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于国际乡村景观遗产定义下的南粤古驿道
2018-03-23 下午 09:30   作者:阿瑞   
分享

0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于2017年12月11-15日召开了第19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这一次会议共有1000多名来自向世界113个国家和地区参会者。此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乡村景观遗产的准则”,从概念到实践提出了若干颇有启示意义的研究结论。“与所有其他遗产一样,乡村遗产也是一种经济资源:应对其加以适当利用,为当地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文件对乡村景观遗产提出明确的定义:“乡村景观遗产:指的是乡村地区的特质及非物质遗产。乡村景观遗产的物理特征包括生产性土地本身、结构形态、水、基础设施、植被、聚落、乡村建设的中心区、本土建筑、交通和贸易网络等,以及更广阔的物理、文化、与环境关系及背景。乡村景观遗产还包括相关的知识、传统、习俗、当地社区身份及归属感的表达、过去和现代族群和社区赋予景观的文化价值和含义。乡村景观遗产包含涉及人与自认关系的技术、科学及实践知识。”

       会议虽然是在东方召开的,但文件表达的内容和形式明显是欧美的风格和思维,比如需要引经据典,不能忽略历年有关国际组织召开的会议作用,需提及某一特定历史阶段达成的“宣言”和共识。表述的句子长而复杂,恐怕漏掉某一方面内容,而得到“不全面”的评价。

       将广东正在推进的实操性乡村遗产活化与利用的实践——“南粤古驿道”,置于这一特定语境,可以从西洋镜中看到自己另一面的身影。两年多来,“南粤古驿道”从品牌营造伊始,当初正是意识到“乡村遗产”是潜在的“经济资源”,为贫困或者差不多被遗忘的乡村地区找到内生动力且可持续的支撑。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回应了乡村景观遗产包括乡村地区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这一定义。

国际1

图为雷州牛屋速写。(作者自绘)

古石桥

图为万绿湖枯水季节露出“古石桥”与局部围堰展示遗迹构思示意。(作者自绘)

       近期,广东各地在对农村改造过程中,缺乏历史评价的“三拆除”出现操之过急的现象,尤其是对乡村一些破旧生产性构筑物的拆除斩草除根,令人担忧,这与乡村遗产景观价值认知欠缺和先拆除后奖补经济政策有关。现实不少南粤乡村的构筑物,是民间因地制宜智慧的结晶,如雷州农村的牛棚,利用四根粗糙石柱加稻草屋顶,成本低而适应广东炎热气候,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技术”,若对周边环境整理,排水沟渠砌造起来,改造加以利用可置换为歇脚或者阴干食物的富有特色的生产性构筑物。近期,河源万绿湖发现湖底露出的古石桥,结构完美。如果结合环境和水位,合理局部围堰,万绿湖中一“古桥”必成极具特色的“乡村景观遗产”,优质生态产品添上遗产景观。

3

图为平远乡村留在的"标语"。

4

图为梅州平远与寻乌交界茶亭旧址垟上的"标语"隐藏的历史信息。

       南粤古驿道的挖掘梳理尚未结束,茶亭遗存之多超出预期。这种类型建筑体现了一种纯朴互助文化的物质空间,“茶亭驿道遗产”将成为南粤古驿道最具亮点的“乡村景观遗产”之一,乐于助人免费提供茶水供过路人解渴,慷慨捐资建茶亭助路人积蓄能量再向前,这可谓是驿道经过的“族群和社区赋予景观的文化价值”具体表现,也展示了乡村景观遗产物理特征的“交通和贸易网络”历史场景,期待今年十月秋天,驿客们能欣赏到一批富有创意借茶亭遗址活化利用而产生的乡村景观遗产。 

 1

图为保存时代印记的慕田峪长城。

2

图为慕田峪长城与关外群山。

       慕田峪长城是目前修缮最好的明代长城,特别的景观山坡上用巨大美术字体写着"忠于毛主席"五个大字,这是毛泽东时代见证,与明代遗产景观越数百年时代,有意保留下来创造了长城新景观。古长城也是战争驿道系统,联系中国最多样乡村遗产景观,对南粤古驿道乡村景观塑造有启迪作用。

