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视野下的岭南民居之二:广府民居(上) 岭南建筑在大湾区(4)
2021-03-03 下午 02:00   作者:王河   
分享

  编者按: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与乡村,岭南建筑既是外在的载体,也是灵魂。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较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源远流长。岭南建筑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富含岭南文化的精髓。千百年来,岭南建筑经过历代建筑匠师的辛勤劳动,充分利用了岭南的自然资源,结合老百姓的生活特点,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建筑艺术,在中国建筑之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正承载着新时代的重要使命。三地的历史、民俗、语言以及建筑风格同根同源,如何在历史中溯源岭南建筑的源头,呼吁更多的有志之士挖掘、抢救、复活珍贵的历史文化与建筑;又在新时代中迸发岭南建筑及设计的灵感与创新因子,用岭南工匠精神“智造”湾区,让建筑当随时代成为新的思考。

  有鉴于此,南粤古驿道网邀请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南粤工匠、南粤古驿道网特约撰稿人王河博导共同推出《岭南建筑在大湾区》系列,尝试通过众多学术话题的碰撞与探讨、不同设计案列的剖析与畅想,漫谈岭南建筑悠长的历史、全新的活力。

  本期将探寻湾区视野下的岭南民居之广府民居(上)。

 

 

  “广府”既是一个历史地理的范畴,也是一个社会文化范畴。在客家学研究的开拓者罗香林教授提出“民系”的概念之后,“广府”一词也被用于称呼岭南地区使用粤方言的汉民系。在长时期的移民和开发过程中,广东在唐至元间逐渐形成了广府、客家、福佬三大汉民系,这是不同时代、不同境遇下的南迁汉人用不同方言和文化建构自己汉人身份的结果。文化是民系认同的标志,三种民系使用不同的方言,也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类型。其中广府系定型于唐宋,使用粤方言(也称广府话、白话)。广府系主要分布于河谷平原、三角洲平原、山地丘陵以及河口近岸、海湾等多种地形,地域上联成一片,呈地带性和板块性或两者相结合分布,此即广义的“广府”或“广府地区”的地理范围。粤方言区又可分为广府、高廉、罗广、四邑四个片区,其中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当属广府片,分布在今广州、佛山、肇庆、东莞、中山、珠海、深圳、清远、云浮、龙门、云浮等县市;还包括香港和澳门和韶关的局部,此即狭义的“广府”或“广府片”的地理范围,也是文化地理中界定的粤中广府文化区的大致范围。

  岭南民居体系作为中华民居体系中的一个特色分支,几十年来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细致的研究,其中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陆元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即对广东民居进行调查,于1986年结集出版的研究成果《广东民居》是较早、较全面的广东民居研究成果[1],该书对岭南村镇布局和各种不同民居建筑形式的特点、空间组织营造方式、装饰手法及通风、降温、防潮、隔热等做法做了分析,并附有大量的调查研究图例,是后来者研究岭南民居的一本非常重要的参考专著。在陆元鼎、魏彦钧的《广东民居》的基础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陆琦结合后来的研究成果,于2008年编著出版中国民居建筑丛书的《广东民居》,补充和丰富了不少的研究内容。[2]这两本《广东民居》是现今学者研究岭南民居的重要参考资料,本章对岭南民居体系的研究主要综合参考了陆元鼎、魏彦钧的《广东民居》和陆琦的《广东民居》。

  一、广府民系的传统聚落形态特点

  从宏观的聚落整体形态而言,广府传统聚落大多齐整规则、巷道横平竖直犹如棋盘,体现强烈的统一规划和人为控制;从中观的聚落巷道结构而言,广府传统聚落以“梳式布局”模式为基型,在民居朝向基本一致的前提下,以一条平行于民居面宽方向的横巷为主巷,通常主巷位于整个聚落的前方(有时扩大为晒谷坪),以与主巷垂直的数条纵巷为支巷来连接各栋民居的主入口,横巷犹如梳把,纵巷犹如梳齿。当纵巷的长度过大,为了方便横向联系,会在纵巷的一定深度位置上增加几条横巷,但相比之下,纵巷的数量仍远胜于横巷,聚落的交通主要依赖于纵巷。横巷前有与聚落总面宽一致的月塘,接纳并储存从各条纵巷排来的雨水。

