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为南粤古驿道活化提建议
2017-02-16 上午 12:21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   
分享

  南粤古驿道的活化利用,内容越来越丰富。随着5月24日国际定向越野日的逼近,2017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一站将在台山市海口埠开启,与此同时,“驿道依旧在,故人何处寻——寻访侨批银信后人”活动也将在五邑地区深入开展。目前,台山正在多渠道深入挖掘古驿道文化内涵,如征集银信资料、设计银信柱、建设银信博物馆等,发动海外华侨建言献策,做好南粤古驿道的活化利用,挖掘“中国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及银信精神的内涵。

1.1

图为阿翔与Tunney Lee在讨论中

 

  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一年多的情况,引起了广东籍在海外学子们和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的关注,他们对南粤古驿道兴趣浓厚。近日,南粤古驿道网独家获悉,麻省理工学院中国留学生阿翔与该校荣誉教授Tunney Lee就南粤古驿道保护和五邑地区银信文化的挖掘进行了一番讨论,内容专业,素材弥足珍贵。这是一次在距离华人留美求学140多年之后,两位粤籍、年龄相差一个甲子师生之间在海外的对话,是一次对历史、对人文古为今用的探讨。

 

人物介绍

  Tunney Lee(荣誉教授):

  第四代广东台山华侨,其父亲曾在哈佛求学。Tunney Lee在1970年出任麻省理工学院建筑与都市规划及研究学系主任;1990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出任建筑学系创系系主任;曾担任波士顿重建局总规划师,马萨诸塞州资本规划和运营部总负责人。

  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执教期间,其城市设计工作室致力于和社区合作,帮助解决社区问题。1994年自香港返回麻省理工学院至今,作为兼职教授继续专注于可持续的住区发展研究,相继主持了佛山、深圳、香港和汕头的相关住区规划设计研究。

  阿翔:

  广东人,现为麻省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


访谈内容

  阿翔:

  中国广东的台山市海口埠被称为“广府人出海第一港”,那里曾是台山乃至五邑地区人们漂洋出海的古码头,见证了百年前华侨漂洋过海的艰苦奋斗史,海口埠作为五邑先侨出海谋生的重要口岸,催生了发达的银信业。如今,他们正在为台山海口埠设计纪念柱,以纪念柱作为标志性建筑来展现银信精神,教授您对纪念柱的设计有何建议呢?

  Tunney Lee:

  由银信为内容组成的银信柱阵,作为展览可增加多样性的感受,柱子上要有丰富的内容。例如,每个银信柱可以介绍不同主题的海外华侨历史,包括矿工,建筑工,学生,学者等各类人才。

  阿翔:

  是的,一根纪念柱一个主题,多样性、灵活性大,能更好展示银信的内容,体现银信后人的家国情怀,充分表达银信的精神内涵。

  Tunney Lee:

  对的,在展示不同职业的海外华人的故事之余,银信柱阵也可以记录悠长的中美移民历史上特定的时间点和时间线。可以从挖掘1872年清政府官派留学生赴美求学的故事开始。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就有许多故事可以挖掘讲述。

1.2

图为1872年中国留学生登陆美国旧金山的合影,藏于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图片引自www.chinacometomit.org

 

  阿翔:

  之前我就从一些文章中了解到我们的麻省理工学院和中国学子的渊源很深,从中国1877年至1930年,就有将近400名学生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比其他外国国家都要多。

  Tunney Lee:

  对的。这一张1878年中国留学生组成的“东方”棒球俱乐部在中国教育事务总部前的合影,是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照片上所有成员都是第一、二批留学幼童,并且全是广东人。这些留学生回国后,报效国家。

1.3

图为1878年中国留学生组成的“东方”棒球俱乐部在中国教育事务总部前的合影,从左起:蔡绍基、钟俊臣、吴仲贤、詹天佑、黄开甲;前排左起:陈巨溶、李桂攀、梁敦彦、邝永钟,藏于华盛顿州立大学图书馆.图片引自www.chinacometomit.org

 