       感谢曹劲提供“准则”翻译文本。

 

       附: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与国际景观设计联盟关于乡村景观遗产的准则

 

       ICOMOS-IFLA(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文化景观专业委员会-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关于乡村景观遗产的准则是在2017年底在印度召开的ICOMOS第19届大会通过的4个文件之一,也是文化景观专业委员会于2013年启动的一个名为“全球乡村景观倡议”主题研究工作的初步成果,相关成果还包括编制中的全球乡村景观地图集和术语词汇表。

       为引介这一新文件并促进对该主题的讨论,ICOMOS CHINA与“清源文化遗产”联合完成了文件中文版的翻译,清源译介的优秀志愿者承担起了这份工作,希望把文件推介给更多人分享。后续清源将继续推送ICOMOS第19届大会上通过的其他文件,敬请期待!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与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关于乡村景观遗产的准则》

       《准则》基于第十九届ICOMOS大会提交的版本,分发给ICOMOS成员的最终版。

       一、序言

       乡村景观是人类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延续性文化景观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全世界的乡村景观丰富多样,它们也代表了多样的文化和文化传统。乡村景观为人类社会提供多种经济和社会效益、多样化的功能、文化支持和生态系统服务。本文件旨在从国际到地方管理各级,和涉及的各个层面,就乡村景观系统的伦理、文化、环境和可持续转化,鼓励深入思考并提供指导。

       (一)认识到以文化为基础的食物生产与对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利用所具有的全球重要性,以及在当代文化、环境、经济、社会及法律背景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二)考虑到《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1948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联合国原住民权利宣言(2007年)》、《粮食和农业的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粮食和农业组织,2011年),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尤其是但不限于子目标11.41[1])等国际公约均阐明,所有人类都有权享受充足、健康和来源安全的食物和水;

       (三)考虑到《关于古迹遗址保护和修复的威尼斯宪章(196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关于历史公园的佛罗伦萨宪章(1981)》、《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关于历史城镇和城区保护的华盛顿宪章(1987)》、《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关于真实性的奈良文件(199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关于保护文物建筑、遗址和遗产区域的背景环境的西安宣言(200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历史城市景观的建议(2011)》、《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关于作为人类价值的遗产与景观的佛罗伦萨宣言(20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生物和文化多样性关联的佛罗伦萨宣言(20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可持续发展观纳入世界遗产公约议程的政策(2015)等国际文件都与景观的遗产和文化价值相关;

       (四)考虑到区域及国家层面诸多文件都与乡村景观有关,如《欧洲景观公约(2000)》、《欧洲乡村遗产观察指南(CEMAT,2003)》、《欧洲委员会关于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的法罗公约(2005)》、《关于神圣自然遗产地和文化景观在生物和文化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的东京宣言(2005)》、《关于加勒比文化景观的古巴圣地亚哥宣言(2005)》、《拉丁美洲景观行动(LALI)(2012)》、《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澳大利亚国家委员会关于保护具有文化意义的场所的宪章(巴拉宪章)(1999-2013)》、《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亚太地区景观宪章(2015)》;

       (五)考虑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颁布的《实施保护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2015)》,自1992年以来就将乡村景观认定为“延续性的文化景观”;

       (六)考虑到将乡村景观作为遗产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文化景观科学委员会(ISCCL)关于乡村景观的米兰宣言(2014)》;

       (七)考虑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其管理体系中对第五类受保护陆地景观和海洋景观的认可,IUCN对维持传统游牧所做的努力(关于可持续畜牧业的全球倡议,2008),以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倡议“自然与文化联合实践”,认识到人们与周围环境进行互动的方式维系了生物-文化多样性(包括农业生物多样性以及文化和精神价值);

       (八)考虑到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全球重要农业遗产(GIAHS)》项目旨在确认和保护卓越的具有遗产价值和丰富的全球重要农业生物多样性及知识体系的土地利用系统和景观;

       (九)考虑了其他与乡村景观相关的文件,如《关于农业遗产的巴伊萨宪章(2012)》、在匈牙利托卡伊通过的《关于葡萄园文化景观的世界遗产主题专家会议的建议(2001)》以及其他关于将乡村文化景观作为遗产的主题专家会议;