  广府聚落中民宅的模块性理念更强,大多数民宅的朝向,平面格局,空间处理甚至立面和细部设计都体现惊人的一致性,单从建筑规模难以体现富户与贫户的财产差异。同时祠堂与民宅的等级差异鲜明:紧邻横巷的第一排房屋多为祠堂,它们向横巷直接开大门;所有民宅只能由两厢朝向纵巷开门,形成典型的侧入式格局。

  由于聚落财富多以公有财产的形式累积起来,所以除了在祠堂等公共建筑上的投入较大,广府聚落的巷道、广场等公共空间的建设也显得比湘赣系更有经济保障且更具规划性。一般聚落前沿都有大面积水塘,稍稍富裕的宗族都会以砖石铺装巷道地面,距离封建统治中心较远的聚落只要稍有财力也会建立碉楼、村围、护村河作为公共防御体系。

  由于广东地处南疆,古代中央政府的控制较弱,使得平民宗族的发展有比江西更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同时作为较长时期内中国唯一进行对外贸易的口岸,走私活动促成的宗族上层与官吏的勾结,大量经商致富的宗族成员买官捐爵,不断扩大了平民宗族在地方行政事务上的干预能力。另外。在抢夺包括沙田在内的各种生产、生活资源的激烈斗争中,必须要依靠整个宗族的力量才可能取胜,就更促使宗族凝聚力的强化。为了壮大力量,广府民系中同姓不同宗者,有采取“虚立名号,联宗通谱,建立共同的宗祧关系”的作法;更甚者,一些居住相邻近的“寒姓单家,也以抽签、占卜方式来确定共同的姓氏,并且虚拟共同的祖先,合同组成一宗族”。它反映出广东基层社会普遍的宗族化趋势。所以,自宋代以后,中国汉族居住区的宗族聚居现象“南盛于北”。如果以省为单位进行具体的比较,则有“愈南愈盛,愈北愈衰”的趋势。

  宗族的影响投射到聚落建设层面表现为,宗族经济实力越强大,越强调族权,则祠堂数量越多,公共环境的建设质量越好,聚落规划的目标会更明确统一、实施管理也越有保障,聚落形态就越规整。所以这是广府民居划整为一、“梳式布居”的模式特色的人文背景。

  广府民系生活在明清商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岭南地区温暖湿润的气候以及三角洲地区肥沃的土壤适宜多种经济作物的生长,宋、元以后伴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自唐代以来部分地区“民罕著本”的现象在岭南扩大化,许多农户为追求较高的经济收益而成为种植经济作物或经济作物加工生的专业户。社会分工的扩大使得商品交换的范围扩大,社会经济也进一步商品化。清初的海禁政策使得广州一度成为唯一获准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广府民系由于“得风气之先”,较早的接纳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意识,“重商”意识萌芽终于走向成熟。明清时期,作为广府民系文化核心区的珠三角地区,由于商品经济的作用,大家庭普遍解体,形成儿子成年即分家,分家必另立门户的习俗,核心家庭成为社会的基层细胞。“三间两廊”这种小规模的居住模式也因适宜于小家庭的居住要求而被广泛应用。致富后的乡绅更愿意在乡镇城市置业享受热闹的市井生活,而不愿把钱花在乡舍的扩建上,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民宅单元的统一和聚落规划的齐整。

  由于临海,广府系聚落喜欢近山选址:一方面是可以少占耕地,另一方面也是便于因势利导排雨排洪。在坡地建村房屋总是平行于等高线布置的,排水沟也总是结合巷道设置的,对于相同形状相同面积的聚落而言,垂直于等高线的纵巷数量越多,密度越大,越利于分流排水;反之以横巷为主组织交通则使排水路线加长且流速减缓。所以广府聚落采用以纵巷为主的梳式布局体现了对地域气候的适应性。比如广府园林为了避免暴雨急泻可能带来的洪涝灾害,理水讲究规则几何形水池,平直池壁,深池广树,都是为了在短时间内能容纳更多的雨水。

