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尚时著、曾昭璇译:粤北坪石红色盆地(2)——坪石先师文丛(18)
2020-05-07 下午 03:00   作者:吴尚时著 曾昭璇译   
分享

  按语[1]:

  1938-1940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时刻。中山大学从广州、云南澄江至粤北坪石,辗转数千里。危急存亡之秋,一代地理学人共担国难,筚路蓝缕,为存续中华之火种,鞠躬尽瘁。诸位先生无畏敌寇环视,与韶关民众共克时艰,把学问扎根在战火纷乱的南方大地;莘莘学子或救国求学,或投笔从戎,以青春热血书写家国情怀。坪石校史,短短四载,光照千秋,为吾后辈学习之楷模。

  真知是为学根本,是文明传承之力量。逆境中之求索,殊见精神。其时有吴尚时先生之《乐昌盆地地理纲要》《华南弧》《南岭何在》,吴尚时及何大章先生之《广东省之气候》,徐俊鸣先生之《国防地理导论》,陈国达先生之《广东曲江芙蓉山之石炭纪煤系》等大家之作;有坚持不辍影响深远之《地理集刊》;有受韶关市政府委托设置之水文站;有在空袭威胁下20多次的粤湘桂野外实习;有一批脱颖而出的地理学扛鼎人曾昭璇、罗来兴、张保升、钟衍威、钟功甫、罗开富……尺书难尽,唯记下前辈足迹,时时不忘,以为鞭策。

  山林岁月,虽敌寇环伺、饥困交迫,然地理人矢志不移、从容治学。吴尚时先生述及《粤北坪石红色盆地》,“吾人旅居坪石数年,朝夕相见,故本盆地工作也甚为详细”。文以载道、朴实无华,诚如斯言。

  南岭葱翠,长夏无冬,中大文脉长存。

 

 

  粤北坪石红色盆地(1)

 

  高原上面,其天线几如一水平线,但仍有若干孤立残丘,散布其上,如乌石寨、廊头寨等,组成岩石亦为厚层砾岩及砂岩,故颜色较为苍黑。抵抗力之较大,故能高出于高原表面凡100公尺左右。岩层亦近水平排列。倾角微小,故四壁亦峭立,顶部又平,成“mesa”地貌。其倾角较大者,则近于“Cuesta”形状,乃350m准平面上之残丘,(monadnock)。

  高原北端,高原地势渐低,分割亦烈,渐移变为丘陵山地地带,界线遂模棱不显。

  高原之另一副区,即为武江南岸之厚砂岩分割高原。武江自湖南境流入,初作由西南至东北走向,至坪石附近,改为西北至东南,大致环抱此区。附近支流又较多,使此部分高原分割较烈。其地形为群聚“mesa”地形,或成系SW-NE走向之山岭,其间为宽谷所分隔。

  面临武江部份,有一列自西南向东北延展山陵,高出于武江沿岸之丘陵地带。

  崖壁峭峻,一如前区者。且与武江北岸高原边际悬崖,大致合接。惟山形破碎,时为谷地透入内部,故界线不显明。而其侵蚀后地形,亦与北岸高原边区者相似。西端奇峰昂立者,牛牯岭也。东为雄峙东端之一“Butte,”四面悬崖,顶部平坦,乃昔日高原之证据岗也。其西南因侵蚀沿节理侵入,使分离成石峰。朝拱山体,状如童子,故土名以“童子拜观音”呼之。岗顶高度,较高原略低。

  在此列厚砂岩山脉后,即为后成河谷所发育。因该处侵蚀作用深入,已达厚层砂岩低部之砂页岩弱岩系,故河谷甚易扩大。使厚砂岩成一脉状分布。于此SW-NE走向山顶上,成壁立之谷坡。此后成河谷走向,大致其层理走向一致。

  此厚砂岩所成山脉与后成谷彼此相间,为本区地形特征。其排列方向与构造轴向符合。

1

2

图为坪石盆地区域位置与阶地空间分布示意图。

  此分割高原愈向西南方面其岩层厚度愈大。使后成河谷变狭窄而多沿节理或断裂地方发育。故山体乃更加连续。砂岩地形特征,至为完善。谷坡垂直,谷壁整齐,可以“石墙”称之,其高度能达100m以上。谷地底部平坦,窄阔不一。然路线类多挺直,主谷与主谷间虽只隔一三,五百公尺之山岗,但道路虽作U形迂回,故交通甚难。其间不少河谷,特别窄狭,每为吾人视线所忽略。但其地位却甚主要,若干捷径即靠其成立,使主谷与主谷交通大为短缩。此种狭谷吾人可以“巷谷”名之,其宽度有在二公尺以下,横结构二主谷,乃显明沿节理而扩大者。二侧谷坡直立,路线曲折,故每发现于认为无路通行之绝谷中,意外奇逢,增加兴趣不少。

