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师”专业志愿者实地走访南雄古驿道及沿线省定贫困村并实地开展帮扶活动
2018-03-12 下午 05:17   来源: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委员会   
分享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支春。”北魏儒将陆凯当年登上梅岭所作的一首《蹭范晔》,既表明了与友人的真挚友情,又道出了古时南来北往的梅关古道所在。如今这首脍炙人口的五言诗正躺在郁郁葱葱的梅岭脚下,看时间长河静静流淌。

三1

乌迳镇新田村口一角

  3月7日,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委员会主任、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曾宪川一行专程来到梅关—乌迳古道,为保护活化开发古驿道和帮扶古驿道周边省定贫困村贡献专业力量。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天启正业建筑设计事务所总裁罗竑,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三师”专业志愿者田中、李捷、李珊珊、郑志伟共同参与本次走访。

2

“三师”专业志愿者走在新田村魏晋古道上

 

  直面一线

  韶关南雄梅关—乌迳古道全长约46公里,本体遗存有5.2公里,有关楼、驿站、茶亭等遗址5处,古桥、码头、碑刻等遗址13处、历史建筑25个,古道沿线及周边有省定贫困村12个。按照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2018年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选取及保护利用工作计划》的部署,梅关—乌迳古道将作为2018年重点打造线路之一,将在资金和技术上予以帮扶,推动保护修复和活化开发工作。此行志愿者们实地走访了里东村、灵潭村、中站村、新田村及梅关—乌迳古道本体,为当地在村庄整体规划、历史建筑保护修复及古驿道本体保护活化利用等方面提供志愿专业咨询。同时按照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委农村工作办关于“三师”专业志愿者与南粤古驿道沿线省定贫困村扶贫驻村工作队对接工作的安排,与驻村第一书记结好对子。

3

韶关南雄梅关—乌迳古道重点线路图

  走访中志愿者们发现各村庄不同程度都存在一些问题,如村庄建设整体规划缺位,村民穿插乱建现象时有发生,新村建设与旧村保护之间整体不协调,重要遗址修复缺乏专家指导,村一级干部及村民对历史遗存保护的主动性不高等,需要各有关单位、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持续发力协同解决。

4

“三师”专业志愿者与南雄住建局等部门座谈

 

  向长者问道

  灵潭村位于珠玑镇北部珠玑古巷和梅关古道之间,是南北通融的必经之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近年来灵潭村在省纪委省监察厅的定点帮扶下,光伏发电、烤烟房、腐竹加工厂、农家乐等一批精准脱贫产业项目将陆续建成,美丽乡村呈现出新景象,很多村民都住上了新房子,但仍有部分村民留守在古驿道两旁的老房子里。

5

“三师”专业志愿者走访灵潭村

  据70多岁的一位老奶奶介绍,自从年少时嫁到灵潭村时起,就一直住在古驿道边上,两边的房子都住满人,热闹得很,后来有了自行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出入时驿道的石板坑洼不平造成一定的不便,村民就集资铺上了水泥,几次修建后路面给抬高了很多,现在家门口的一些石板青砖,还能依稀看到当年古道的样子。老奶奶感叹到,“村内的很多房子都人去楼空,已经年久失修了。”

6

“三师”专业志愿者与灵潭村村民亲切交谈

  交谈中志愿者曾宪川指出,古驿道保护活化利用工作应该多向长者问道,挖掘驿道故事,了解历史风貌,才能在建设新农村和保护传统村落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满足村民的实际需求,又保住历史遗存的原真性。志愿者田中建议,对农村建设用地应做长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规划建设逐步改变村子格局,最终形成历史风貌区和新风貌区,这样可以减少矛盾,使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控制,使有价值的古建筑和周边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

7

“三师”专业志愿者查勘灵潭村遗留下来的石板青砖

 

