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帮扶播希望,广植葡萄寄乡愁
2019-12-11 上午 11:00   作者:吴永彬   
分享

  华南农业大学南粤古驿道植物资源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一周年,一年来,研究中心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专业优势,以教书育人、传播知识为己任,利用寒暑假,开展大学生“三下乡”南粤古驿道社会实践活动,与古道沿线中小学生,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逐步形成了“一个专家带一个团队,帮扶古道沿线一个学校,与当地学生一起开展古道研学”的活动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在古道上开展植物研学的同学们。

2

晚上同学们在旅馆压制鉴定当天采集的标本。

  2019年暑假,研究中心的郑明轩老师带领十八位大学生,来到东源县双江镇,与双江中学的同学们一起开展研学活动,对“寨子—樟下古道”的植物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识别鉴定。在一周时间里,大学生哥哥姐姐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到古道上采集标本,一起制作、鉴定标本,一起绘制植物简笔画,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假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在小朋友们心中,播下了一颗颗热爱大自然、热爱自己家乡的希望种子。

3

双江镇的小朋友在大哥哥姐姐的指导下认真制作植物画。

4

华南农业大学“三下乡”团队与当地小朋友一起合影。

5

赵佗故城附近的居民房,正在盛开的勒杜鹃。

  12月4日,研究中心吴永彬老师一行四人,再次到双江镇开展古道植物调研,据镇委陈飞燕书记介绍,在今年下半年,双江镇的古道研学活动已悄然兴起,下半年以来,已成功接待了三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团到访,古道研学已逐渐成为当地的旅游热点,带动了当地的农产品、特别是水果产业的发展。

6

7

8

双江镇寨子-樟下古驿道迎来深圳小学生研学活动(照片由双江镇政府提供)。

  近年来,双江镇以赵佗故城为中心,修复了辐射周边约35.26公里的古驿道,形成了以赵佗故城、雄镇楼、司马第门楼、古民居、茶亭、桥头桥、桥头圩桥、石角桥、古大桥、新南桥(蒲炉夫桥)等众多人文历史遗迹的旅游资源。

9

正在修缮的赵佗故城门楼。

10

有“先有桥头圩,后有双江镇”之称的桥头圩古桥。

  双江镇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出产的西瓜、葡萄、百香果,以及柚子、砂糖桔、皇帝柑等柑橘类水果,已经远近闻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水果产业。研究中心成员此次到双江镇调研,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深化今年暑假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调研成果,把古道沿线的植物做进一步的鉴定和数量统计,为接下来实施“寨子—樟下自然教育步道”做好准备。

11

12

已在双江镇形成一定规模的葡萄种植产业。

  此行的另一目的,是进一步挖掘凝练双江镇寨子—樟下古道的植物特色。令人惊喜的是,我们在双江镇黄伟芳主任的带领下,在古道旁的树林里发现了一株野生葡萄,只见它的藤蔓攀爬在周围几棵大树上,占据了约100平方米的区域,经过我们一番艰难的“追根溯源”,总算找到了它的“根基”,“好家伙!”地径竟达7厘米,可见它已经在此生长很长时间了。听黄主任介绍,每年都有村民到山里采摘野葡萄,有些年份竟可以采到几十斤果实,他们一般用来泡酒,小朋友则喜欢生吃。黄主任说,有些外出的村民,会选择在葡萄成熟的五六月份回老家,到山里寻找属于他们的童年味道。这不正是“乡愁”的味道吗?!我想,这株野葡萄的出现,为已发展起来的双江镇葡萄种植产业找到了根、寻到了魂!

13

笔者在辨认野葡萄藤蔓,初步鉴定为毛葡萄Vitis heyneana(陈景锋摄)。

  若在古道沿线的边坡或空旷地,就地取材,用双江镇丰富的竹子来构建花架,架下设便凳,凳后栽植野葡萄,悉心照料,假以时日,必可得郁郁葱葱之景。既可为游客提供遮荫纳凉之地,亦可为城里人追忆童年岁月,记住乡愁的味道,可谓一举两得。

14

古道旁设置单边葡萄架设计草图(邹小骞绘制)。

15

古道上设置拱形葡萄架设计草图(邹小骞绘制)。

  为解决苗木问题,我们此次从双江带回了一批毛葡萄枝条,计划指导几位同学开展毛葡萄扦插繁殖试验,期望来年春天,把这批苗木回植古道,为古道添绿,则“让城里人回村里看得见乡愁”可期!

16

右图:扦插完成了的毛葡萄,左图:为苗床盖膜保温保湿。

  冬天是畅游古道的好时节,色彩斑斓是粤赣古道的底色。选个周末,带上家人,邀上三五知己,一起到古道上去追寻属于你的专属乡愁吧。

17

粤赣古道的冬日景象。

18

夕阳下的双江镇古树公园。

19

山乌桕Sapium discolor是古道红叶景观的主角。

20

右图为柿树,左图为铁冬青,红色果实为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更为冬日的鸟儿提供丰盛的食粮。

21

铁冬青,有个吉祥的俗称——“万紫千红”。

 

  (摄影:吴永彬,孙芝倩,庞兴宸,陈景锋)

 

  作者简介:

  吴永彬,华南农业大学南粤古驿道植物资源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副教授。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何洛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