  例如第一个进入麻省理工学院的华人留学生就是来自广东香山(现为中山)的张文湛,他是在1877年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自费留学。他被称为是波士顿茶商的守护者,毕业后回到中国成为一名海军将领,但在黄海海战中为国牺牲。清政府第二批第一期的留美幼童中,来自广东开平的方伯梁, 1880年进入麻省理工,之后回到中国,投身于电讯设施建设事业,与“中国铁路之父”一起,创造了中国早期筑铁路史上的诸多奇迹。邝永钟、黄季良(第三批,番禺人)等牺牲在1884年中法海战中。黄开甲、詹天佑等也参加了战斗,不过幸存了下来。

1.4

图为张文湛签名,收藏于麻省理工学院档案与珍藏馆.图片引自www.chinacometomit.org

 

  阿翔:

  这些早期的留学生远跨重洋,认真学习美国的工程、科学和商业知识,并回到中国报效祖国,不少人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化的先驱。同时,也促进了美国对中国及其人民的理解,加强了国家间的交流。他们的故事确实需要我们好好挖掘并予以大力弘扬。

  Tunney Lee:

  就是这个意思!此外,生长在美国的华人中,也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可以挖掘。如从台山移民到美国,首个进入麻省理工学院的波士顿唐人街华人学生——梅连枝,他出生于1896年,在1916年考入了麻省理工学院,在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工程师,1932年,日本入侵上海,梅连枝果断回到中国,作为工程师加入抗战军队支援祖国,时任中校。在1933年,梅连枝回到了波士顿,活跃在各个唐人街社团和组织。1935年,他成为波士顿华商会会长,这一职务也让他被喻为是“唐人街市长”。1937年,梅连枝在波士顿致力于筹集资金支援国内抗战。作为“全新英格兰区中华爱国会”的华人联合主席,梅连枝还促成该会发电报给罗斯福和蒋介石,谴责日本行动,并敦促美国在道德上支持中国抗战。

1.5

图为首个进入麻省理工学院的波士顿唐人街华人学生梅连枝。在波士顿出生,唐人街长大,父亲为台山人,1876年移民美国,靠奋斗打拼成为成功商人及华人领袖,为波士顿华商会创始人.图片引自www.chinacometomit.org

 

  另外,出生于开平,早年移居美国,1925年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的黄玉瑜,是中国近代第一代建筑师。1929年他应国都设计技术钻研办事处处长林逸民等人邀请,放弃美国稳定的工作和生活,携家人回国,为南京、广州城市规划和现代中国建筑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曾参与南京城市和中山陵的规划和设计工作。像这种例子,五邑地区都应该好好挖掘。

1.6

图为黄玉瑜手绘中山纪念博济医院鸟瞰图.图片引自www.chinacometomit.org

1.7

图为1914年移民局颁给黄玉瑜的证书.图片引自www.chinacometomit.org

 

  阿翔:

 

  是的,五邑地区的很多华侨,都是世界各地的科技精英,他们在那个年代大多选择回到祖国,支持国家的发展,这种精神十分可贵。非常感谢李教授,我会把您的意见转告给台山的。

1.8

该通讯录是Tunney Lee的父亲留存下来的,其中有10位来自广东。

1.9

Tunney Lee的父亲提供的哈佛大学造船学和海洋工程学专业的教职工名单,其中Wai Po Loo来自广东

  Tunney Lee:

  其实,还可以挖掘一下台山九人制排球运动的历史,对于推动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排球运动于1905年传入中国,首先在香港、广州发展,后来传入台山,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台山对九人制排球运动保留得很好。此外,建立起和海外华人历史的学术研究组织之间的桥梁也很重要,如联系一下纽约和旧金山的海外华人历史研究社团,这对于更加深入挖掘古驿道文化、弘扬古驿道历史也有益处。

 

资料背景

  台山九人制排球运动与华侨之缘

  广东省台山市素有排球之乡的美誉。排球运动是一种外来的体育文化, 1905年传入香港、广州,1914年由在广州读书的台山籍青年引入台山,当地华侨发现此项运动可让子弟远离当时社会恶习,便积极鼓励子弟打排球。于是,在学生和华侨的影响下,当地打排球的人逐渐增多。1927年,“台山排球比赛由十二人,最终统一改为九人赛”,并沿用到50年代。