  广府文化的核心区是珠三角地区,水网密集,可耕地比例和聚落建设用地规模都相对紧张。聚落布置越规整越节省建设用地,严谨的梳式布局恰恰迎合了这种需要。明中期后,广府地区由于剧烈的人地矛盾开始。“向海要田”,沙田整治和基塘种植(桑基鱼塘、果基鱼塘)的经验进一步加深了人们采用规则化的路网系统控制聚落形态的意识,“梳式布局”得以巩固和发展。[3]

  笔者在参与设计的广州“增城莲塘春色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就对上莲塘村、下莲塘村、温山吓村三个自然村庄进行了现场勘察。莲塘半岛山、水、田园、江岸、村居,构成了一幅天然图画,三个村庄掩映在田园山林之中,村舍井然有序(图5-23、5-24、5-25)。

1

图5-23  广东增城上莲塘村总平面图

2

图5-24  广东增城下莲塘村总平面图

3

图5-25 广东增城温山吓村总平面图

  二、广府民居的类型

  广东民居的类型很多,虽然各地做法都有自己一定的特点,但它们都是以“间”作为民居的基本单位,由“间”组成“屋”(单体建筑),“屋”有三间、五间、甚至七间。“屋”围住天井组成“院落”,如三合院、四合院等。各种类型的民居平面就是由这些“院落”——民居的基本单元,组合发展而形成的。

  民居的规模、大小是由人口的多少和经济水平来决定的,过去民居的布局还受到封建礼制、宗法观念和等级制度的影响。民居建筑一般由厅、房、厨房、杂物房、天井、廊道等基本内容组成。小型民居只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天井,并利用建筑、天井、廊道进行组合,形成富有变化的平面和空间。

  广府常见民居有竹筒屋、明字屋、三间两廊、大型天井院落式民居等类型。

  (一)竹筒屋民居

  竹筒屋,即单开间民居,有的地区称为“直头屋”。竹筒屋为普通居民所住,农村单层居多,城镇建有楼房。它的平面特点在于每户面宽较窄,常为4米左右,进深地形长短而定,通常短则7~8米,长则12~20米。平面布局犹如一节节的竹子,故称之为“竹筒屋”。形成此类平面的主要原因是:粤中地区人多地少,地价昂贵,尤其城镇居民住宅用地只能向纵深发展。同时,当地气候炎热潮湿,竹简屋的通风、采光、排水、交通可以依靠开敞的厅堂和天井、廊道得到解决。常见的有厨房在前的简单式竹筒屋(图5-26)和厨房在后的简单式竹筒屋(图5-27),通过广州宝华路华正中24号某宅(图5-28),广州文德南路后街某宅(图5-29)等典型实例可以直观反映出竹筒屋的形式。

4

图5-26  厨房在前的简单式竹筒屋(引自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

5

图5-27  厨房在后的简单式竹筒屋(引自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

6

图5-28  广州宝华路华正中24号某宅(引自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

7

图5-29  广州文德南路后街某宅(引自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

  (二)明字屋民居

  明字屋平面为双开间,象征“明”字,故称明字屋,也有称为明次屋者。它由厅、房和厨房、天井组合,由于厨房位置不同,而构成了不同的平面布置形式。明字屋的优点是功能明确,平面紧凑,使用方便,通风采光好,特别是有一个良好的安静环境。缺点是不能分为两个独立开间单独使用。在城镇中,这类住宅也较多,有的还做成楼房,节约用地。

  广州西关的明字屋民居,一般是比较富裕的住户所采用,其布局方式与竹筒屋基本相同,主要为厨房在前的明字屋(图5-30),厨房在后的明字屋(图5-31)和厨房在侧边的明字屋(图5-32),所不同的是房间多一些而已。书香之家都在次间屋的前厅尽端辟一小屋,作为书斋,称“书偏厅”。书斋前有过厅,与门厅相通。再富裕者,则在后部小院天井辟作庭园,沿墙壁做假山,院内种花草,置盆景,在密集地区有一小块绿化地,是极为难得的。这种布局方式既有利于美化生活,又有利于微小气候的调节。通过广东东莞市莞城博夏村某宅(图5-33)、广东佛山三水农村某宅(图5-34)、广州西关逢源正街某宅(图5-35)、广州番禺沙湾进士里3号刘宅(图5-36)等较有代表性的实例实例可以直观反映出明字屋的形式。

