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中心:将南粤古驿道研究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2022-05-03 上午 11:23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 周曼   
分享

  按语:4月21日,羊城晚报发稿《十二家文化机构齐发力 南粤古驿道催生新典范》整版专题报道广东省12个南粤古驿道研究中心考古、研究、科普宣传及活化利用南粤古驿道等工作成果,引起了读者广泛关注及热议。即日起,南粤古驿道网将推出“广东南粤古驿道研究中心‘晒成绩单’”系列报道,深度挖掘、解读各研究中心的工作成果以及背后鲜活的典型事迹。敬请垂注。

1

 

成绩单:将南粤古驿道研究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2019年2月15日,中山大学“南粤古驿道文化研究中心(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中山大学南校区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举行。该中心主要通过基础研究、田野考察、举办工作坊等方式开展与南粤古驿道相关的历史文化研究与传承保护工作。

  在基础研究方面,中心主要对古驿道重要节点樟林、汕头的历史变迁展开研究,相关成果如《民国时期汕头城市商业地理的初步分析——以侨批业为中心》发表于《近代史研究》等权威学术期刊,并为社会科学报所报道。

  在田野考察方面,中心多次组织实地调研与实践教学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关调研报告。中心成员谢湜教授的《省域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助推新时代乡村振兴》对地方联动与治理延伸、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文化与生态内涵、乡村产业振兴所需的资本和人才支撑等共性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获评为2020年中共中央党校优秀调研报告。

  2019年8月4日至15日,由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南粤古驿道文化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第九届两岸历史文化研习营在中山大学成功举办。本届研习营以“闽粤•海洋”为主题,招收了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亚太地区的45位文史哲及相关领域的博士研究生和青年学者,通过专题讲演、田野考察和文献研读的形式,在澳门、珠海、广州、汕头、泉州、厦门等地开展研习活动,取得了很好的交流效果。

  2019年10月28日至29日,中心举办“侨批文献整理、数据库建设与南粤古驿道研究”工作坊,推动侨批文化与南粤古驿道的深入研究和成果转化,著名汉学家滨下武志参与会议并参与讨论。

  在研究和调研的基础上,中心致力于建设潮汕侨批数据库网站(https://qiaopisjk.sysu.edu.cn),《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了该数据库开通的信息;中心在全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科学出版社出版《汕头近代城市地图集》,在“汕头开埠与城市发展”研讨会上首发,部分研究和调研成果则发表于南粤古驿道网站,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

研习营师生们在汕头小公园合影。

3

研习营师生们在汕头老妈宫戏台欣赏潮剧。

 

对话:中山大学南粤古驿道文化研究中心成员 欧阳琳浩

  问题1:中山大学南粤古驿道文化研究中心(实践基地)的特色是什么?

  在省自然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中心于2019年2月正式成立,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整合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等跨学科力量,开展与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相关的工作。中心的团队成员既有历史学、人类学的专业背景,也有人文地理学和城乡规划的专业背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的成员既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同时也能开展多学科的交流和合作,由此达到对研究对象的更深入和更多层面的分析,这可以说是我们的特色之一。当然,这主要是指的是基础研究方面的。在基础研究中,我们特别注重田野考察。所以,除了中心成员为研究需要而展开的田野调查外,我们还多次组织实地调研与实践教学活动,让更多人到实地场景中去探索和感悟历史,寻找与历史相关的材料,同时也让他们注意到田野调查的重要性。

  问题2:据悉,中心对樟林、汕头的历史变迁有深入的研究,请问中心为什么对这两个地方感兴趣?

  这和我们团队成员的学术兴趣是相关的。我们中心主任陈春声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韩江中下游地域的历史研究。在这个地域里面,樟林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陈老师重点关注的研究对象。樟林是清代中国东南沿海的贸易港口,近代以后转变为著名的侨乡之一,也是清代南粤古驿道的重要节点。从樟林从“开村”以来,几百年间一直有各种各样的历史文献留存了下来,比如碑铭、契约、族谱、史志、笔记、契约乃至当地人的记述、现代研究者的作品等等,近年来也不断有新的碑刻和民间文书被发现,这都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材料。陈老师利用这些材料,并结合多次田野考察,对樟林的地方社会历史作出了非常深入的一系列研究。这些研究同时也表达了长期研究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区域社会史的一些基本理念。