  在台山,最先开展排球运动的是台城谭氏学校(现育英中学)和四九下坪堡小学。1919年2月2日,台山斗山浮石村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排球组织——华利磨学会(华利磨是英文排球Volleyball的译音)。此后,在华侨、港澳同胞和社会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排球运动在台山迅速普及。

  九人制排球运动以其独特的运动魅力,成为台山人生活中首选运动项目,形成台山地区浓厚的排球文化氛围,为台山排球日后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九人制排球比赛,也成为台山华侨回乡联络感情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华侨赞助举办比赛,可以活跃气氛,愉悦身心,也体现华侨对家乡事业的支持。据了解,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华人经常组队到台山进行九人制排球友谊赛。

1.10

图为台山全邑第四次运动会之排球比赛现场图.图片由台山伍国尧提供

 

  20世纪30年代,台山几乎每条村都有一支排球队,经常以“联络感情”的名义进行友谊赛,球员们有时步行十多公里到外比赛。1931年秋季,台山排球劲旅——仁社体育会在台城光兴路60号成立,由归侨黄天德任名誉社长,黄永栋任社长兼教练,队员达200多人。1923年至1934年,以台山为主力的国家队,参加6届远东运动会,获得四届冠军、两届亚军。1948年,台山仁社排球队在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夺冠后,又在上海战胜苏联国家队。

 

  NACIVT北美中国人排球邀请赛

  北美中国人排球邀请赛(简称NACIVT)在每年劳动节周末举行,纽约、波士顿、蒙特利尔、多伦多、洛杉矶、三藩市及华盛顿7个城市循环举办。每年超过100支队伍参赛,NACIVT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也传播了对于排球的热爱之情。这种以快速移动为特色的九人制排球赛,是中国劳动人民在美国的中国城的一种休闲方式,后增加女子组比赛,现发展为亚裔美籍公民的盛大赛事。

  一部名为“九人”的纪录片讲述了美国和加拿大华人街的历史和九人制排球的故事。该片于2014年4月在波士顿国际电影节首映并获得该届电影节六项大奖,被纽约时报称赞为“一部引人入胜的纪录片”,九人制排球赛由此获得广泛关注。

  第一届赛事于1944年在波士顿举行,该项赛事在户外水泥地面上举行,场地通常设置在停车场及街道上。三分之二的队伍需为100%中国人,其他的队伍可由亚洲其他国家人员组成。自此,美国及加拿大的队伍开始参与比赛,包括纽约、马里兰州、洛杉矶、蒙特利尔、旧金山、圣地亚哥、多伦多和华盛顿。赛事在7个城市循环举行:波士顿、洛杉矶、蒙特利尔、多伦多、纽约、旧金山及华盛顿。

  20世纪30年代,在美中国移民因语言障碍及民族歧视被隔离在中国城内。在辛苦工作之余,中国在波士顿的洗衣工人首先在当地开始打排球。然而,他们所组织的排球比赛并非传统西方社会所熟悉的排球赛。中国移民将中国南方家乡的排球运动在稍作调整比赛规则后带入美国,这种排球比赛现被俗称为“九人”。

  第一次城市间九人排球赛发生在1935年,当时罗德岛普罗维登斯的中国城移民队来到波士顿,与当地(华人街)的洗衣工人队举行了一场九人排球赛。这场比赛作为一次社交聚会,使参赛的中国移民得以摆脱各自“唐人街”的隔阂,得到与来自不同地区的人建立友谊和联系的机会。

  1937年,纽约中国城移民们决定成立一个队伍并加入比赛。自此,参赛队伍决定每年劳动节的周末在参赛队伍所在城市举办赛事。在比赛结束之后,参赛队员在回家之前举办大型盛会,共续友谊。

  1939年随着来自纽瓦克市队伍、纽约及波士顿队伍的加入,标志该赛事开始形成现代锦标赛的机制。自1939年至1977年赛事取得许多重要的发展,随着华盛顿队在1946年加入、旧金山队在1959年加入、洛杉矶队在1962年加入,加拿大的队伍在20世纪70年代加入,由一项区域性赛事逐步成为全国性赛事,并更名为“北美中国人排球邀请赛”。1976年夏天,首次女子比赛在波士顿队和纽约队间进行,标志女子运动员首次加入赛事。次年,在多伦多,女子邀请赛正式形成。

