批还是潮人诚信精神的物化证明。潮人漂洋过海到海外谋生,往家里寄钱只靠批局和水脚的来往输送,没有契约,没有合同,只有寥寥数句的留言,靠的就是互相信任的诚信精神。这是潮商、客商,乃至整个潮、客族群最可宝贵的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南粤古驿道网:您之前专门撰文《古驿道是条精准扶贫的金线》,许多人在写文章时都引用您这一名句,能否请您谈谈古驿道和精准扶贫之间如何有效地结合。

       林教授:这是我对古驿道考察和建设的深刻体会。这两年来,我参与了自己家乡的古驿道考察和建设的一些规划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古驿道其实就是昔日的官道,它既是农业经济社会交通的主干道,也是各地经济发展的输血管。昔日的驿道及其周边地带,通常都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曾经阔过”。只是由于时间的迁移和交通干道的变迁,这些地方已经辉煌不再,但昔日的风貌仍可寻绎。我们今天考察古驿道,就是要寻找这条曾经辉煌的道路,把周边的名胜古迹和自然生态结合起来,重新规划、建设好,一可让群众,尤其是青少年,重新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文化积淀,二可为该村镇今天的经济发展寻找出路,为该地区的精准扶贫、为美丽乡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南粤古驿道网:2017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选址汕头和潮州,意在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文化传承、振兴地方经济。请您讲讲,对赛前和赛后有什么期待。

林伦伦4

参赛选手奔跑在潮州钱塘古村千年宋桥上

       林教授:我对这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都比较熟悉。樟林古港、汕头港是粤东乃至闽西南、赣南地区人民出国的必经港口。而韩江,则是农业经济时代粤东的水路交通运输的生命线。粤东的客、闽两个族群就在韩江两岸繁衍生息,创造了闻名世界的客家文化和潮人文化。而饶平的古驿道,则是粤东陆地交通官道,从平民百姓到守边的军队,都要从这条古驿道走过。今天我们采用青年人喜欢的体育或活动的形式重走这些饱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的道路,可以让大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增加文化自信,又可以为这些地区的名胜古迹和良好的自然生态做活生生的广告。我们期待通过这次活动的广泛影响,把这些地区的美丽的传统村落重新恢复、建设好,成为一个又一个的农业生态特色小镇,成为城里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如果能达到这个效果,不要说脱贫,就是奔康也是不成问题的。所以,我希望这次活动之后,各地党委和政府能抓住机遇,继续带领群众,把古驿道沿途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写好古驿道建设,也就是美丽乡村建设这篇大文章。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刊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彭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