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吴尚时教授——坪石先师文丛(1)
2019-07-15 上午 11:40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地理研究》1985年6月第4卷第2期   
分享

  以下原文转载自《地理研究》1985年6月第4卷第2期曾昭璇《纪念吴尚时教授》:  

  

  吴尚时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之一,去年是他诞生(1904)八十周年,他逝世于 1947年,距今已有三十多年了,广东地理学会开会纪念他,笔者特撰文介绍他的生平事迹。

  吴先生是广东开平县人,1928年(24岁)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学堂,时值高师学堂改为中山大学,他即入英文系念书。1932年考取赴法留学,在法攻读地理学。1935年回国,在中山大学地理系任教,并于1940—1945年任系主任。1945年离开中大,受聘于岭南大学历史系。1947年9月12日因肝病逝世,年仅43岁。

  吴先生家庭成员中,有在旧社会政界身居高位的,而他却不入官场,立志终身从事科研教学工作,这是非常难得的。在抗日战争时期,几乎每遇假期,他都带个别助教或学生做长途野外考察,自己身负背囊,每天行走几十里,翻山越岭,不畏路途艰险。由于经济困难(多数依靠自己工资),只好日食伙铺,夜宿农家。有一次他们在粤北瑶山工作,上到海拔近2000米的象牙山峰顶,已是夕阳西落,就在寒风侵袭的破庙中过夜。吴先生由于长期生活艰苦,身体逐渐衰弱,在抗战胜利以后,染上黄疸病,当时医疗条件不好,终至肝硬化而丧身。就在他临终的那一年,还在考虑自己病愈后的写作计划。

a1

  吴先生逝世以后,不少他的学生撰文纪念他,在国内,除笔者外,还有罗开富、张保昇等教授,在美国有华裔黄立宗教授。何大章教授整理了吴先生著作目录。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曾刊印了他的地貌方面的一些论文(包括中文一册,英文一册)。

  美国地理学家G.B.葛德石为美国地理学会负责人之一时,曾两次函告笔者,谈及吴先生在美国地理学界有很高声誉,并希望他的遗作能及时出版。法国里尔科技大学地理学及空间规划教研室地貌教授巴蒂奥(Battiau),最近还来信提到吴先生的地貌文章在法国受到不少人推崇。

  前中山大学校长黄焕秋同志于50年代访问苏联时,见到吴先生照片挂在莫斯科大学图书馆内,作为中国地理学家代表人物之一。

  广东重点保护文物之一的广州七星岗海蚀遗迹是吴先生首先发现的,在那里新建的纪念亭行碑文中记载了他的功绩。1984年9月,广东地理学会举行纪念会,并决定出版他的文集。 

  吴先生从1935年回国到1947年逝世,其间只有12年。在教学方面,他讲授过地貌学、水文地理学、读图学、美洲地志等课程。其中不少教材是他自己由法国著作中译出的。吴先生很重视学生外语学习,从二年级开始,他亲自在课外加授法语课,并经常为学生校正译文。他亦很重视学生野外实习,几乎每星期天总是早出晚归,带领学生到野外观察地形。吴先生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地理科学人才,他们在新中国地理事业中,或多或少都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吴先生除从事教育事业外,在短短的12年中,在困难条件下勤奋工作,还挤时间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据目前统计到的,他共写出论文62篇、书4本、译作7种、指导编制广东省地图 118幅。他的文章都是自己在野外考察的结果,参考文献不多,下面把他的著作与译作分类列出。

  (一)地理及地形:

  1. 广州市白云山东麓地形之研究(与罗开富),自然科学,六卷二期,中山大学理学院版。

  2. 广东羚羊峡及羚羊旱峡地形之研究(与罗开富),自然科学,六期。

  3. 广州漏斗湾至杭州漏斗湾大体地形之研究,地理集刊,创刊号,中山大学地理系版。

  4. 论广西郁江之河道,地理集刊,创刊号,中山大学地理系版。

  5. 中大台地研究,自然科学,七卷四期。

  6. 与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逊教授论二公尺平台书,地理学报,第五卷,中国地理学会出版。