  NACIVT逐年发展,形成了7个城市循环举办的机制。2009年,第65届NACIVT在洛杉矶举办,首次有来自第三国的队伍——中国上海队参加了这项比赛。

  20世纪30年代,NACIVT不断发展,然而,该赛事将社区紧密联系,并保存及发扬华裔文化的精髓不变。80多年间,该比赛打破了性别、年龄、种族、财富、地域和其他方面的障碍,通过参赛者对九人排球的热爱之情紧密联系在一起。

 

  中国早期电讯专家——方伯梁

1.11

图为方伯梁.图片引自http://baike.baidu.com

 

  方伯梁,中国电报鼻祖,英文名字是Fong Pah Liang,广东省开平县塘口人,1873年成为第二批官费留美学生。在中国近代留学第一人——容闳于公元1855年在耶鲁大学毕业回国后,向清政府建议分期、分批地选拔和遣送少年官费到美国留学。获准后,第一期30名留学生成行,由容闳带领出国,第一期30人中有詹天佑、程大器、方伯梁等。

  方伯梁到美国后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不久后,清政府顽固派攻击容闳崇洋,乃将派送在美留学生一律调回,惟留学生中有亲属在美能接济的都不愿回来。于是,各自解散,改为自费。詹天佑、欧阳刚庚、方伯梁等因有亲属接济,故能在美国完成学业。

  方伯梁回国后,与同学詹天佑志趣相投,立志要改造中国落后的交通运输。他成为詹天佑的得力助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方伯梁是电讯线路的总负责。

  该路线一带有岩石呈赤色,岩壁风化,险象环生。日本承包商上书袁世凯,断言没有外国工程师,建筑工程无法完成。但詹天佑、方伯梁为了替祖国争气,精心策划,竟一鼓作气,打通了闻名世界的四大隧道,完成居庸关、五楼头、石佛寺和八达岭的所有工程。他们用人字形铁道及自动挂钩,把十八节车箱组成牢固的整体,解决了青龙桥路段上五坡难题,在我国早期筑铁路史上创造了奇迹,惊动中外。这是中国人设计和建筑的第一条铁路。

  此后,方伯梁历任京津、闽粤各铁路及各电线局总工程师,1905年7月至1908年6月,任唐山路矿学堂(即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监督(校长)。民国初年任汉口电报局局长。

  方伯梁儿子方皋1938年2月参加革命,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华南分行行长、广东省副省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农业银行行长等职。

 

  中国近代第一代建筑师——黄玉瑜

  麻省理工学院中国留学生黄玉瑜(Woog Yook Yee,1902-1942),开平人,是中国近代具有代表性的著名建筑师。在开平读完私塾后,9岁从开平来到香港,在一所教会学校(Ng Lee School)读书,1913年格林女士(Greenlee)带着11岁黄玉瑜远渡太平洋来到西雅图,后来在旧金山读书,在从1914年的移民局颁发的证书中可以了解到抵达美国时身体状况和基本信息,1923年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学习,1925年毕业后在波士顿成家并在一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

  1929年他受时任南京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主任林逸民邀请,回国以技术专员处的技正的身份参与了南京城市和中山陵的规划和设计工作,《首都计划》第十八图就是他的手笔。林逸民为新会人,留学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工程,在孙科担任广州市长期间曾任广州市政厅工务局局长,孙科在南京时又将林逸民调至南京。

1.12

图为黄玉瑜在《首都计划》中设计的南京市行政区规划鸟瞰图

 

  1930年黄玉瑜正式回到广州长期居住,广州东山培正东路2号住宅是其居所,在粤期间设计了孙逸仙医院、岭南大学女生宿舍、中山纪念中学等各种风格的建筑,尤其是中国民族风的折衷主义建筑的设计技巧成熟,他在岭南大学和中山大学曾经任教,1938年在勷勤大学建筑系任教授。

  抗战期间,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黄玉瑜不顾安危赴云南参与“中央飞机制造公司”的建设,1942年在云南保山测绘选址期间不幸遭日军轰炸中弹,伤重不治,壮烈殉国。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刊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江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