8

图5-30  厨房在前的明字屋(引自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

 

9

图5-31  厨房在后的明字屋(引自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

 10

图5-32 厨房在侧边的明字屋(引自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  

11

 图5-33 广东东莞莞城博夏村某宅(引自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

12

图5-34  广东佛山三水农村某宅(引自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

12.1

图5-35  广州西关逢源正街某宅(引自陆琦编著《广东民居》)

13

图5-36  广州番禺沙湾进士里3号刘宅(引自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

  (三)三间两廊民居

  三间两廊屋,即三开间主座建筑,前带两廊和天井组成的三合院住宅,这是岭南地区最主要的平面形式,特别在农村,大多数都是三间两廊民居。其平面内,厅堂居中,房在两侧,厅堂前为大井,天井两旁称为廊的分别为厨房、柴房和杂物房。天井内通常打一水井,供饮用。

  厅与天井之间可以有墙间隔,正中开门,即厅门;也有的不设墙,为全开敞式(5-37),这种方式通风采光好。厅后墙面不开窗,怕“漏财”。两廊的屋坡要斜向内天井,认为“财水”要“内流”。

  卧房在厅的两旁,房门一般由厅出入,也可由厨房出入。在使用上以前者为好,但门从厨房出入,两廊都设厨房和灶头也有它的优点。当以后两兄弟分家时可各分一边屋,厅、天井和水井则共用。卧房后半部上面,都置阁楼,作储存稻谷和堆放农具、杂物用。卧房后部也不开窗,只在东、西侧面开窗一个,用来采光和通风。

  三间两廊屋的大门布置方式有两种:正面入口(图5-38)和两侧入口(图5-39),这由总体布局和道路系统来决定。大门一般凹入30~50厘米,作凹斗状。两侧开大门的三间两廊民居,如独家使用时,则在一侧作凹斗门,作为大门,另一侧可开大门,但不作凹斗方式,以表示非主要大门。也有两侧都是作凹斗门方式的,则表示该宅是两家合用。

13.1

图5-37 广东高明三间开两廊屋(引自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 图5-38 大门正开的三开间天井式民居图(引自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图5-39 大门侧开的三开间天井式民居(引自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

  广府梳式布局的三间两廊民居,因南北向院落建筑毗邻,大门出入口在东西两侧,因而,大门与山墙面组成的侧面入口处理显得更为重要,它利用山墙墙头的形式和花纹,入口大门的飘檐和凹凸处理,使侧面山墙立面显得灵活自由和丰富多变。

  学界一般认为,自秦汉时期岭南大量接受中原文化,也包括合院式建筑,但由于日照、地形、习俗等原因,岭南没有采用北方宽敞的合院,而改用狭窄的天井,发展形成了岭南独特的三间两廊民居。但通过研究岭南出土的汉代陶屋,可发现三间两廊虽是合院式布局,但是在形成之初却和南方的干栏式建筑关系密切,甚至可以说是在干栏式建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的。由干栏向三间两廊的发展过程,实际体现了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促使的从“上人下畜”向“人畜分开”的居住模式的改变,即通过降低房间层数而增加房屋间数,使生活空间与牲畜空间从上下层关系到左右层关系独立,并使生活起居空间不断细分;由开放的单体布局向内向的合院式布局的变化,由非对称向中轴对称的演变。[4]

  (四)大型天井院落式民居

  清末广州西关的旧民居,从平面布局、立面构成、剖面设计到细部装修等,都有它一整套的模式和独特的地方风格,其中以大户人家居住俗称“古老大屋”者最为精美。古老大屋又以城西商贾豪绅聚居的西关一带最多,也最著名,有“甲第云连”之誉。

  西关大屋多取向南地段。建在主要的街巷上,平面呈纵长方形,临街面宽十多米,进深可达四十多米,典型平面为“三边过”,即三开间。三开间的西关大屋,其正中的开间叫“正间”,两侧的开间称“书偏”,书偏之名是指取旁侧的书房和偏厅。书偏旁常设有一条俗称“青云巷”的小巷与邻居相隔(图5-40)。青云巷是取“平步青云”之意,具有交通(女眷及婢仆出入)、防火,通风、采光、排水及清粪便倒马桶等多种用途。青云巷的入口处常做成小门楼,当青云巷较长时,则在中段处加设门洞分隔。