  7. 广东西北江之形势,地理与旅行,地形专号,中山大学地理系版。

  8. 广东罗定盆地之地形,地理与旅行,地形专号,中山大学地理系版。

  9. 云南潋江盆地之地形,地理与旅行,地形专号,中山大学地理系版。

  10. 巫峡,地质论评,中国地质学会。

  11. 云南中部地形,(与陈小澄合著),地理集刊,第四期。

  12. 广东西南部地形初步观察,地理学报,五卷。

  13. 四川之河流,地理集刊,第六期。

  14. 四川地形之商讨,地理集刊,第七期。

  15. 南岳之地形(与罗来兴),地理,一卷三期,中国地理研究所版。

  16. 广东省之地形,广东年鉴,广东省秘书处版。

  17. 丹霞与南雄层位之新见解(与曾昭璇),地理专刊第一号,中山大学地理系版。

  18. 雷州半岛(与曾昭璇),地理学报,十一卷。

  19. 粤北红色岩系(与曾昭璇),岭南学报,英文论文专号,广州岭南大学版。

  20. 东江地形初步观察(与曾昭璇),岭南学报,英文论文专号,广州岭南大学报。

  21. 南岭何在(与曾昭璇),历史政治学报,创刊号,岭南大学历史政治系版。

  22. 华南弧,岭南学报,七卷二期。

  23. 中国山脉概论,地理集,五卷三期,亚新地学社版。

  24. 珠江三角洲(与曾昭璇),岭南学报,八卷一期。

  25. 法国里昂金山变硬黄土“Revue Geogr. Regional ”,法国里昂大学版。

  26. 自然地理学名词审查意见书,地理集刊,第九期。

  27. 北江飞来峡及其旱峡地形与筑堤研究,中山大学校报, 1936年。

  28. 广州七星岗海蚀遗迹,中山大学校报,1937年。

  29. 论广西郁江流域之河道,地理集刊,第一期,1937年。

  30. 广州附近地形研究,地理集刊,第一期,1937年。

  31. 掠水地形二实例:1.广东台山那扶,2.清运附近,地理集刊,第二期,1939年。

  32. 阳宗海地理考察记,地理集刊,第三期,1940年。

  33. 广东南路之地形,地理集刊,第五期,1940年。

  34. 广州市北山区北郊地理(英文),岭南学报,九卷一期,1948年。

  35. 粤北侵蚀面及横谷(英文),岭南学报,九卷一期,1948年。

  36. 粤北坪石红色盆地,岭南学报,九卷二期,1947年。

  37. 湖南临武县之圩场,岭南学报,九卷一期,1948年。

  (二)水文:

  1. 论整理广州东濠计划(与罗开富),中山大学校报, 1935年。

  2. 再论整理广州市东濠计划(与罗开富〉,中山大学校报,1935年。

  3. 论广州市廿五年六月一日之水灾(与罗开富),中山大学校报, 1936年。

  4. 广州石牌中大校内积水问题,中山大学校报,1935年。

  5. 关于廿竹滩爆炸之意见,中山大学校报,1937年。

  6. 广东浈武二河之水文(与何大章,罗来兴),中大地理学丛书, No.3。

  7. 广东曲江潦患与预防(与何大章,罗来兴),中大地理学丛书, No.5。

  8. 粤北之水力(与何大章,罗来兴)中大地理学丛书,No .7。

  (三)气候:

  1.   广东省之气候(与何大章),亚新地学社地学丛书,第五号。

  (四)区域地理:

