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古驿道征文作品展示七:敢问路在何方
2018-04-23 下午 04:56   作者:谢秀莲   
分享

  驿道越来越成为热门的话题。那一刻,身在广东潮汕的我,最先想到的,是南粤的古驿道。而潮汕是南粤古驿道的重要交汇地,从南雄、广州、梅州到潮汕,到世界各地,条条驿道通潮汕,寻根的味道在这里浓得怎么也化不开。

  “潮汕人”,听起来大有弄潮儿的意思。改革开放四十年,潮汕始终没有放弃驿道的原滋原味。但仔细一想,其中充满着酸甜苦辣,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能够把一条条古驿道保存良好,能够不被钢筋水泥所湮没,着实不易。  

  在网上搜索“南粤古驿道”一词,手指轻轻一点,千年的时光划过:南粤古驿道是历史上中原汉人入粤和岭南商贸活动的主要路径,就像活力奔腾的动脉,源源不断地将物流、人流、文化在其中往来输送。南粤古驿道由港口而内地,由内地而岭南,由岭南而海外,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形成了广东多民族民系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彰显了海外侨胞深厚家国情怀的归根纽带。

  潮汕古驿道的历史,是一部血泪史,更是一部奋斗史。他们顽强地在陌生的地域披荆斩棘,并且洒下一路繁花似锦,将中华文明传承到世界各地。

  在潮汕,我看见一面潮绣,做工精细不亚于中原丝绸,听老板说,这块丝绸是先祖从北方带过来,后来又带去了南洋,今年才从泰国把祖先留下的这块潮绣带回家。潮绣漂泊的地方其实就是古驿道延伸的地方,而潮州陶瓷、茶叶、潮剧、潮州大锣鼓、潮绣等正是国家重点保护的古驿道文化。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部署要求,带动旅游、体育、文化、精准扶贫、特色农业等工作有机融合的重要符号,正是这些符号正让一条条古驿道“活”起来。

  沿着古驿道一路行走,错综复杂的小路让人有些不知如何抬脚,难免会困惑于人类古老的问题: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我是谁?大概只有驿道两侧的草木可以回答。

  在潮汕,走访了数不清的古建筑,虽然风格有差异,但都有着浓厚的岭南风情。建筑不管是宏大还是矮小,不管破旧还是已经得到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它们坐落在那都传递着一个信息:驿道经过此处。一堵被风雨侵蚀得面目全非的墙上,几行楷书却依然清晰可见,导游解读此字迹书写于清朝末年,系一位大学士所留。

  著名的潮剧也和古驿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古驿道带来的各地地方戏曲文化,潮剧融合了京剧、粤剧、花鼓戏等许多戏剧文化的精髓,当你走进一条小巷,悠扬的潮剧响起,尽管有些听不懂,却会让一颗心突然变得宁静。

  走过哪里,就在哪里留下脚印。走到哪里,就把家安在哪里。潮汕人心里有一个中原,潮汕人心里有一个南洋,潮汕人头顶有一个月亮,潮汕人脚下有一条走不完的古驿道。我不是潮汕人,但我是诗人,诗人骨子里也该是潮汕人?诗人走过哪里,就在哪里留下诗,走到哪里,就把心安在哪里。

  古驿道,中华文明不仅没有让你变得脆弱,反而使你更坚强。在没有依靠的时候,你找到了自我,找到了依靠;在没有路的地方,你闯出了一条路。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刊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李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