  唤起全民对历史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中站村内现存梅鋗古城墙、中站围楼、徐氏宗祠、古道本体等重要历史遗存,距离梅岭约5公里,村内原有中站城,原称梅鋗城,《直隶南雄志》载:“始皇并六国,越王逾零陵往南海,越人梅鋗从至梅岭家焉,筑城浈水之上,奉王居之。”相传梅鋗为先越王勾践子孙,率一支人马拥越王来到大庾岭,筑城垦地,修养生息,屯粮练兵,称雄一方,号称百越,后至秦末中原反秦义军风起云涌,梅鋗举兵从番阳令吴芮反秦,被项羽封为十万户侯。如今梅鋗城年久已毁,今存部分城基,能辨认出为青灰色岩石叠砌筑成。

8

“三师”专业志愿者查勘中站围楼

  中站村在省工商局的定点帮扶下,养鸡、养蜜蜂、种优质水稻、种油菜花等精准脱贫产业项目陆续上马,百姓创收有了新路子,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也吸引了美的集团等上市公司的投资青睐,目前正在有序的接洽当中。对此志愿者曾宪川建议,中站村的古驿道和历史遗存基础较好,还保留有相当的原真性,今后在制定和实施村庄规划中要强化政府的主导,把控好方向,保护好先辈留下来的传家宝。

9

梅鋗古城墙遗址

  大雨中村长一路相随、与志愿者们交谈甚欢。当被问及村里有没一些宣传资料时,村长斩钉截铁回答:“有!”然后就冲进村委办公楼里拿了一份A4纸打印的资料出来递到志愿者手中,简单朴实,没有任何的设计包装,但志愿者们却能感受到那份自信与自豪。志愿者们建议,当地住建部门、文化部门、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应加大对历史遗存的保护修复和宣传力度,讲好古道故事,唤起全民对历史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古驿道的保护活化开发。

10

中站村村长向“三师”专业志愿者介绍村内古道情况

 

  专业志愿服务

  走访中志愿者田中发现,中站村内有一种外墙工艺很适合用来做传统村落的外立面,用粘土、石灰、细沙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俗称“三合土”,外墙一般粘土和石灰的比例要高一些。各地方的粘土颜色略有不同,很具有代表性,石灰还能有效的预防蚊虫,建议推而广之。

11

“三师”专业志愿者研究讨论传统村落建筑外立面做法

  志愿者李捷指出,定点帮扶后村经济明显好转,村民自主改建、新建房屋的动力加大,效果难以控制,需要尽快加强村规编制,从村民角度出发,在提升生活质量和传承历史文化之间找到技术的契合点,这也正是“三师”专业志愿者发挥自己专业知识,带动新农村建设更加精细化、品质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12

“三师”专业志愿者查勘里东村口百年大榕树

  志愿者李珊珊指出,人们对保存完整的宏村、周庄、凤凰古镇、乌镇等古村落、古城镇的喜爱是对传统自然村落的充分肯定,但随着时代发展、居民对居住环境要求改善,推旧换新现象常有发生,但在没有专业规划和建筑知识的前提下,现代建筑的尺度和建筑语言在传统自然村落中都显得格格不入。系统性的规划设计和因地制宜的建筑设计,能帮助找到历史建筑保护和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平衡点。

 

13

珠玑镇中站村内一角

  志愿者罗竑结合走访过程中发现的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言对里东村口大榕树、里东戏台、新田村魏晋古道、古桥、古码头等重要历史遗存的保护修复,需要当地村民更新观念、积极参与,文物专家、专业志愿者共同协助,才能维护好历史遗存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同时要以“保护为先、价值为重”的原则尽快行动起来,针对年久失修的历史遗存进行抢救性修复。并建议古驿道沿线及周边各村庄借鉴新田村委的经验,约定村规民约,成立村民志愿保护协会,以“自治”的方式来推动古驿道的保护活化开发。

15

新田村理事长向“三师”专业志愿者介绍村内情况

  志愿者曾宪川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发动各有关部门,调动社会多方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才能发挥出叠加效应形成工作合力,助推精准脱贫和“美丽乡村”建设,以道兴村。守望2018年,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将在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委员会的带领下,积极响应号召,发挥综合大院优势,助力广东书写文化自信、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14

新田村李氏宗祠外立面

责任编辑:李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