  1. 广州市郊登峰走廊地理述要(与罗开富)。

  2. 广东番禺新造市桥地理述要(与罗开富),中山大学校报,1935年。

  3. 广东四邑阳江地理述要(与罗开富),中山大学校报,1935年。

  4. 云南晋宁附近地理考察记,地理与旅行,地形专号。

  5. 云南玉溪地理考察记(与陈永汉,陈小澄),地理集刊,第一期。

  6. 广东乐昌盆地地理纲要,地理集刊,第七期。

  7. 粤北国防根据地,地理集刊,第十一期。

  8. 粤北四邑与南路,地理集刊,第十一期。

  9. 县长与地理,韶关大光报。

  10. 广东乐昌峡,地理集刊,第十二期。

  11. 仁化县地理,(英文稿,与曾昭璇),岭南学报英文地理论文专号。

  12.广东南路(英文稿,与曾昭璇),岭南学报,第七卷,第一期。

  (五)读图:

  1. 读图举例一广东防城龙门(与陈小澄),地理集刊, 第八。

  2. 读图举例一广东乳源梅花街(与何大章,陈小澄),地理集刊,第十期。

  (六)地图

  1. 日本地形图(1:2,500,000),武昌亚新地学社。

  2. 广东省政治经济图(六幅),省府统计处。

  3. 广东省分县地图集(108幅)(1:200,000),省府统计处。

  4. 粤北地势图(1:500,000),中山大学地理系。

  5. 中国山脉图(1:23,000,000),亚新地学社。

  6. 中国地形图(1:23,000,000),亚新地学社。

  (七)译作:

  1. 森林与河流(M.Parde原著),自然科学,六卷四期。

  2. 江河之流量(M.Parden著),自然科学,七卷三期。

  3. 水界地理(Emm de Martonne)地理集刊各期。

  4. 江河之水文(M.Parde),商务印书馆,1940年。

  5. 气候篇(马东南原著)。

  6. 北美之气候(Baulig),南风,岭南大学学生自治会版。

  7. 地形篇(马东南原著)(与罗开富,罗来兴),自然科学,地理集刊各期。 

  吴先生的著作是多方面的,它们涉及地貌学、水文地理学、气候学、读图学、制图学和区域地理。尽管这些属于30—40年代的著作,至今仍有阅读参考的价值。下面简述我个人对吴先生著作的体会:

  在地貌学方面,吴先生著作较多,其主要论点有:

  其一,否定南岭山脉的存在。我国传统的地理学观念多认为,南岭是长江、珠江两流域间的重要山脉,东西横亘,不但形成两河的分水岭,而影响及于双方气候的差异,阻碍文明的交流,其作用犹如东西绵延横亘华北、华中的秦岭。吴先生根据桂东、滇南、粤北、湘南、粤东、贛南一带的实地考察,指出这条山脉是不存在的,所谓南岭是一群山地,其间有不少通道,山脉走向多以北北东一南南西,北北西一南南东,以及北一西的这一论点,现在已为许多考察者所承认。

a2

图为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

  其二,指出“华南弧”的山脉结构。长江以南地区的山脉走向,吴先生通过野外观察和详细军用地形图检阅,发现在北纬27°附近,多属北一南;27°以北地区多为北北东—南南西,或北东一南西;27°以南地区多为北北西—南南东,或北西一南东,南北双方山脉走向合成向西突出的弧形,吴先生命名为“华南弧”并确认为造山运动的力量显然由东方向西推进,即由海外向内陆扩展而造成。

  其三,提出“一带三弧”的我国山脉结构。我国山脉排列系统,吴先生概括为“一带三弧”,所谓“一带”是指大致东西横亘全国的昆仑一秦岭山脉。昆仑一秦岭以北的山脉,大多数从北西一南东或西北西一东南东,到西一东,再到南西一北东或西南西一东北东的走向排列,中部(即西一东段)向南突成弧形,称之为“蒙古弧”,昆仑一秦岭以南的山脉,在东部作上述的华南弧排列;在西部由藏北的大致西一东走向,到川滇的大致北一南走向,在北纬28°—34°一带,形成向东北凸出的弧形,称之为“藏滇弧”。吴先生早在40年代提出的这种观点与70年代以后用来解释其成因的板块学说,颇相接近。

