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根脉薪火相传: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梅州展陈馆、熊锐故居开馆
2022-06-30 上午 10:14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南方+”   
分享

  6月29日上午,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梅州展陈馆暨熊锐故居开馆仪式活动在梅州举行。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梅州市委书记马正勇出席活动。

1

  熊锐出生于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新塘尾村,是中国近代革命烈士、中山大学筹建者之一,为学校继承中山遗志,发展教育事业,培育国家革命与建设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熊锐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的优秀共产主义战士,其在欧洲与周恩来等一批同志建立中共旅欧党组织,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著述和传播,为中国革命赴汤蹈火,献出宝贵生命。

2

  抗战时期,为保全国家教育之根本,以国立中山大学为代表的岭南大中院校,三次外迁,这段烽火中办学的历史延续了华南教育之火种,彰显着民族气节和文化抗战的精神。1945年,8所高校和4所中学迁至梅州,迁梅院校办学工作得到当地大力支持,充分展现了梅州客家父老与东迁师生同舟共济、赓续文脉的伟大精神,让梅州和以中山大学为代表的华南大中院校结下不可磨灭的情缘。

  近年来,梅州市、梅江区认真按照省统一部署,在省委宣传部、省自然资源厅、省住建厅、省林业局、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广东省中山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深入挖掘华南教育历史,先后整理一批历史资料,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一批办学遗址。作为办学遗址最多最集中的梅江区,通过充分调研考证、挖掘史料,以“中山大学东迁梅州”为主线,以熊锐故居为主馆、9个办学旧址为办学纪念地,打造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这既是对华南教育变迁史这段民族记忆的记录,更是对华南教育烽火精神的传承。

3

  “中大人永远铭记学校与梅州人民的深厚渊源与深情厚谊。”陈春声表示,中大人不会忘记,在学校发展历程中,众多梅州客籍人士慷慨捐资助学的义举;中大人也不会忘记,上世纪70年代,梅州为中山医学院提供了办学的基础条件,让学校顺利招收并培育出460多名医学生,为落实关于培养农村“留得住”“用得上”的医务人员的要求,提供了有力支持。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梅州展陈馆、中山大学与梅州展陈馆、熊锐生平事迹展陈馆将成为中山大学一份宝贵的历史和精神遗产,以及学校广大师生追溯历史、致敬先辈、体悟教育与国运和人民密切联系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大和梅州人民深情厚谊的重要见证。

4

  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梅州将进一步挖掘华南教育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讲好华南研学故事,让抗战时期粤港澳三地共有的华南教育历史记忆成为共同的情感共鸣,让文化根脉薪火相传;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和客家文化,传承苏区精神,焕发历史文化名城和红色苏区的时代价值,擦亮梅州“历史文化名城”名片,助推文化强省建设;进一步深挖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探索文化遗产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径,持续推动文旅产业提档升级,让文旅融合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原文刊登于“南方+”,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吴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