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道故事一二三:探秘古庙,解读潮汕人的精神信仰
2018-07-23 上午 09:53   作者:南粤古驿道网 周曼   
分享

  都说潮汕人“传统”,大街小巷散布着祠堂宗庙。祠堂是必须维护修缮的,因为宗族关系很重要,“胶己人”(闽南语,意为自己人)要互帮互助。各路神仙的寿诞生辰是必须谨记的,因为要按时到寺庙敬拜。又说潮汕人敢想敢拼,早在上世纪初,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的一个小村——樟林,就在英国出版的世界地图上画上了属于自己的地标,这是潮汕人飘洋过海出国谋生的佐证。看似矛盾的特征为什么在潮汕人身上却融合得很好?或许在樟林古港古驿道走上一圈,听听古庙故事,我们就会发现,潮汕人的传统只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稳固而强大的精神信仰。

 

新围天后宫

天后

 

  故事一  妈祖的前身

  传说,福建湄洲有一位生而神异的姑娘,在村中做巫医。十八岁那年,有一天她正在纺织,突然感知到海上会有大风暴,而此时她的父亲和哥哥正在出海打渔,于是她神驰南海,救下了父亲和哥哥。此后,她屡显神功,护助海上的渔民们,因此备受爱戴。她一生未婚育,年纪轻轻便“飞身成仙”。后人为表示对她的尊敬,也为以后出海能得到她的庇佑,于是在湄洲岛上为她修建了寺庙。此后,各港口都兴起修妈祖庙的风潮,乾隆五十七年,樟林港最鼎盛的时候,新围天后宫建成。

  新围天后宫也叫妈祖新宫,位于樟林古港广场对面,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是当时粤东地区最大的庙,2012年,汕头市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带头修缮天后宫,现尚未完工。天后宫信奉的是妈祖,一位“靖海安澜”的女神仙,在当时,“未上红头船,先拜妈祖娘”是一种普遍的习俗。与其说这是一种迷信,不如说这是一种精神寄托,当时的科技与通信都不发达,在变化莫测的大海上谋生,渔夫需要勇气和信心,心安才是归处,于是依靠拜妈祖的信仰行为维持生计对潮汕人而言不可缺。

 

山海雄镇庙

雄镇

 

  故事二  三山国王

  传说,揭西县内有三座高山——巾山、明山和独山,这三座大山被古人看做神仙的化身,在很多朝代都发挥过神威。南北朝时,三山神帮助隋文帝成就大业;唐代中期,韩愈任潮州刺史时,三山神帮韩愈解决潮州水患;宋朝时,三山神协助宋太宗取得太原大捷。三山神到了樟林就被称为“海晏公”,为三山神所造的庙被称为“山海雄镇庙”。

  山海雄镇庙始建于明万历十四年,是樟林乡最大的庙,也是目前樟林乡信众最广的神庙,几乎每家每户每年都会在门楹上贴一张神符,上书“山海雄镇”,以保平安。每年正月二十日是三山神出游的日子,也是山海雄镇庙南社宫的社日,届时樟林及附近的村民都会赶去祭拜。三山神在传说中多是帮助英雄安定平患,保百姓平安。历史上,潮汕曾山贼和海盗的困扰,又多兵事,山海雄镇庙的兴旺实际寄托了当地人对河清海晏的向往。

 

火帝庙

火神

 

  故事三  建庙“镇火”

  清朝年间,樟林埠依靠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当地人敢为人先的精神,成为最早通往东南亚的经商口岸,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村里因此变得繁华。当时村里每年都会无故发生火灾,给当地村民带来不少麻烦。一日,澄海知县前去实地考察,用所学的地理五行推测,认为常发火灾地段是条“火管”,通向鼎脐山,风一吹就燃,于是就在该地段建了火帝庙“镇火”。从此,火灾再也没发生过。

  关于清代樟林火灾频发的现象,现代科学已经做出了合理解释:樟林河沟地带紧接鼎脐山,矿物质、硫磺物质丰富,导致火灾频发。这与当时县官的考察结论十分相似,尽管说以“建庙”的形式来“镇火”多少带些迷信色彩,但也不排除县官是出于“平复安慰”百姓忧虑而为之,至于建庙后火灾减少,很可能只是因为防火措施改善。从另一角度来说,潮汕人对火帝庙的感情,大多是对有德先辈的怀念和敬重,火帝庙在诉说先辈的功德,告诉我们见贤思齐。

 

  (注: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刊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周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