4

陈春声教授作《樟林与海上丝绸之路》讲座。

  汕头是继樟林之后兴起的通商口岸,是韩江流域唯一可以停泊轮船的港口。因此,汕头开放通商以后,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就发展为潮梅地区的枢纽,成为该地区的商品集散中心。货物进出口和移民出入境,都需要从汕头中转,可以说是近代以来南粤的重要交通节点。正因为汕头在潮梅地区扮演着这么重要的角色,所以通过对汕头历史的研究,也能了解潮梅地区的一些情况。汕头的历史资料,如报纸、档案、日用类书这些都比较集中,材料也非常丰富。近年来我们还收集了几十张汕头的城市地图。所以我们就开始尝试利用新方法,将文字的材料和地图结合起来,开展汕头城市历史地理的研究。

  所以我们开展南粤古驿道历史文化研究,最主要的是通过我们已经积累的研究基础,进一步去挖掘南粤古驿道的历史文化内涵,为南粤古驿道的活化利用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问题3:中心曾多次组织实践教学活动,还联合港台地区学术机构举办历史研习营,在澳门、珠海、广州等地开展研习,请问这样做的初衷是什么?

  实践教学是我们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在本科生阶段,还是研究生阶段,我们都非常重视实践教学,每一个学期、或是寒暑假,我们都有专门的时间组织学校外出考察。在中心成立的时候,我们中心主任陈春声老师就要求要将中心建设成为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的高地,并以此促进学校的学科建设、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因此,我们中心成立之后,也希望能搭建一个更好更高的平台,将南粤古驿道的历史文化研究与相关的实践教学相结合。所以我们联合了港澳台地区的学术机构,举办历史研习营,邀请海内外著名学者担任讲座,招收了几十位两岸三地以及亚太地区的研究生和青年学者作为研习营的学员。研习营以讲座、田野考察和文献研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习,既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能促进两岸三地的学术交流。

5

研习营师生们访问位于新兴街林园的中山大学南粤古驿道文化研究中心樟林田野工作室。

  问题4:您在开展古驿道研究过程中,有哪些启发、感悟?

  开展南粤古驿道研究,和我们一直以来从事的历史研究其实都是相通的。从已有的研究基础提出问题,收集材料,阅读文献,赴实地进行田野考察,这些都是我们在开展研究所必不可少的。不过,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我们以往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常常面临着新的挑战。比如数字人文等技术的采用,使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传统文献和田野调查中材料的收集范围和整理方法,重新思考如何利用新的数字人文的方法对材料进行分析,一方面帮助完善以往定性分析研究中不够深入和细致之处,一方面则将这些分析和阐述回归到具体的历史时空脉络里面相互印证。利用新的数字人文技术,在另一个层面也能使我们这一类基础研究能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形成专题地图,或是统计图表等等。具体到南粤古驿道的具体应用方面,这些成果能得到较好的显化,推动南粤古驿道的活化利用。

  问题5:请简单讲述一下中心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自中心成立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潮汕侨批数据库网站和汕头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我们为潮汕侨批数据库制定了侨批文献的整理办法,设计了数据的基本结构,并将已有的较为完善的侨批整合进数据库。有了这些基础,以后随着侨批的整理,以及侨批的发现,可以进一步增加潮汕侨批数据库的体量,进一步完善数据库的建设。汕头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也是一个数字人文信息平台,它是以地理空间为主要框架的,是我们以汕头老市区的地籍图作为底图搭建的。目前我们已经整合了部分档案数据,接下来我们也将进一步挖掘与汕头有关的人文地理信息,并将其整合到已有的地理信息平台里面,使汕头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更加完善和丰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探索关于侨批和城市地理的研究方法,并思考这些研究方法如何与南粤古驿道相结合。与此同时,接下来在疫情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也将举办有关南粤古驿道的学术会议、工作坊,组织相关的实地调研,进一步推动南粤古驿道的深入研究和成果转化。

 

  系列阅读:

  广外研究中心:聚焦南粤古驿道的国际化表达与推广

http://www.nanyueguyidao.cn/ViewMessage.aspx?ColumnId=21&MessageId=12439

  华农研究中心:为古驿道沿线地区生态保护提供方案

http://www.nanyueguyidao.cn/viewmessage.aspx?messageid=12447&columnid=21

  广美研究中心:聚焦青少年的历史文化传承与艺术教育

http://www.nanyueguyidao.cn/viewmessage.aspx?messageid=12456&columnid=21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周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