       (十)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和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承诺将扩大双方的合作,通过传播和使用下述准则,来提升将乡村景观遗产作为人类社会和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及世界范围内重要资源的理解、有效保护、可持续转化、传播和欣赏。

       本准则旨在通过对乡村景观遗产价值的认知、保护和推广,寻求方法应对乡村景观及其相关社区所面临的损失和负面改变。目的是推动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及环境各方之间的适度平衡。

 

       二、准则

       (一)定义

       乡村景观:就本文件而言,乡村景观指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陆地及水生区域,通过农业、畜牧业、游牧业、渔业、水产业、林业、野生食物采集、狩猎和其他资源开采(如盐),生产食物和其他可再生自然资源。乡村景观是多功能资源。同时,生活在这些乡村地区的人和社区还赋予其文化意义:一切乡村地区皆是景观。

       乡村景观是变化着的活态体系,包括使用传统方法、技术、累积的知识、文化习俗等生产并管理的地区,以及那些传统生产方式业已改变的地区。乡村景观系统包括乡村元素、其内部及与更广泛背景的功能、生产、空间、视觉、象征和环境的关系。

       乡村景观包括管理良好的、已退化或废弃但仍可再利用或开垦还原的区域,如广阔的乡村空间、城市边缘以及建成区域内的小型空间等。乡村景观涵盖地面、亚表土及资源、土地上空以及水域。

       乡村景观遗产:指的是乡村地区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乡村景观遗产的物理特征包括生产性土地本身、结构形态、水、基础设施、植被、聚落、乡村建筑和中心区、本土建筑、交通和贸易网络等,以及更广阔的物理、文化、与环境关系及背景。乡村景观遗产还包括相关的文化知识、传统、习俗、当地社区身份及归属感的表达、过去和现代族群和社区赋予景观的文化价值和含义。乡村景观遗产包含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技术、科学及实践知识。

       乡村景观遗产反映了社会结构及功能组织,及其在过去和现在的形成、使用和变革。乡村景观遗产包括文化、精神和自然属性,这些都对生物文化多样性的延续意义重大。

  独特或普通,传统还是被现代活动改变,所有乡村地区都可以被当作遗产解读:遗产以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存在,与多个历史时期相关,如同羊皮纸上的文字,可以被重叠书写。

       (二)重要性

       乡村景观历经数千年得以形成,代表了地球上人类和环境发展史、生活方式及遗产的重要部分。世界许多地区对当地社区、原住民和参观者都是重要的食物、可再生自然资源、相应的世界观与福祉的源泉。用于生产和/或收获包括可食用资源的动植物资源的乡村景观,反映出广阔区域内人类与其他物种间的复杂关系。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水产业、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及其他资源活动的多样性对全球人类生活未来的适应力和复原力至关重要。

       已有遗产名录认识到了乡村景观的遗产价值,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名录中的“延续性文化景观”。区域、国家及地方层面的遗产清单及保护区机制可能已识别出乡村景观的遗产价值。对乡村景观价值在任何级别的认识,都旨在提供对乡村景观中存在的物质及非物质特征和价值的意识,这也是推动这些地区的可持续保护、将其相关知识和文化意义传承后世的第一步,和必要的一步。

       (三)威胁

       不断增加的人口数量和气候变化导致乡村景观非常脆弱,面临损失和/或遗弃或巨变的风险。乡村景观受到的威胁反映出三种互相关联的变化类型:

       1. 人口和文化(城市地区人口增长而乡村地区人口减少,城市扩张,密集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压力,传统习俗、技艺、当地知识及文化的丧失);

       2. 结构(全球化,贸易及贸易关系的改变和增长,经济增长或衰退,农业实践和技术的强化,土地功能转变、天然牧场和驯化物种多样性的丧失);

       3. 环境(气候变化,污染和环境退化,包括不可持续资源的开采、对土壤、植被和空气质量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及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四)挑战

