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18):2019南粤古驿道研究中心成果巡礼(一)
2020-01-12 下午 02:45   作者:曾旭波   
分享

(18):侨批定义刍议之一

 

  2013年6月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国际咨询委员会评审会议在韩国正式宣布,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至此,历时六年多的申遗工作画上了完美句号。

  然而,有关侨批的定义,在史学界至今似乎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侨批定义存在不确定性或多样性,自然会给侨批研究的方方面面带来诸多障碍甚至误读误解。

  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梳理现有各种侨批定义入手,结合笔者所了解的侨批相关历史及实物文献史料,重新对侨批定义进行审视和讨论。

 

  一 、“侨批”一词的产生

  侨批,民间习称为番批、批。经营此项业务者,最初是水客,之后才有了批局、批信局或信局。作为主要以广东和福建两省劳工移民海外的产物,侨批产生的历史,曾被断为自明以降便产生。然而,自明代至清代中前期,由于统治者不断实行海禁政策,能自由移民海外出卖劳力的劳工极少。到了19世纪初、中期,英、荷等殖民主义者殖民、开发东南亚,需要廉价的劳动力,清朝政府亦解除了海禁政策,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两省的劳工,才开始移民东南亚以从事出卖自己劳动力为目的的工作。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特别是1860年汕头开埠之后,机器轮船代替了红头船,航行于东南亚与汕头港之间,大量的劳工得以出洋,为侨批业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条件。[1]

1

  华侨,是指侨居国外的中国公民。“华侨”一词,以字面解释有两种含义:“华”表明国籍,指中国人,用以区别外国人。“侨”表明居住情况,指离家乡客居外地。“华侨”一词出现比较晚,据说,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旅日横宾华商创办了一所子弟学校,名为“华侨学校”,“华侨”一词始为后人沿用。[2]

  那么,将“侨”和“批”组成“侨批”一词又始于何时呢?

  芮诒埙《有信银庄(批局)琐忆》中这样写:“民国后,此项生意,渐为海外一些客栈业所注目,寻面经营金银首饰业之金铺,亦有不少插手兼营者,后来始有专业出现,称侨批局。民国十七年(1928年)全国交通会议决定取缔民信局,撤销各国客邮,因侨批局系服务于华侨,特准存在,但需向所在地邮局登记,转请邮政总署申请领取经营侨批牌照,并规定每年换照一次。当时南京邮政总署,以‘批’字不典,改侨批局为侨汇庄;但海内外无论城乡,都仍沿旧说,称侨批局。”[3]显然,这段文字并没有具体回答“侨批”一词产生于何时,不过,因它成为之后一些文章观点引用的依据,还跟下面另一段文字的描述或可互相对照,故还是把它摘录。

  饶宗颐总纂《潮州志》中,对侨批业的经营历史及现状曾作简略的介绍:“溯批业之源起,乃由水客递变。潮州对外交通,远肇唐宋,昔年帆船渡洋,一往复辄须经岁,华侨信款,率托寄于常川来往水客,其信函俗名曰批。……现时批业,……无一不循水客之旧惯,……批馆之名仍不变也。迨我国加入联邮公约,政府设立邮政局,其民营带信者曰民信局,批馆属民营而专带侨批,故又称批局,以别乎民邮二者。民国十七年全国交通会议决定取消国内民信局唯以批局系服务华侨仍许存在。初拟将名称改特种邮寄代办所,因批业之反对乃改为批信局(制发有批信局执照,批局之名遂成定称)。二十年全国工商业组织同业公会,以批局旧有组织系以华侨批业为名,易混于国内之华侨团体,删去华侨字样则批字嫌于不典或难明其业务实际,乃当局定名曰侨批业,各业批商号曰侨批局,沿用至今。”[4]

2

  我们从上面这段描述中,得到了一个重要的讯息,即民国二十年(1931年)全国工商业组织同业公会成立时,改“批信局”为“侨批局”,“侨批”一词才被确定为官方对批信的正式称谓。[5]

  顺便说一说,饶老《潮州志》中的这段有关“批字嫌于不典”的描述,原是针对“华侨批业公会”若去掉“华侨”两字变成“批业公会”而言,“不典”是指意思不明确,而不是嫌其“俗”。所以最终只是去掉一个“华”字,成为“侨批业公会”。一些文章专门以此论述“批”字之典俗实属误读。

  二、将侨批业作为侨汇业去研究者,并未回答“侨批”是什么

  笔者在阅读相关文献时发现,民国至今,国内外学者对华侨汇款虽已有相当多的关注和研究。他们更多的是从经济、金融、社会等角度去观察、分析和研究。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6]一书中,华侨汇款便被放在其“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理论中去解读。林家劲、罗汝材等《近代广东侨汇研究》,[7]研究的对象是近代以来广东省的整个侨汇业,从侨汇方式、侨汇种类、侨汇政策到侨汇的评价、功能与变化乃至侨汇的影响等作全面系统的论述。同样未涉及什么是侨批这个问题。

  对于侨批业本身的专业研究却少之又少,最多也就只是对批局一些简单的操作流程作介绍。姚曾廕的《广东省的华侨汇款》[8],主要是对广东省内各地的华侨汇款机构分析、汇款数量及流布的研究;其中有对潮汕及海南批信局经营侨汇情况的描述,但文中并未对“批”作定义,其对批信局的解释是:“批信局简称批局,是汕头海口及厦门以及南洋各地便利侨汇的一种特殊组织。”[9]杨建成主编《三十年代南洋华侨侨汇投资调查报告书》[10]虽然是以调查报告方式对三十年代南洋华侨侨汇作数字式的报告和简略的文字分析,书中亦回答了“信局”是什么的问题,但仍然未有对“侨批”是什么作正面的解释。

 

  (未完待续…)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并由南粤古驿道网补充。)

 

  注释:

  [1]据汕头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汕头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编《汕头华侨志》载,自1869年汕头开埠到1948年,据不完全统计,这段时间经汕头港出国的华侨有585.55万人次,回国的有396万人次,出超183万。见该书页24。

  [2]黄重言《研究华侨史的几点意见》,《华侨论文集》第一辑 ,广东华侨历史学会,1982,页24。

  [3]政协汕头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汕头文史》第四辑,页94。

  [4]饶宗颐总纂《潮州志·实业志·侨批业》,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印第三册,页1309.

  [5]陈训先《论侨批的起源》中,讨论侨批的“批”字之俗、典问题,有一引文:“民国二十三年,南京邮政总署,以批字不典,改侨批局为侨汇庄”。标注为引自饶宗颐《潮州志·实业志·商业·侨批业》沿革章,笔者查该章,并未有该段文字之描述。有关“批”之典、俗问题,惟见上引之芮文。

  [6](日)滨下武志著,朱荫贵、欧阳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7]中山大学学术研究丛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8]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丛刊第十八种,商务印书馆印行,民国三十二年四月初版。

  [9]姚曾廕的《广东省的华侨汇款》,商务印书馆,1943年,页17.。

  [10]南洋研究史料丛刊第七集,中华学术院南洋研究所出版,台北,1983年版。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周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