  谷壁面部常因冲刷而使新鲜岩石露出,作鲜红色。其为砾岩部份,则呈灰赤色,且每突出崖壁,如人之额,此红墙之顶部,则为绿树,故风景鲜明。壁间时或俱有溜痕,乃多沿节理而生成者。在此等墙壁间,复因各层抵抗力不同,故侵蚀沿层面进行,成为岩壁,攀登顶部大路,即沿此而行,如在本区西南边之“万古金城”,即为一例。其位置孤立,四壁峭峻,登山大道,只有顺此等岩性差别所造成之层面突出部分而行,迂迥于崖壁间,利用其和缓倾斜之岩层倾角而上。

  此种谷形——两侧壁立,低部平坦——特格,尚不只此。石壁更于谷之上部合拢起来,成一半圆形之石墙围地。崖壁高度大致与下游相似,故自崖壁下行出谷地,皆平坦异常。此种地形与石顶岩谷形所谓“Coute de monte”相似,但缺乏涌泉,与非溶蚀所致而已。此种地形,乃由机械所用而生,加以其岩性块状固结,使其曲线常成直转。

  此分割台地之顶部,因地层倾角微弱,故大致平坦。但侵蚀深入,而使台地分析成各数长条台地,如北部者“证据岗”,“mesa”,“Butte”等分离群聚。惟南边及西边不当侵蚀地方,仍有小规模高原可见,如冷水井附近,其地形至类美园Coralodo高原地景,雄伟之崖壁,顶部平坦,颗赤地表,近谷壁处,垂直节理为流水所扩大,使一部台地分立成“mesa”,或作塔状,教堂状,石柱,石峰,拱围高原边际,风景甚佳。

3

图为坪石盆地武江河谷地貌剖面图。

  在管埠较北之处,红色砂岩高原尚保存原整,但其表面,已非如武江北岸者之平坦,而呈丘陵广谷地貌。丘陵顶部高度在350m左右。由上文所言,此乃一侵蚀面之遗迹,今日广谷则为另一侵蚀周期之产品。其地形特殊至足叙述:

  吾人自崎岖之山径攀登此分割台地面上,逾极急之山坡,即踏此平广台地上。河谷平广,一出台地即作吊谷下陷,谷地四通八达,其间散布大小相若坡度一致之厚砂岩丘陵,高出台地四五十公尺。山坡不作壁立形状,而成25°左右之斜坡。全体岩石毕露,但殊不岩巉,圆滑非常,与下面砂岩地形大异。河谷沉积物厚度不大,丘陵顶部高度一致。其开朗与谷底之幽蔽适相反,是乃古地形之遗迹,迨无异议。其圆滑表面乃显示未上升前之和缓地形。盖基准面与此面相近,侵蚀力乃以旁蚀为主,此和缓地貌在当日乃平原地势也。故与其四周之分割地形大异。

  在此等丘陵裸露岩坡上,全无土壤。侵蚀作用,直接进行岩面。故其风化现象甚为特色。崩落方法以坡度平坦无由实现。散流又不能刻有沟坑于岩性均一而固结之岩体中,有如黏土地带者。故只有片状剥落现象,与花岗岩所见之“exfoliation”甚相似。因其岩石组成亦有同一特征。此等现象亦可解释石峰,石柱上所见之卵状石胥,石球之生成原因。

  此区西南与前红岩系接触地方,以构造上之弱点为侵蚀作用所乘,大施技俩。极端侵蚀地形乃于此边缘部分。其处为一峰林地形区域。鲜红色山峰,顶端生有绿树,至为壮丽。崖壁特别高峻,而石峰危柱,拔地直上。彼此分离,如巨人之烛。石峰群林,崖壁上面因垂直节理之发育,无数溜痕组成系统,刻遍全体,做成令人可怖之皱纹。因此层含石灰质甚多,故抗力特大,受侵蚀至深而奇景亦使人至为惊动,土人名此山为姊妹石。

  总之,是区地形之特殊,由其地名亦知其美景。如“万古金城”乃表示一四面壁立,其上坦平,建有寺宇,且当西方斜阳反照,一如金城,故有以称。“童子拜观音”亦可知其石峰,石柱,朝拱于山体之意义。“帽子峰”“牛牯岭”“姊妹石”皆有确切之地理意味焉。

4

图为坪石镇。

  在此高原区域之前端,乃目前主要河流流行低地。此低地在西南为武水所蜿蜒其间,在更北则为白沙河谷地。坪石镇适居其中,故可以“坪石走廊”呼此带低地。自此以北,即为一单斜区域。

  此区域中,除坪石走廊外,至少尚有宜章走廊。界乎其间之单面山,即坪石墟北面之神头岭。而宜章走廊以外之单面山,则为狮子岭。其前端低地乃前红岩系所成之后成河谷谷地。而宜章走廊与坪石走廊亦因构造关系而互相接触。二者之两端皆渐因升起而消灭。但中途之曲折,则又各有不同。

 

  (未完待续…)

 

  注释:

  [1]按语作者为林耿博士,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系主任,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历史地理研究会副会长。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并由南粤古驿道网补充。)

  (本文由阿瑞推荐。原文刊登于《岭南学报》第九卷、第一期《粤北坪石红色盆地》,吴尚时著,曾昭璇译。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何洛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