       因其代表的重大价值,遗产应该在认识、保护和促进乡村景观和生物文化多样性上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支持乡村和城市居民、地方社区、政府、工业和集体,作为地区动态属性、威胁、风险、优势和潜力综合管理的一部分,遗产可以助力维护和增强乡村景观的适应性和应变力。保护乡村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应集中确保在乡村景观内工作和生活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与所有其他遗产一样,乡村遗产也是一种经济资源:应对其加以适当利用,为当地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五)效益

       乡村景观是未来人类社会和世界环境发展的关键资源:它们提供了食物、原材料以及身份认同感;它们代表了经济、空间、环境、社会、文化、精神、健康、科学、技术以及,在某些区域,休闲娱乐的要素。除了提供食物和原材料外,乡村景观还有助于土地保护(自然、环境、土壤、水文网络),有助于将乡村文化(技艺、环境知识、文化传统等)传递给下一代。与遗产价值的提升和传播充分结合,乡村景观往往能创造独特的经济和旅游收益。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环境和文化遗产越来越成为国际、跨学科的和学科间研究的对象。作为知识所有者的当地社区或地方行动,利益相关方、乡村和城市居民与专家学者之间的合作,都有助于乡村景观作为珍贵的共享资源的保护、认知和价值提升。许多国际、国家和地方管理机构已通过立法和政策来支持这一概念。

       (六)乡村景观的可持续性

       许多乡村体系已在长时间中被证明具备可持续性和发展弹性。这些乡村体系的多个方面,可为未来乡村活动管理提供参考,为保护和提高生物文化多样性提供支持,并有助于保障人们获得充足、优质食物和原材料的权利。

       由于景观会经历持续的、不可逆的以及不可避免的变化过程,在制定乡村景观政策时,应将重点放在对可接受和适当的变化的管理,以及对遗产价值的保护、尊重和提升。

 

       三、行动标准

       具体措施是:理解、保护、可持续管理、交流传播景观及其遗产价值。

       (一)理解乡村景观及其遗产价值

       1. 认识到所有的乡村景观都具有遗产价值,无论被评估为突出还是一般价值,这些遗产价值在规模和特征上呈现出多样性(形状、材质、用途和功能、历史时期、变化等)。

       2. 记录乡村景观的遗产价值,以此作为有效规划、决策制定和管理的基础。清单、目录、地图集、地图为乡村景观的空间规划、环境和遗产的保护与管理、景观设计和监测提供基础信息。

       3. 形成关于乡村景观物理及文化特征的基线知识:乡村景观的现状;其历史演变及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的表现;对景观历史的、内在的及当代社会文化中的感知;乡村景观体系内不同要素之间(天然和人造,物质和非物质)存在的历史与当代联系(空间、文化、社会、生产及功能上的);以及过去和当今涉及的利益相关方。清查和编目既是为描述乡村景观的现状也是为明确其历史变迁。

       4. 制定不同层面的乡村景观(世界的、区域的、国家的、地方的)的清单目录。这些工具应整合当地、传统的和科学的知识体系,利用已有的、系统化的、适合专业和非专业人士使用的方法,以在国际及地方层面收集、比较乡村景观的信息。为建立有效的数据库,清单目录应考虑复杂性、人力成本、数据收集和整理时间安排等因素,并鼓励专家学者和当地居民的共同参与。

       5. 形成相关知识体系以比较不同层级(世界、区域、国家、地方)的乡村景观,监测历史变化、支持共享学习,促进从地方与国际、公共及私人利益相关方间的合作。

       6. 认识到当地居民是信息持有者,在很多情况下能够帮助塑造并维护景观,因此应积极参与到集体知识的创建中来。

       7. 就研究、信息共享、技术支持,在各管理层级合作开展大范围知识创建活动等方面,推动公共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大学间展开广泛而持续的合作。

       (二)保护乡村景观及其遗产价值

       1. 审查并实施相关立法和政策框架,确保在应对来自全球、国家及地方的威胁、风险和机遇,利用和转化乡村景观时,保持生物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

       2. 落实政策:通过法律、法规、经济战略、监管方法、信息共享和文化支持。由于乡村景观具有较大的复杂性特征,为此必须形成详细的、跨领域的政策,从更广泛的层面考虑文化、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