14

图5-40 青云巷(崔惠华提供)

  正间以厅堂为主,由前而后依次为:门廊、门厅(门官厅)、轿厅(茶厅)、正厅(因其后部上方装有神位和祖先位,又称神厅)、头房(长辈房),二厅(饭厅)及二房(尾房),形成一条纵深的中轴线。每厅为一进,厅与厅之间用天井间隔。轿厅和正厅都是开敞式的厅堂,正厅面积最大,是全屋的主要厅堂,也是供奉祖先和家庭聚会议事的场所。尾房是中轴线上最后一个房间,其后墙一般不设门窗。两侧用房主要有偏厅、书房、卧室、厨房和楼梯间等。偏厅或书房前面常设有庭院,栽种花木,布置山石池水以供游憩观赏。特大型的西关大屋还带有园林、戏台等。建筑立面为青砖石脚砌筑,正间檐下做成木雕封檐板(花荏),大门由角门、趟栊和硬木门组成,造型别具特色。室内装修和陈设讲究,木石砖雕,陶塑灰塑,隔扇屏门、蚀刻彩色玻璃、满洲窗、琉璃漏花窗等应有尽有。西关大屋可以说是清末时期广州传统民居中的代表作(图5-41、5-42)。

15

图5-41  广州典型西关大屋平面及外观(引自陆琦编著《广东民居》)

15.1

图5-42  广州宝贤南路38号某宅(引自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

  (五)广府庭园式民居

  住宅带庭园者称庭园住宅。因庭园占用面积较大,有的独立布置成园,可称为“庭园”。在这些庭园中,住宅的布局方式有几种方式:

  一种是住宅在庭园之旁或后部,两者之间相对独立布置,各自成区,两者之间用围墙门洞或置有大门出入,如佛山梁园等。

  另一种是住宅布置在庭园内。住宅和庭园间隔或用洞门花墙、或用廊亭、或用花木池水,庭园是主人生活的一部分,布局比较疏朗开阔和灵活自由,实例有番禺余荫山房、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等。

  再一种庭园是以书斋为主的庭园,是专为书斋而设置,它与住宅结合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独立式,书斋与住宅分开,规模稍大,书斋附有庭园,如番禺瑜园,另一种是书斋、庭园与住宅都布置在一起,但根据建筑的具体使用功能而各自分开,实例有广州西关逢源路小画舫斋等(图5-43、5-44)。

  小画舫斋的空间过度,体现了岭南庭院是岭南建筑的载体的特点。正如由夏昌世、莫伯治所著,曾昭奋教授整理的《岭南庭院》一书提到的:“一所庭院之中,虽然包含着几种不同类型和格式的庭,但相互间的相互补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因此庭院布局关于庭的组合问题,除了组合的形式外,进一步是庭与庭之间的空间过度问题。从一个庭到另外一个庭都要有一定的过渡空间,要求既不要将两个庭绝对地隔绝开来,但也要有一定的分割。因而要采取一些空间处理的方法,使人们透过这些空间,不知不觉地从这一个庭转入另一个庭,在感觉上有变化,引起不同的感受。”[5]

16

图5-43 广州西关小画舫斋总平面图(引自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

17

图5-44 小画舫斋北门厅与住宅平面、剖面图(引自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

 

  (未完待续…)

 

  注释:

  1. 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

  2. 陆琦编著.广东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3. 冯江.明清广州府的开垦、聚族而居与宗族祠堂的衍变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6月

  4. 石拓、程建军.汉代陶屋所反映的岭南民居的变迁——试论“三间两廊”的形成.建筑师,2013(3):98

  5. 夏昌世、莫伯治著,曾昭奋整理.岭南庭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0

 

  作者简介:

  王河,博士、博导,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岭南建筑家,“南粤工匠”技能大师,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建筑总工程师,南粤古驿道网特约撰稿人。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彭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