a4

图为六大板块构造图。

  其四,其他有关地貌成因方面的见解。吴先生对江南地区的地貌形成,提出了不少自己的观点,这里只举出几个实例。譬如,吴先生观察到东南沿海山地的河流呈放射状排列,即浙江钱塘江向东北流、福建闽江向东流,粤东韩江向东南流,他认为这是受穹窿构造运动的影响,其上升的中心在福建西部。50年代,苏联专家对这一观点很赞赏。再譬如,吴先生在雷州半岛考察,指出那里存在海相地层,以及最近上升的海成台地,即解放后所提出的“湛江组” “北海组”。又譬如,吴先生对华南的若干盆地的红色岩系及其地貌发育论述更多,为“丹霞地形”的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a3

图为丹霞地貌。

  在水文地理学方面,吴先生在中国提倡最早,他回国后看到在当时国内,这门科学尚未引起人们注意,随即着手翻译马东男(Mortonne)的《自然地理学原理》中的水文地理学篇,不久又译出法国M·巴尔台(Pard'e)的《江河之水文》一书。吴先生在学校讲授水文地理学课程,并研究学校附近的水文地理。在广州写作了《广州石牌中大校内积水问题》,《整理广州东濠计划》,《关于甘竹滩爆炸之意见》等;在粤北坪石写出了《广东浈武二河之水文》、《广东曲江潦患与预防》,《粤北之水力》等。几乎所有著作都是为改造自然服务的,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做法,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吴先生虽然在学校没有讲授气候学这门学科,但仍然努力介绍国外著作,除翻译马东男的《自然地理学》中的《气候篇》以外,还译出了博利(Baulig)的《北美之气候》,在粤北坪石著有《广东省之气候》 一书中把广东省划分粤北、粤中和海南岛三个大区,这一意见,至今还为不少气候学家所沿用。

  在读图学方面,吴先生有很高的造诣,他所写的地貌论文中,有些是在判读地形图直接写出的,如《巫峡》一文,有些是在判读地形图后,引起研究动机,并经实地考察验证写成的,如《南岳之地形》一文。吴先生为了引起学生对读图学的重视,自己曾以广东省1:50000军用图的防城县的龙门幅与乳源县的梅花街幅为例,通过在地形图判读与野外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办法,写成了方法论。在吴先生的教育响下,不少学生对读图学感到兴趣,并以此作为地貌研究的一种手段。

  在地图学方面,吴先生亦很重视,他认为这是地理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现方法之一。他主编过一些教学挂图,如中国地形图,日本地形图(1:2500000),以及大量的专业地图,如中国山脉图,粤北地势图,广东省分县地图集(1:200000)。其中广东省分县地图集(共108幅),内容丰富,当时受到各方面的好评。

  在区域地理方面,吴先生受法国区域地理学派的影响,认为地理学应该重视综合研究一个地域。在抗日战争期间,由于学校经费十分困难,他只能在学校附近地区考察,因此学校搬迁到那里,他就在那里展开研究工作。中山大学在广州,他研究广州附近地理;在云南澄江,他就研究云南中部地理;在粤北坪石,他就研究粤北、湘南地理。当然他这样做也是为了学生野外实习的准备。

  吴先生的区域地理论文中,既注意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亦重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代表作是《乐昌峡》与《广州南路》。徐近之教授曾将后一篇论文评为抗战时期地理学重要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曾昭璇(1921—2007),地理学家、地貌学家和教育家,享有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43年获中山大学地理学学士,1946年获中山大学人类学硕士。曾任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主任、中山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地理学会、民俗学会、自然科学史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第四纪研究会名誉委员。主编《热带地貌》学术刊物20多年,出版中文专著20多部,英文专著4部,发表论文200多篇。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由南粤古驿道网采编综合整理。)

  (原文刊登于《地理研究》1985年6月第4卷第2期,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