       3. 明确动态保护、修复、创新、适应性转化、维护和长期管理的策略和行动。应寻求全球与当地方法间的平衡,确保在有效设计和日常管理过程中所有利益相关方和社区的参与和合作。

       4. 考虑到乡村景观的遗产价值包括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精神及空间等不同纬度,对每一乡村景观的价值的良好认知,将有助于对遗产未来适当和有效的转更好的管理。

       5. 制定有效的方针政策,应先获取景观相关的地方知识、了解其强项和弱项,以及潜在的威胁和机遇。制定目标,选择适当的工具,形成项目行动计划,明确长、中、短期管理目标。

       6. 明确监测策略,审查政策实施的有效性,重新评估与监测结果相关的短、中和长期目标。

       7. 考虑到有效实施既定方针政策,有赖于公众有足够的知识和意识,能够支持所需的战略方针,并积极参与进来。有必要与其他行动相互补充。公共管理机构应支持积极主动的和自下而上的行动。

       (三)持续管理乡村景观及其遗产价值

       1. 考虑到食物和自然资源生产的生态文化权利。应实施有规划的管理方法,认识到景观具有动态特征,是活着的遗产,并尊重生活在其中的人类和非人类物种。尊重、珍视并支持文化多样性以及不同族群不同的与自然相处的方式。

       2. 确认乡村景观的关键利益相关方,包括乡村居民、与当地有紧密联系的当地社区、原住民和移民群体;他们在塑造和维护景观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他们关于自然和环境状况的知识、历史和当下的重要事件、当地文化和传统、以及数世纪以来不断试验和实施的科学和技术方案。承认乡村居民高标准高质量的生活将有助于促进乡村活动的开展、维护乡村景观、将乡村实践和文化传递至下一代,源远流长。

       3. 考虑在制定作为遗产资源的乡村景观可持续管理战略时,大小规模景观在文化、自然、经济和社会等不同方面之间的关联。

       4. 考虑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相互联系。乡村景观是全球都市居民提升生活品质(休闲娱乐、食物的品质和数量、木柴、水和洁净的空气、园艺种植等)的重要资源。城市可以为乡村景观出产的产品提供经济机会, 并根据城市居民的需求融入其它休闲、教育、农业旅游等多样功能。应鼓励乡村、城郊以及城市居民积极合作和实践,促进共享乡村景观遗产知识和分担管理职责。

       5. 在长期可持续(经济,社会,文化,环境)资源使用与遗产保护、乡村工人短期内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之间寻求平衡。这是维持和促进乡村景观活动的前提条件。生活品质包括收入、社会认同、教育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文化权利的认可等。这需要找到适当的方法和方式,使得活态遗产价值可以被认可,社会变革与遗产价值的保护、利用和传播能够相融合,与乡村景观遗产的经济增效相一致。

       6. 支持对乡村景观实施公平治理,鼓励当地民众、利益相关方、城市及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到乡村景观遗产的管理和监测中来,参与知识生产和传播,肩负相关责任。这是因为许多乡村景观包含私人、企业和政府等多种所有权形式,为此形成合作式工作关系是有必要的。

       (四)乡村景观遗产和价值的沟通及传递

       1. 通过协同分享活动来传播对乡村景观遗产价值的认知,如共享学习、教育、能力建设、遗产阐释和研究活动等。制定参与计划和实践方案,将民间团体、私营组织、公共管理机构等纳入进来,吸引城市及乡村居民的参与。

       2. 提升人们对相关方式方法的认识,促进传统知识、技艺和实践的传承,开展相关案例研究,并推广最佳实践。

       3. 使用各种工具、方法和文化实践活动支持共享学习、培训和研究,如文化地图、信息共享、教育、现场培训等,吸引当地社区、遗产专家、来自不同学科、学校和大学的专家学者等利益相关方以及媒体的积极参与。

 

 

       注释:

       [1] “Strengthen the effort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safeguarding of the world’s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United Nations Agenda 2030).  

       “强化对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防护”(联合国议程 2030)。

 

       (注:该文件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文化景观国际科学委员会推广(世界乡村景观行动www.worldrurallandscapes.org),由清源文化遗产译介志愿者翻译,刊登于公众号“清源文化遗产”。)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刊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彭剑波